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一品农夫 作者:凤初鸣第6部分阅读

      一品农夫 作者:凤初鸣 作者:未知

    茸茸小动物。

    庭霜还是不得不泼点冷水:“这么小的猪崽,吃什么啊,还是把它养大再说吧。”

    这话一说,庭辉马上垂头丧气,庭霜看了好笑,道:“好在母亲留的是种子,而不是银子,你这家伙就算手里有了银子,也会转眼花光,根本就只顾眼前不顾以后的货。”

    “我好久都没吃过油水了,肚子里的小蛔虫都饿的哭泣。”庭辉把脑袋在他身上蹭,企图改变他的主意。

    “噗……”庭霜忍不住想笑,这小子就是话多。

    这只野猪崽算是家里第一个能带来利益的东西,尽管只是未来的。庭霜决定暂时让它享受家庭成员待遇,养在屋里,等改天再把猪圈修起来。

    庭霜把猪崽安置好,受伤的腿用布条木棍包扎好,一边用含情脉脉的眼光瞅着它,好象看到一盆油光红亮的红烧肉,当然这只是未来的红烧肉,吞了吞分泌过度的唾液酶,还是回屋吃萝卜吧。

    被深情凝视的小猪崽见他走了,终于松了口气。被人类流着口水用看红烧肉的眼光看着,所有猪类都不会舒服滴。

    哥几个在东屋炕上吃饭。又细又均匀的萝卜丝拌了一点盐,又脆又爽口,蘑菇汤也很鲜美,虽然没什么调料,可是刚刚采下的蘑菇,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清香,再加上杂面窝头,还是可以填肚皮的。一向挑嘴的庭辉痛喝两碗蘑菇汤,还意犹未尽地直砸巴嘴。

    庭柯打趣他:“现在,你肚子里的小蛔虫不再哭泣了吧?”

    “小蛔虫已经饿死了。”庭辉瞪他一眼准备反击,忽然见庭芝脸色一变,站起来捏着鼻子跑出去。

    “怎么了?”

    几个哥哥跟着出去,原来庭芝流了鼻血。庭霜赶紧在厨屋水缸里舀了水给他洗,捏他的鼻根拍他的背。

    好在没有大碍,过了一会儿,庭芝的鼻血止住了。

    庭霜有些担心:“你这样不是第一次了吧?”

    “嗯。”

    庭辉马上接口说:“肯定是身子虚,本来读书就是很费脑力的事,况且吃得又不好,老是腌萝卜萝卜汤什么的。得吃点能养人的东西。”

    什么东西有营养又不太贵?

    庭霜想了想,有营养的当然是鸡蛋了,一枚小小的鸡蛋里孕育一个生命,营养非常全面,而且比肉鱼什么的便宜。

    可是,到哪里弄鸡蛋呢?虽然乡亲们帮着办了丧事,周济了一些日常用的东西和食物,可是剩下的那点钱还得做别的用,买鸡蛋恐怕不行。还是养几只鸡更划算。

    第二天一早,庭霜做了早饭,打发老二老三上山采蘑菇,又把剩下的蘑菇在炕上烘着,再到麻药子家要了点跌打草药给小猪崽敷上,把家里废弃的猪圈重新收拾了一下,把猪崽放进去。再到李昌富家,当初到李家时他发现李家养了许多鸡,他家的大公鸡是全村最强壮最漂亮的,打败了全村所有的公鸡,天天横着翅膀晃,屁股后头跟一溜温顺的小母鸡,育出的小鸡一定品种好。

    庭霜来到李家,那大公鸡好象知道他的企图,威风凛凛地瞪了他一眼,还有尖利的爪子刨了刨地做恐吓状,庭霜回瞪一眼,溜着墙根走,见到李大婶说明来意,表示愿意用小野猪崽换他家几只小鸡。

    李大婶摇头:“野猪就一张寡嘴没多少肉,而且性子野,不好养。”

    “那……”庭霜有些难为情。

    李大婶看他为难,主动说:“正好前些天我家母鸡抱窝,你先拿二十只去养,算是借的。”

    庭霜很感动,这乡里人真的很淳朴啊,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不敢想象会落到什么地步。

    以后要好好报答他们,好好开荒挣钱,那块荒地那么么大,完全可以发展农林渔业养殖业,养一大群鸡鸭,只是这些乡民养鸡只为收鸡蛋,他们把鸡蛋当货币用,拿鸡蛋换油盐零花,却不想养扩大养殖,没有一家养鸡超过百只的。

    李二家养鸡五六十只,在散花村算是最多的,即有地方又会养,为什么不多养呢?

    一定是这些农民缺乏规模意思,让俺这现代人指导一下。

    庭霜问了出来:“你家院子这么大,大娘又会养鸡,为什么不多养些,养个上千只什么的?”

