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24页

      金老夫人听说金玉被劫了,想得最多的就是幸亏没让知书和她定亲。这女子失踪,即使有幸回来了清誉也受损了,谁会娶个不明不白失踪多日的女子?
    金玉失踪,金知香开心地在屋里笑出声来。她的眼中钉肉中刺终于消失了,希望她这辈子都不要回来,死在外面最好,等她嫁给了金山哥哥,藏玉轩那些好东西就都归她了。
    她这几日总往金夫人房中去,劝慰金夫人,金夫人对她的态度也比以前好了些。
    可金山哥哥总躲着她,也不叫她香儿妹妹了,碰到不得已要打招呼时只叫她一声知香就匆匆走了。又想起藏玉轩住着的那个外族女子心中厌烦。
    那女子明目张胆地和她抢金山哥哥,金夫人不知为什么最近对她的态度好了些,让她心里郁闷,去金夫人房里的次数更多了。
    金玉被劫失踪的消息已经传遍了顺城的大街小巷。书房里的安王气得将杯子打翻在地。“去查是谁传出的消息。”他很少发怒,手下人更没见过他生气摔杯子。
    他已经将那日知道玉儿失踪消息的人都控制了起来,为的就是不让她失踪的消息外传,这对她的清誉有损,可消息还是传了出去,一定是那天劫她的一波人传出去的。
    这时下人来报金小姐的丫鬟婉儿求见,安王收敛情绪让人将她带进来。婉儿第一次进王府,怯怯地不敢四处乱瞟,进入安王的书房见有下人在收拾地上茶杯的碎片。
    “婉儿,你怎么来了?”安王和她说话还算温和,知道她是玉儿在意的人,当妹妹一样看,她又是个胆子小的。
    婉儿手里攥了个瓷瓶。“安王殿下,云湘给婉儿解了无痕,婉儿想起一些事要和安王殿下禀告。”
    婉儿的记忆全回来了,小姐心仪的人真的是安王殿下,安王殿下也是极在意小姐的。她发现了这个秘密就想着禀告他。
    婉儿想起,她不是被人下毒的,是自己服毒的。那日小姐因为和安王吵架心情不好,她和小姐在院中饮酒解闷,主院差人叫她去前院,她就走了,回来时闻到一股药味儿,见小姐倒在桌上。
    她见小姐面色惨白,用手在鼻下一探居然没了气息,没想到小姐会自尽,自己才走了那么一会儿小姐就没气了。她见桌上有一个倒着的陌生瓷瓶,瓷身上绘制了特殊的花纹,里面还有一颗药。
    想着再也不能和小姐待在一起了心中悲凉,她无依无靠,没有小姐还怎么活下去?她将那颗药吞了下去,醒来后将之前的事全忘了。
    前几天她在花园发现了这个药瓶,过了这么长时间瓶身一大半都没在了土里。要不是话多挣脱了脚上的铁链飞到了这儿,她去逮它,还发现不了呢!
    “你是个忠心的,可是这件事不要让她知道,她又会后悔、自责的。”安王温和地对她说。没想到婉儿居然要服毒随她而去,她没看错人。
    婉儿小声应下,回去时由王府的马车送回了藏玉轩。
    安王看着手里的药瓶感觉很熟悉。“暗影,你去将这图拓下来,去查这图案出自哪里。”暗影接过瓷瓶退下了。安王攥紧双拳,压抑着心中波涛汹涌般的愤怒。
    在地下室里被关了几日的沈曜、云儿、月儿,暗风被放了出来。这几日他们虽然没有吃食也没人来给他们用刑。几日不吃不喝对他们四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内心的煎熬让他们这几日并不好过。
    不知小姐被劫去了哪里?月儿的追踪术在护城河边就断了,这种情况从未发生过,沈曜觉得事有蹊跷,禀告了安王请求挖护城河。安王允了。
    他们果然在河下面发现了一条暗道,小姐就是被人用这条暗道劫走的,四周守卫森严的皇城边上居然有这么一条暗道。这条暗道年代久远,应该是当初修建护城河时就有的。
    安王为了不引起朝堂上的慌乱,暗中调查这件事,又派人去查暗道到底有几处出口与入口,都通向哪里?
    四人跪在安王面前,玉儿失踪他们难辞其咎。“放你们出来是让你们配合暗卫营去找玉儿,等找到她,你们就不用在她身边保护了。”
    云儿、月儿急了想说什么,被暗风拽住了。怎么罚她们都行,只是别让她们离开小姐。暗风给她们使眼色,她们也知安王殿下从来说一不二,他们犯下了这样的大错,不被处死已经是恩赐了,可她们不能离开小姐,一定要将小姐找到。
    第三章燕珏
    最初的恐惧褪去就是对家人、朋友的思念,她被人劫了家里一定急坏了,则安和魏染是不是在四处找她呢?沈曜他们是不是又自责没将她保护好呢?
    越想越心急,想着要怎么逃出去,可房间四周全是侍卫,她又不会武功又不会轻功,要怎么逃出去?
    她一开门,门口的侍卫就过来寻问她有什么事,心里窝着火。“叫你们主子赶紧来见我,连个面都不露算什么?是想把我养肥了再杀吗?”
    门口的侍卫强忍笑意,她向门外一探头才发现廊下居然站着十多名侍卫,这还逃啥呀?
    又过了一日,她的饮食还是山珍海味,那名五大三粗的侍卫还是每次饭后半个时辰来给她送药,现在看到他不那么害怕了,他也就是样子长得凶些,心还挺细的每次来都不忘拿来蜜饯。
    她边喝药边和他搭话。“你叫什么名字?”
    “古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