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98节

      但是不管怎么说,王谊这奏疏都已经上了,作为阿翁的王谊说公主年少,不用为他儿子居丧守孝了,要是兰陵公主还留在他家那里,倒显得是皇帝倒贴他们家似的,所以很快公主就被接回了皇宫。

    兰陵公主是在五月份的时候回宫的,只比秦王杨俊回来早了一个月,杨俨也已经见了她好几次了。

    这位小姑姑,果然是杨俨记忆中,他们老杨家的几位公主里性格最温婉贤淑的一位,只可惜因为再嫁的对象不是晋王杨广原本推荐的人选的原因,被记恨上了。

    要说他们老杨家,有谁和杨广的关系最可能不好,皇子们先不说——到了开皇末年,不仅杨广隐隐有夺位之势,还因为杨广的“珠玉在前”,其余皇子也都蠢蠢欲动,虽然和杨广不对付,但是不可能成为太子杨勇的助臂——公主里头,就只有兰陵公主杨阿五最有可能了。

    看着亲爱的小姑姑,杨俨倍感亲切。

    虽然杨阿五已经嫁过一回了,但是她连十八岁都还有三四年才满,自然未有生育,但是对待杨俨,却极有母性。

    卫王杨爽是杨坚的庶弟,因为父亲杨忠去世的时候才只有六岁,为独孤皇后所养育,因此杨坚在诸多兄弟里,最宠爱他。

    只是杨爽死得比较早,没有活到杨坚的诸子夺位的时候。

    但是从前他在世的时候,对东宫一脉的态度是比较和善的。

    开皇六年三月份,洛阳有个叫高德的人,上书给杨坚,请他退位给太子杨勇,自己当太上皇。

    那个时候,京中不知多少人认为太子会因此受到波及,会被天子怀疑不满于储君之位,杨俨记得父亲当时也是惴惴不安,到了后来,经过父母的开解,复又开怀起来。

    说起为自己说情的人,里头就有一个卫王杨爽。

    杨俨觉得,只从现在的局势看,形势还是一片大好的,至于怎么消除杨广对南方地区的影响,那就只能给三叔杨俊加把劲儿了。

    杨俊娶了王妃,在京城逗留不了多久,就要回到任上,自是十分不舍。

    杨俊闹着要留在京城,王妃崔氏对此自然不置可否,若是杨俊闹腾成功了,或许还是一件好事。

    大兴城作为都城,有着别处所不能及的繁荣,崔氏虽不介意同丈夫一道在任上吃苦,但能留在京城享福,却是更好了。

    如今天下未定,杨坚的帝位又是篡来的,能信任的就只有宗室亲脉以及自己的亲儿子,杨氏皇族的人不算多,每一个都是重要的助力,而秦王杨俊作为天子的亲生儿子,最受天子信任的几个人之一,更加不能随便擅离职守,仅仅当一个富贵闲人。

    作为一个稚童,在阿翁与阿婆在为任性的三叔头痛的时候,杨俨说出了一个“稚气”的想法:“三叔累了,为甚么不让阿耶却帮他?”

    杨俨的意思就是让杨勇这个太子也镇守一方,听起来很不靠谱,但是仔细想想,还是挺有可操作性的。

    开皇十三年,杨坚至岐州,下令兴建避暑离宫,此即开皇十五年建就的仁寿宫。

    杨坚离宫避暑的时候,京中一切事务交由太子杨勇操办,杨勇也将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现在的杨勇,对于政务可能还没有后来那么熟悉,但是在杨俨看来,只打理一郡一州之地,却是绰绰有余。

    更何况,开皇元年的时候,杨坚就在洛阳设了东京尚书省,开皇三年,以洛州刺史领总监,到了杨广继位后,更是有了弃长安城而以洛阳为都的想法,大业元年的时候,杨广就命人动工,在东周王城洛邑以东、汉魏洛阳城以西修建新的洛阳城。

