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117

      了,偶尔碰到那些不结玉米棒的玉米,吃起来像甘蔗一样甜甜的。

    地里热火朝天,突然队长陪着一个清瘦的戴眼镜模样的人来到地头,晃了一遭,就走了。

    不知道又是什么人下乡指导,农民从头到尾就没有闲过,开始的“社教”运动,教育农民交公粮。后来的开大会斗地主,农闲的时候也不得闲。

    李明言压下心底的疑惑,却听大哥说到:“这是定产量的农业技术指导员,看也白搭,已经说好了一亩地1000斤,到时候交的公粮铁定按这个数来交。”

    哦,李明言恍惚回忆起,是有这么回事,这一年所有的粮食一半收成都用来交公粮,却因为家里不能开火,余粮全提供给大队,而没有丝毫的紧迫感。

    总之多种因素相加,59年的春天,注定是饥饿的春天。

    好在这个时候还有解暑的绿豆汤,陈姥姥和奶奶被分在了食堂。

    几位小脚老太太总管的食堂,没有人提出异议,她们干活不利索,做个饭倒还中用。

    队长这样安排,即便食堂的工作是个肥差,也没有人厚脸皮去求这个差事。

    她们推着独轮车,独轮车一边放一个木桶,木桶里装着温热的绿豆汤,喝着可解暑了。

    喝完汤继续干活,一人六行玉米,砍完掰完下工,有那手脚利索的,比如说李明言和李明海的组合,就歇在地边等着。

    谁也不说什么,倒是队长还要在已经做过活的地方检查。

    谁做的不好,漏掉的玉米太多,还要返工重做。

    很是公平,以前就是这么干的,现在还这么干,没有人多说什么。大家都觉得,人民公社就是让大家吃起了大锅饭,吃饭方便了,也热闹了,其他该干啥干啥。

    吃饭也有定量,今天挣几个工分,一家人就吃多少粮食,没有多的。

    众人恍然,原来人民公社这么个“公”法。感觉还不错,一天的工作决定了一天的吃食,感觉更有干劲儿了。

    李队长也知道这个法子注定不长久,等到农闲的时候,不出工了,又该按什么来给饭吃呢?但是谁知道大食堂能办多久呢,且过一天是一天吧。

    队长的哨声终于响起,下工回去吃饭了,现在队里的房子就是陈老头的最气派,食堂就定在他家。

    李明言家早早等了几个捧着大米来换油莎果的人,其中一个是二弟媳妇秋分,她俏生生的站在那里,含羞带怯。

    陈梅还有李明言,一眼就看见了她,陈梅上前热情的拉住她,“来了也不早点说,吃饭没?去后头食堂吃点饭吧”

    秋分是吃了饭过来的,她生产队也跟李家庄的食堂差不多,也是各家先上交了一季的吃食,然后再根据每天干活工分的多少,分配一天的饭食到底是几斤几两。

    各个生产队长好像是约好了算计,所以她不好到别的生产队来做客,只能吃过饭再来。

    秋分带了今年新打的稻谷,听说油莎果很好吃,还能打油,换着也便宜,就毫不犹豫的过来。

    二弟也非常扭捏,两个年轻人眼睛不敢看,鼻子也不敢看,看得人觉得无比好笑。

    让秋分坐在堂屋里等着,还让二弟给她倒糖水喝。

    李明言先给等着的其他人换,现在她家有2000斤,前些日子换出去了一些。

    两斤大米换一斤油莎果,或者半斤斤油,半斤油饼。

    油就不说了,是个稀罕物,油饼里也富含糖分和蛋白质,吃起来非常美味。

    小妹把那个当饼干吃的,说很香甜。

    李明言尝了尝,比真正的饼干差得远。姥爷说,以前油饼子上地可肥,喂猪猪也发膘。

    然后看着小明礼望着他的纯真的眼神,姥爷讪讪的说不下去。

    堂屋里小两口进行的如何,李明言并不知道。只知道她进堂屋的时候,秋分脸蛋儿通红,叫了声大嫂。

    她要换三斤油,三斤饼渣。

    大家都不乐意换果子,除非做种,因为不划算,换了种子也是那个价钱,想吃油还得另加鸡蛋在李明言家榨油。

    各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因为是弟妹,李明言给她多搭三斤饼渣,这是她榨油出来以后,闲的无聊,加了糖又过了一遍机器。

    出来以后是真的跟饼干差不多的味道了。

    陈梅对李明言再满意没有了,李明言说是大嫂,也跟大姑子差不离,会做人跟妯娌处得来,是她这个长辈喜闻乐见的。

    秋分还送来稻田里抓的泥鳅,黄鳝,还活蹦乱跳新鲜着呢。

    正好晚上加餐,烧泥鳅,还有焖米饭。

    食堂毕竟是食堂,大家吃的都不怎么样,自己家也不好太特别,晚上食堂的饭菜是稀汤寡水窝窝头。

    想着夜里反正不用上工,吃的差一点。李明言就做夜宵给家里补补身体。

    吃完晚饭,趁着夜色,将今天换来的粮食藏进地窖里。

    陈梅看着大儿子大儿媳搬着粮食进地窖,然后出来,连个油灯都不敢打,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