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95节

      赵栩看着他,点了点头,一字一字地说道:“我,信,你。”

    ***

    端午节过后,木樨院草草办完小阮氏的丧事,做了一场法事。孟建夫妻也没提要小郎君小娘子们为庶母服丧的事,翠微堂也无人说起。

    因范氏突然提前破了水,躺了一日却也没有腹痛,大夫看了几次都说母子均平安,不几日就要生产。阖府上下顿时都手忙脚乱起来,忙着范氏将要生产的事情。吕氏也打起精神,好生整顿。眼看着家有喜事,孟府上下也一扫之前人心涣散的情形,盼着最有福气的二娘子再生个小郎君,好多拿一个月的月钱。

    九娘暗中观察,孟建去翠微堂请安比往日更勤快了,时常神情怪异地看着老夫人或孟存发呆,被问起时又匆匆退避。倒是程氏在木樨院盯着他追问了好几回,孟建只是摇头喝闷酒。想来无凭无据空口白牙的事,他也说不出来。

    到了初八这日,范家几个哥哥嫂嫂亲自登门催生,送了装着粟杆的银盆来,上头用锦缎覆盖着,用榴花插了五男二女的图案。又送了玉卧鹿,另有一百二十枚五颜六色的鸭蛋齐整整装在食盒里头,其他生枣、粟果一样不少,更有各种绣绷肚兜鞋履彩衣等婴童服装,比起孟忠厚出生前只多不少。范娘子亲自带着装着馒头的银盘,送到女儿手里:“分痛分痛,你这第二胎肯定顺顺利利的,菩萨保佑你少痛一些。”

    杜氏早备下了各色回礼,又留范家人用饭。长房自从范氏确诊有孕,兔肉雀肉早就不在食单子上头,羊肝鸭子鳖驴肉统统不见,就连姜蒜也没有。范娘子携着杜氏的手感慨万千:“当初你家二郎登门,我就知道他是个好的。如今更是放心了,也是我家女儿运气好,嫁到孟家,得了这么体贴她的婆婆!”又说起陈家的事,毕竟都是扯着亲的关系,范娘子忧心忡忡地问了几句,说京中百姓如今为了陈元初一事争得越发厉害了,就连她家街坊邻里,也日日有人上门来打听。杜氏草草应付了几句,要将话岔开。范娘子认真地道:“不说亲戚不亲戚,我们范家是没人信这种事的。你且放宽心。”杜氏便赶紧谢了几句。

    初九晚上,范氏突然发动起来,幸好稳婆早就住进了府里,有条不紊地安排起来。九娘牵着孟忠厚在翠微堂陪着老夫人等信。

    七娘闲得无聊,捏捏孟忠厚身上的胖肉,有一搭没一搭地问起六娘可有信来。

    吕氏叹道:“昨日才来信询问你二嫂生养的事,她当差一切都好。就是不知道宫里如今怎样了。”能写信回来自然也是太皇太后的恩典,但宫中一应事,只字也提不得,这也是规矩。

    九娘从惜兰那里早收到了赵栩传出来的音信,知道六娘帮了他大忙,他才能在大起居那日逃过一劫还扳回一城,又感激六娘,又心疼担心她,听出吕氏的言下之意,便柔声道:“二婶莫担心,官家这几日开始临朝听政了。如今皇城司由太后娘娘掌管着。太皇太后身子才康复,隆佑殿应无大事。”

    吕氏舒出一口气,小心翼翼地看了看不知在想什么的孟存,如今孟存起复的事还没有音讯,他每日在家中也不去吏部走动,宫中的事只有阿妧还消息灵通一些。

    孟存忽地转头问孟在:“大哥,你说谢相升成参知政事后,为何会轮到赵昪拜相?”堂上众人都静了下来,孟存从来不在后宅谈论朝中政事,此时突然开口,不知道是不是说给老夫人听的。

    罗汉榻上的老夫人手中数珠一顿,却未开口。

    堂上端坐着的孟在抬了抬眼皮:“不知。”这几日赵栩几乎日日都出宫在外,和张子厚似乎在筹谋着什么大事,也不和他通气,恐怕是柔仪殿那夜后,怕连累孟家。他转眼看了正在罗汉榻上继续念经的老夫人一眼,垂眸看着自己搁在膝盖上的双手。

    当年的爹爹,曾经是元禧太子的不二之臣,起事发动宫变时,面临亲弟弟的叛变,是怎样的一念,才会临阵倒戈,拿下了阮思宗。是为了全族性命?还是面临生死关头贪生怕死了,他不得而知。他只知道爹爹几十年里活得不像个男人,甚至不像个人。

    他那夜身不由己,接下扑向自己的老夫人时,眼睁睁看着魏氏被刘继恩一把抢过去,也有刹那念头想要起事。可他没有。孟在忍不住看了黏糊在九娘怀里的孟忠厚,暗自叹息了一声。也只有张子厚那般对自己狠毒到不留子嗣的人,才会毫无牵挂不留余地吧。

    不到一个时辰,杜氏的女使笑眯眯地来报信,说二娘子又生了一位小郎君,母子平安。

    “阿弥陀佛!”梁老夫人双手合十,舒出一口气来,不管时局如何,这添丁才是最旺家的。范氏果然是个有福气的。

    吕氏程氏心中说不出的羡慕,纷纷合十谢过菩萨保佑,扶着梁老夫人,跟着孟在三兄弟去家庙告庙祭祖。回事处十几位家仆喜气洋洋地捧着帖子,往翰林巷族长家和京中各家亲戚去报喜。又有两位管事亲自准备了帖子,往城西齐国公府来。

