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页
啧,不愧是贝勒府,虽然没九爷那么财大气粗,也是有底蕴的。
御赐的金丝宝珠锦褥、玉如意、翡翠西瓜、珐琅彩瓷花瓶都是宫中最普遍的打赏物件,将托盘上的红布一个个揭开,这些宝贝晃花了所有人的眼。苏培盛还嫌不够,特别介绍了出处,不是宫中赏赐下来的物件,就是皇家垄断不许民间私造的,都是有钱也买不回来的东西,苏培盛说完,贾赦乐得八字胡都翘起来。
他让邢夫人和王熙凤负责将宝贝入库,就准备送客,苏培盛又说:从前是奴才误会了先生,您大人大量别计较。
当朝四阿哥的心腹太监当众给贾赦致歉?
姿态还放得这么低?
这不是幻觉吧。
宁国府、王家、薛家等人笑得够谄媚。荣府二房显得有些尴尬,老太太倒是反应快,赦儿若有失格您多担待才是,这么客气做什么?
史太君开了口,苏培盛只当没听到,他又重复道:求先生原谅奴才。
贾赦点点头:我没怪罪于你,别说这些有的没,回去吧。
别人想同众皇子的信服太监说话不知要走多少门路,苏培盛姿态这么低,贾赦的态度还这么轻慢,见证这一幕的史太君简直心塞,她觉得自己就要喘不过来。这种情况难道不应该请他进来喝杯热茶?连封赏都没给就这么把人打发了?
邢夫人是个死抠门的,王熙凤贼机灵,她们在苏培盛离开之前就安排奴才将东西搬回大房去,入了库,就怕老太太厚着脸皮劫下来。去年末万岁爷赐粥赐酒也是这样,本来是大房的荣光,到史太君那里走一遭就成了府上的体面。让二房跟着沾光也没什么,偏偏她还做出每人分半勺粥这种丧心病狂的事。
有这样的前车之鉴,大房两位女主子难得这么齐心,没让史太君反应过来,就把事情办好了。苏培盛走了,东西没了,老太太拉不下脸要,只得让大家继续听戏继续吃喝,将贾赦叫到房里去。
你同我说说,四阿哥怎么送这么多宝贝到咱府上来?还说是谢礼。史太君也不铺垫什么,直接入正题。亲娘跟前,贾赦也不含糊,他将四阿哥府发生的事提了提,没详细到全过程,只说胤禛的嫡长子病重了,宫里的太医也没查出个所以然,苏培盛请他过去给弘晖阿哥卜了一卦,保住他一条命,虽然模糊了重点,贾赦说得还算切合实际,弘晖的确是被他救回来的,史太君却不怎么相信,她盯着大儿子看了半晌,道,你何时又学大夫给人看病了?再者说,皇孙都是金疙瘩,治好了的确是光荣,要是治不好,咱们府上都得跟着赔命你做这事之前可想过后果?
这话最实在不过,得知了真相之后,站在史太君的立场,第一要考虑的就是这个。都说了宫里的太医也治不好,为什么要揽下来?这么棘手的病症推掉又有什么关系?又不是大夫,四阿哥还能以强权相逼不成?
老大如今是出息了,做事还不稳妥。史太君想了想,又补充说:同皇子交往是好事,总得知分寸,什么当说,什么当做你也是不惑之年,莫草率行事,为娘这把年纪,实在禁不起折腾。
毕竟是玄门中人,贾赦生性洒脱,他一般不把难听的话放在心里,便宜娘这么翻来覆去折腾还是会厌烦,这些话您应该在二十年前说,如今恐怕晚了,性子养成了多少年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母亲若是看不惯我的行事作风可以不看,若是担心受连累,还是那话,分家,我搬出去,祖宅给二弟。
若是他出息之前说这样的话,史太君没准还会考虑,大清朝有个规矩,若是兄弟两人分家,长子得七,次子得三,祖宅也要由长子继承。要是按照规矩来分,二房能拿到手的少得可怜,就算提前拨出来一份给她这老太太,至多就是六四。贾赦要是个窝囊废,他愿意让出祖宅,再协商一下家产的分配比例,倒是可以考虑分家,如今,史太君无论如何都不会答应,原因有三个。
第一,贾赦有太多的利用价值。
第二,他同阿哥们交好,要是不严格按照大清朝的规制分配,倒霉的还是二房。
第三,只要他还活着一天,袭爵的就不会变成贾政。
所以说,同意分家就等于将大部分的家产交到大房手中,祖宅也是他们的,爵位还是他们的,史太君心里清楚,要是跟着大房,她或许连话语权都要丧失,跟着二房的话,就要准备过落魄日子,分家对她有百害而无一利,会答应才怪。
史太君脸色变了几回,老太婆还没死,分什么家!我要是答应了,死后也没有脸面去见贾家的列祖列宗!
嘚,不愿意就算了,以后总有机会。既然这样,我就不留下来碍母亲的眼了,我这就回去反省,您宽心。说的是最谦恭的话,史太君却听不到诚意,只觉得气人。贾赦说完转身就走,也没给她留下发作的机会。
这天是王夫人的生辰,大好的日子,却变了味。
贾赦刚进自个儿的院子,就见到儿子贾琏,他想起从九爷那里得来的纯金怀表,就唤了一声:琏儿你过来,为父有东西给你。他一开口,贾琏果真听话过来了,大老爷将怀表摸出来,递到他跟前,贾琏比北宋来的老古董神棍见识要广些,他认出这是西洋怀表,之前在洋货铺子里见过,那个材质还不怎么好,贵得出奇。问他这是什么,人家回答说是用来看时辰的,贾琏当时的确想过要是有一个铁定很洋气,那是两年前的事,没想到父亲会给他一个纯金的,这就罢了,盖子上还有精美的雕花,瞧着就是高档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