    李大婶笑道:“这事你不懂,俗话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扎堆养鸡,一旦有了鸡瘟啥的,一死死一片,棺材本都得赔进去。”

    庭霜做为现代人的自豪感顿时象长翅膀的小鸟朴楞楞地飞走了,明白了一件事,就算有先进的理论知识,有超前的经营意识,也要受时代的约束,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照搬现代理念肯定不行。没有消毒液没有抗生素,怎么在密集养殖的情况下避免传染病,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不能大规模养殖。

    庭霜抱着二十只小鸡娃回家,心里还是没放弃将来大规模养鸡的念头。

    最大的难处就是没钱,如果能拣到宝贝就好了,庭霜摸摸腰里的小刀,镶着宝石价值不菲,这是从宝公子手里夺来的,也不知道他当初是怎么想的,就是想从他身上拿点什么做纪念,没钱也舍不得把它卖掉换钱。

    过了几天,经过两场雨水,洒下的种子已经都发了芽,院子里一片绿意盎然,庭霜对这块地充满希望,连庭辉也振奋起精神跟在他屁股后头听指挥。

    庭柯按照原先商量好的,到城里找活干。

    县城里有人力市场,在古代叫“口子”,在茶馆周围。一大堆人靠墙根一溜蹲着,等待主顾上门领走。

    如果换上庭霜来这里,他会觉得自己做为现代人的自尊受到严重伤害,这简直跟牲口市场挑牲口一样,没人权没尊严没这个没那个……

    换上老二庭辉,会觉得和一帮泥腿子混在一起有失身份,肯定转头走人。

    但是庭柯为人老实,用孟老爹的话说就是脑筋缺根弦,并不觉得有什么委屈有什么不妥,安安份份地蹲在墙根等着,蹲累了站起来跺跺脚,搓搓手。这个天气,早晚还是有点凉。旁边的人见他高大帅气,看上去象是读书人,还主动上前搭话。

    傍晚,庭辉又背着一筐蘑菇回到家里,看庭霜正在厨房做饭,赶紧凑过去看,一看就委屈地叫起来:“你不要老是白水煮蘑菇汤,好歹用油煎一下嘛。”

    庭霜一本正经过说:“带油的东西吃多了容易得高血脂,对身体不好。”

    “啥叫高血脂?”

    “就是血液中油太多。”庭霜很严肃地进行科普,“油多了就会血液凝滞,运行不畅,运行不畅则血脉不通,不通则痛,痛则不痛……”

    庭辉被忽悠的直点头,也忘了说他们吃油并不多,尤其最近。

    庭芝揉着肚子过来:“怎么还不开饭啊,饿死了。”

    “等老三回来就开饭。”庭霜敲饭锅示意再挺一会儿。

    没油水的东西吃了不顶饿,啥时候找机会上山打打猎,说不定能碰上野兔山鸡什么的。

    周婶说省粮食的好法子就是做汤面条,这个地区包括周边省的人不论贫富都喜欢吃面条,又好消化又省事,客人来了加瓢水就行。于是他也学着擀杂面面条,面下到锅里再加上蘑菇一起煮,就着腌萝卜吃。

    “咚咚咚……”门外传来年轻小伙特有的重重脚步声。

    “老三回来啦,开饭。”庭霜挥起勺子,把汤舀出锅。

    饭菜摆上桌,一边吃一边问:“找到活了吗?”

    庭柯咽了口面汤,说:“找到了,但是不知道干哪一样?”

    “说说看。”兄弟们很振奋,能找到活就好。

    “其中一样是请杠青衣。”

    “请杠青衣”是什么,换上以前,庭霜铁定啥都不知道,就是生在古代的庭辉兄弟也未必清楚,但是经过两次丧事后,他们都知道了。

    说白了就是抬棺材的,大的棺椁要用好多的杠子抬,因为忌讳“抬”字,所以用“请”字,不叫抬扛叫“请杠”,青衣是仆役穿的衣服,抬杠人的人数和服色与死者的品级直接有关,所以《红楼梦》里,秦可卿出丧前她丈夫为了图风光捐了个五品衔,就是为了出灵时抬棺材的人数可以有64人,打执事的规格也会相应提高。

    《红楼梦》中贾宝玉最后沦为打更人,寒夜围破毡咽咸菜。老舍的骆驼祥子最后沦落为给办丧事人家抬杠打执事的,做为读者的庭霜看到这里都黯然泪下,忍不住的心酸,现在弟弟要做这个,他不敢想象怎样承受得住。

    他听孟老爹说起过,同为富商的潘家到了第二代就败了,少爷沦落到杠房混饭,就是干这个的。至今他还忘不了孟老爹说起这事时一脸的鄙夷。

    庭霜看了看兄弟们,愈发拿不定主意,虽然他没有以职业分贵贱的看法,可是“请杠青衣”这种活好象是很让人瞧不起的贱役,孟老爹生前提起时毫不掩饰鄙视之意,如今他的儿子也象那潘家少爷一样沦落到这一步,他会不会在地底下痛哭呢?

