返回目录
红楼小丫鬟第1部分阅读
红楼小丫鬟 作者:肉书屋
《(红楼同人)红楼小丫鬟》作者:唯珎【完结】
第1章 001章:
列位看官:你道此文缘何而来?论起根由,虽甚是荒唐,细究却颇有深味,皆因一道生魂误入红楼世界而起,改变红楼格局,待在下细细注明,方解其中疑问。
话说曹公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呕心沥血创作不世奇书,名曰《石头记》,又名《红楼梦》,散而未全,传世仅有八十回,出世二百余年,续作者众,各成流派,评点、评论、题咏、索隐、考证,是为红学,众说纷纭,不一而足。
时有一女,姓蒋,名琳琅,幼读红楼,颇得其中三昧,惜童年瘫痪,遂醉心于笔墨丹青,擅书画,工苏绣,笔致超逸,绣技精巧,一字一句,一针一线,非一般画师巧匠可比。年二十有六,其疾加重,琳琅情知此生无多,穷尽最后一点时日,红杏陵十二钗,诸如宝钗扑蝶、湘云醉卧、妙玉折梅等共计十二幅,然黛玉葬花图未及收针便撒手人寰。
不想一点香魂竟未泯灭,反坠入了一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成为长安荣国府中签定了死契的小丫头,亦姓蒋,||乳|名小红,年将七岁,进府已有半年光景。
原来这小红乃是姑苏人氏,父母尚在,且有一幼弟,本该共享天伦之乐才是,奈何家境贫困,无以为继,去岁其母患了重病,其父只得忍痛将她卖给牙婆,换了四两银子一吊钱。故此,小红随着牙婆辗转到了京都,转手被卖进了荣国府。
琳琅理顺了思绪,暗暗打听了几日,方知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身份,以便为日后谋算,好歹读了十来年《红楼梦》,对荣国府主要人物的脾性颇有几分了解。
彼时贾珠初进学,元春犹在闺中,迎春堪堪周岁,宝玉尚未出生。
教导规矩的刘婆子忽然进来对满屋叽叽喳喳的小丫头道:“学了半年规矩,再过几日你们就该当差了,可巧太太房里四个姐儿到了年纪放出去了,明日太太亲自挑人,你们仔细些,不可生了祸端,若得了造化,进了太太房里当差,自有你们的好处!”
刘婆子口内的太太,指的自然是管家太太王夫人。
邢夫人虽是大太太,奈何本是填房,又出自寒薄门第,见识不足,为人吝啬,管不得偌大府邸繁杂事务,故此贾母命二房坐镇正房管家理事,邢夫人倒随着贾赦住到了东院。
房内先是一静,随即便热闹起来,谁都想进太太房里当差,这个说穿新衣裳,那个说戴花朵儿,又有说擦上红粉香脂,只有琳琅斜倚着门,一双杏眼精光一闪,心中有了成算。为奴为婢,非她所愿,奈何契约已定,若想脱籍成良,势必要往上高攀,好好谋划一番。
贾珠早亡,元春进宫,迎春懦弱,宝玉自有贾母操心,琳琅觉得自己只需谨慎小心,随分从时,进王夫人院中倒是大有前途可为,过个十来年,求了恩典说不定就能放出去。
时值六月,王夫人的正院里十分寂静,三四个小丫头坐在廊下台阶上看鸟雀。
一群二十来个六岁到十岁的小丫头整齐地站在太阳底下,恭谨严肃,一点声音都没有,却难掩脸上的兴奋,家生子站在后面,外面买来的站在前面,琳琅就站在第一排的第六个。
在贾府,外来的原比家生子体面些。
虽是一色儿青色掐牙背心,束着水红汗巾子,但许多丫头都收拾得十分齐整,梳着溜油光的头,或擦脂抹粉,或簪花戴柳,竟呈现出一种争奇斗艳的场面来。唯有琳琅素净着一张圆脸儿,顶心用一根红绳儿扎了个短短的小辫儿拖在脑后,浑身上下并无一样花饰。
少时,王夫人扶着周瑞家的穿过长廊,仿佛是从贾母房中回来,身后跟着一群丫头媳妇,浩浩荡荡,足下无声,行至台阶上,方止步回身,皱眉道:“就这些?”
刘婆子忙陪笑道:“回太太,教好规矩的小丫头就这二十四人还可供太太使唤。”
王夫人扫了一眼众人,目光犀利,琳琅低眉顺眼收敛声气,只听她冷笑一声,道:“小小年纪打扮得花红柳绿给谁看呢?我很瞧不上这副浪样儿!周瑞家的,去将那些浓妆艳抹小妖精似的丫头一概撵出去,不许分到主子房里!”
周瑞家的应了一声,近前细细查看,果然挑出六七个妖娆冶艳的小丫头,统统命人拉了下去,第一排六个外来的去了两个,下剩的十七八个小丫头立刻吓得脸色煞白。
琳琅心里暗叹:“到底是王夫人!”
