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污浊时才能醒来……还有,公子左臂上的蔓藤印记别人是看不见的,不必担心隐秘泄漏……”
第18章 诗酒花茶
方泉从梦中醒来,发觉已是日上三竿时分,阳光从窗户透进厢房,带着一丝干燥灼热之气,令人忍不住慵懒懈怠。
木桶里的水已凉,他不觉得冷,反想多睡一会儿,抬起左臂,见肌肤上有一条淡淡的蔓藤印记,与先前不同的是,藤上多了一朵白色的花苞。
“这就是水龙堇么?”
想起阿萝梦中所言,心道:“这小花能滋养神魂,还能助我伪装身份,当真是意外之喜。”
他起身换了一套干净衣衫,稍作打理,从镜中一看,虽非出尘绝俗,却也比寻常俊雅之士清秀许多。
“外域污晦虽挡我清灵之气,却也是极好的掩护。”想起初到人域边城时,一众百姓前来围观,不由暗暗好笑:“那时我和师兄、白彦三人灵气尚在,边城人觉得我等俊逸出尘,纷纷前来围观。到后来,污浊之气缠身,就再没人围观我们了。”
他清清爽爽出门,按白鱼之灵指引,一路走街串巷。约莫过了一个时辰,远远望见一座华府大院,门头牌匾上题有“淮王府”三字。
“黑鱼就在淮府!”
方泉明悟,可是如何才能混进去?他见王府院外百步一哨,每一哨都有精兵把守,心念道:“这王府戒备森严,须不能投机取巧,若是不小心触动禁制,那可就麻烦了。”
他既已确定黑鱼就在淮王府中,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倒也不如何着急了。
“这淮王跋扈得很,连龙肉都敢吃,还有什么做不出来?一切小心为妙,况且我现在菁芒耗尽,战力全失……怎么说,也要等下次月圆之夜,炼化了冰菁之芒后再行动”。
他心中有了定夺,就暂时放下黑鱼之事,优哉游哉走了回去。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
……
这一日清晨,淮城以北万里之外的一条河流上,一个道人独撑着木筏,悠然前行。这道人相貌清矍,看起来不过三十上下,一身气质缥缈若虚,似一阵风就能吹散了一般。
其时天色微亮,一弯弦月悬挂东方。
道人望月而叹:“以一镜照形,以余镜照影;镜镜相照,影影相传;形与影无殊,影与形无异……我虽悟得水中月之虚,却悟不出天上月之实,这《镜影诀》始终不能完善。若能融会形影、贯通虚实,则形以非实,影以非虚,无实无虚,可与道俱。”
他沉吟良久,从袖里摸出一个纸鹤,又道:“这千机符指点我去淮城寻觅机缘,可是……”话到一半,望向自己水中的倒影。
却见水面无风起了一层涟漪,待涟漪退去,水平如镜时,那倒影忽尔一笑,接口道:“可是机缘偏偏在烹龙之宴上,你并不想得罪龙族,是也不是?”倒影看起来与他一般无二,动作神情却完全不同。
道人点头道:“说起来,我也是龙族旁系,得罪同族一事,大可不必。”
那水中倒影道:“不如我先去打探一二,若当真有机缘,你再来不迟。”
道人点点头,那水中倒影荡起一层涟漪,消失在河面。
与此同时,淮城西南角的一个破败小院内,一个穷酸书生正埋头洗漱,见盆中之水映出自己样貌,酸溜溜吟了一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岂料盆中水面一晃,就见自己的倒影笑道:“秋娘度与泰娘娇,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书生蓦然一惊,指着自己倒影道:“你,你……你怎地会说话?”
水中倒影笑道:“兄台不必惊慌,借你肉身一用,保你活到百岁有余。”说罢,盆中之水一晃,那穷酸便似换了一个人,哈哈笑道:“这具肉身酸臭的很,得好好洗漱一番才行。”
……
却说方泉旅居客店,闲来无事就在淮城里晃悠,这一日玩得乏了,见街边有个小茶铺,便走了进去。
那茶小二见有客人到来,唱了一喏,笑问:“客官要什么茶?”
方泉见铺子里冷冷清清,不像是什么名店,随意道:“这儿什么茶最好?”
“你要问本店最好的茶,那自然是鹤山银针;你要问本城最好的茶,那巧了,近日西南边儿凭空冒出个‘天下第一茶’,本店这鹤山银针啊,还真是自愧不如。”
方泉笑道:“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茶道亦是如此,哪里会有什么天下第一茶?”
“客官别不信,不如你叫上一壶茶,我慢慢说与你听。”
方泉点点头,叫了一壶鹤山银针。不一会儿,小二端来茶水,帮他斟了一小杯,笑道:“这事儿,说来也是奇怪……”
那小二见店里生意清冷,索性坐了下来,慢慢道:“咱淮城西南边儿有个穷酸书生,双亲早逝,无兄弟姐妹,也未曾取妻过门,一个人孤零零地卖字画求生。前些日子,那书生突然不卖字画了,写了个大招牌‘天下第一茶’,在门口摆起了茶摊。有人就不服,凭什么你的茶天下第一,给我煮上一壶试试?你猜那书生怎么说?”
方泉摇摇头,“猜不着。”
“那书生说:‘我这茶,非好诗、好酒、好花不换。你送我诗酒花,我赠你天下第一茶。’有人笑他疯癫,也有好事者当真拿来隽永诗词、陈酿美酒、奇花瑞草。那书生又说:‘你们这些诗酒花,算不上佳品,却也可以一试。’于是当场煮一壶茶,分做数盏,回赠众人……”
小二顿了一顿,接着道:“结果,那些喝茶之人一个个赞不绝口,更有甚者痛哭流涕,怕余生再也喝不到如此好茶……”
方泉笑而不语,只当这故事口口相传,难免有夸大之嫌。那小二察言观色,拍掌道:“客官,你不信是不是?起初我也不信,直到亲自去品尝了一番……”
“什么?小二哥喝了那茶?”
“可不是么。”小二悠然出神,回忆道:“小的爹娘是造酒的,原指望我继承家业,可小的偏偏好茶。那书生之事一传十、十传百,传到小的这里,小的怎么也忍不住,从家里偷了一坛百年老窖,去拜访那书生去了。”
“后来如何?”方泉来了兴趣。
“小的去时,那书生茶摊已开了半月有余,慕名前来者多不胜数。小的正愁没机会,不料那书生一眼相中我这坛老窖,说是难得百年陈酿,泥封未破便已醇香扑鼻,我这才有机会品尝那天下第一茶。”
方泉笑道:“那茶究竟如何,你倒是说说。”
“别急,听我慢慢道来。”小二想了想,道:“我进了书生家小院,书生道:‘不才这里有个小规矩,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不才为小哥煮茶,小哥喝了之后,无论满意与否,也请为不才煮上一盏,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