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277章 屯垦戍边

      在一统华夏的那一刻,欧阳朔的心境似乎又迎来一次锐变,变得更加悠远、波澜不惊,他的目光,似乎能穿透时重重空迷雾,看到不可知的远方。
    欧阳朔的战略眼光,无需借助重生优势,也能看得比别人更远。
    处理帝国事务,欧阳朔也变得更加从容不迫,似乎已经到了一种“不动如山”的境界,整个人的精气神都融为一体,内敛于身。
    就在这一刻,他修行的《五帝真经》终于突破至第十层,身体再次突破后天限制,晋升为先天一阶,迎来一次质的飞跃。
    为了修炼至第十层,欧阳朔足足耗费了两年时间,重新打熬身体。
    可以想见,《五帝真经》越到后面,修炼越困难,往后甚至每一层的晋升,都是以年为单位来计算。
    遇到关卡,无法顿悟的话,甚至一卡就是数年之久。
    就像此次由第九层晋升至第十层,足足用去欧阳朔九个余月的时间,几乎相当于前八层修炼时间之和。
    如果不是此次心境锐变,未必就能获得晋升。
    机缘,有时真的是难以捉摸。
    …………
    借着盖亚七年剩下的,最后半个月时间,大夏朝廷很快定下对蒙古帝国的处置方案,为朝廷治理蒙古大草原定调。
    朝廷决定,将蒙古帝国疆域一分为二,本部区域设立为北原行省;窝阔台汗国区域,也就是前西突厥区域,设立为西疆域行省。
    两大行省占地都极广,尤其是北原行省,横跨东西,境内有草原,有高地,也有戈壁荒漠,无论是纵向距离,还是横向距离,都是本土行省面积之最。
    西疆行省同样不遑多让,境内有戈壁,有山脉,也有盆地。
    北原行省的总督人选,欧阳朔出人意料地圈定了,前蒙古帝国丞相,华夏十大名相之一的耶律楚材。
    欧阳朔这么做,是经过仔细思量的。
    一则耶律楚材并非蒙古人,对大夏没有血仇,在成吉思汗昏迷期间,正是耶律楚材出面稳定大局,才没让哈拉和林彻底陷入混乱之中。
    对耶律楚材而言,除了效忠帝国,别无他选。
    二则耶律楚材长期协助可汗治理蒙古,经验丰富,在蒙古人中也有相当高的威望,由耶律楚材出任北原总督,对稳定北原民心,是非常有助益的。
    基于此,欧阳朔这才钦点此人出任北原总督。
    西疆行省的总督人选,则圈定为闽南行省邵武郡守景监。景监也算是帝国老臣,曾经出任监察署长一职,因避讳卫鞅,外放邵武郡守。
    此番升任西疆总督,可谓众望所属。
    无论是北原行省,还是西疆行省,像这般既是边境行省,又地域辽阔,兼且民族成分复杂的行省,总督必须选择那种有力量的强人。
    耶律楚材跟景监,无疑都符合这一特质。
    借着设立两大行省的机会,朝廷还对北疆都护府跟西疆都护府的辖区,做了一次调整,以此适应帝国战略,使得两大都护府更加名副其实。
    日前,朝廷决定,将北疆行省跟瀛洲行省从北疆都护府剥离,重新划归朝廷直管,于此同时,将北原行省划入北疆都护府。
    如此,北疆都护府就下瞎北原跟辽金两大行省,统合帝国北境。都护府治所也将由京都,迁往哈拉和林,以便更好地镇守北境。
    对北疆都护攻城狮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能否为帝国镇守好北境,治理好北境,是欧阳朔对攻城狮的一个考验,治理的好,攻城狮未来可更上一层楼;治理不好,就别怪欧阳朔不顾念旧情。
    西疆都护府则在西康行省跟西海行省的基础上,并入新设立的西疆行省,统合帝国西境。
    如此也就意味着,压在西疆都护碔砆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西疆都护府下瞎的三大行省,分别对应羌族、吐蕃族以及蒙古族,兼且地理位置特殊,发展滞后,想要治理好,殊为不易。
    …………
    处置完蒙古帝国,摆在欧阳朔面前的,是一个更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安置一百二十万“消耗军”以及近六十万蒙古骑兵战俘。
    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全部裁撤。
    但这也是最愚蠢,而且是最费钱的一种办法,根本上不了台面。
    尤其是那六十万蒙古骑兵,虽然投降,可依然桀骜不驯,如果放他们回家,未来必定成为帝国治理北疆的心腹大患。
    因此,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将其约束住,以磨去其锐气。
    为了此事,欧阳朔跟资政阁、枢密院以及军机处,反复酝酿,从帝国战略全局出发,结合区域发展需要,终于定下一个组合方案。
    其一,补齐南美兵团。
    战狼统领的南美兵团,目前仅两个军团,欧阳朔决定,从一百二十万幸存的“消耗军”中,挑选精锐,补充进南美兵团。