早有丫头端了椅子出来,两人打扇,王夫人坐下,喝了两口茶,吩咐刘婆子领着小丫头上前,从头至脚细细打量一遍,一连看了三个皆不中意,待见到琳琅容色平凡,左嘴角上方生而一点芝麻大的胭脂痣,便道:“这个丫头粗粗笨笨的倒好!”
刘婆子忙笑道:“她原是外面买来的,已经学了半年规矩,结子打得好,最是老实不过。”
王夫人听了,点头道:“留下罢!”
周瑞家的上前把琳琅带到一边候着,琳琅登时收到其他丫头羡慕的眼光。
琳琅心底略略松了一口气,总算跨出了第一步。
一时王夫人又选了三个丫头出来,均是荣国府的家生子,虽不及琳琅素净,倒也不曾浓妆艳抹,听王夫人说人已够了,刘婆子忙带着余下失魂落魄的小丫头退了出去。
琳琅不似旁的丫头畏畏缩缩小家子气,低眉顺眼看着举止稳重,浑身上下没有一丝浮躁,倒让王夫人有些侧目,叫她近前,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听了这话,琳琅忙道:“回太太,奴婢贱名小红,今年七岁。”今日恰是她的生日。
王夫人见她神态恭谨,说话简便,满意地道:“今后你就叫琳琅罢!”
琳琅又惊又喜,她这算不算回归了原本的名字?不及细想,依小红印象里的规矩,恭敬地跪下磕头,道:“多谢太太赐名,奴婢今后就叫琳琅了。”
王夫人点点头,指着剩下的三个丫头道:“你们今后就叫菡萏、明月、明珠。”
三人依次跪下磕头谢恩,原本的名字皆改了。
论起年纪来,菡萏九岁,明月和明珠八岁,已留了头,竟是琳琅最小,王夫人原是慈善人,行事厚道,说道:“今后你们跟着我,须得恪守规矩,尽心尽力,年纪大的不许欺凌年纪小的,若是叫我瞧见谁偷j耍滑媚上欺下不老实,只管打发人牙子拉出去卖了!红杏,你带她们下去安置,琳琅年纪小,派些轻省的活计!”
红杏答应了一声,王夫人只道乏了,回屋歇息,红杏转头看着眼前四个小丫头,笑道:“跟我来。”领着四人到一间屋子,南北通铺,北面已有了四副铺盖,两个小丫头坐着说话。
见到红杏,两人忙站起身,满脸堆笑地迎上来,道:“姐姐好。”
琳琅抬头见她们两个都是十岁上下的年纪,头上挽着双鬟,透着一团和气,红杏点点头,道:“喜娟、明娟,今后菡萏、琳琅、明月、明珠和你们一屋住,告诉腊梅、冬雪,不许淘气,若叫我知道你们欺负人,可仔细你们的皮!”
两人满口答应,明娟笑道:“姐姐放心,我们自然不敢欺负新来的妹妹!”
红杏满意地笑了笑,对菡萏四人道:“今后你们就住在南面的通铺,先去收拾自己的东西,铺盖和梳头的家伙就别带过来了,自有新的给你们使!去罢!”
琳琅回到原先的住处,除了身上的一套衣裳,她就剩下三套春季、夏季的衣裳,还是进府后发放下来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包在包袱里,拎着包袱回到新住处,果然已有婆子送来了四副崭新的铺盖,和四口带锁的箱子,每人各发了一套梳头的家伙。
喜得明珠等人笑得合不拢嘴。
琳琅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菡萏等手脚也不慢,堪堪妥当,红杏进来瞧了瞧,随即分配活计。菡萏年纪略大,跟着喜娟明娟打水、端饭,明月明珠跟腊梅冬雪扫地喂鸟,琳琅年纪最小,许多活计都做不得,便让她跟着自己打下手,或打帘子,或做针线,或看炉子。
明月羡慕地道:“琳琅好命,得了这样轻的细活!”
琳琅淡淡一笑,道:“太太慈善,见我年纪小才给了这样的恩典。”
她素性柔婉,品格端方,且向来与人为善,得了上头赏的果子点心总是多半儿分给别人吃,平时做完了自己的分内活计,也帮别人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或扫地,或喂鸟,或浇花,因此虽有几个妒她活计轻便的见她如此勤谨也无话可说了。
展眼月余,琳琅在王夫人院里过得如鱼得水。
虽说做三等丫头累了些,可到底比在底下做活的小丫头强了几倍。
这日琳琅坐在廊下打结子,只见青梅带着一个婆子捧着东西过来,忙站起身,等她们进去了,才重新落座,结子才打了一半,就见青梅和那婆子复又捧着东西出来,朝她招了招手道:“琳琅过来,将你的月钱拿去!”说着从盘子里取出一串钱递给琳琅。
琳琅谢了接过,这才知道自己当差了,自然有月钱拿。她如今是三等丫头,一个月有五百钱,铜钱在手里沉甸甸的。
青梅分发月钱,满院里的丫头婆子俱是喜气洋洋,感恩戴德地对着王夫人屋子磕头。
为奴作婢,果然毫无人权。
琳琅心里大不自在,低头重新打起了结子,菡萏将钱揣在怀里,过来找她说话,见她巧手翻红绳,煞是好看,不觉赞道:“好精致!琳琅,你打的是什么花样?我竟未见过!”
