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65页

      柏修拦不住他,询问要不要派些人协助。
    沈停云不假思索地摇起头,又不是要打仗,要这么多人反而容易暴露行踪,他早都习惯了独来独往。
    在去应阳之前,沈停云先去了秋瑟谷。
    秋瑟谷还是老样子,他进谷的时候连看守都没换人。几个看守见了他,激动得差点说不出话,争着要带沈停云去见祭司。
    沈停云拒绝了他们,说想自己走走。
    他过去是真把这里当家,也喜欢谷里真挚的教众们。
    进谷以后沈停云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宿心,宿心看见他眼睛都直了,一个健步冲上来,裙子都几乎走光。
    “怎么回事?你醒了多久了?齐时雨跟你都没有消息,桑梓以为你死了,哭了好久。”宿心絮絮叨叨说着大段的话,似乎想一口气把沈停云这两年经历的事情了解个遍。
    “齐时雨呢?我怎么没看见他?”在宿心的眼里,沈停云和齐时雨依旧是被蛊毒绑在一起的人,分开一里路就会死。
    沈停云摇头,齐时雨那天从皇宫离开后,他就再没见过对方。明鉴司只能监察朝堂,还没有发展到可以窥伺江湖的规模,齐时雨的现状他也不清楚。
    听了沈停云的话宿心才知道季明归没死,好好活在皇宫里,只是被皇帝拘着不能回来。
    宿心气得骂了句脏话,说季明归太过分,活得好好的却连个信也不给。
    接着宿心又骂齐时雨,找到了救沈停云的办法不回来告诉大家,让谷里跟着提心吊胆,随后又骂回了沈停云,说他没心没肺,醒了这么久也不回来看看。
    沈停云笑着接下了宿心的骂声,难得生出了家的感觉。沈停云路上跟宿心说,好好一个活泼的小姑娘,长大了不少,性格也跟着变了,平日里少跟桑梓姐学,骂起人来也太狠。
    宿心撇撇嘴,也说沈停云变得不一样,以前多可爱,见了谁都笑着打招呼,不像现在,说话的本事学了一套一套,跟从前的季明归差不多贼。
    沈停云不知道宿心话里有几分认真,但清楚自己确实变了不少,跟从前宣王府上的小侍卫几乎是两个人。变得更加精明,官场上摸爬滚打会了些人情世故,也不再跟从前一样喜欢钻牛角尖。
    宿心说桑梓现在是新的教主,因为不是南疆人所以很多事没办法服众,大事还是得靠着自己。
    沈停云能看出来跟季明归相比,宿心更喜欢桑梓,季明归在的时候揽权过多,宿心只是个吉祥物,只有辅佐桑梓的时候才能有所作为。
    终于走到桑梓的住处,宿心站在门口就大声说道:“看我给你把谁带回来了,你今天可得好好谢我。”说着一溜烟就走了进去。
    沈停云不知道桑梓见了自己会是什么反应,憋了半天才在门外开口,怯生生地朝屋里人喊了一声姐。
    桑梓站在门内,将眼泪硬憋了回去,良久后才隔着一道门厉声斥道:“沈停云,你还知道回来?!”
    第54章 城门外
    沈停云挨了桑梓的一顿揍,才安稳地坐到屋里。
    在桑梓的嬉笑怒骂声下,沈停云想起从前在居龙殿的时候,桑梓负责监视自己,闲暇时候就自顾自地讲些过去的经历,教自己如何使用画笔,温柔得跟三月的风似的。
    此刻记忆里的温柔姐姐正翘着脚靠在椅子上,拿着画笔的手晃了晃,笔尖指点着说:“那能一样吗?在皇宫做事,总得委屈着自己点儿。”现在手里有了权,不仅不用忍气吞声,气势不够了还会镇不住手底下的人。
    沈停云笑笑。他跟桑梓正好相反,桑梓屈居人下的时候是忍着性子,没人管束了才敢显露自己真正的模样。而自己越是爬得高,越变得小心翼翼,生怕被别人发现了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在明鉴司的日子简直如履薄冰。
    沈停云整理好被桑梓蹂乱的头发,把自己的真正来意说了出来。
    桑梓冷笑一声,说他无事不登三宝殿,到了有求于人的时候,才想起来南疆还有他们这几号人。
    “没有的事,一来我这两年忙着给朝廷当狗,每天忙到三更,抽不出时间。二来也怕撞见齐时雨,不敢轻易离京。”
    齐时雨不是好人,但在南疆时多少能看出对沈停云有些真心,桑梓不好评价自己的这位旧主,只点点头,终于跟沈停云聊起正事。
    沈停云说完来意,接着问她知道多少关于圣物的事情。
    桑梓看了眼宿心。她不是土生土长的朱明教的弊端到这种时候就暴露无遗。圣物丢失太久,教内文献资料都含糊不全,圣物的真正作用都是教内上层口口相传,多数教众知之甚少。
    “哎,多亏我是祭司,多少知道点儿,其他人,别说几位阁主,就算是明归哥哥恐怕也是一问三不知。”小姑娘享受那种被人寄托希望的感觉,对着沈停云和桑梓的问题更是知无不言。
    宿心说的跟柏修差不太多,但比他知道的要更加详细。
    圣物确实能养出蛊王,蛊王则可以操纵生下的小蛊虫。小蛊虫寄生在尸体上能让死人如生前一般行动,但不会拥有生前的意识,一切行为都听从蛊王宿主的指挥。
    “所以蛊王宿主是有神识的?”沈停云问。
    宿心托着下巴想了想:“理论上是这样的,但谁都没见过蛊王,更别说宿主了,也不能确定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