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156章 欣慰

      拿十两换个六两杂志的银子,只要不是傻子谁都不会这么干。

    他们有着茫然,不知道国主要求统一杂音之后,谁来赌这个大窟窿。

    “这可不是一个人能力能够补上,你们也不用这么看着我。”苏妤道:“点石成金的事我也不会,不过给各位王爷留在了这里,能不能把土地按人头分均下去,才是能不能顺其自然的进行杂音统一的关键。”

    “这和那些百姓有什么关系?难道土地分给了他们,就变成了他们所有,国家以及朝臣开支用度哪里出?”

    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提出来众说纷纭。

    “土地永远是国家的,这一点谁都争不去,而百姓种田符合农的标准。云国有这么一句话,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我想诸位大人都是饱读诗书之人,应该明白过度的拥有,未必是苍生之福。”

    苏妤来到大鸾已快一年的光景,朱修把他在大鸾走访了近十年的概况,全部呈现给了这个人。

    能力不足的时候过问不了,如今却是个难得的机会。

    “阁老大人,孤想听听你的意见。”

    凤阁老看了一眼朱修,两人同朝为官岂能不明白他的作为,不过因为太难以执行了,他一直认为这是个飘渺的事情,而国主问他也是他是佣田大户。

    “臣认为国主有博古通今之才,恐怕此事也不是思量一日,国主能够忧心与百姓,那是百姓之福。有福自然会福泽天下,臣支持。”

    他多少了解了苏妤的想法,她要创造一个太平盛世的大鸾,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自然的温床铺就之下,用不上几年自然会人丁兴旺,那么就得打破现在的制度,给他们提供保障。

    毕竟有钱的永远是官老爷,不但拥有着土地山林河流,而且拥有着更多的店铺。

    如今收上去的是土地,而且达到土地国有化,只是作着的是分田到户,恐怕要受到很大的阻碍,他个人认为难成其事,但是当堂问到自己头上,他必须有明确的态度。

    “国主,封地的王爷收着河套附近,而且还有自己的佣兵。如果不配合征收土地,这事情又该如何处理?”

    代新国不是故意找难题,而是难题就在这里。

    谁都知道河套附近的地土质肥沃,水草丰美,耕牧兼宜。也是放牧饲养的天然牧场,大鸾好多的马匹出自于这里。

    而马也不是普通的马,这是战争时期留用的马,先不说对方给不给,如果分产到户分没了,这事情怎么解决?

    苏妤又听了代新国的说法,一笑,“什么事情都有个例外,也用不着古板形式。”

    代新国明白,“那就隶属马政。”

    苏妤点头,这个时期的马太重要了。

    “国主,荒芜的土地大鸾不少,都属于缺水的地段,草木还没等长得旺盛,早已经枯竭,您有治理干旱的经验,可有方法?”

    苏妤明白他说的事情,指的是在云国的时候,“那就打井灌溉,不是难以解决的事情。”

    一听说打井灌溉,根本不拥有这些技术的户部,都不知道找谁商量此事。

    提出这问题的礼部上书确是眉眼一转,给自己的同僚而语了两句,这人也就知道找谁了。

    但是当下的问题是与虎谋皮,好多大臣本身都不想拿出土地。可苏妤也没有强迫他们,反而是把科考好好的重视起来。

    至于那些嚷着要回家的王爷,哪怕是喊破了嗓子也没人应他们。

    建议好多朝臣不配合,又怕他们背后起了什么猫腻,苏妤第一次做了监考官,使得这批科考的人成为国主门生。

    七日之后成绩发放,好多的后起之秀不断的蹦出来,苏妤亲自操刀直接把这些人安插在各个部门,一时之间朝堂上不缺乏人才。

    这样的日子一开始老朝臣没当回事儿,来了勤快的人他们少干活,毕竟个个都仗着官场上是根深叶茂,却没想到有些人刻意的提拔这些人,哪怕受到了排挤也无所谓,毕竟赏识的人更加的权高位重。

    就在举子科考的两个月后,洋洋洒洒的雪花降临时,苏妤再一次提出土地分配的事情。

    朝臣想着能够尽快解决手里的假银问题,但是不想拿出自己的土地,结果接二连三的被罢免了十几位。

    只要是官位没了,相应的土地也就没了,仅仅给他们留下的便是商铺,这是苏妤从来没提过没收的东西。

    那些个朝臣有些不服,但是苏妤只问了一句话,“做了朝臣十余年,可有什么建树?”

    对,去除的这些人都是毫无建树之人,而且保持着更多的土地在手里,所以对苏妤罢了他们的官职也是恨恨不已。

    苏妤不去理会这些,都是凭借着关系上来的人。她直接重用提拔科考的人才。而且这些人出生牛犊不畏虎,虽然有一些和朝堂上的官员有着不可抹去的关系,可是谁不更爱惜自己前程似锦。

    苏妤仿佛看不到背后的龌龊之事,她只让庸才为人才让步。

    另外就是提拔寒门学子,给了相应的官职之后,他们听说了土地改革,竟然默默的流下了泪。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可他们显然不是因为伤心,而是因为某些人的举动激动了心。

    天知道他们多么的不容易,才有了今天的一切。

    但是与此同时凤阁老请辞,因为他的儿子凤阳也参加了科考,如今成了户部的侍郎,领的还是实缺。

    凤阁老这么做苏妤最初不同意,同朝为官没什么不可,虽然有些人总是讽刺凤家独大,年纪轻轻的两个凤家晚辈手握重拳,可苏妤不介意,有些人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直到后来她明白凤阁老,是给年轻人让步。

    但是也有人说他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可是不管怎样,苏妤感谢他这么长时间的帮助,直接把建成的了东麓书院给他管理,给了教书育人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