不知琳琅如何作答,且听下回分解。
第2章 002章:
却说上回菡萏见琳琅手内结子打得精致,开口询问,琳琅倒不藏私,笑道:“是儿女双全结,红杏姐姐嘱咐我打好了给太太挂在屋里!”因她配色鲜亮,描的花样子也极好,打的结子花样繁多,层出不穷,红杏对她十分倚重,常常叫她跟着自己打下手。
在王夫人院里,贴身服侍王夫人的丫头活计十分轻省,其中又以针线活儿最轻。
琳琅前生双腿因病残废,曾经消沉过一段时间,是祖母将她从深渊中拉出,后来致力于手工,极通书画,又精苏绣,原非常人所能比,因恐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遂未曾露出分毫,只偶然跟红杏学一两针罢了。便是这偶然一两针,灵动清雅,也足以让红杏另眼相待。
菡萏就着她的手看了看,果然结子上的金童玉女已初具雏形,打得十分匀净,镶嵌在上头的几颗珠子圆润非常,不禁笑道:“你倒是好灵巧心思,太太如今可不就是儿女双全?”
琳琅一面打结子,一面笑道:“太太福禄双全,会再得贵子的!”
早则今年,晚则明年,王夫人就该有消息了。
贾宝玉可是红楼梦的灵魂人物,口衔宝玉,天生钟灵毓秀,乃极之情种。
菡萏闻言奇道:“你怎知道?莫非竟是个算命先生不成?”
琳琅含笑道:“我若是算命先生,太太就是神仙菩萨了,麒麟亲自来送贵子!你瞧着罢,太太福气大着呢,跟着太太,是我们的造化!”但她还是想脱籍出府。
菡萏只道她胡说,并不在意。
倒是王夫人在屋内午睡初醒,就着红杏的手吃茶,忽听得窗外琳琅小儿女之语,不禁心中一动,听她说得如此笃定,莫非自己命中果然还能再得一子不成?想罢失笑,贾珠将及十五,元春业已十岁,自己三十余岁的人了,哪里有此福分?于是便丢开不提。
琳琅费了几日工夫方打好儿女双全结,送到王夫人房里,王夫人见那结子着实精致可爱,把玩了好一会,道:“给我挂在帐子里头。”又命人赏了琳琅一个荷包一盘果子。
琳琅头一回得赏,依照规矩进来磕头,回去抽了系子,从荷包里倒出两个笔锭如意的银锞子来,小巧细致,一个足有七钱重,加起来倒比她三个月的月钱还多些,忙收进箱子里,私房钱总算又添了几分,果子却散于众人吃了。
琳琅看着箱子里的银子,暗暗忖度道:“怪道人人都想进上院服侍,果然是一项美差。”
王夫人院里的三等丫头也比别处体面些,到贾珠、元春等人房里传话送东西,他们还得满口称姐姐,少不得赏些钱,少则几十个钱,多则一二百,因此这是小丫头最喜欢的差事。
琳琅却从来不与她们抢这些差事,只老实做活,因此越发得人意了。
进了八月,不但主子们做新衣裳打新首饰,下人也各添了两套秋衣,一色儿红绫夹衣裳,青缎掐牙背心,比底下的棉布、粗布衣裳好了几倍,缝制得也精致,最先供应的自然是主子们院里的丫头,琳琅亦在第一批领取新衣裳的丫头之列。
明珠笑道:“从前我就羡慕主子院里的姐姐们遍身绫罗,浑身锦绣,今儿个我也穿上了。”
腊梅啐了一口,道:“呸!没见过世面的小蹄子!跟着太太,什么样的好衣裳穿不得?瞧瞧琳琅,年纪比你小,还是外面来的,也没像你这样眼皮子浅!”
一旁的菡萏闻言抿嘴儿一笑。
明珠扭头看琳琅,只见她仍旧穿着家常衣裳,坐在通铺上低头扎花儿,思及她不大在主子跟前走动,几乎不曾得到赏钱,笑道:“琳琅将将留头,小辫儿不及巴掌长,今儿个发的银簪子可往哪里戴呢?”说着摸了摸用桂花油梳的头发,斜插着一支银簪,十分俊俏。
琳琅抬头笑道:“我原比不得姐姐,何苦费心思?纵是打扮,也及不上姐姐一零儿。”
明珠听了,心里十分得意。
明珠最是个脸厚心高的丫头,着实想压倒众人,每次屋里散菜散果子跑腿必定跑第一,若是洒扫房屋喂鸟看炉子,就缩在后头,就好比中秋前一日上头赏下月饼果品,就她得的多。
琳琅略尝了一口月饼,味儿比现代还正宗些,忽听正室东边耳房传了太医,忙和腊梅一起出去,眼见一番忙乱后,欲待细问,却见红杏掀了帘子出来,满脸喜气,道:“太太有喜了。琳琅,快去禀告老太太去!说来你竟戏言成真了呢!”
