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130

      的。
    薇儿将手中的锦盒捧到上座荀将军与夫人的手边。
    她开口道:“荀伯父,荀伯母,如今荀穆两家的婚事城中传得沸沸扬扬,荀二郎的心思侄女也明白了。侄女虽不才,还是有些羞耻之心,也不敢舔着脸再进荀家的门。”
    又戚戚然说:“侄女命不好,上无父母,身边亦无兄弟手足,只能自己登门来说此事。锦盒中是当年伯父伯母与家父家母定子女婚约时相送的信物玉佩,如今侄女此来退还。还望伯父伯母能够将家父家母那一份信物归还侄女,也让侄女往后日子能得一份安宁,不再受人非议。”
    她说着说着,故意憋出一点泪光,模样楚楚可怜,不由让人心生怜爱。
    第67章 相思极6
    荀将军夫妇和一旁的荀三郎闻言既震惊又心疼, 不由心生愧疚,脸上有些挂不住。
    荀夫人朝锦盒瞥了眼,里面的玉佩的确是当年定亲信物。她暗叹了声, 起身走到唐小诗身边, 抓着她的手心疼道:“玥娘, 是二郎不懂事, 亏欠了你,也是我们荀家对此事处理不当, 才让这样的风言风语传了出去。是我们对不起你。”
    唐小诗终于憋出了几滴泪来,荀夫人忙抽出锦帕帮她拭泪,疼爱道:“好孩子别哭了,伯母知道你受了委屈,等二郎回来, 我与你荀伯父必然好好教训他一番,快别哭了。”
    唐小诗抓着锦帕捂着脸, 又抽泣几声,才哽咽道:“或许当年家父家母就不该为侄女定下这婚约。感情之事本也是讲究两厢情愿,既然二郎不愿,强扭瓜也不甜, 倒不如今日就把这婚退了, 侄女明天回荷州去,免得在京被人说道耻笑。”说完又泫然欲泣。
    荀夫人也动容,眼中泪光闪闪,怜爱地抚着她的背安慰:“二郎他只是听了浑人的胡话, 一时迷了心窍, 你万不可这么想。前几日你荀伯父差人去了覃州,定把他拉回来, 让他当面当众给你赔礼认错。”
    唐小诗吸了吸鼻子,可怜兮兮地望着荀夫人,声音带着些许沙哑,听上去饱受委屈。
    “伯母,你和伯父就应了侄女吧,侄女不想再被他当面羞’辱一番。”
    “好孩子,都是二郎的错。”荀夫人欠身伸手将她搂在怀中,一边劝哄一边指责荀二郎的不是。
    上座的荀将军看着两个女人在自己面前哭哭啼啼,既心焦又疼惜,却不知道说什么话可以安慰。他常年领兵,和行伍之人打交道,最怕女人哭,如今还是两个女人在他面前哭。
    特别是唐小诗与她母亲七八分相像,哭泣时神情一模一样,让他更加心生不忍和怜爱。
    最后憋了半晌,才憋出几句劝慰的话:“玥娘,你的委屈伯父都知道。婚约是我与你父母当年定下,他们虽然不在了,但伯父和你伯母却无半分背弃约定之意。待二郎回来,伯父定然狠狠教训。至于退婚之事……暂且不提吧!”
    唐小诗听出荀将军语气中露出的无奈和不舍,在提到荀岚时语气和神情完全冷硬许多,可见对这个儿子的愤怒。
    她在荷州听外翁和舅父常提起荀将军,对他的军事之才和品行都有夸赞,这几句话必然出自真心。她今日敢这么明目张胆过来要求退婚也是冲着荀将军的为人。
    荀夫人恰时也劝着她:“此事——且待二郎回来再说如何?”
    两人均带着三分请求语气,她总不能强行退婚驳了长辈的面子,何况荀将军夫妇并非是此事主导,看得出他们也在尽力挽回。
    她站起身对荀将军和荀夫人盈盈一拜,低声弱弱地道:“既如此,侄女便暂且听伯父伯母的安排。”
    两人这才如释重负松了口气,面上露出笑容。
    她没有多留,叙了几句话便离开,玉佩却留下未带回。
    荀夫人亲自将她送到将军府大门前,看着她上了马车走远才转身进门。
    刚回到花厅前,听到里面“砰”的一声脆响,她疾走到门前瞧见地上是摔碎的茶盏。
    荀将军怒不可遏,对旁边荀三郎厉声命令:“去覃州,绑也将人给我绑回来!”
    荀三郎为难,苦着一把脸,小心翼翼道:“二兄不愿回,儿子也绑不了。”
    “那就打晕了拖回来!孽畜!是想气死我。”荀将军火冒三丈,来回踱步,看到小桌上锦盒中玉佩,怒气霍地又蹿高,指着荀三郎怒道,“你去告诉他,若是他不回,以后就不用回了,我没他这个不孝的逆子!”
    荀夫人立即上前劝他息怒。
    他丝毫不闻,命令:“准备笔墨,我亲自给他书信,若他不回,这儿子我也不认了,就当白生白养。”
    “郎君生气归生气,怎么能说这种胡话。”荀夫人极力相劝。
    “我现在说的句句实话!你没听出玥娘说的那些话什么意思?是说我们荀家欺负她无父无母的孤女,说我们荀家背信弃义逼得她不得不来退婚。此后别人怎么看我荀家?背信弃义欺凌孤女之辈!”
    荀将军越说火气越大:“玥娘若真的退婚,我怎么对得起穆郎和妧娘?她若真回了荷州,我怎么向杭太公交代?玥娘这么好的孩子,二郎能娶到,是他八辈子修来的福分。他若此次再敢不回,这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