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47页

      巧晴叹了口气,忍不住替惜珍担心起来。
    惜珍舒舒服服的睡了一觉。醒来后睁开眼,就看到守在自己身边的巧晴。
    一瞬间,惜珍还以为自己还在宸王府自己的小院里,那时候她每次午睡时巧晴也是这般守着她的。惜珍差点脱口而出,问巧晴父王有没有回来。等看到巧晴头上梳的妇人发髻时又一下子清醒了过来。
    “什么时辰了?”惜珍问。
    “回王爷的话,已经酉时了。”巧晴答道。
    “我睡了这么久啊。”惜珍满足伸了个懒腰。
    虽然满打满算还没有一个时辰,可对惜珍来说已经是很奢侈了。
    “刚才陛下派砚台公公来传话,说等您醒了就吩咐晚膳。”巧晴禀报道。
    “正好,刚睡了一觉又饿了。”惜珍拍拍肚子,带着一股能吃下一头牛的气势,“跟砚台说晚膳准备的快一点,我跟陛下还有很多公务要处理。”
    “好好好。”巧晴点头应下。拍了拍惜珍的肩膀让她坐好,方便帮她束发。
    “巧晴,你说我是不是老了啊?”惜珍看着镜子突然问道。
    “啊?”巧晴没想到她会这么问,盯着镜子里的惜珍端详了半晌道,“王爷才多大,离着老还远呢。”
    “真的么……”惜珍不知道是在问巧晴还是在问她自己,“可我觉得时间已经过了好久了。”
    巧晴看着镜子里眼神茫然的惜珍,垂下头想要掩饰自己眼中的泪意。
    “王爷只是长大了罢了。”巧晴道。
    “你说得对。”惜珍轻笑,刚才的情绪不过是一晃而过。
    巧晴是陪着她一起长大,看着她这一路是如何走过来的,看着惜珍的样子心疼的不行。又想到下午时宋明煦的表现想要提醒两句。
    嘴唇动了动,最后巧晴还是没有开口,将话又咽了回去。
    王爷长大了,见识比她高了不知道多少,她只要相信王爷所有的决定就好了,省的自作聪明给王爷平添烦恼。
    做了决定后的巧晴安心了不少。正琢磨着给惜珍绣个什么花样的新荷包,就听到惜珍说道:“巧晴你今天早点休息,我要跟陛下秉烛夜谈,畅谈国事谈个痛快。到时候可能回来的晚些,你不用等我了”
    “跟陛下一起,回来的晚些……”看着惜珍兴致勃勃的模样,巧晴忍不住开始犹豫。要不,还是提醒王爷两句好了……
    第79章 收礼
    最后巧晴还是什么都没有说, 满眼担心的看着惜珍步履轻盈的去和宋明煦一起用晚膳了。
    今天的晚膳依旧有莲藕。不过和前一天被做成莲藕汤不同,今天的莲藕被用来做成了桂花糯米藕。惜珍夹了一块尝了尝,不是很喜欢, 便将注意力放在了其他更合胃口的菜品上了。
    晚膳后,惜珍惬意的品着一杯泡的正好清茶,觉得现在日子过得也不错。
    朝廷中等待解决变革的事情虽然不少,可好在现在都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的,至少让她觉得能看到希望。
    “快到春节了。将众藩王留在上京城里, 过一个团圆年怎么样?”惜珍提议。
    宋明煦自然懂她的意思,点点头说道:“宫里很久没热闹过了, 这正好是个机会,要是能将各位世子也请来就更好了。”
    两人相视一笑,为彼此间的默契想当满意。
    朝廷派去的守将和监军已经接管了兵权,可藩王们在属地内经营了几百年了, 势力稳固。真正的兵权不是只靠一个官职或是一枚兵符, 就能被接管走的。
    就算惜珍和宋明煦派去的人坐在了守将和监军的位置上, 只要藩王一声令下,藩地的守军还是会为藩王之命是从的。
    朝廷对藩王封地的守军人数是有限制的, 而现在所有藩王封地军队士兵的实际人数都是远远超过规定人数的。以削减守军士兵人数为切入点着手整顿藩地守军, 是现在最快速有效的将兵权掌握在手里的办法了。
    太祖定下的规矩明明白白的在那儿摆着。以前是没人较真让藩王们钻了空子, 可这不代表惜珍和宋明煦真打算深究后还能让他们糊弄过去。
    削藩的新政就算能够推行下去,藩王们也会不时的使些手段来抵抗新政的落实。所以现在惜珍和宋明煦就要想办法让藩王们在上京城在多留一些日子, 好给守将和监军们争取到时间, 利用掌权者不在的机会多做一些事情。
    过完春节还可以过上元节, 上元节过了之后还能留众藩王和世子一起去春狩。春狩之后也不用担心,还能组织一次祭祖,带着藩王和世子们去皇陵祭拜先祖。
    总之只要惜珍和宋明煦想, 他们绝对有足够的理由能把藩王和世子们一直困在京郊的驿站里。
    不过惜珍也不打算留他们太久,毕竟王爷们的花销都不少,住在驿站里花着朝廷的银子她想想就心疼。
    “这也不是个办法……”惜珍道。
    “怎么了?”宋明煦关切的问,“有什么问题说出来,我跟你一起想想办法。”
    惜珍:“藩王们住在驿站里花销都是从国库里出的,时间久了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我觉得还是应该想个办法,从他们手里扣出点银子才行。”
    “这帮藩王真是没眼色,怎么来了上京也没人给我送礼啊。”惜珍小声嘟囔。
    宋明煦想到以前自己从其他官员那里收到的,关于宸王收受贿赂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