    后世明朝的时候,朱棣迁都北京,太子镇守原本的南京城。

    朱棣对他的太子朱高炽之不宠爱,可比独孤皇后和杨坚夫妇对杨勇后来的不喜强烈多了。

    但是人家离得远,抓错误的机会就少,更何况太子虽然不在身前,却有个皇太孙时时在皇帝面前刷好感度,再加上朝中一干拥立嫡长的人的帮助,明仁宗朱高炽才能有惊无险地登基。

    和有疾在身、因为过于肥胖一直不得父亲喜爱的明仁宗相比,起码和父母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太子杨勇可以说是有很大的优势,为了不让老爹未来在大兴城自由地放飞自我,作死地把父母对自己的宠爱磨光,经历过上辈子的一系列噩梦的杨俨觉得让他离开是个很好的主意。

    距离产生美,人家杨广天高皇帝远,做戏自然做得完美,杨勇天天在父母眼皮子底下晃,相处久了,爹妈对他已经有了疲倦感,当然感情就没那么深了。

    就和后世学生们放假回家是一个道理,回家的第一天是小皇帝小公主,等到一两个星期以后,在家里就是连呼吸都是错误的懒鬼、废物了!

    并不是很想离京、而是想待在大兴宫的东宫里彰显自己太子威严的杨勇:excuse me?这真的是亲儿子说出来的话?

    作者有话要说:  放假在家里待久了,连呼吸都是错的,蠢作者深有体会啊qaq!

    明明都已经经常出去兼职还有学车,显出一副很忙的样子了qaq!多喝点汤都被骂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啊!【委屈·jpg

    第129章 东都

    开皇四年九月,天子杨坚驾幸襄国公主第。又往灞水观漕渠。甲戌日, 驾幸洛阳。

    秦王杨俊按规定应当八月底就离京, 但是他求着父母让他再多留一段时间, 杨俨又说出了让太子也离京镇守的话,杨坚夫妇几番纠结之下,他就留到了九月份。

    太子杨勇那边还在纠结,只是后来慢慢想通了,倒觉得出镇洛阳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事实上, 在前世, 开皇六年的时候,杨勇就出镇过洛阳, 只是很快就回到了京师大兴, 算不上常年在外。

    而且杨勇自己镇守一方,比起在皇帝身边“参决军国大事”,更加有自己的自主权。

    杨勇作为太子,对于朝中的大多数政务只有“参”的权力,至于如何决断,那当然是要看皇帝杨坚的意思。

    而镇守一方的话, 最起码, 权力还是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上不是?

    太子出镇一方, 这件事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

    按照杨俨的想法,如今朝中二圣临朝,独孤伽罗和杨坚两个人是一加一大于二, 太子能干的活都被他爹妈给干了,所以怨不得他爹上辈子老是被说无所事事、终日宴饮、与后宫内宠庶妾们黏黏糊糊,办正事儿的时候还经常对杨坚处罚大臣的决定提出反对意见、被认为是收买人心。

    换谁在开皇年间坐到太子之位上,估计最后的下场不会比杨勇好到哪里去。

    开皇年间的太子,杨勇,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历史上一系列著名帝王的太子、继承人们在和他一起奋斗。

    杨勇被废的时候,杨俨仿佛从他身上看到了秦始皇长公子扶苏、汉武帝太子刘据、唐太宗太子李承乾以及清朝唯一的太子胤礽的身影。

    而杨勇被杨广推下太子之位以后,杨广才做了四年的太子就登基了,中间还经历了独孤皇后病逝、杨坚重病这样的事情,对于杨广来说,当太子受到的压力比杨勇小多了。

    作为一个心疼老爹的亲儿子,杨俨觉得,现在就把老爹弄出大兴才是最好的。

    开皇六年,三月,有洛阳人高德上书,请天子杨坚让位于皇太子,自己退位为太上皇——其实这也是南北朝后期常见的套路了,君不见杨坚的女婿北周宣帝宇文赟就是年纪轻轻退位给年幼的长子,自己享乐去了吗——到了下半年,太子杨勇就被派去出洛阳了。

    这个时候,高德自然是在洛阳的,而即使没有他,也能有别人来代替,反正事情总是要发生的,只有时间有差别罢了。

    九月,帝驾到了洛阳之后不久,就有乡人以天子勤政、万事悉决之、不利龙体康健为由,请天子退位为太上皇,使太子继位。

    一时朝野皆惊。

    跟着爹娘一起出门的太子杨勇:我不是,我没有!