    挑拣工种

    “给人抬棺材么……”庭辉一撇嘴,很干脆地说,“不做。”

    庭柯不太赞同:“有活儿为什么不做?我们现在不是挑肥拣瘦的时候。”

    庭芝也不赞成去做请杠青衣,但是现在也确实不是挑拣的时候。

    然后三兄弟齐齐看向庭霜,等他拿主意。庭霜也抓抓头犯起难,虽然他受的现代教育让他不致于以职业论贵贱看不起抬棺材为生的,但是轮到他或是家人去做时,他的觉悟还没高到能坦然接受的程度。

    为难地转转眼珠,瞧见堂屋摆的灵位,灵光一闪,记起母亲临终时的话。有了主意:“我们吃完饭去问隔壁的周婶,请她帮忙拿主意。”

    晚饭后,庭芝留在家继续读书,其他三兄弟去隔壁家求教。

    周婶听了很干脆地说:“这个别做,不到混不下去的地步,谁做这个呀。”

    这种活看起来简单,其实也不好做,打执事举仪仗的还罢了,抬棺材的要做到在杠上放一碗水行在崎岖不平的路上平平稳稳滴水不洒,得多练习才行,再说做了这个,以后结亲怎么办?

    有了周婶的表态,兄弟几个坚定了想法,请杠青衣不做。

    “再说说,还有什么活?”

    庭柯说:“还有脚行的来招人。”

    “脚行是干啥?”庭辉不大明白。

    周婶给他们解释,“脚行”就是赶脚的,也就是赶牲口的,受雇于人运送货物,本钱小的养一两帮骡子,本钱大的养十帮八帮,每帮四五头骡,善于山路运输。

    “当赶脚的也不容易,体力要好,有出门的经验,熟悉各地路程风俗,还得会提前看天气好赖。”周婶做补充说明。她父亲就是赶脚的脚夫,经验丰富见多识广,所以她说起脚行非常在行。怎么上驮子,垫鞍子,编笼头……头骡带串铃,二骡带扁梆,依着次序行走,串铃声音洪亮,走在山路上,老远就能听到,可以相互警戒,提醒对面的让路。

    翻译成现代白话,就是跑长途运输的,那串铃相当于现代汽车喇叭一样,不同的是串铃声音很有韵味,不属于噪音污染。

    庭霜迅速脑补起来。

    炊烟袅袅升起,暮色笼罩大地,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远处林峦暮霭,自远而近,传来阵阵动听的串铃声,一队长行骡子迈着稳健的步伐缓缓行进在斜阳古道上。打扮得最漂亮的头骡笼头前额上戴着大红绒花,前胸皮圈上挂着大红踢胸,红艳艳的和天边晚霞相映照,多么的浪漫,多么的……

    “赶脚的可不能做……”

    庭霜正在暇想着,里屋门帘一掀,进来一个村姑,手里拿着针线活。她是周家的大妮儿大英子,今年十五岁,到了及笄的年纪,还没有说亲事,在家帮着父母料理家务,做的一手好针线。孟家兄弟过来,她本来避在里屋,听见说起赶脚,忍不住插了进来。

    大英子给他们解释:“赶脚不能做,去年陈叔家的三蛋出去赶脚,路上遇上劫匪,货被劫了,好不容易逃回来,又遇上大雾,从窄山道滚下来,连尸首都找不着。”

    听她一说,庭霜诗意的脑补迅速替换为如下场景:

    一队长行骡子行进在山路上,突然从路边草丛跳出几个凶神恶煞般的歹徒,一只眼睛斜斜的盖上,标准反派独眼龙的造型,服饰道具啥的都非常专业,出场台词更是没的说。

    “呔!此山是我开,此路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牙根里崩半个不字,一刀一个不管埋……哎,俺的台词还木说完,别跑啊……”

    四散惊逃的脚夫,受惊的骡马……

    喀嚓嚓,一刀落下,又一刀,鲜血溅出……

    庭霜打个寒颤,美好的暇想变成了泡泡飞走,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古代跑长途运输虽然不象现代跑长途那样容易出车祸,高速路上一撞一堆死好几个,可是风险也非常大,很可能遇上强盗劫匪,还有不请自来的浓雾风雪,泥石流,山体滑坡什么的,不管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会不定时光顾,太危险了,外面再好也不如自己的狗窝好,还是老实在家呆着吧。

    又问老三:“除了这两样,还有没有别的活,比如轻松点的,挣钱多点,体面一点,不用跑远,也没危险的。”