    远远的,两位管事就看见火光冲天,走近了大吃一惊,巷子里的潜火兵推着云梯正高声呼喝着,开封府的衙役们三五人扛着大水囊跑得飞快。

    “齐国公府走水了——!”前头穿来许多人的呼喊。

    作者有话要说:  注:

    1、撒天箕斗灿。出自曹公《石头记》第七十六回。

    2、地湿莎青雨后天。出自《随园诗话》。袁枚说苏轼的诗词有才但无情,深以为然。他说古风需要学李、杜、韩、苏四大家,是因为他们太有才了,不屑于细致入微,用音乐演奏会出现音节不和谐的情况。哈哈哈。

    3、生育习俗,出自《东京梦华录》、《梦粱录》、《马可波罗行纪》。

    ——废话一箩筐——

    老作者除了平时练字用的诗集,一直很喜欢翻翻各种笔记和诗话词话,背诵词藻避免老年痴呆症,有兴趣的找一找出处和类似句消磨时间。

    话说我老年痴呆大概和太宅有关系,出门一定要走回去看看门锁了没有,上个月两次烧水煮面,被招呼出去吃饭,立刻拍屁股走人,忘记关火,在外头悠哉悠哉吃完还逛个街,一回家,天哪,幸好锅子够好,不然大概是燃气爆炸一堆废墟等着我,后怕得要死。扔掉了两个不锈钢好锅,心疼。现在家门口到处贴满了小朋友写的大字“关火!”大门里,走道上,钥匙盘旁边也贴着。至于忘记带钥匙,那是常态。所以现在领悟老伴的重要用处,降低一个人生活的危险系数。

    第205章

    孟府众人告庙祭祖后, 众人又回到翠微堂。说起后日洗三的事, 吕氏笑着请老夫人放心, 槐条和艾子都备好了, 又说长房早准备好了客房安顿收生姥姥。

    梁老夫人点头道:“甚好, 你早些订上三条船, 等二郎办了满月洗儿会, 六月十五是个吉日, 除了留京的, 都随我南下罢。”

    吕氏赶紧应了,众人心里虽也都早就有了准备,听到出发的日程已定, 不免都感慨万千, 一时翠微堂里就静了下来。

    等众人依次告退,九娘亲了亲眼皮都抬不起来的孟忠厚好几口,才把他放到乳母怀中,要跟着程氏七娘回木樨院。

    孟在却开口道:“阿妧留一留,大伯有话同你说。”指了指自己身旁, 侍女赶紧将绣墩搬了过去。

    九娘一怔,对孟建和程氏行了礼, 转身到绣墩上坐了。

    程氏看了欲言又止的孟建一眼, 拖了他就走:“那些个宫里朝中的事, 你不用管!”还有一个月就要走,她手中的产业还有许多要处置,又不想都留给孟建打理, 怕再出幺蛾子,还有七娘的亲事看来要等去了南边才能再找。团团乱剪不断理不清,桩桩件件都要商量呢。

    堂上伺候的众人被孟在遣了出去,梁老夫人还在摩挲着数珠,口中念着《往生咒》。

    “六郎近日在做什么?你可知道?”孟在单刀直入地问九娘。

    九娘轻轻摇头道:“六哥好几日没有音信了,我告诉二婶的都是从这几日的皇榜推断的。大伯,出什么事了?”

    孟在顿了顿,看向上首的老夫人:“明日或后日,我就要调回殿前司任都点检。”

    梁老夫人手中一停,睁开眼看向孟在。

    九娘蹙眉问道:“殿前司都点检,似乎没听说过有这个职官?”如果是赵栩的安排,说明他怀疑阮玉郎要对赵梣下手甚至嫁祸给他,才要将孟在调回宫中整肃禁卫掌宿卫之事。

    梁老夫人默然了片刻后沉声道:“殿前司都点检和副都点检,均在都指挥使之上,入则侍卫殿陛,出则扈从乘舆,大礼则提点编排——伯易,大赵最后一位殿前司都点检,是你爹爹。”孟山定当年以殿前司都点检的身份,安排宫内成宗山陵宿卫。先帝登基后,裁撤了这两个职官,使得殿前司和侍卫亲军一样只有都指挥使统领,互相牵制。如今复设,眼看殿前司又要压在侍卫亲军上面了。

    孟在点了点头:“母亲,那夜柔仪殿,阿妧也在,伯易就不避开她直言了。太皇太后年事已高,母亲您一生对娘娘忠心耿耿,又不忘顾念孟家上下,伯易对您不敢有怨言。但无论在私在公,伯易和孟家都只能也只会站在六郎身后,吴王一竖子尔。下个月母亲带着家人去苏州,就请好好颐养天年,享天伦之乐吧。”他顿了顿:“您放心,六娘是我孟家人,我会护着她的。”

    梁老夫人凝目看着他,这位孟山定和陈氏的儿子,她尽心照顾了好些年的孟家嫡长子,不苟言笑,也不亲近她,这些话大概是他这些年和自己说过的最多的话。她突然想起先帝山陵那夜,太皇太后死死拉着她的手,笑得满脸是泪:“阿梁,你知道吗?大郎竟然要打发我去西京赏花呢!”

    “那夜——”梁老夫人翕了翕嘴唇,无需解释,无可解释:“家里的大事,你看着办就好。”她看向门口,叹息道:“伯易,你记住了,没什么比活着更重要的。不只是你,还有家里着许多儿郎们呢。”

    孟在淡然道:“我和爹爹不同,有些事,我不会做。”他骨子里的那一半陈家的血会沸。

    九娘起身告退,孟在也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