琳琅一怔,她虽知王夫人早晚会生下贾宝玉,只没想到居然这么快。
明珠登时羡慕地看着琳琅,去老太太房里报喜,老太太高兴,少不得又能得到一笔赏钱,须知荣国府中已经很久不曾听闻喜信儿了。
琳琅见微知著,忙笑道:“姐姐,我素来粗笨,脚下又慢,明珠姐姐走得比我快些,倒不如让明珠姐姐去给老太太报喜,早点儿让老太太欢喜欢喜,岂不更好?”
红杏瞧在眼里,沉吟再三,笑道:“既如此,明珠去罢!琳琅跟我来!”
明珠欢天喜地地跑去了,琳琅随着红杏进屋,满屋里丫头媳妇虽多,却一声咳嗽不闻,只听连绵迭起的贺喜声,并撤去各色忌讳之物,正面炕上铺着半旧的褥子靠背引枕,王夫人端坐其上,眉梢眼角俱是喜色,见到琳琅便道:“好孩子,快过来让我瞧瞧。”
琳琅笑吟吟地道:“恭喜太太喜得贵子,福寿绵长。”
王夫人挥散众人,忙命人将她带到跟前,她已十年无孕,如今忽得怀胎,自是十分喜悦,不免想到琳琅上个月说的话儿,笑道:“若我果然得子,必定重赏你!”
琳琅道:“麒麟送子,是太太的福气,哪里是奴婢一言半语就能说中的!”
王夫人听了十分受用。
红杏却道:“亏奴婢想让琳琅去给老太太报喜讨赏钱,她倒好,这样的巧宗儿让给了人。”
王夫人原就喜欢平和稳重不逢迎媚上的人,闻言越发添了三分喜欢,瞅了红杏一眼,回头对琳琅道:“你这孩子小小年纪忒老实了些,怪道不大常见你在跟前走动!红杏,从床头红锦小匣子里拿两个荷包给她顽,尺头拿两匹,果子端两盘,等她回去让她带走。”
红杏答应一声,琳琅少不得跪下磕头答谢一番。
少时,贾母派贴身丫头来赏了寓意百子千孙的东西,道:“老太太得了消息心里十分欢喜,原想立时过来,不想几个老妯娌来给老太太请安,商议明儿中秋团圆,一时脱不得身,故此吩咐奴婢来给太太贺喜,嘱咐太太好生养胎,已打发人去给舅老爷报喜了!”
王夫人忙站起来垂手听着,又对贾母正院方向行了礼,紧接着各处得了消息,纷纷打发人送了贺礼过来,琳琅跟在红杏身后帮着收礼登记。
红杏见琳琅看签子分门别类,收拾得妥妥当当,一丝不差,不觉诧异道:“你竟识字?”
琳琅心中一惊,忙笑道:“自幼随着村里的私塾先生略识得几个字。”
王夫人歪在上头,听了这话,也暗暗惊异,看了看房内来去穿梭虽然忙碌却不见嘈杂的丫头婆子,红杏、青梅、绣霞均在,不禁眉头一皱,问道:“绣云呢?怎么不见?”
两个多月前打发出去两个大丫头两个二等丫头,绣云和绣霞是新提上来的大丫头,却不及红杏稳重,不过绣云模样儿生得好,嘴伶俐,针线也好,且是荣国府的家生子,王夫人虽不甚喜欢,却留在了房内做活,少在跟前出现,打算过了今年便打发她出去配个小子。
红杏想了想,笑道:“瞧奴婢这记性,刚得了太太的喜信儿,可巧她闲着,就去给老爷报喜去了,可不是还没回来呢!”
王夫人正要说少让她到前面走动,忽听有人通报道:“大爷和大姑娘来了!”
周姨娘打起帘子,贾珠和元春依次进来,笑道:“给太太请安,恭喜太太。”
琳琅微微抬眼,只见贾珠不过十四五岁年纪,面容清俊,气度隽永,端的丰神如玉。而元春肌肤微丰,修眉樱唇,天然一段端庄矜持,雍容华贵,已可窥见日后身为皇妃的气度。
王夫人见到一双儿女,问道:“今儿个不曾上学?”命兄妹二人坐下,又命端果子来。
贾珠笑道:“听了太太的喜事,先生许了假,大妹妹也一样,都是老太太打发人去跟先生说的,今儿个不必再去上学了。”
元春点头道:“正是,太太须得好生养着,有什么事儿只管打发下人去做,千万别累着。”
王夫人闻言道:“珠儿上学读书,管不得内宅事。倒是元丫头大了,跟老太太和我学了两年管家的本事,今年练练手,解为母之急,可好?”