    说着很汗颜,受过现代教育的人,觉悟还这么低,只想着做钱多活轻的工作。

    不出意料,周婶和大英子笑起来:“这样的好活是有,比如在当铺钱庄做伙计,不受风吹日晒的,工钱也多,可是得托熟人有关系才能进得去。”

    庭柯笑道:“可不是,在口子找活干的都是出力的。只剩一样就是盖房子搭棚子的。”

    哦,就相当于现代的施工队,这个不用别人解释,庭霜也明白,许多从农村进城的农民工都干这个,在古代盖房子,危险系数应该比现代小些,因为在这里很少有超过三层的楼房,所以盖房子不用爬那么高的楼。

    再说,抬杠的虽然不危险却是贱役,赶脚的虽然浪漫可以顺便旅游看风景,但是有风险。这两样都不能做,最后的选择也只能是盖房子了。

    “做苦力没问题,我有的是力气。”庭柯看着大家,拍拍胸脯表示有信心做好。

    庭霜忽然有些难过,庭柯的年纪搁现代也只是个高中生,却要进城当农民工了。再看初中生庭芝,也红了眼圈低下头去。

    周婶看出兄弟几个有些黯然,劝慰说:“人在年轻时吃点苦有好处,县城离家近,盖房子也不是太累,盖好以后主家还额外有赏钱的。挺不错。”

    庭霜默默点头,一抬眼看见大英子手里的针线活很古怪,象是用碎布片缝起来的东西。

    “这是什么?”

    大英子铺开手里的东西,说:“这是给村东老刘家的二小缝的百家衣。”

    “好象是碎布头。”庭霜动手去摸,各种各样的碎布片,针脚细密,缝得很整齐,再用熨斗一熨,就很平贴,看上去又漂亮又精致,真是令人惊叹她的手艺和细心。

    “做大件用剩下来的碎布头能做好多东西,比如缝被面,缝百家衣,水田衣,做荷包香袋,做鞋垫,都用布头就可以了。”大英子笑着给他解释。

    第二天,庭霜做完早饭,送庭柯出门上工,然后又下地干活,切猪草,喂猪养鸡。庭芝背了几块干粮走二十里路去学堂读书,庭辉又背上竹筐去山上采蘑菇,不到晚上就回到家来,脸上是抑不住的兴奋和激动。

    庭霜忍不住问:“你挖到金子啦?这么乐呵?”

    “和金子差不多。”庭辉兴奋放下筐子,从怀里掏出一个暗红色的伞形植物。

    “这是什么?”庭霜拿到手里左看右看,有点象某种稀奇药材。

    “这是不是灵芝呀?”庭辉满怀憧憬,如果是灵芝的话,那可就小发一笔了。可以买肉买酒,再盖一进屋子有自己的房间,庭柯磨牙,庭霜说梦话,每晚跟唱大戏似的,吵得他没法睡。

    庭霜也很兴奋,如果真是灵芝可以赚一笔的话,他就可以买种子,买小鸡小鸭,果树苗,农具什么的。不过,他不是学植物专业的,看了又看拿不准,拿到麻药子家请药子叔看看。

    麻药子拿了那个东西看了看,很肯定的说:“这是毒蘑菇。”

    “真的……不会吧……”庭辉希望破灭,话都说不利落了。

    “俺采了这么多年药还能看走眼?”麻药子瞪他一眼,很不满意自己的眼力遭质疑。“这种蘑菇看上去很漂亮,颜色也艳,不认识的人会把它当灵芝,其实它真名叫天王伞,晒干碾碎用一点末子化在水里可以麻倒一头野猪,份量大了会死人的。你们这些日子上山采蘑菇,没采上有毒的吧?”

    “没有。那些颜色艳的,我们没敢动。”庭霜赶紧说,他在电视上和书上也看过毒菇长什么样,采来的菇都仔细检查过,没发现什么问题,现在把毒菇认做灵芝,也是太想赚钱了。

    麻药子的小儿子狗蛋最调皮,打趣他们说:“连毒菇和灵芝都分不清,真没眼力,嘻嘻……”

    庭辉看他有小瞧的意思,很不服气,眼珠一转,道:“我采这个其实是有大用的。”

    “有啥用?”

    “这个东西放在炉灶里,可以发出一股让人发软全身没力气的味道,鬼就不敢进来了。你知不知道,有女鬼一直蹲在烟囱口,从烟囱口进到家里钻到人的被窝里……”庭辉故意渲染气氛,压底声音说,“红头发绿眼睛专门掐男孩鸡鸡。”

    狗蛋受了吓,捂着裤裆逃了。大家都笑起来。

    庭霜笑着训他:“你小子这么大了还淘气,吓唬小孩子做什么呀?”

    “是他先笑话我的嘛。”

    麻药子笑说:“改天你跟俺上山,学着认药材。”

    庭辉赶紧点头答应:“好啊,我最喜欢上山玩。”

    庭霜照他脑袋敲一爆栗:“是要你学着采药采菇,别只顾着玩。”

    庭辉垂头丧气地跟在庭霜后面回家。见他仔细地把毒菇收好,有些奇怪:“你不扔了它还留着做什么?”

