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54节

      在暴雨来临之际,没有将怀河大坝的情况放在心上,也许有人提醒过,但是却疏忽了。

    可不能小看古人,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早在古时候就有一套在洪水发生前后的应对措施。

    为了能够预测洪水的到来,古人在河流中设置了监视水位的装置。而且花样很多,比如做了三个石人立于河水中,要求“竭不至足,盛不没肩”。

    当时的人就以此标准来观测水位,预测洪水即将到来,并及时开始泄洪分流等,以尽量避免发生大规模洪灾。

    而当洪水无可避免发生之时,要及时将信息传递给朝廷,官府设置有报汛驿站,优先级很高。

    出现汛情,除了要上报朝廷,还要及时告知灾区民众,官府就会采用悬旗、挂灯、敲锣等方式,发出紧急讯号,提醒人们抢修河堤,安排群众转移等事情。

    而怀河大坝就有个预测水位的装置,就在右侧石壁刻画了几道水位线,当到达哪个位置时,就要做什么准备,一概应对措施都有。

    然而当时的邓鸿远不知是什么原因,竟然没有关注大坝这边的情况。

    最终导致水位越线,大坝无法承载超容水量,酿成悲剧。

    当然这些听起来像是指责的话聂郎中不会明明白白的说出来,他只是尽量客观的阐述事实,而在写给泰安帝的折子中,也会不偏不倚的概述。

    听的人都心知肚明。

    不过没人说出来。

    他们站在一个高高的斜坡上,下面是奔腾湍急的洪水,眺望远方,则是缺了一个口子的大坝。

    洪水浑浊不清,奔腾不休,其汹涌磅礴的气势,水流冲刷的湍急声,不少人盯着看几眼,都会觉得头晕,不敢再看。

    “聂郎中,如今可有治洪的对策?”

    “下官日思夜想,觉得还是要冒险将堤坝修复好。还有中下游往后可以多建水库。”

    “如今已没有再下雨,将河水分支引流,再将怀河两岸的堤坝建高,相信不日就会退洪。”

    不过无论哪个方法,最终都是需要大量的人。

    幸好这次前来的威武军还没有走,还有怀川百姓,互帮互助的话,很快就能解决问题。

    众人沿着堤坝往下走。

    一边听聂郎中滔滔不绝的说话,一边小心地看着脚下。

    叶君书专心听着,俗话说,术业有专攻,他虽然有两世的记忆,杂七杂八的东西也记得很多,但是专精水利方面,却是没有的。

    叶君书所知的,都是比较浅显的内容,比如多做绿化可以有效储存水分,减少水土流失之类的。

    这会儿听专业人士说话,受益匪浅,因此听得很认真。

    他们一直走到临近傍晚,才打道回府。

    第222章 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决了肚子问题, 席矛常便将重心放在治理水患上。坝堤一天不解决,洪水一日不彻底退去。

    幸好现在已经没有再下雨,否则情况会更严重。

    如今地势高些的地方已经没有水,百姓们看到满目苍夷, 熟悉的村庄道路被肆虐残败, 心里着实悲凉, 但想到朝廷父母官不遗余力的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重建家园,又充满希望。

    席矛常迅速将灾民们做了安排,年幼体弱的百姓们从怀川郡往外扩,一点点开始清理洪水肆虐后留下的残余物。

    而年轻力壮的, 则跟着士兵们一起,修缮堤坝。

    也是和当初在晋江清理积雪一样, 参与的人每天都有工钱的,反正灾后重建也是要给救济银,还不如作为工钱发放下去,也能调动百姓们的积极性。

    大皇子夏侯宣玳对修缮工程十分积极, 还让自己的亲卫听从聂郎中的指挥,尽快将洪水治好。

    威武军除了部分巡逻监督的,其余的也投入到工程去。

    在条件有限的古代,修缮堤坝只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

    怀河水位比之前降低了一点点,但仍超出正常水位。

    聂朗中一方面让人在上游挖渠截流, 一方面想将被洪水冲断的那口子给修好。

    截流的危险性没那么高,基本都安排普通老百姓去了。

    而修缮水坝却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全都由威武军来做。

    堤坝缺了的那道大口子, 只需要填补上即可,聂朗中先是让人用熟土、石块、木材等建筑材料,使用糯米灰浆混凝,先是晾晒成一块块等人高的平整泥土块,只等干透后,随时使用。

    而为什么说这事具有危险性呢?