元春笑道:“谨遵母命!”
王夫人立即命人将对牌送到元春处,吩咐下面人有事去回元春,又命几个心腹助她。元春原就志大才高,自小是贾母亲自教出来的,中秋过后,将家事一理,若有不懂,不是请教贾母,便是来问王夫人,竟比王夫人管家时还要好些,底下无不称赞,王夫人放心养胎。
第3章 003章:
却说琳琅在王夫人房里忙了一日,好容易王夫人歇下了,方准备退下,红杏将王夫人赏赐的东西递给她带走,悄声道:“荷包里各装了两个小金锞子,是太太赏你的,里头一副红玛瑙耳坠和一个绿松石戒指是我给你的,不曾戴过,你别嫌弃,将就着戴罢!”
琳琅没料到王夫人竟如此大方,四个金锞子二两八钱,就是二十八两银子,还没算两匹尺头足够做四身衣裳还有剩,这只是自己戏言成真的缘故,倘若明年王夫人果然生了贾宝玉,且口衔宝玉,王夫人嘴里的重赏还不知道是多少呢,想罢,忙笑道:“瞧姐姐说的,姐姐给我,是我的体面,高兴还来不及,哪里能嫌弃呢?”
这些银子东西在王夫人面前不值一提,便是红杏青梅等大丫头都不放在眼里,但对于琳琅而言,这将是自己离开后立身的根本,她却要多攒些钱。
红杏点她额头道:“你是个有造化的,太太吩咐我日后带着你呢!快回去罢!”
琳琅一笑,方回到住处,荷包和尺头收进箱子里,将王夫人赏的果子端给众人吃,菡萏笑道:“真真儿你是个算命先生,如今可不叫你说中了?”
琳琅抓了两把果子与她,嗔道:“那日不过顽笑话,可不许乱说!”
菡萏拈着果子入口,说道:“知道了。太太有喜,这个月咱们的月钱拿双份儿呢!”
明月剥了一个石榴,笑道:“可不是!从前听我娘说,大爷和大姑娘落草的时候,府里上上下下都多拿两个月的月钱呢!明年太太生了二爷,少不得咱们也能得三个月的月钱!”
腊梅听了,嗤的一声笑了,不住拿眼睛瞅明珠,道:“明珠,你做什么呢?”
明珠这方露出骄矜之容,拿出一个五彩绣金丝线的荷包,得意地道:“今儿个我去跟老太太报喜,老太太喜欢极了,赏了我两个银锞子呢!”说着,果然从荷包里倒出两个吉庆有余的银锞子,在灯光下熠熠生辉,登时引得众人十分艳羡。
腊梅冷笑道:“谁不知道这个巧宗儿原是琳琅的,亏你好意思拿出来炫耀!”说着不顾明珠脸上变色,翻身躺下,拉着被子蒙头。
明珠气得脸登时紫涨起来,别人见状,都觉得没趣,纷纷躺下。
琳琅摇摇头,将吃剩的果子攒成一盘,放在桌上,回身要了热水洗脸洗脚,熄灯睡下。在王夫人房里当差的好处就是要热水、点菜什么,下头都会齐齐地预备好,绝不会推脱。
次日乃是中秋,桂花飘香,阖府团圆,自是忙碌无比,到了第三日来贺喜的人越发多了,王子腾夫人亲至,院中大大小小的丫头忙得脚不沾地,琳琅纵小也不得闲。偏生王夫人喜她行事稳重,为人谦和,遂叫她在跟前听唤,引得明珠等十分眼红。
底下小丫头做的是粗活,唯有主子跟前的人才做细活,人多差轻。
王子腾夫人笑道:“再没料到二姑太太还有这样的福气,老爷知道后心里为二姑太太欢喜得很,让我带了极多的补品和物件儿给二姑太太,二姑太太千万好生养着。”
王夫人含羞道:“听大嫂说得我怪臊得慌!我十年没有动静,周姨娘不是个能生养的,好些年没消息,老太太心里也急,谁承想原是个小丫头戏言说我必得贵子,果然就得了这一胎,如今珠儿该说亲了,指不定外头如何笑话我呢!”
王子腾夫人道:“谁敢笑话?怕都羡慕不来呢!是哪个丫头说中的?让我瞧瞧。”
王夫人叫来琳琅,王子腾夫人拉着琳琅的手,慢慢地打量片刻,见她生得圆脸杏眼,乖觉可喜,不觉含笑道:“哟,这胭脂痣生得好地方,倒是好面相,是个有福运的孩子!日后好生服侍你太太,将来自有你的造化!”
琳琅忙道:“舅太太说得是,奴婢自然一心一意服侍太太平安诞下麟儿贵子。”
王子腾夫人眉眼带笑,道:“好孩子!”命人赏了两匹尺头,方转头与王夫人话家常,琳琅慢慢后退到王夫人身后,忽听门外传来一阵笑声,姑嫂两人忙止住话头,相视一笑。
琳琅心中纳罕,暗道:“王夫人最重规矩,不知是谁竟这样无礼放诞!”