    在去洛阳之前,杨俨就事先写好了纸条,再将东西混到了太子杨勇代替云昭训赏赐给云家的财物中去。

    虽然这么做有坑爹之嫌,但是杨俨用的是炭石而不是笔,他的手本身就软,写出来的字和他后来的字也不同,更何况,如今的宫中没人的字迹会和他一样,想要推脱成有人诬陷太子,也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更何况,云家的云定兴,是个聪明人,太子如果真能登基,对他只有好处,就算失败了,他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让消息泄漏出去,最大的可能就是云定兴办妥了之后销毁证据,日后死无对证。

    至于他能不能活那么久么?

    杨·切开黑·俨:呵呵。

    因为北朝这边前朝不靠谱的皇帝太多,正值盛年就退位给子嗣的例子能数出不少,洛阳这边的乡人可能把杨坚也与前朝的皇帝混做一处,查探后发现不了什么线索的杨坚就只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杨坚的心眼不大,有人评价他“主上性多忌克,不纳谏争”,说他没有什么怀疑的对象,是不可能的,但是最有可能被怀疑的太子杨勇,却很快就被排除了嫌疑。

    道理很简单,杨坚的性子,作为他的太子,杨勇是最清楚的,没有可能会让人做出这样的事儿来,更何况,这种光明正大请求皇帝退位的事情,最有可能引火烧身的就是太子。

    杨坚对自己倾力培养的长子有信心,他不是那种人。

    杨俨:阿翁你觉得我阿耶太傻太耿直了,其实不用说得那么委婉的。

    于是天子回京之后,太子依然留守在洛阳。

    十月,天子就下了明旨,令太子常驻东都洛阳,辖洛阳东南十余州,虽无行台尚书令之名,却有其实。

    开皇初年,杨坚就将州郡县三级行政体系简化为了州县两级体系,消了许多的冗官,不过和汉时的九州、十三州的范围相比,如今的天下,共有两百余州,只算大隋这边的土地,也有百余州,在州之上,还设有道,不过这不是行政体系的,是监察体系的。

    晋王杨广现在就是河北道的行台尚书令,守洛阳后,太子杨勇的权力范围比他广一些,虽然是因为东都洛阳边上的那几个州原本就在洛阳的辐射范围之内,但也能说明杨勇现在的地位还是比较稳固的。

    杨勇出镇洛阳后,大兴城的东宫之中,太子妃就启程随行了,皇后独孤伽罗刻意不让云昭训跟随前往——当然,太子宫中的其他妃子也未曾前往——只盼太子妃夫妻俩能在这段时间内好生相处。

    对于独孤皇后的想法,杨俨只能表示阿婆你想的实在是太天真了。

    天高皇帝远,东京洛阳那边与大兴的通讯虽然很方便,但是不在眼皮子底下,杨勇只会更加放纵自己。

    不过有更多的事务让他处理的话,或许杨勇真的能不在外头再纳妃妾了。

    杨坚一人乾纲独断,最多与妻子独孤伽罗分享权柄,作为太子的杨勇实际能沾染的权力全不似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多。

