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6页

      张伦心道不好,杨景澄这是来脾气了。他的余光再次扫过屋内,始终不见孙女莲房的人影,登时急的后背手心见了汗。虽说自打小公子落地,府里的气氛便有些微妙,大家伙待杨景澄不似往日那般热络了。
    可杨景澄再是庶出,将来的前程再是不好说,如今也是正儿八经的世子。休说叫他逮着了错处,便是无端端的弄死几个丫头又如何?莲房怎地那么大胆子,不好生伺候主子,跟着人瞎掺和!家里把她硬塞进东院容易么!
    此刻张伦尚不知道,带头闹事的正是他孙女莲房,眼下只满心想着怎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杨景澄却是没那么好耐性,文氏管家一塌糊涂,他再不收拾,且不论在外头如何行走,在自家便丧失了威严。遂,沉声道:“我看不惯文家那般动辄重惩奴才的行径,可也不是个菩萨。看在你几辈子老脸的份上,莲房你自领回家去,别再经我的眼。其余的统统捆了,寻个人牙子卖了吧。”
    顿了顿,又意味深长的道,“张叔叔可别滥做好人,下不了手。不然我也不妨学学文家,打死个把两个罪魁,想必华阳哥哥不至于寻我的麻烦。”
    听得此话,叶欣儿心颤了颤。并非杨景澄的处置有何不妥,让她感到害怕的恰恰是处置的太妥了!张伦乃瑞安公府的世仆,他的孙女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因此事处罚过重,然则如此目中无人的丫头倘或不处置,杨景澄威严何在?
    不如单放过莲房,却重惩旁人。能进这个院子的,哪个家里没点子关系,听得自家人受罚,少不得四处请托。章夫人可不是杨景澄的亲娘,只怕巴不得折了他的颜面。
    而此刻放过了莲房,就是要张伦下重手的意思。倘或张伦胆敢和稀泥,他便直接收拾了莲房。到时候张家死了孙女不算,张伦几辈子老脸也保不住了。可张伦若想护住孙女,那必然得把其余人家狠压下去,不许他们兴风作浪。轻轻巧巧,便把桩麻烦事儿扔给了张伦,张伦还得谢他的不杀之恩。
    一股寒意从叶欣儿后背窜起,什么时候起,杨景澄变成了她全然不认识的模样!无论是翻手覆灭文家,还是借力打力逼的张伦出手,皆非往日行事。这二日,到底发生了什么?
    张伦则是头上的冷汗更多了,他从不曾知道杨景澄竟如此难缠。有心想替几个世交求情,又怕杨景澄把“罪魁”扣在莲房头上。领着人闹事、给主子甩脸子,当真打死不冤!张伦嘴里好似含了黄连,嘴唇嗫嚅了半日,才勉强道:“世子,撵了那么许多人,便得再替您配齐全。此事还得报与夫人知晓。”
    “去吧。”杨景澄端起茶碗喝了口茶,又幽幽的道,“只别忘了我说的话。”提示到这个份上,他已仁至义尽。若张伦再拎不清,休怪他心狠手辣。
    张伦一凛,应声而去。带着一脑门子汗,张伦小跑去了正院。章夫人正因文家闹剧着恼,待听得张伦回报,气的差点一口气没提上来!咬牙切齿的想,今日邪了门了!
    文家区区七品背地里不把她放在眼里,已经让她火大,不曾想东院里的丫头们竟敢翻天!莲房是张伦的孙女不假,亦是她放在东院的眼线之一!领头的眼线带着旁的眼线为跟叶欣儿别苗头,差事都不好生干了,岂有此理!
    章夫人怒火翻腾,阴测测的看向张伦:“你养的好孙女啊!”
    张伦朝章夫人砰砰的磕着头,半点不敢求情,只嘴里不住的念叨:“老奴该死!”
    章夫人扬手,猛的把茶盏重重的砸在地上。青花茶碗碎屑飞溅,不知砸到了多少人,在场却无人敢出声。
    “我活了四十年,没见过这般没规矩的奴才!”章夫人恨声道,“知道的说奴大欺主,不知道的还当我故意磋磨庶子!你们可太能给我长脸了!”
    刘嬷嬷见章夫人动了真怒,忙陪笑劝道:“夫人息怒,何必为了几个不长眼的奴才生气。依我看,总归是大奶奶太和气了,这些浪蹄子便蹬鼻子上脸。世子正为大奶奶伤心,奴才们还淘气,心里不知怎么委屈呢。现要紧的是多多给世子配上得用的奴才,不然只有个欣儿,世子的起居谁伺候呢?”
    章夫人自是不能让杨景澄脱离掌控,铁青着脸道:“嬷嬷且去挑人,必要得力的。再有这等污糟事儿,我把他们全家卖到矿上去!”
    刘嬷嬷听懂了章夫人的吩咐,赶紧挑人去了。
    “来福家的!你亲自带人去把东院今日作妖的都捆了。”章夫人寒声道,“全给我卖到码头上的窑子里去,我要她们不得好死!”
    章夫人的话里,并没有放过莲房的意思。侍立在旁的张超家脑子嗡了一下,险些晕了过去——她正是张伦的儿媳,莲房的母亲。噗通跪在地上,不住的朝章夫人磕头。
    然而章夫人自幼娇宠,何曾受过今日之气。看都不看张超家的一眼,起身径直往卧室去了。
    傍晚时分,瑞安公府各处闪过了几个人影,轻轻巧巧的捂住了丫头的嘴,二话不说绑了个严严实实。章夫人震怒之下,来福家的麻利且安静的制住了所有人。瑞安公府静悄悄的,杨景澄在屋里把玩着茶碗盖,看着新来的丫头们在屋内站成了一排。不知这大大小小的丫头里,多少是章夫人的人呢?
    第16章 姨娘      卯时初刻,街道上敲起了梆……
    卯时初刻,街道上敲起了梆子。窗外淅淅沥沥的下着雨,风比前两日更冷了几分。然东院各处的丫头婆子没有一个敢耽搁的,皆利落的翻身而起,点亮了昏黄的烛火,有序的忙碌了起来。名唤秋巧的小丫头战战兢兢的走到了书房的床榻前,轻声道:“姑娘,天要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