原著中虽有凤姐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出场方式,但现在凤姐可还没嫁进荣国府,她微微侧目,只见门帘挑开,一群丫鬟婆子簇拥着一个女孩儿进来,身穿缠枝牡丹金丝绣大红洋缎对襟褂子,黄绫弹墨百褶裙,头上梳着挑心髻,绾着攒珠累丝金凤,粉面含春,俏眼生威,脆生生地道:“恭喜姑妈,贺喜姑妈,菩萨座下有了金童龙女,再生个不下金童的玉郎!”
王夫人撑不住笑了,道:“听凤哥儿这张嘴,真真叫人喜欢得不得了!去见过老太太了?”
凤姐忙笑道:“已给老太太请过安了。姑妈和母亲说什么呢?”
琳琅闻言一怔,细细打量了几眼,原来她便是凤姐,果然名不虚传,思及后人总说王熙凤是王子腾的侄女,其实原著中早就由刘姥姥之口说出凤姐乃大舅老爷的女儿,王夫人薛姨妈之兄独有王子腾一人,还有一姐,且前八十回中并无王子胜其人,不过是续作者杜撰罢了。凤姐能在贾家挺直腰杆,行事肆无忌惮,未尝不是这位父亲位高权重的缘故。
只听王夫人道:“左不过说些保养的话罢了,不是你这个年纪的姑娘能听的。找你大妹妹说话去,她现今管家,心里一直记挂着你。”
凤姐笑道:“才从老太太那儿过来,偏又过去不成?好姑妈,赏我一口茶罢!”
王子腾夫人啐道:“这猴儿!”
王夫人笑道:“老太太却喜欢她这副伶俐样儿,满口称赞呢!红杏,给凤哥儿倒茶端果子,别叫她出去说咱们连一口茶都不给她吃!”
红杏笑着托着小茶盘上来,凤姐站起来接了,坐下道:“还是姑妈疼我!”
王夫人不理她,只对王子腾夫人道:“听说三妹妹在金陵去年生了个姐儿叫宝钗,倒比这府里二丫头还大些,我去了信还没回音儿,不知道生得如何。”
王子腾夫人说道:“快别提了,打发去送抓周礼的婆子才回来,说哥儿三四岁了还不知事,只顾着淘气,偏三姑太太又溺爱得紧。宝丫头模样儿倒好,可惜胎里带着一股热毒,成日家咳嗽,不知道请了多少大夫修方配药都治不得。”
王夫人闻言,叫青梅道:“你去告诉大姑娘,预备些上等药材,我好送人。”
青梅自去传话。
琳琅竖直耳朵听着,原来宝钗幼时也咳嗽得厉害,大约是小儿肺热哮喘之类的症候,并不健康,若没癞头和尚给的海上方子和药引子,必要受一世病痛折磨,并不比林妹妹强。只不知将来冷香丸吃完了,四大家族也败落了,却又往哪里找药引子再配药去?
宝钗比黛玉健康,不过因一个得了药方药引吉利话,一个得了模糊不清几句谶语罢了。
王子腾夫人说道:“忙什么?年底送礼的时候顺带送过去,早着呢!再说三姑太太家百万之富,什么样的药材弄不到?何苦劳动你这个双身子的人!”
凤姐在一旁点头道:“可不是,横竖他们家也不缺!”
琳琅实不解王子腾夫人和凤姐何以对待王夫人和薛姨妈的态度迥然不同,却听王夫人叹道:“凤哥儿,虽说你三姑妈只是记在你祖母名下,又嫁了皇商家,比不得官身,到底她出去了还是王家的脸面,自然不能叫人小瞧了王家,连姑太太生的姐儿得了病也没个表白!”
琳琅一想也是,薛家虽是四大家族,到底皇商也是商,不过是为皇家做买卖,如今只是在户部挂着虚名罢了,王家祖上是封了伯的,怎么可能嫁个嫡女过去,便是贾政官职不显,到底还是个官身,又是荣国府嫡次子,薛姨妈是记在王家老夫人名下的庶女就说得过去了。
凤姐忙起身陪笑道:“姑妈说得极是。”
王子腾夫人抿嘴一笑。
王夫人行事素来妥当让人挑不出错来,到底还是让元春预备了一份药材送去金陵,她虽有身孕,仍如旧日平和,愈发约束院中下人,不许声张跋扈,在贾母跟前也从来不恃宠而骄,更不托懒不在跟前服侍,贾母十分满意。
听闻王夫人有喜,不但薛家送了厚礼,连远在江南的林家姑太太贾敏亦打发人在送年礼时送了一份礼物。
王夫人虽与贾敏不睦,命元春回礼时,却给林家加厚了一分,果然贾母愈加欢悦。
王夫人惋惜道:“四姑太太自小金尊玉贵,国公府的嫡女,何等气派,偏生没福,嫁过去十来年了,早几年有了一回喜信儿,却没保住,此后再没消息,虽然给姑老爷张罗了几房姬妾,没生下一儿半女过,不知道我这身子如何刺她的眼呢!”