    但是东宫既立,在杨坚尚未起更易太子的想法的开皇初年,自然有一大批朝中重臣或主动或被动地与太子拉上了关系。

    杨俨记得,到后来的时候,杨勇后院里进了一位颇有地位的女子——宰相高颎之女,她也是他的两个异母弟弟的生母。

    说起兄弟,杨勇离京之前,云昭训就被查出又有了身孕,她怀上的当是杨俨的二弟、后来的平原王杨裕。

    前世,作为云昭训寄予厚望的长子——杨俨受封的长宁王在这个时代,是具有特殊含义的,基本上就相当于宣告天下他是皇太孙了——杨俨在云昭训和云家那边都颇受看重,甚至可以说受到巴结,但是这一世嘛,杨俨不主动与云昭训亲近,对于云家,更是早早将其记上了自己心中的小本本,留待日后算账,感情自然不如前世来的好。

    在独孤皇后有意识地询问杨俨未来是要同阿姨的云家亲近还是同家家的娘家亲近的时候,杨俨回答他更愿意同阿叔、姑母们亲近,他的几个叔叔、姑母与他更亲近,是自家人,他日后定会待自家人好。

    虽然这样的回答看起来是为了讨独孤皇后的欢喜,但是以三岁稚童的身份说出给他们杨家人更多的富贵这样的话,实则是杨俨经过深思熟虑的。

    未来他若登基,自然要广用宗室。

    这个时代的门阀势力太强,李唐皇族虽然在后来妄图攀附五姓七望里的陇西李氏,对自身的底蕴感到心虚——当然了,杨隋皇室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虽然如今杨坚自己宣称是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借以攀附郡望世家弘农杨氏,借此扩展自家的历史,然而谁都知道这当只是附会,不过是没有说破——但是唐国公李家也是个名门世家,只是传承的时间没有门阀士族久远罢了。

    而一个家族传承久了,就有无数的族人、姻亲、旧识等连接成关系网,有杨坚做开头,杨俨大可以让后世他习惯的科举制——杨坚和后来杨广实行的科举制还是需要名望素著的官员们推举人选才行,实际上并没有起到科举制应该起到的广选人才的作用——慢慢实行,而在这样的过程中,为了不让自己和二叔杨广一样步子迈太大扯到蛋,杨俨必须加强家族的力量以对抗门阀。

    其实这样的做法是另类的家族制,但是为了不辜负自己穿越又重生的莫大机缘,杨俨表示,他觉得法国太阳王的名言有时候或许是有道理的,而且和他的这个比较对象比起来,他真是一个为家族负责、为国人的未来着想的好人啊!

    更何况,太子杨勇已经被他改变了一部分的命运轨迹,有了这个前例,杨俨觉得,或许解决二叔杨广,不需要等到未来他野心显露、羽翼丰满的时候再说。

    当然,重点是他得先长大一些,连个正经的名字都还没有取,对他的谋划很没帮助啊!

    今天的杨俨,也在想着快点长大呢!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两天卡文了,今天终于想到了后续要搞的大事,一时间文思泉涌,然而很尴尬的是,因为时间点选择的原因,主角的年龄太小了。

    今天这章写完以后,下一章就要使用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大法了23333333

    第130章 长宁

    开皇八年三月, 天子杨坚下诏, 历数陈主之过,南征之意, 溢于言表。

    杨俨已于去岁受封了长宁王,因着他父亲杨勇在尚未被封为太子的时候, 在北周的封号就是“长宁郡公”,而这种最初封号对于他人来说都是有特殊意义的, 杨俨作为太子长子受封了太子从前有过的封号,虽未被封为太孙,但天子有意让他做太子的继承人, 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杨俨这一年七岁, 再过两年, 若是他愿意,便能请求天子外放就国, 镇守一方。

    汉王杨谅得宠, 因此相比于他的几位兄长, 一直到成婚后二十多岁, 他才出京就藩,偏偏受封的年龄又早。

    所以在大隋, 看哪个皇室子弟得宠,一看他受封的年龄, 二看他什么时候就国、外任,三看外任之后的待遇如何、权力有多大。

    杨俨六岁受封,比起他后头有七个弟弟在开皇十六年一起受封, 待遇不可同日而语。

    他这样受宠,谋求外任的可能性比不受宠就低,但是如果成功了,到好地方的可能性就高。

    不过目前紧要的事情不是这个,而是年末的伐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