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102

      柴荆 作者:竹筒夫子

    郅还时暄笥楠,他们都不曾想到,过了今日,这声爹爹,暄笥楠再没有机会唤出,而暄景郅,终其一生,亦再没有机会听到。

    一转身的错落,便是一世的阴差阳错,非人力所及,毫无办法。

    第58章 青萝飘絮走陌路(一)

    正值十月中旬的咸阳城,不同于地处南方的碧岩山那般暖阳宜人,西北边陲之地本就多寒气,早在几日前便已飘起了雪花。咸阳关中之地苦寒之名历朝历代从未变过,遥想几千年前战国时局,八方势力割据,各国诸侯自己称王成君,而当年雄视六国的大秦都城,便是如今这函谷关之外的咸阳,彼时的六国皆称其为虎狼蛮夷之地,由此便可见函关以西,咸阳长安等地自古以来之荒凉苦寒。

    然,虽则地势偏远,气候恶劣,但关中之地却的的确确是几千年的龙脉所在,地气极厚,自古以来便是代代出王侯将相的宝地。遥观当日,无论是一统中原的秦国,还是盛极古今中外的大唐,又或者是钟灵毓秀的两汉,哪一朝不是代出贤明君王。古有人言,三代明君从未有之,但秦国自孝公始,便是连出六代明主开疆拓土;两汉文景之治已成传世佳话,更遑论是经济贸易已达到鼎盛至极的唐朝。

    故,北氏一族世代盘踞在此等风水宝地,从当年不过一封地自圈的西周小王,直至今日建立起足以傲视九州媲美秦朝的统一中央集权的一代强国,中间所用光阴,却不过区区百余年的光景,此等江山帝业的成就,若真要论起因由,不可不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三面俱到。

    在民间,古之流传便有瑞雪兆丰年的谚语,而多少年的事实也证明,此语亦并非只是无稽之谈。故,咸阳之地既是龙脉所在地气极厚,年年都是大雪频频,不过,莫说是城中百姓皆引其为吉兆,便是历代君王亦视其为国运昌隆、江山稳固之天象。故,每年初冬的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雪,国君都会开席宴请满朝文武。并非是什么明文条例规定的习俗,只不过,历代国君皆如此,已成了个彼此间都心照不宣的惯例。

    十月的天气虽还未至深冬入九,但咸阳城之中却早已被一阵冷过一阵的寒风吹的寒意十足,壬寅年的第一场雪也早已在立冬当日下过。本是深秋尚还带着几丝绿意的灌木,也根本就抵挡不住西北风的凌冽与那霜雪的严寒沉重,这风一刮,不消几日功夫的过渡,带出的片片晶莹洁白雪花便再未有过停止的迹象。

    北豫闲闲的倚在仪元殿偏殿的榻上,身上半盖着一床毛色极油光水滑的貂皮厚毯,榻边便是一炭火烧的极旺的火盆,一旁临窗摆放的长案上供着一只三脚铜鼎,为着驱散殿内炭火的丝丝烟气,铜鼎内燃着极名贵的沉水香。沉水香不同于其他香料的气味那般浓烈,沉水沉水,是真正沉透进骨子中的气味,除去众所周知的檀香静心,沉水香亦不失为此中极品。

    身后是两个硕大的软枕垫在腰间,北豫左手三指随意的支着脑袋,右手执了卷书看的入神。冬日里万物都透着一股慵懒之意,再加之房中炭火烧的热,北豫倚在塌上也是处处都透着闲适慵懒。许是因着午后折子少,近日来又事闲,再加之刚刚收了暄景郅的相印,北豫一时间心头轻松不少,只着了一身素白的中衣倚在榻上,因着方才刚沐浴过,四散的墨发未做任何绑束,只随意的四散开来。

    北豫素来不喜有人在前近身伺候,故而不算大的偏殿中并未有一人在内侍立,只有两个轮守当值的内监候在殿外几丈之外的地方,既可确保北豫要求的安静,又能随时听到殿内的传唤。

    寂静无响的殿内除却每过片刻书页的翻动声,便是火盆之中炭火焦灼发出的声响。窗外洋洋洒洒飘着鹅毛大雪,不知为何,分明还未入九,但此次大雪已是今年入冬以来的第三场雪。一卷书看的入神,却被殿门外间的细碎的脚步声引了半分注意力,双眉只微微一挑,却是半点也不在意,右手又翻过一页,重又凝神细看。

    “吱呀”一声,偏殿的木门被人从外推开,暖意十足的内殿瞬间便灌进一股凉风,北豫目光所到之处,是一白色的窈窕身影闪进。来人踏着步子刻意放的轻缓,徐徐行来没有丝毫声响,若非北豫曾是习武之人亦是听不清的。如此刻意做出的小心翼翼,北豫焉有未曾察觉之理,只是目光所到之处皆是手中书写的端正的蝇头小楷,一丝眼风也未给面前的人。

    洛彬蔚挑目觑着榻上北豫的神色,唇角勾起的笑带着几分讨好的意味,提着手中的茶壶上前迈了几步屈膝跪在北豫身下榻边的软垫上。北豫鼻翼翕动间便是一股女子特有的体香传入鼻中,抿了抿唇,便见洛彬蔚笑的乖顺捧着一只小巧的饮壶塞在他手中。

    左手接过茶壶,目光仍盯着书上未曾看完的文字,顺势便将壶嘴搭在唇边饮了一口。茶水流入口中,北豫看书看得极是认真,连一道眼风也不曾给身旁的洛彬蔚,又将茶壶重新推给她,开口也只是淡淡两个字:“凉了。”

    “噢,好好,臣妾再添些热水。”洛彬蔚殷切的提起一旁煨在火盆上的热水添了些进去,重又递给榻上的人。

    北豫也不言语,接过添了热水的茶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