琳琅垂首听着,红杏笑道:“人各有命,姑太太子女缘终是薄了些!”
王夫人嗤的一声笑了,说道:“咱们这位姑太太你们都没见过,何等尊贵清高,通文墨,懂琴棋,连大姑娘都不及她。老太爷在时疼她,当哥儿养,林侯家慕咱们家子孙繁盛,他们家虽没了爵位,公子却中了探花,方特特登门求娶,出门子时真真是十里红妆!可叹林家子女缘向来单薄,林侯上了三十才得了姑老爷一个儿子,如今姑太太没消息,倒怨不到咱们家!”
琳琅心中一动,笑问道:“如此说来,竟是怨不得姑太太了?”
闲时她曾在网上看过许多红楼同人的小说,其中人物形象单薄,多有丑化王夫人、贾敏者,皆云王夫人刻薄、贪财、愚蠢、狠毒,或曰贾敏善妒、心狠、耍手段不许姬妾生子令林家绝户、亲娘家算计夫家、想和贾家宝玉亲上加亲等等。
但她冷眼看着王夫人行事,不过是个标准的封建贵妇罢了,自私是有,手段也有,但不致于蠢笨如猪心狠手辣,底下人谁不是人精?若她果然行事如此,下面早就传出来了。
至于贾敏,在原著中唯一有名字的上一辈,岂能担不起敏之一字?若是妒妇,岂能容林如海纳妾?况且贾敏逝世后,林如海正当壮年,亦未有一儿半女生下,足见林家无后绝非贾敏之过。须知薛宝钗的父母可都没名字出现,唯有林妹妹父母名讳俱全。而且林黛玉初次进贾府时已经很明白地想到贾敏说起宝玉时,乃是顽劣二字形容,可见并不看重宝玉。
王夫人笑道:“傻孩子,谁心里不是亮堂的?哪能怨咱们姑太太?纵是先几年不许姬妾生子,十来年下来府里没消息,姑太太还能不急?不怕被外人戳了脊梁骨?偏都没消息,明眼人瞅着林家一脉单传,姑老爷五服内没个亲支嫡派,心里都明白了。”
红杏恭维道:“还是太太瞧得明白,有太太这样的嫂子为姑太太分辨,是姑太太的福分!”
琳琅心中一动,算算时间,竟是宝玉出生时,贾敏怀胎,一先一后,口内笑道:“正是呢,说不定太太明年生了美玉天成的哥儿,能带给姑太太喜信儿呢!”
王夫人失笑道:“若果然有如此的缘法,你竟真成了一个算命先生!”
第4章 004章:
琳琅却是一笑,她可是深知曹公原著,虽不知结局如何,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她用所知的消息得宠于主子,为自己谋划出路,只要不害人性命前程,她就问心无愧。
至于神奇的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用祖母的话来说,不过是无情天家,红尘神棍罢了。
次年四月二十六天色未亮,王夫人就发动起来,阖府都忙了起来,幸喜稳婆、产房皆已齐备,未出嫁的丫头们都不能进产房,小的在外头陪着贾母等候,大的赶紧端着热水来来去去,琳琅只听得产房内王夫人嘶声裂肺的喊叫声,她年纪本就大了,生得分外艰难。
儿生时,母难日,不是虚话!
贾母急得一头汗,不住叫人去给送子娘娘烧香。
元春忙给她老人家拭汗,软语解劝。
菡萏小脸儿煞白,转头看着琳琅神色未变,便轻声道:“琳琅,你说哥儿什么时候落草?”
春尽夏至之日,天气已微见炎热,满院子里寂静无声,越发衬托出产房中喊叫得凄厉,琳琅挥动手里的王夫人前儿赏的绢扇,低声答道:“快了!太太这一胎定是哥儿无疑!”
贾母猛地回头,还未说话,就听一声清亮的婴儿啼哭声划破院里的寂静,随即有人隔着产房门帘,叫道:“恭喜老太太,恭喜太太,太太生了个白白胖胖的哥儿!啊哟!老太太大喜,太太大喜,哥儿嘴里竟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美玉呢!是有个来历的也未可知!”
这话一出,在院中等候的人都惊呆了!
邢夫人说道:“真真是千古未闻之罕事!”
喜得元春连连拜天,叫琳琅到跟前道:“怪道太太常赞你神机妙算似的,可见是小人儿干净,先得了吉利预兆也未可知!拿去顽罢!”说着褪下手上的一个镶翠的金戒指赏给她,那戒面通透无暇,正阳浓匀四品俱全,用后世的话来说,这是老坑玻璃种帝王绿的翡翠。
琳琅爱不释手地把玩了好一会,方小心地放进荷包里。
这边贾母却是又惊又喜,竟不用丫头扶着,直接进了产房,问道:“快抱给我瞧瞧!”
