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59

      贺航:“是。”
    周空山:“能不能顺路带上我。”
    贺航问:“你干什么去?”
    周空山委婉道:“我发起了一个公益项目,准备去看看孩子们,顺便表示一下我的心意。”
    贺航:“你准备捐点什么东西。”
    周空山简单粗暴:“钱。”
    贺航低下头摆弄相机:“行吧,我们过几天就准备出发,到时候叫你。”
    周空山抓住关键字:“你们?”
    贺航:“是,我们两个人,加你三个人。”
    周空山:“我想问……”
    贺航:“不要问,我劝你最好保持沉默。”
    ☆、第 29 章
    沈青禾下午陪妈妈逛街时,在商城的书店看到了野望的限量版精装摄影集。沈青禾早就收藏了全套,但留在雅西的家中,她毫不犹豫掏钱又买下这一套。
    钟樊问:“这什么东西?”
    沈青禾抱着又厚又重的摄影集,拉着母亲坐在阅读区域,说:“给你看看他的作品。”
    摄影集中不仅收录了野望所有得奖作品,还有他的一些随笔和随手拍。他的每一段文字沈青禾都可以倒背如流。他的文字风格就像他的人一样自由,用最简单的笔触描写最原始的心情,想到哪写到哪,完全不收拘束。
    他活得像风一样。
    而风从不会为了任何人停留。
    沈青禾无数次反问自己为什么会喜欢上这么一个留不住的玩意儿。
    最终得出结论——可能是欠虐。
    摄影集的封面是一幅油画,不知道出自何人之手,以沈青禾浅薄的艺术认知,觉得这幅画无论是色彩还是架构,都没有任何价值,极有可能是贺航本人随手涂鸦搞出来的。
    沈青禾打开它,摄影集里记录了野望走过的每一个地方,沈青禾也曾循着摄影集的痕迹,将那些心动的地方填在自己的心愿列表里。
    他去过哪些地方?曾经与何人同行?又发生过哪些故事?
    沈青禾不知道,但抓心挠肝的好奇。
    他的照片中很少出现任务,倒是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
    比如雨后青石板上缓慢爬行的小蜗牛。
    比如滩涂上悠闲交颈的火烈鸟群。
    沈青禾翻到了一张最眼熟的照片。
    阴云密布的天空之下,一只灰鸽奋力伸展翅膀,不断地下坠。
    沈青禾读大学时,在北京参观过野望的摄影展,首次接触到他的作品,这张灰鸽的照片占据了展览大厅最显眼的位置,沈青禾站在照片前呆了很久很久。当时,沈青禾好像并没有特别的触动,只是此后很多年成为她脑海里再不能忘记的画面。
    沈青禾呆在北京的第三天,睡饱了起床,主动联系了几位北京的老朋友。大家组了个饭局,联络一下感情,以便于日后互相麻烦。
    沈青禾在饭局上遇到了一位在出版社工作的朋友,对方带着目的而来,想约沈青禾拍一组写真。
    “需要什么风格?”
    “欲望都市,名利场!”那人兴致勃勃地说:“我看到您的微博里po过一组相似风格的照片,非常贴近我们的主题。”
    沈青禾很高兴地接下了这项工作,因为钱很到位。
    但是出版社仅提供了白花花的钱,剩下的一切需要自己去筹备,包括摄影师。
    对于沈青禾来说,找个靠谱的摄影师并不难。
    沈青禾祭出自己职业生涯积攒多年的人脉,发了一个朋友圈——“有现在北京的摄影师朋友吗?江湖救急!价格好说!”
    沈青禾放下手机等了三分钟,微信提示音接二连三的响起。
    有曾经合作过的摄影师发来消息友好的打招呼。
    也有加了好友以后从没机会合作过的摄影师直接张嘴谈钱。
    沈青禾排队回复,遇到了一个新鲜的朋友。
    闵敬——“沈编辑,我现在北京,您如果有需要可以随时喊我。”
    从雅西地理辞职以后,与编辑的职业割裂太久,沈青禾都快把这个人忘了。
    沈青禾回复:“你在北京啊?”
    闵敬回道:“是啊,我在北京玩,您需要摄影师?”
    沈青禾:“你会拍人吗?”
    闵敬:“我本来就擅长拍人像,尤其是环境人像。哦,先给您看看我的作品啊。”
    沈青禾接到了闵敬发来的几张照片,眼睛一亮,立马发出合作邀请:“最近有时间?”
    闵敬:“随时都可以!!”
    沈青禾迫不及待约了他见面聊,在市中心的咖啡厅。
    “你对咖啡有依赖吗?”闵敬说:“我发现你很喜欢和咖啡。”
    “我只是觉得安静的咖啡厅比较适合你这种内向的男生。”沈青禾说:“如果你不喜欢,下次可以带你去酒吧。”
    “不不不,我没有那个意思。”闵敬连连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