    “你不懂,这个取一点下来化在水里可以当麻药使,找时候我在山上下陷阱,说不定可以弄个野兔山鸡什么的。”

    庭辉登时又振奋起来:“那我们可以吃肉了,这些天我嘴里要淡出鸟来。”

    庭霜笑话他:“你哪里是嘴里淡出鸟来,简直要淡出毒蛇猛兽来了。刚刚在药叔家里,你看着鸡毛掸子口水流老多,都可以浇两亩地了。”

    “哪有这样的事?你瞎说。”庭辉虽是脸皮够厚,却也扛不住了,红着脸捶他一拳。

    长平县里,庭柯跟着一帮大叔大哥们盖房,他没有手艺,只能当小工干些力气活。抄起铁掀跟着大伙挖地基,大锨上下飞舞,不停地甩出土块,最后把上衣都甩了,赤膊上阵,细致的皮肤上渗着一层汗珠。

    其他干活的工人看他不惜力气从不偷j耍滑,都很喜欢他。

    挖好地基就是打夯,承重墙的位置先铺一层厚沙子,然后夯实。

    二百多斤的大石磙子,绑着四根大粗杠,四个力气大的小伙子扛着杠子,把石头抬起落下,把地基夯实。

    打夯是力气活,立柱就需要技术了,工头亲自指挥,用来支撑房梁的一丈多高的大圆木,用大绳拽起来。工头指挥着,十几个小伙用力拽大绳,用力过猛,开始倾斜下来,下面几个小伙用力稳住叉杆,但是大圆木还是砸了下来,只是暂缓了砸下来的力度和速度。

    庭柯是第一次干这种活,眼看着巨大的圆木朝他砸下来,吓得不知所措。

    打工受伤

    散花村孟家老宅的厨房里,案板咯咯的响。

    “老二,去剥几颗蒜。”庭霜一边擀面一边吩咐。

    “又拿大蒜下饭。”庭辉嘟着嘴不情愿地过来蹲在灶前剥蒜。

    “有的吃就不错了,往年,不少人都得了浮肿病,死人的时候都有。”庭霜想起现代六十年代的天灾人祸,听说并不是因为收成不好才饿死那么多人的,主要还是人为的。一边想一边有了新打算,他也想进城干活做点生意,地里和家里就交给老二。

    庭辉听了他的打算,马上说:“地里的活我可干不了,要不我进城找活吧?”

    “得了吧,你那么爱玩,会学坏的。”

    庭辉正要反驳。正说着,听得外面一阵叫声:“孟家的大哥,快出来……”

    听到急促的叫声,庭霜赶紧出来,一出院门就发现几个人抬着庭柯过来,登时吓得心脏都跳不动了。

    “怎么了怎么了?”庭辉冲出来一迭声的问。

    为首的大哥给他们讲了经过,立柱的时候,柱子倒了,庭柯没避开砸伤了脚,好在下面有叉杆支着,所以伤得还不重。

    庭霜看了看,确定骨头没断,这才松了口气,只想到古代没有高楼,盖房子不会摔着,却忘了没有起重机啥的,靠肩扛手抬来完成空中作业,还是有危险的,这活以后还是不做了。

    工头给了一吊钱,算是结算了这三天的工钱。

    庭霜有点意外,在现代见多了拖欠工资的,殴打讨要血汗钱的农民工,甚至限制讨薪的事情,在这里遇上只干三天就加倍给工钱的,还有点不敢相信。

    送走那几个工人,又去麻药子家请他来看看,得到确认,确实骨头没断,只是伤了筋肉,休养半个月就好,这才放了心。

    庭柯看哥哥们神色很难过,安慰说:“不要紧,伤得不重,我最清楚了。头回干我没经验,下回再干就会好的……”

    “还说什么下回,以后不干这个了。”庭霜打断他,下了决定,凡是有风险的活绝对不许弟弟们做,他真是受不了这刺激,刚才看见庭柯被抬来的时候差点要晕倒了,想起现代流行的那句话:“辛辛苦苦挣了钱,一病回到解放前”。除了经济上受不了,精神上更受不了。

    “真的没什么……”庭柯小声嘟囔了两句没敢再说什么。

    庭霜决定去买点有营养的东西吃吃,家里有伤员,再吃咸菜杂面条窝头啥的不好,看看家里的鸡娃猪崽还没长大,舍不得杀,村里杀猪都是过年才杀,现在弄不到猪肉。还是上城里买比较好。