产房内稳婆嬷嬷极多,片刻间就收拾妥当了,王夫人精疲力尽,才换了一身衣裳躺在床上,见贾母进来,忙欠身道:“产房不净,老太太如何能进来?”
贾母瞅了她一眼,道:“你快躺着,我自来见我的乖孙儿!你们说的玉在哪里?”
稳婆忙双手托着一块大如雀卵莹若彩霞的美玉来,天生有眼,两面镌刻着字迹,贾母拿在手内翻来覆去地看,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又看反面,却是“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一时又命捧出去给等候在书房里的贾政、贾珠父子看了再拿回来。
生子衔玉,轰动贾府,迅速地传遍了长安城,王夫人心内早就欣喜若狂,竟将一日疲累尽去,道:“听稳婆说是哥儿衔在嘴里带出来的玉,媳妇却也诧异呢!”
贾母喜道:“我的乖孙儿定是个有来历的!快让我抱抱!”
稳婆小心地将清洗干净用大红绸绣百子千孙闹春的襁褓包着送过来,贾母见孙儿生得雪团儿似的冰雪聪明,道:“老二家的,你为咱们荣国府立了大功了!你好生养着,那命根子叫人打个络子给哥儿戴在身上,等满月了,再取个好名儿,我心里已经有了!”
王夫人满口答应,只听贾母叫人重赏稳婆嬷嬷,家下人每人赏三个月的月钱,又命执事丫头开箱子取大红尺头给王夫人的贴身丫头裁衣裳,又亲自给哥儿挑了四个奶娘和丫头,又打发人去舅老爷家报喜,竟是忙得府内人人不得闲。
听闻贾母竟将哥儿抱到身边养活,贾政晚间歇在书房全不在意,王夫人只觉得胸口突突直跳,半晌方平息下来,垂首沉吟片刻,道:“老太太是有见识的人,哥儿养在老太太跟前远比在我跟前好,等我出了月子,日日也是得见的。”说着,还是不觉红了眼眶。
元春微微叹息,来请安时道:“太太,我住在老太太那儿,天天能见到弟弟呢!”
王夫人笑道:“老太太养你兄弟,我自无话,你年纪大些,你兄弟全赖你照应着些儿!”
元春点点头,又问王夫人想吃什么叫人预备,半晌后方告退。
王夫人原是天真烂漫之人,等屋里只剩下心腹了,满面怒色,一掌打在小炕桌上,险些折了指甲,红杏忙上前道:“太太仔细手疼!”
王夫人苦笑道:“好容易挣命似的生下了个哥儿,谁承想竟不能养在跟前!”
底下众人忙上前解劝,说起哥儿生来不同,衔着美玉,是有大造化的人,又说府里已经开始预备哥儿的洗三了,定是热热闹闹的,王夫人方转嗔为喜,道:“我不是那等不知好歹的人!自然明白老太太的恩典!红杏,叫琳琅来。”
琳琅请了安,王夫人含笑道:“好孩子,如今果然应了你的话,我许你的重赏自会给你。”
琳琅忙推辞道:“老太太赏的大红尺头已经得了一块,赏钱也得了一千五百钱,大姑娘还赏了一个戒指,奴婢不过胡言乱语几句罢了,实当不起太太重赏。”
王夫人笑道:“老太太赏的不独你一份,我赏的是我的心意!”说罢,命红杏拿了两匹缎子、两匹纱、两个荷包、两柄宫扇、两串红玛瑙数珠儿、一对双龙戏珠虾须镯给她,又将贾母刚打发人送来的内造点心和果子赏了两盘。
琳琅未曾料到王夫人的赏赐如此丰厚,荷包鼓鼓囊囊,里头定然少不了锞子,跪下磕头谢了赏。怪道人人都说王夫人菩萨心肠,单是平素打赏,可见是毫不吝啬的。
一旁红杏笑道:“太太还记得琳琅说的话不曾?太太已生了哥儿,指不定姑太太将被哥儿带个喜信儿出来呢!”
王夫人听了这话,心中一动,道:“将这件事儿透给老太太知道。”
琳琅听得目瞪口呆,她竟被当成了神棍?若不成真可如何是好?幸亏林黛玉确实会在明年二月出生。王夫人不愧是个人精,若贾敏怀孕,福气自然落在贾宝玉身上了,再者,贾母因爱女之故,也会对王夫人另眼相待。
红杏知道如何运作,自去料理,琳琅慢慢退了出去,一头冷汗,暗恨多嘴。
外面的丫头婆子虽然早就知道王夫人待琳琅与别人不同,但不曾见王夫人重赏过她,如今竟和元春都赏了东西,便知琳琅真正让王夫人上心了,非一般小丫头可比,忙都赶上来奉承,又有两个婆子帮她拿东西。
琳琅却不敢骄矜自得,打起精神来应对,笑吟吟地将点心果子散与众人吃,好容易应酬完了,回到住处,又抓了两把钱与帮她拿东西的婆子。
屋内明珠和明月正翻红线顽,见?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