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86

      捎上她给家里的信。
    于是,司马静给司马胜写了一封信,简单说了一下她到这里的情况。另外,又在一张信纸上写了一个“安”字,那是给六皇子的。
    六皇子接到司马胜递给他的信,兴奋地打开一看,却只有一个“安”字,不由苦笑的摇摇头,“静儿还真是惜字如金啊!”他给司马静写了好几页的回信。
    第二天,司马静交代大哥,若是有墨家弟子寻来,让他们暂时在府里住下,她则领着人,前去造船厂。造船厂面积很大,现场只有两艘造了一半的船丢弃在那,四周一片荒凉。
    见有人来,一个大概是厂长的人忙向他们走来,小心的询问:“各位,来此有何贵干?”司马静打量了他几眼,“你是厂长?”那人忙陪笑的回答:“对,我就是这个造船厂的厂长,敢问各位是想订船还是来买厂子的?如果是订船的话,不好意思,我们已经不再生产了。”
    “你打算多少银两出售你这个造船厂?”司马静单刀直入的问道,那人一听,眼光放亮,终于等到有人肯来接手这个烂摊子了。他眼珠转了转,“这个厂生意一直挺好,只是我家里出了点意外,急等着钱用,要不然我是不会出售这个厂的,怎么说也得要二十万两银子才行。”
    司马静转身就走,“那你就自己留着吧。”那人一看急了,“别,别走,这样吧,我赔本卖给你,十五万两银子,不能再少了。”
    司马静停住了脚步,她觉得这个价格还比较合适,按说她还可以再往下打压价格,不过她不想做的这么绝,于是两人当天成交,到官府办理了过户手续。
    回府休整了一下,隔天,司马静又带着人来到了海边。偌大的海域,零星停泊着几艘小船。这里的渔民就是靠这几艘小船,在近海打捞一些海产品来贩卖的。她在看海岸上的房子,破旧窄小,哪里有现代海边城市的繁华景象?
    他们沿着海边,一家一家的拜访过去。这里的渔民早受够了海边风吹雨打的潮湿环境,现在有人肯出高价买他们的房子,他们就可以到好的地段去买房子了,一个个高兴的立马签字画押,生怕晚了,司马静再反悔。他们看司马静这个外来人,就像看一个傻子似的。司马静很顺利的将沿海的房子都收购了下来。
    过了几天,来了五个墨家弟子。司马静和他们仔细探讨了将要建的船只的形状。她将自己在现代了解到的一些造船的知识和船的模样,都画了出来,给他们参考,这给了这几个墨家弟子极大的启发。他们经过了半个月的研究,终于敲定下来要造的船只的形状。
    于是,司马静的造船厂正式动工了。与此同时,她将在海边买来的那些房屋全部夷为平地,然后雇了人,开始建造现代式的大码头。
    ☆、司马府出了第二个状元郎
    司马振终于等来了爹娘的回信,司马坤夫妇完全赞同他的这门婚事,并交代他按习俗先进行纳采之礼。于是,他亲自带着媒婆,来向余老提亲。
    余老早就看出了两个孩子互有情谊,而且他也非常中意司马振,当场答应议婚。
    按照习俗,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必须准备大约达三十种有象征吉祥意义的礼物送给女方家,这叫纳采。
    司马静亲自为大哥挑选了三十种贵重又吉祥的礼物,由司马振带着,前去求婚。余老笑哈哈地答应了。
    接下来就是问名之礼。司马振将余兰的年庚八字让人捎回京城,司马坤则将他们两人的庚帖置于祠堂祖先案上请示吉凶,在得知两人乃天作之合后,立马派人去通知司马振。
    司马静又为大哥准备了名贵的礼物,让他带着去余老家,告知他们,两家决定缔结婚姻,这叫纳吉之礼。
    到了此时,双方家庭都开始忙碌了起来。司马坤夫妇则在忙着为司马振准备聘礼,而余老觉得再住在总督府已不太合适,他们准备就近寻找合适的府邸,买下来,搬出去住。
    秦夫人考虑到司马振一人独身在外,希望他能早早成婚。所以他们选了最近的一个良辰吉日,经余老同意后,提前一个月,司马坤夫妇带着聘礼,来到了云海省。而后,纳征、请期、亲迎这三礼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司马振终于将余兰娶进了府。
    值得一提的是,司马静拿出了十万两银子,为大哥在云海省又添置了许多珍贵的聘礼,女方家见男方如此看重余兰,都非常满意,余兰嫁的既风光又体面。
    待司马振娶妻后,,司马静已经在云海省呆了有半年之久。她的造船厂已初具规模,码头也建了大半。她不能一直在云海省待下去,于是,她跟着司马坤夫妇回京了。
    回到京城后,司马静才知道,周仕长已经通过了乡试和会试的考试,并且分别获得了解元和会元的好成绩,爆出了今年最大的冷门,他现在就等着殿试了。
    第二天,司马静带着两个丫鬟出门了。她们先上街去挑选礼物,然后再去西城。正采买着,就听见旁边有人在议论,“你们听说了吗?昨天晚上,今年的会元郎家里着火了,据说烧得很惨,也不知道人还有没有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