    “你空着手上城吗?”庭柯问他,村里人进趟城不容易,没有专门为买东西进城的,都是卖东西时顺便捎带。

    庭霜翻翻家里的东西,可卖的就是攒了几天干蘑菇,还可以卖俩钱。这些天采来的蘑菇中平菇都吃掉了,香菇则炕成干货,存放了起来,在现代超市卖,得上百元一斤,不知道在这里能卖多少。

    第二天,天没亮,庭霜就起来做了早饭,怀里揣了两块干粮就背着筐子进了城。没有骡马也没有车,好在对于腿脚轻便的年轻人来说,几十里路也不算什么。

    进了城,边走边看边问价格,对这里的物价也大略有了个谱,和开封府不同,这里的物价相对比较便宜,尤其是食物更便宜,但是鱼类则贵许多,不知道为什么。卖干货的则没有。

    经过市场调查,庭霜觉得自己的干蘑菇应该卖得出去,而且会受欢迎,但是以现代那种比肉还贵的价格卖是不行的,在这里手里拿着同样多的钱人们肯定先买肉。

    于是把价位定在比猪肉略低一些。

    等占好摊子,这才悲摧的发现,没有带秤,当然,家里没有秤他也没想起来带。这怎么办?

    庭霜转转眼珠,想起在前世里现代菜市场买菜时见过某些摊贩也没有秤,有了主意。旁边卖鱼的大叔正蹲在那里卖鱼,买的人不多。他上前左一口大叔右一口大叔叫了几声,借了人家的秤,把所有干蘑菇分成几堆,每一堆按一斤的量秤了,剩下零碎不足一斤的当赠品。

    卖的时候按堆卖,凡是买一堆也就是一斤的附赠几个。

    买东西的人觉得这种卖法也挺有意思,也挺方便,就是价格有点贵。庭霜狠狠夸奖自己的货好,耐存放,营养丰富,而且可以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还能能让人长得漂亮啥啥的。

    顾客有点疑惑,他就赌咒发誓:“我要骗你就被雷劈死。”

    古人敬天地敬鬼神,不敢乱发誓的,但是对于来自现代的庭霜来说,发誓比那吃炒豆还容易,毫无精神压力,而且蘑菇中含有人体必需十八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尤其是香菇,营养价值更高,身体好了,血脉就会通畅,运行于面,当然就会变漂亮了。

    所以,他不觉得这是骗人,说着说着连自己都相信这是很有科学依据的,一张嘴麻利爽快,把顾客说得直点头,买下他的货。

    卖光了干蘑菇马上去买肉,卖肉的没有店面,是推了个车子来卖,架子上用铁勾挂着几扇肉,买的人还不少。

    庭霜在旁边等着。

    只见一个中年妇人说要买一斤肉,那肉贩一刀下去就是一块肉,上秤一秤果然不差,然后一手递肉一手收钱,非常利索。庭霜看得咋舌,感叹这手功夫,真是熟能生巧,如《卖油翁》中卖油翁所说的:“唯手熟耳。”

    一样看着不起眼的功夫做得熟了,就成了令人惊叹的手艺。

    又有一个婆子说要买一斤肉馅做肉丸,三肥七瘦的。那肉贩一刀下去一块瘦肉,再一刀下去一块肥肉,手中两把刀如杂耍般,一手的刀用刀刃剁,另一手的刀用刀背,转眼剁成肉末。

    又来一个小媳妇要买肉片,只见那肉贩磨了磨刀把肉切成薄片,那肉是软的,不是现代那种冻得硬硬的,居然被他切成厚薄均匀的薄片。

    接着,有人要买排骨,肉贩麻利地肋骨一条条切下来,然后一刀刀剁下去,很快把肉排剁成大小合适的一块。

    庭霜正看得入神,只听耳边有人叫:“你到底买什么呀?”

    庭霜回过神来,发现顾客只剩自己一个了,那肉贩看他只在旁边看却不买东西,用怀疑的眼光审视他。

    庭霜知他怀疑自己是贼,连忙献上崇拜,夸他刀功了得,一刀准的功夫更是令人惊叹。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肉贩听到夸奖,挺起胸膛面带得意。

    “但是……”好奇心特强的庭霜趁机求教,“方才你剁肉馅时为什么一只刀用刀刃,一只刀用刀背剁呀?”

    肉贩给他解释:“那大婶买肉是用来做肉丸的,那样剁可以把肉汁剁出,更加劲道。”

    原来是用刀背剁肉充分斩断肌纤维,增加弹性,更加鲜嫩,电视上见到做肉丸的就是用两只铁棒反复敲打。

    原来还有这讲究庭霜又恭维他:“您切肉片切得真薄。”

    肉贩又解释:“那是街尾黄家小媳妇,她很孝顺,常给婆婆买肉,婆婆牙不好胃也不好,只能吃薄肉片,还要横丝切。”

    庭霜登时对他的崇拜又翻倍涨,先是佩服他的手艺,现在佩服他视顾客为上帝的理念,服务得这么周到,这样为顾客着想,怪不得他的生意很好,要想生意好,就得这样。

    带着敬佩再看,觉得肉贩相貌堂堂很有男子气概,看着怪眼熟的,似乎在哪见过。

    “你到底要买什么?”

