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
r 肖依伊把五个纸袋里的盒子全都拿出来,打开其中一个盒盖,上手摸了摸,手感极好,品质不俗。她把剩下四个也打开看了看,居然都是不同颜色款式,没用重样的,有的上面还有精美考究的刺绣。看来人家合作商还挺用心,不是随便从库房里拿一摞出来送人。
肖依伊有些犯难,刚刚还盘算着自己留一套后,剩下的都送谁,现在五件都这么美,全舍不得送了,想都留下据为己有。
第六章 朋友
肖依伊最终还是决定忍痛割爱,拿出两套送人。
礼尚往来是她工作后学会的重要社交手段,以前的她是不会想到送别人东西的,不是吝啬,单纯就是意识不到。
她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总是一个人,就好像她上学时那样。她从来不向别人寻求帮助,哪怕同事主动过来帮忙,她也会客气地笑笑,回说不用,谢谢,我自己能行;除非别人直接扔在她桌上,否则从来不会收下同事递过来的小食;同事偶尔的请客聚餐她也会以家里有孩子为由推却。
反之,她也想不到主动去帮助别人,除了自己分内的工作,眼里看不到还有其他忙碌,渴望帮助的同事;她自己不吃零食,也从来不会买来与人分享;午饭时候总是一个人坐在食堂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边吃饭一边看手机,或者只是吃饭。
她没觉得这样独来独往有什么不好,但在她老科长跟她聊了两次之后,她还是决定改变一下,毕竟她出来工作的原因之一也是希望能改变一下自己。
所谓的谈话也没有多正式,即将退休的老科长更多的时候像个暖心的长辈,提醒她“中午别老一个人吃饭,和同事坐一块儿,还能聊聊”;“楼里碰见同事了,甭管认识不认识的,都打声招呼,不知道名字,说声‘您好’就得了”;“别成天扎在电脑前面,对颈椎不好,也起来溜达溜达”,“别太以自我为中心,和同事们多交流”……
从那之后,她也开始尝试融入同事们的闲聊;偶尔聚餐吃吃喝喝,隔个三四次便主动结一次账;买上一大堆自己几乎很少碰的零食放在办公室的公共柜子里;在楼里望见某个人迎面走过来,不再低头假装看手机,甚至后来知道很多人背后是怎么议论她的,她仍能对着他们展出一个笑容,亲切地叫一声“姐”或者“早”。
其实,也没有多难。
工作日,十一点的时候科里几个人说看了食堂的菜谱,中午的饭实在不好吃,商量着要一起出去改善伙食,问肖依伊去不去,肖依伊说不去了,约了个同学。
如果丁姐算是家人的话,那朱慧算得上是肖依伊唯一的好友。
朱慧和她是初中同学,虽然称不上闺蜜,但因为是同桌,关系也还不错。那时候大家都没有手机,初中毕业后就靠在 QQ 上偶尔碰见聊上了一两句,维系着联系。
朱慧高中复读了一年,大学时参加了学校与法国某大学的交换生项目。两人是在回国机场入关时巧遇的,彼此留了电话,加了微信,从那之后联系越来越频繁,偶尔出来坐一坐,起初都是朱慧约她,慢慢地她也会主动邀约对方。后来两人又先后经历了离婚,相似的经历让她们彼此理解支持,终于成了闺蜜。
朱慧这天上午到她单位附近办了点儿事,昨天晚上便约她中午一起吃个饭。她说正好,我也有个东西要给你。
在一家有卖芝士炸鸡、石锅饭和大酱汤的日餐小馆儿,肖依伊拎着袋子上到二楼小包间。
“不好意思,十一点半下班,我不好太早出来。”肖依伊把纸袋子递给早她十多分钟到的朱慧,坐到她对面,“你点了吗?”
“点完了,还是那几样。”朱慧接过袋子,“还挺沉的,什么啊,化妆品?”
“睡衣,亲戚出差给我带回来几套。”
“这盒子不错!”朱慧抽出木质雕花的实木盒子,打开看了一眼,笑说,“谢谢,我前些天还被种草了真丝睡衣,你怎么这么知道我心意。”
服务员推门进来,端上两碟小菜,朱慧把盒子收进纸袋里,等服务员走了,才八卦地问说:“怎么样,上次那个男的,你们后来还有联系吗?”
“还说呢,太尴尬了……”肖依伊把自己当晚怎么留了八百块钱便落荒而逃,之后又好巧不巧地在大学篮球馆与他撞见,怎么想装作被认错,结果被当面戳穿,还差点儿从包里掏了两百块钱给他补回去的事儿说了一遍。
朱慧听完呵呵地笑:“不怪你,不怪你,怪他这情调得让你没听出来。”
肖依伊跟着无奈地笑了笑。
朱慧又道:“不过我听着你们俩还挺有缘分的,这都能碰见,不留个联系方式可惜了,不想深入发展的话,可以下次再约,也算是熟人了,方便。”
“没有下次了,这一次我就够了。”
“怎么?技术不好还是条件不行?”
“倒也不是,我觉得我还是不太适合搞这些,当时觉得还行,过后就觉得挺没意思的,还不如买个玩具自给自足呢。”肖依伊往前倾了下身子,小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