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页
春儿一时卡了壳儿,讪讪道:咱们现在对公主园子里的事还不了解,不妨先让那里的人盯着点。她见柳韵的神色愈发不好看,忙补充道,就算真的没有什么情况,夫人不好出手,不还有雨竹园中的那位吗?
提到雨竹园中那个不明不白的人,柳韵心中又是一阵酸楚。
不过这倒是个思路,有王爷护着,雨竹园那位她是不敢动的。
可公主不一样。
若真能想办法挑拨一下让这两个人斗起来,就算不能除之而后快,至少也让她们消停不了。
第12章 寿礼
身为古代贵族女眷最大的好处是如果不掌管府务,便是有大把闲暇的时间。更妙的是,贵为公主之尊,就算不得宠爱,下人们也不敢太过怠慢。
林羽乔对眼下的状态还算满意她不能总是被昭璧残存的情感和情绪控制,需要一段时间去了结那些让人浑浑噩噩的心绪。
记忆中的宇文尚卿颇有儒将风范,对昭璧公主也是温柔爱护至极,却不料竟是包藏祸心、阴狠毒辣之人。只是身体中留存着昭璧的感觉和情绪,看到两人之间往来所赠旧物难免又起哀痛之情。林羽乔感到无比的烦躁和胸闷,不愿再被这些情绪所扰,吩咐沐桐寻来了火盆烧掉。
好一会儿,却听沐桐道:公主,这些东西好像烧不掉。
林羽乔凑过去一瞧,果然那画卷的缎布只是熏黑了边角,木轴还有花灯的灯骨上带了一点弱弱的火苗,用火钳夹出来,摇曳几下便只余一缕青烟。
怕是特意选的材料。
在这种小物件上都如此用心,难道宇文尚卿并不如她所想,其中有什么内情不成?
林羽乔马上否定了这个想法,不管怎样,他对自己出手是确凿无疑的。况且,事已至此,再去想这些做什么呢?可瞧着弄成了这样东西也没法在收起来了,丢掉更加更不合适,她有些无奈吩咐沐桐将东西埋了。
这一桩就这么揭过去了,林羽乔的心思放到了下月初五太妃大寿之事。
算起来时间已有些紧张了。昭璧公主原本打算斋戒手抄一份《莲语》三篇之一的《净心篇》。《莲语》由比丘尼镜空法师的弟子将师父训诫和劝道之语归集而成,太妃手边常年放着,早已翻得有些旧了。
可她一来不信鬼神之说,心不诚自然难灵,二来对斋戒抄录的过程更是难以忍受。再者,抄录的经书若要出挑主要靠抄录者的书法造诣。祝先生与已逝书画大家符宗是忘年之交,昭璧自幼临的贴都是符宗亲手缩写,在一众写簪花小楷的女眷中,算是别具一格。但昭璧毕竟只有十几岁,劲力不足,有形无神,更谈不上什么造诣了。
她有意要精心为太妃准备一份寿礼,毕竟余太妃对于灯火阑珊处的昭璧公主而言是一种特别的存在。
太妃余氏深得帝心,入宫后不久便被封为荣妃,很快就生育了六皇子,也就是当今圣上。
就在圣宠益隆之时,她毫无征兆地在众人都不明所以的情况下遭先帝厌弃而谪居宫外。六皇子则被抱到太后膝下抚养。皇上荣登大宝后,感念生育之恩将余氏接回宫中。
对于分离多年的生母,皇上本欲尊为西宫太后,但碍于余氏曾为先帝贬蛰出宫,且太后在世,本朝尚无两宫太后并存的先例,只得将生母尊为太妃。
太妃明理有度,并不纠结于位份之事,回宫后也并不自恃皇上生母的身份而骄横,并一如做妃嫔之时,日日向太后问安,风雨无阻。太后移宫养病后,她也只一心在慈裕宫中安养,后宫之事全由皇后主持,丝毫不多插手。
与爱子分离多年经历使太妃对一众小辈都颇为疼爱。或许是因为早年坎坷又长期礼佛,她对沉默寡言的昭璧公主投以了更多的关注,不时传她陪伴左右。
于昭璧而言,一向与父皇母后不算亲厚的她,忽然有了一份来自长者的关注和关爱自然受宠若惊。尤其是她第一次见到太妃时在她身上闻道一种淡淡的檀香味,心中便莫名感到踏实、安全和温暖,那是一种陌生似乎又有些熟悉的感觉。
太妃有肩痛的毛病,盛夏时节也会把肩膀裹得严严实实,半点风都受不得,林羽乔打算做件斗篷。
这个时代的斗篷都长及脚踝处,都是出外穿着,可以稍微改良一下做成半身的长度,就可在室内穿着了。此外,看太妃平日的打扮,似乎不喜欢惹眼的花色,因此布料的选择宜精贵却不可繁丽,便于她老人家平日里穿着。
林羽乔构思出大致的轮廓,先去库中寻找材料。
林羽乔此前对婚事都不上心,更不肖说昭璧公主的嫁妆里有什么了。去了才发现库中的料子都是些年轻女子喜欢的鲜亮颜色且偏轻薄,不适合太妃使用。林羽乔只选到了宝石、珠子,又着人去请了布店和珠饰店的掌柜来,选了上乘的素缎、丝绸,又搭配了各色丝线,如此材料就算备齐了。她就着料子出了图纸,花费了大量的心思设计两侧和背片部和边沿处的图案,这样既避免了大面积的图案看起来花哨,又不致过分素淡。
前世她是误打误撞成了模特,实际是服装设计专业出身。留学归来后,为增强对民族元素的理解和把握,她进入一间定制工作室从学徒做起,在那里跟着刺绣师父积攒下了的扎实的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