    理所当然的,南美兵团擢升为南美军,仍然由战狼出来集团军统领。
    于此同时,为了加强南美军的力量,欧阳朔还特意将大唐猛将尉迟敬德,调到南美军,出任第三军团的军团长一职。
    其二,组建南亚军。
    南亚军是一支新设立的集团军,也是帝国抛出裁军方案之后,新增的第一支集团军。从名字就可得知,南亚军,是为将来帝国征战天竺准备的。
    不出意外的话,帝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再扩军了。
    南亚军统领,由禁卫军第四军团军团长,绝世猛将,武卫将军恶来升任。鉴于集团军统领一职越发稀缺,这也算是欧阳朔对恶来这员老将的补偿。
    恶来空缺出来的军团长职务,由禁卫军直属铁甲兽骑兵师团的师团长山柱升任。此轮裁军,禁卫军将不再保留直属铁甲兽骑兵师团独立编制。
    山柱“下岗”,正好升任军团长,完成禁卫军内部的一次更替。
    除此之外,大唐猛将程咬金也被调入南亚军,出任第一军团军团长一职。
    其三,组建三大建设兵团。
    未来,帝国如果想进击北面的罗曼诺夫王朝,就必须立足于北原行省,想攻打西面的波斯帝国,就必须立足于西疆行省。
    同样的道理,想攻克西南的天竺,就必须立足西康行省。
    如果这三大边疆行省,无法独自为大军提供强有力的粮草物资支援,靠从中原超长距离运输粮草的话,基本就不可能取胜。
    真要开战,怕是会因粮草不济,而自取其辱。
    如果铁了心从中原运输粮草,那么一场大战,可能就会将帝国拖垮。
    正是如此,加大对三大行省的开发力度,大规模屯垦戍边,比组建任何一支集团军,都更为重要,也是帝国未来在亚洲扩张的前提。
    没有粮草支援,在边境驻扎再多的部队也是徒劳。
    或者这样说,在三大行省的粮食产量不能达到一个新水平之前,帝国根本无法在边疆驻扎太大规模的军队。
    别的不说,仅是大军的日常后勤保障,都做不到。那样的话,别说主动进击其他王朝了,能拱卫边疆,已经是不错了。
    屯垦戍边,显得刻不容缓。
    基于这样的战略判断,北原、西疆以及西康三大建设兵团应运而生。
    华夏历来有屯垦戍边的传统,尤其是在西域,从西汉屯田戍边开始,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元、明、清。
    一直沿袭至现代社会,屯垦戍边的传统都未断绝。
    欧阳朔正是受此启发,决意一口气设立三大建设兵团,在屯垦戍边的同时,积攒粮草物资,为帝国扩张奠定物质上的基础。
    经枢密院初步核算,在补充南美军,组建南亚军,再裁撤掉一些伤员之后,还剩下一百二十万兵员等待安置。
    如此,三大建设兵团,每个兵团下瞎四十万人,不仅超出一般的兵团编制,就连集团军都望尘莫及。
    这还不止,为了稳定军心,在条件成熟之后,朝廷还允许士卒的家人,一起迁到屯田区,共同参与生产建设。
    如此,建设兵团的规模至少还会往上翻一番。
    这也是必须的,以帝国目前的技术水平,这样的规模并不算夸张,未来如果有机会,欧阳朔会进一步扩充建设兵团的规模。
    惟其如此,才能将三大边疆行省盘活。
    参照古制,建设兵团将划归朝廷跟都护府双重领导,战时,建设兵团还要临时归战区辖制,必要的时候,战区可征召兵团上前线作战。
    如此,三大建设兵团的兵团长人选,就举足轻重,有硬性要求。
    首先,此人要是军伍出身,否则的话,根本压服不住这样一群桀骜不驯的兵卒;其次,此人要懂一些内政,有一定的管理才能。
    毕竟建设兵团的主要任务是屯垦,而非打仗。
    这样一筛选,可供选择的人就非常之少了。
    欧阳朔首先圈定的,是三大建设兵团中最重要的一个,也是历史渊源最深的一个兵团——西疆建设兵团的兵团长,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前大周降将,前丹阳军统领田单。
    历史上,田单受将拜相,自然能当此重任。
    跟着,欧阳朔圈定城卫军第三军团军团长,老将马腾,出任北原建设兵团的兵团长一职。
    历史上,马腾经营西凉,保境安民,想来也可当此重任。
    最后的西康建设兵团的兵团长,欧阳朔圈定飞熊军第二军团军团长,同样是一员老将,而且是文武双全的裴仁基。
    相比年轻将领,老将在这一方面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
    老成持重,可不是说说而已。
    至此,一百八十万大军的安置,就此告一段落。
    接下来,大夏将对战区跟集团军的隶属关系,来一次彻头彻尾的梳理,明确帝国战略,以此奠定未来帝国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