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7

      状元及第 作者:不老春

    日常生活的便捷性不能与现代想比,但既不用为生计而发愁,又不用拼命的努力奋斗,也不算很亏了。但是……

    想到《建昭纪事》的原剧情,何颐愁眉苦脸起来。

    《建昭纪事》是本权谋小说,讲的是男主角从先太子遗腹子,一步步成长为千古一帝的故事。

    不过何颐运气不太好,穿到了故事发生的二十年前。

    原文中倒是提到了理国公府何家。但他将原文翻了好几遍,都没能找到与四房相关的故事情节。最终在某个配角的口中得知,二十年后的何家四房是绝了户的,连过继去的儿子都没能保住。

    何颐不由猜测,绝户一事会不会就是从这次下毒开始?原身母子死了,四房便只剩下一对六岁的龙凤胎,暗害起来就更容易了。

    何颐按照原文的时间推算了下。如今是弘道十一年,男主角恐怕还未出生,他便是想抱大腿也不成。而随着男主生父昭隆太子的死亡,大宁官场将迎来一场骤变。无数官员会卷入其中,更有数家大员被抄家灭族。

    虽然二十年后仍然有理国公府,但何颐无法确定,何家在这场风暴中是否受到影响,又会受到多大的影响。为自保,四房必须尽量躲开永宁这个风暴中心。

    何颐将自己的谋划在脑海里过了一遍。

    若是这次计划执行顺利,不仅能报了下毒之仇,也能将何家四房被人暗害的事公之于众。为他今后可能会采取的行动做铺垫。

    想到这里,何颐从浴桶中站起身。

    “观棋,准备纸墨。我要写状子。”

    次日清晨,宵禁刚刚结束,天还蒙蒙亮,何家仆人就倾巢而出。一半被派去城门守着,另一半则在外城各处寻找四房的踪迹。

    但这注定是一场白忙。

    第4章 第 4 章

    宛平县衙里,蒋县令瞅着堂下坐着的少年,愁的差点将胡子给揪掉。

    今天早上,他刚出屋子就听到前堂有击鼓声。蒋县令先还以为是不懂事的刁民乱敲鼓。待到将苦主宣上堂,差点被被吓得跌下太师椅。

    若在别处,一县之尊也算是实权父母官。但这宛平县令却是最清闲又最难做的官。

    宛平县乃是永宁府的附郭县,若仅是如此便罢了。坏就坏在永宁是本朝首都,大宁的重要衙门全在城中,在职的、待职的官员更是多如过江之鲫,且大半都比七品县令位尊权重。

    一般的大案是轮不着宛平县沾手的,他所能处理的也就是些鸡零狗碎的琐事。即便如此蒋县令也不敢掉以轻心。

    毕竟很有可能堂下跪着的人中就会有与某官员是亲戚关系的。有时甚至原告被告都有后台,不论判谁赢都会得罪另一方。

    每次升堂,蒋县令都在观察堂下原告被告的脸色。妄图从两方面色上猜出谁是有后台的,谁的后台比较大。

    为了不得罪任何一位上官,蒋县令差点将头给挠秃了。

    今日倒是不用猜了,这何家五少爷全永宁城恐怕没有不认识的。

    但蒋县令却更愁了,国公府这个等级的案子,哪是他一个小小县令能沾的。

    “去府上传话的衙役应当还需等些时候才能回来。何少爷,您看要不咱们去先去后堂坐会儿,顺道喝杯茶解解乏?”

    蒋县令用眼神示意何颐:若真当着所有人的面将事情抖开,贵府岂不是丢脸丢到全京城都知道了?

    宛平县令这个职位不受重视,就连县衙亦是如此。县衙的正对面就是一座茶楼,日日宾客盈座,生意比旁处好了数倍不止。听说这茶楼背后东家是京中某大员,蒋县令经常怀疑,茶楼建在此处是为了将县衙审案当做佐茶的趣事,用以吸引客人。

    往日县衙处置的都是些小事,原告被告上了堂分解一番便能解决。县衙门口那只申冤鼓几乎成了摆设。今日鼓声才刚一响,周边百姓就围了上来。

    听说是国公府两房太太打官司,百姓们兴奋的直搓手。竟还有人跑去大街上嚎了几嗓子,引来了更多百姓。对面的茶楼更是将所有窗户都打开了来,里头茶客们耳朵竖的老高,频频往这边瞧。

    蒋县令不知道,何颐是特意选在宛平县衙告状的。为的就是不能及时将消息传到理国公府,何家没法将事情捂住。

    若是告到永宁府衙,理国公府即刻就能知晓。到时定是何家关起门来自己解决。以王氏娘家的势力,恐怕四房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这绝不是何颐希望得到的结果。

    “县尊大人,您升了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