    补修堤坝的最快捷的方法,就是在缺口处造个人力墙,现将缺口堵住,才能将堤坝补全。

    他们晾晒的泥土块就是材料。

    天公作美,这几天天气炎热,热气蒸腾,事情进展得很顺利。

    威武军个个身强力壮的,但是要将缺口堵个严严实实起码两百号人。

    人数勉勉强强不大够,大皇子便将自己的近卫都贡献出去搭把手。

    大皇子身边没有留一个人,叶君书也早让李甲李乙和威武军一起听卜大勇的口号行动。

    他们来此的任务是寸步不离的保护叶君书,但是叶君书也是他们的主子,他的话两人不能不听。

    只能说时刻关注叶君书,叶君书也保证了尽量在他们的视线范围内行动。

    其实没啥分别,两人去做人肉墙,即便看到叶君书涉险,也不能及时赶到。

    叶君书倒觉得即便大皇子想使坏,也不会在众目睽睽之下,他还要维持自己的好形象,自然不会做坏事给别人看见。

    叶君书自己是有考虑的,夏侯宣玳身为皇子,都让近卫去帮忙了,他也不好让自己身边留人,不然自己的架子摆得比大皇子还大,岂不是给人把柄?

    而且现在到处是眼睛,叶君书不认为大皇子会在这个时候动手,所以叶君书还是安全的。

    他本想一起去搭把手,不过被拒绝了。

    叶君书只好在一旁看着。

    叶君书看着个个将士赤裸着上身,拉着一张婴儿手臂粗的绳子织成结结实实的网,将巨大的网网在缺口里,两边拉得稳稳当当,确保不会轻易被冲走后,士兵们拉着网,纷纷下水,背对着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密密实实填补好。

    叶君书的眼里充满了震撼,古代虽然很多技术比较落后,但是很多时候他们的智慧却是令人叹为观止。

    叶君书看着一张人墙网形成,将缺口堵得严严实实,

    随后两人两人抬着凝结的石土块,从下往上开始砌墙。

    这是个耗时耗力的工程,他们需要先把地基夯实,叶君书看着坝上人来人往,干得热火朝天。

    石块一边自下而上垒,一边浇筑……

    叶君书眨也不眨的看着,一点也没察觉到时间的流逝。

    康郡尉这时开口道:“这只是小场面,当年怀川大坝刚开始修建时,那个场面才是真震撼! ”

    那可是万万人团结一心,军民协作,以同样的方式,最终才将这个大坝建成。

    当然,那时候的水没有现在这么深这么多。

    他在怀川这么多年,自然知道这个铭刻在怀川衙门的伟大事迹。

    不过那是前朝的事了。

    他们这些后来人无缘见到最大的盛况。

    但是光是想象,就让人敬佩不已。

    叶君书和一群官吏站在远处观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做,席矛常和卜大勇还有工部的官吏,都在现场指挥监督。

    大皇子和叶君书以及一些官吏过去也是碍事,只是他们干站着觉得不甚自在。

    于是有人提议道:“我们到各处巡逻走动一番?”

    众人自是没意见。

    这么多人集结在这边,其他地方巡逻人手肯定是不够的,他们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便只能到处走动一番了。

    于是准备两两组队。

    叶君书一直想到那边去帮忙,可是他身强力壮,其他文官身子羸弱啊!

    叶君书主动去干苦力,其他人要不要去?不去的话不就显得自己和叶君书比差了一大截,去的话又是难为自己,这不是在拉仇恨吗?

    叶君书的自荐被否决后,转念一想就想到了这层,尽管他真的很想帮忙,但是还是需要有所顾忌。

    于是决定跟随大众,一起做个羸弱的美男子。

    他们余下八个人在一旁,互相两两一起,分散行动,只是分配倒是个问题。

    大皇子对叶君书笑道:“我们一起走如何?”

    其他想巴结大皇子的官员,正想自荐,就听到夏侯宣玳的话,他们看看自己瘦弱的身板,再抬头看看叶君书颀长高大的身形,好吧,大皇子和叶大人一起更有安全感吧……

    叶君书自然没有拒绝,他也没有拒绝的理由,于是微笑着应下。

    随后大皇子随意往前走,叶君书落后两步跟在后面,其他官员等两人走后,面面相觑了一会儿,就互相和相对熟悉的官员走了。

    叶君书想着,这里到处都是百姓,他对自己的身手还有个自知之明,应该足以自保,何况大皇子的身手应该还没他好,而且大皇子只有一人。

    叶君书有注意到,大皇子的近卫都留在那边帮忙了。

    思之想之,叶君书只是默默提高警惕,更多的便是多注意周围。

    夏侯宣玳走路似是漫无目的,叶君书也就跟在他身边走。

    夏侯宣玳看着面前百姓,即使热汗涔涔,依然嘿哟嘿哟的积极干活,一点儿也不怕苦,也没见有人偷懒。

    夏侯宣玳对叶君书道:“席大人不愧是父皇倚重的大臣,短短一段时日就将怀川问题处理好,没有出现遍地浮尸,哀鸿遍野,易子而食的悲剧。”

    叶君书笑道:“席大人才思敏捷,举世无双,是我辈楷模。”叶君书好话自然不少。

    夏侯宣玳笑眯眯地,真诚赞道:“叶大人亦当仁不让。”

    “大皇子谬赞。”

    夏侯宣玳和叶君书一直沿着河道往下走。

    他们在地势高的地方走,下面还是湍急的洪水,穿着朴素短打的百姓在周围来回路过。

    他们或是两人抬着大石头走动,或是扁担挑着两箩筐的碎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