    庭霜总算想起自己干嘛来了,这肉的价钱是三十文一斤,不算便宜。买一斤还不够几个大小伙子塞牙缝,买两斤就得花掉卖干菇钱的一半。那干菇可是一大堆鲜菇烘干才缩成轻飘飘的一点,只能换一点肉,想想怪肉疼。

    一扭头又看见案子底下堆着猪骨和内脏,心肝肠肚都有。这个也很不错,可以代替肉。

    “那个猪大骨怎么卖?”

    “两文钱你可以全拿走。”

    “那我要了。”庭霜把钱掏出来。“麻烦您帮我把骨头剁开吧。”

    如果一下子剁不开,再剁第二下,会有碎骨附着,不小心吃着就不好了。他的技术还做不到这一点。

    肉贩毫不因为他买的是贱物就有怠慢之意,利落的用斧头把大骨剁开,脊骨也剁成几块,一边给他打包,一边问:“你家养狗?”

    “哦……哦……”庭霜胡乱应着,看来这骨头都是拿来喂狗的。听说吃啥补啥,吃骨头就会补骨头,虽然这说法有些牵强,但是猪骨好歹有肉味吧,把巴在骨头上肉剃剃,还是有不少的,而且里面的骨髓也是好东西。

    又问:“那个下水怎么卖?”

    “十文钱一副。”

    比猪肉便宜许多。不象在现代,肚肠什么的比上好的五花肉都贵,在古代正相反,可能吃肉不容易,大家都看重的是肉,越肥越好,不象现代视肥肉为杀手。

    “那我要了。”

    肉贩麻利地给他弄好,庭霜把买的骨头下水统统装进筐子里背在背上准备回去,想想爆肚片,炒肥肠,觉得自己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正想着,一个人凑了过来:“这位小哥要不要麻球?小孩子最喜欢呢。”

    那小贩看他买的东西不少,赶紧来招揽生意。

    庭霜朝他的篮子里看了看,原来麻球就是把大米爆香用糖粘成一个球,拳头大小,哄小孩的玩意儿,正要说不要,忽然想起自己家受了村里人那么多周济,现在也没力量回报,倒是那些小孩子们可以哄哄。

    立马用三文钱买了一堆麻球,统统装在筐子里背走。

    “快让开……”

    对面一个人推着车子大叫,庭霜赶紧让开,可是那人仍然刹不住车,车子翻倒在地。

    庭霜上前帮他扶起来,那人推的是只独轮车,车上装的满满的货,份量不轻,压得可怜的独轮左扭右扭,很难把握平衡。庭霜看他一头大汗,一脸窘迫,便帮他扶着车子。

    有人扶着掌握平衡,推车就容易了许多,两人很快把车推到一家成衣店。那人看上去是店里的伙计,很感谢他,请他进去喝茶。

    忙了一天,庭霜也觉得很渴,就跟着他进去。休息了一会儿,一边喝茶一边打量四周,这家看起来是做成衣来卖的,因为屋角堆着许多零碎布头,想起大英子说布头有许多作用,问道:“那些布头你们要吗?”

    伙计很爽快地说:“你想要就全拿走吧。”

    庭霜道了谢,把布头也背着,连筐子带麻袋,象背了座山,背了东西走路,比来时背几斤干菇累多了。等回到家里,太阳已经下山。

    想到弟弟们见到肉高兴的样子,庭霜加快了脚步,回到家,就见庭辉和庭柯凑在一起不知道说什么,一见他回来,神色一慌立即打住了话头。

    “你们两个在说什么呢?一见我就不说了。”庭霜放下筐子问他们。

    庭辉嘻嘻一笑,掩饰说:“我们在说你什么时候回来。”

    过生日

    庭霜看见老二老三在背着自己说悄悄话,问:“你们在说什么?鬼鬼祟祟的。”

    “没说什么。”庭辉无辜地眨巴眼,转移话题去扒筐子,“你买了什么?啊,骨头,还有下水,你没有买肉啊。”

    “这也是肉,比肉更能养人,猪肚补胃,大肠补肠,猪肝补肝补血,都是好东西,吃了最长力气。”

    庭霜说着挽起袖子干起来,先把骨头放在大铁锅里煮,再洗猪肚,用盐、醋、面粉反复搓洗。洗好切成条放入骨头汤里,盖上锅盖猛炖,又放几个蘑菇和所有能找到的东西,萝卜干枣生姜之类。

    一个多时辰后,厨房弥漫着一股浓浓的香味,汤已经熬成了白色的浓汤。几个弟弟眼巴巴看着直咽唾沫。

    庭霜把炖烂的骨头盛出来,用小刀将巴在骨头上的肉剃下来和萝卜一起炖,剃骨肉吃起来比大肥肉吃来更香,大骨腔里的骨髓抠出来给庭柯吃,脊椎骨里的脊髓捅出来给庭芝吃。

    “吃这个,补脑的。”

    庭芝接过来:“大哥,你怎么不吃?”

