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1
大都督府。
大都督府独立于六部之外,享有所有兵马的统兵权,真正论来,它的前身应为曾经的枢密院上院,隶属天子,仅受天子一人管辖。
最初听到这个提议时,众臣心中都有种“还是来了”的感觉。
当今与世家间权力争扯,此消彼长,其中过程,必定使权力重新划分。
统领兵马的各员大将心思不一,享有调兵权的兵部却牢牢掌握在世家之手,陛下设这大都督府的意义何在,不言而喻。
如此想通之后,那么接下来,圣上未擢用任何世家子弟,而是亲选荀宴为大都督,就不是很奇怪了。
他们早就猜测,荀宴会另有位置,唯一没想到的,大约只有这位置之独特。
并非无人反对,但这反对,皆在圣上和太子一派的坚持下渐渐无声。
众人隐约明白,这位新晋大都督,和刚刚立下的太子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随后的事实映证了他们的猜想。
有人亲眼目睹太子与荀大都督于酒楼私会,密谈数个时辰,翌日开始,朝堂就有了风雨欲来的气息。
尚书令亲自出马,力谏兵部几位主官的几大罪处,并道当贬则贬,当罚则罚。
此举引起百官哗然,要知道这兵部可还有不少朱家、也即太子一脉的人。
他们自然无法理会朱家此时的感受,只觉得立了太子之后他们就疯了,难道不知世家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因为陛下立了太子,他们就认为自己可以独大了?
无论其余官员如何顽强反对,该倒的还是得倒,毕竟在有心人眼中,那些人身上确实满是缺漏。
兵部几位一倒,迅速有人补了上去,令世家欣慰的是,补上去的依旧是世家子弟,只可惜随之被撤职的一些军中人员,如今空职除了陛下任选,权力都在大都督府处。
统兵、调兵,真比较起来,调兵权要远远高于统兵之权,毕竟统兵所管的大都是养兵之事,如新老兵的入伍退役、训兵、武器装备的更替……
可惜此时无战事,连流民山匪都少有闹事,兵部空有调兵权而少有用武之地。
随之频繁出现在世人眼中的,自然是大都督府。
在大都督府和太子一派的配合下,众人眼见太子势力愈发高涨,渐渐的,已能稳稳压过二皇子了。
不似二人争储时,偶尔高下还能调换,现今二皇子再想和太子相争,已不再是件易事。
羽翼被逐渐斩落,二皇子愈发学会了韬光养晦,似已认清事实,在朝堂上对太子也恭敬起来。
一切事态,似乎都在慢慢稳定。
京官意识到,二皇子似乎真的已成过去,圣上为太子铺足了路,如果他们不想日后被太子秋后算账,如今就该表明态度。
想到表态,不少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现今炙手可热的大都督——荀宴。
然而无人能寻到人,再一细问,方知人已经去天水郡了。
………
皇宫。
今日休沐,正是惠风和畅,皇帝本做了准备,带着他的小公主往镜湖边钓锦鲤去。
刚踏进乐安宫,他就脑袋一嗡,感觉要糟。
只见宫婢正手足无措地跪坐在榻前,不停地轻哄静楠,但越哄,那眼泪掉得越多。
“殿下,别哭了……”宫婢被这眼泪掉得心慌,完全不知小公主因何而哭,饿了,还是生病了。
无论她怎么问,面前人都闭口不答。
如果像其他小殿下那样哇哇大哭倒好,偏偏这样无声又不停地流泪,看着就觉得委屈万分,叫人心都揪了起来。
皇帝看得心痛,也心虚,他大概知道小圆圆为什么在哭。
三日前荀宴要回天水郡时,道不放心小姑娘一人待在宫中,提出了带她一起去的想法,被皇帝坚决拒绝了。
皇帝保证了会护好静楠,并下令让荀宴离开,禁止他再拖延。
当日,皇帝这样哄静楠:哥哥不会丢下圆圆的,他去办事了,可能要晚点,第二日才回。
第二日他道,哥哥事情没办好,许要拖延到第三日。
第三日他道,哥哥笨,还要等到第四日。
即便小姑娘当真是个傻子,被他这样连理由都懒得换地哄,也知道是在骗自己了。
鉴于静楠一直以来的乖巧,皇帝本以为小姑娘好哄,顶多会想一阵子哥哥,哪知道她这么倔,每日都要问一问。
直至今日,她应是终于意识到什么,才哭了起来。
“陛、陛下……”宫婢注意到他,心惊胆战地行礼,被皇帝大手一挥,退了下去。
慢慢坐到榻边,皇帝斟酌话语,“圆圆,哥哥他……”
“哥哥”一词出来,面前小姑娘的眼泪掉得愈发汹涌了。
她仰起脑袋,整张脸蛋都被泪水弄得湿漉漉,鼻头都哭红了,“哥哥不要静楠了。”
这陈述语气听得皇帝揪心,断然反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