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24页

      谢璟点点头,说是。
    说完起身走过去,越过他们身后,关上了木板门。
    来找茬的几个混混愣了下,一时面面相觑,黄赖子心里不知为何忽然有了一点不太好的预感,但此刻他想溜也来不及了,只能硬着头皮站在那里。握着铁球的大哥不解,冲谢璟抬了抬下巴:“关门做甚?”
    “怕外人看到不好。”谢璟老实道,“我们小本买卖,以后还要做生意。”
    “你要是早知道不就行了吗……”那位大哥得意,话音未落,就被一拳打在脸上!
    谢璟下手稳准狠,关了门也没那么多顾忌,再加上还有教他功夫的老师傅在一旁掠阵,拿这几人当了练手的沙袋,拳拳到肉,遇到结实些不好打的,就拧对方关节。外人瞧着不过是手轻按了一下,跟谢璟交手的人顿时脸色发白,额头上冒了冷汗,嗷嗷叫着倒下去,疼得满地打滚。
    外头人确实没看到。
    里头挨打的也没能跑出去。
    那大哥揍了一顿,趁乱爬到木门那打开门,想趁机逃跑,被谢璟一鞭子甩过去照着脚腕缠绕几圈,手劲儿一抖,就把人拽趴在了地上,磕掉了门牙。大哥威风不在,糊了一脸血,拱手讨饶的时候说话都漏风:“好汉饶命,饶命……”
    谢璟收了鞭子,淡声道:“我也不要你的命,你们起来,先扫地。”
    小饭馆里打坏了一条长凳,碗筷砸的有些多,其中有几个是被谢璟用鞭子卷了甩到对方头上去,碗碎了,额头也挂了彩,即便这样,还要一边扫地上的碎瓷渣,一边自己捂着额头,生怕血滴落下来弄脏了刚打扫干净的地面。
    谢璟下手有分寸,只伤了表皮,瞧着吓人,不过是养几天就好的伤。
    让那帮找茬的小混混打扫了地板,弄干净了才让出去。
    王春江瞧了他手腕一眼,点头道:“鞭子使得不错,有几分样子了,你力气小,以后就照着今日这般,多用巧劲儿,往脚腕手腕、脖子这样的地方使。”
    谢璟点头应了一声。
    他也觉得自己手腕比平时多了几分力气,昨日跟着张虎威去山上打猎,用枪的时候,没之前那么费力了。手腕有劲儿,爬树都比平时快了不少,手臂略微用力,就能灵巧爬到树上去。
    谢璟怕小饭馆里的事儿吓到寇姥姥,但姥姥比他想的要淡定许多,给他们端了菜,只细看了谢璟身上,确定他没受伤,就让他陪着王师傅继续吃饭,没多打扰他们。
    中午吃的捞面,卤子足有七八样,谢璟帮着盛了饭,一边陪着一起吃一边问道:“王叔,武馆里师傅平日忙不忙?我想雇两位帮忙照看家中,今日之事你也看到了,我家里只有一老一小,今天要不是我在,怕是会吓到他们。”
    王春江想了片刻,道:“有两位拳脚不错,回头我帮你引荐。”
    “多谢您。”
    王春江做事靠谱,很快就安排妥当,一月八块大洋,雇了两位武馆师傅过来守着。
    王春江都有些疑惑这么小一家饭馆,一个月能不能赚回这十六块大洋。
    谢璟手头有些积蓄,平日也没什么花销,这钱拿来买平安,他觉得很值。
    今年三伏过去之后,秋老虎依旧够热。
    天儿热,九爷吃得就少,小厨房为此伤透了脑筋,但每回送去的都剩了大半回来。
    谢璟去小厨房转了一圈,跟大师傅要一团面筋。
    大师傅手头没这个,拿了点面粉现给他洗了些面筋出来,凑近了小声问道:“嗳,小谢,可是九爷这两日念叨什么想吃的了?”
    谢璟摇头:“没,我自己要来有用。”
    大师傅有些沮丧,但还是给他弄了不少面筋,装好了给他。
    生面筋湿乎乎的粘手,谢璟拿一块手帕包了,又去找了一根竹竿,把竹竿斜插在身后背着一起爬到树上。
    九爷中午回东院,身后跟着白明禹,白二几乎是一路小跑跟着,九爷路上说什么,他都点头应下。
    九爷走到院中,忽然停在树下,抬头眯眼道:“下来。”
    两人合抱的粗壮大树上,浓密树冠忽然抖动一下,谢璟从树上蹦下来,手里还拿着一根沾知了的杆子,额头带了一层细汗,脸都晒红了些。
    九爷看他一眼,吩咐道:“去小厨房喝些冰镇绿豆汤,天气热,别攀高。”
    白明禹站在后面冲谢璟挤眉弄眼,九爷回头瞧见,皱眉训斥道:“像个什么样子,进来,把这月账目报给我听。”
    白明禹跟着进去了,上了台阶故意咳了一声,比划着让谢璟等他。
    谢璟收了竹竿,去小厨房喝汤。
    书房里。
    白明禹这次办事麻利,上一回吃了亏,这次不止防范,竟然还找补了一点回来。
    九爷赏罚分明,他做的好,就不吝啬夸奖。
    白明禹反倒是不好意思起来,挠挠头道:“也不是我一人的功劳,您一直都手把手教我,而且这里安静,能静下心好好学本事。”他不过随口夸的一句话,却让九爷心里忽然一动。
    九爷抬头去看窗外院子里的那棵大树,和往年一样的绿荫苍翠,但比以前安静了许多,上头夏蝉好像一下都被抓了个干净似的,只剩下零星一两点的叫声,幽静安谧,去了暑气的躁动。
    谢璟从小厨房喝了两小碗冰镇绿豆汤,又端了一盏走进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