    “好,一起吃,老四你多吃点,正长身体呢。”庭霜看他们吃得香打心眼里高兴,忽然体会到一种当妈妈的感觉,看家人吃得香就觉得幸福。

    “嗯。”庭芝边吃边说,“前几天我读书的时候觉得脑袋发晕呢,现在吃到肉,身上都有力气了。”

    “什么?你脑袋发晕了?那是血虚,赶紧多吃点。”庭辉把几条猪肚夹在庭芝的碗里,又对庭霜说:“大哥你做饭的手艺真不错,比酒店里的大厨做得都好,简直不敢想象。”

    庭霜得意起来:“我做的菜虽然上不了正经大席,但是填你们几个的肚子还是没问题的。”

    庭辉捧着大骨啃,不放过一丝肉星,满脸都是油,也顾不上形象了,忽然生起感叹来:“以前我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油盐多少钱一斤都不知道,谁能想得到,我们会落到这一步,一点肉居然能让我们这么高兴。原来幸福就这么简单,一家人平平安安聚在一起吃东西就很幸福了。早知道的话,以前真该珍惜,不该挑剔抱怨。”

    “你小子以前最是事多,现在明白什么是幸福,真是变得懂事了啊。”庭霜笑起来,想起来梁实秋曾在一篇文里说,男人是最馋的动物,一顿好吃的下肚,能让他们的人生观都能发生改变,看来也不全是夸张之言。真有趣。

    “我本来就很懂事嘛,是你没发现。”庭辉夹了一筷子肚条塞嘴里,“今天吃到肉,我肚子里的小蛔虫都高兴得跳起来了。”

    “前几天你明明说你的小蛔虫饿死了。”庭芝笑话他。

    “因为吃到肉,小蛔虫又复活了。”庭辉夸张地感叹,“有大哥真是幸福啊,真不敢相信没有大哥我们该怎么办啊。”

    “就你话多,饭渣子都喷出来了,有好吃的还塞不住你的嘴。”庭霜皱眉教训他,给他夹一筷子菜。

    “连话都不让说了。”庭辉嘟囔两声低头吃饭,没消停一会儿看庭柯埋头苦吃不说话,又说:“老三你别只顾吃,边吃边聊嘛,瞧你那吃相,饿死鬼一样,小心噎着。”又把汤推到庭柯跟前。

    庭柯一直没有说话,狼吞虎咽啃了几个窝头吃了一碗剃骨肉炖萝卜,又喝了几碗汤才放下筷子。长出一口气:“真是好吃呀。”

    这才问道:“大哥,你弄来那么多布头干啥?”

    “给大英子,她说布头可以做好多用处。”

    庭柯过去翻拣布头,说:“我拿几块缝东西吧。”

    “我倒忘了你最喜欢做那些娘们干的活。”庭辉笑起来,“什么淘胭脂了,做香粉了,缝荷包什么的。”

    庭柯一边翻拣着布块一边说:“谁规定有的事许女人干不许男人做,我伤了脚干不了活,成天坐着不动闷死了,我把这些布块拼在一起,可以做被面。”

    “咱家有被面,还是百蝶穿花,鱼戏莲什么的绸缎呢。”

    “把布头拼起来也可以做被面,那些绸缎被面咱们去当了换钱或是拿来送礼也行。”

    庭霜有些惊讶:“头一回发现,老三你真会过日子呀。”

    庭柯不好意思地摸头:“我只是想找点事做罢了。”

    庭辉笑道:“他哪里会过,他是除了拼布头其它的什么都不会,做衣服不会,绣花不会,只会这个。”

    庭柯反驳:“你连这个也不会呢。”

    第二天,庭霜把布头送到周婶家,把麻球分给村里的小孩子们,一群大小孩子们蹦得老高又叫又笑,这让庭霜在村里赢得极高的威望,当然只限于小孩子里面。

    地里的庄稼已经到了该追肥的时候,这两天,庭霜拾粪沤肥忙个不停。等收工回家,意外地发现庭辉在厨房忙活,庭柯在旁边说话,看他进来,立马闭了嘴不说。

    庭霜很疑惑,这两小子又背着他说什么,有阴谋,一定有阴谋。

    正要问究竟,上前一看却发现庭辉在擀面。

    庭霜很惊讶,不忘打趣:“今早出门也忘了看太阳从哪边儿出来了,老三你看到今儿太阳从哪边出来吗?”

    庭柯捂着嘴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