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阅读_第 264 章
念孙子厉害,所以进宫求了个恩典,皇上仁慈,下旨放了世子爷一个月的假,让他们祖孙团聚。
王爷也不想声张,所以京城没什么风传出来。”
马晋这才明白,薛达身上有事,也不耽误,把八王爷送给马晋的贺礼取出,一对绿莹莹的翡翠马。
马晋收下贺礼,让薛达帮忙带话,他改日去王府道谢。
薛达点点头就准备离开,马晋亲自相送,临到门口时,薛达突然一拍脑门,懊恼道。
“对了,差点忘了,临来时,王爷让我跟你说,让你抓紧写新书,别光顾着都察院,再耽误了正事。”
马晋:“……”
……
薛达刚走不久,马晋回到席间坐下,成天乐刚要开口调侃马晋面子大,连八王爷都派人前来祝贺。
方才来的门房又跑来了:“老爷,肃王府的人来了。”
得…
又得去。
马晋对席间众人告了声罪,匆匆和门房前去迎客。
颜易派来的也是府中管家,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姓秦。
这位秦管家话不多,寒暄了几句,就代表颜易恭贺马晋乔迁之喜,然后递上贺礼,一副苏东坡的真迹。
接着就告辞离开,马晋就喜欢这样的利落xing子,痛快。
心情愉快的送这位秦管家出门,结果秦管家的一句话,把马晋吓得冷汗打湿了衣衫。
趁着两人分开时,秦管家靠近马晋,压低声音道:“我家王爷说,户部张习的事,要多亏马大人提醒,他让小的替大人道谢。”
话刚说完,秦管家对马晋一拱手,转身离去,马府的大门前只留下满脸复杂的马晋。
……
当天,除了八王爷和颜易,也有不少人祝贺马晋乔迁。
比如马晋都察院的上司吕善文、贺晃,十三皇子颜元,还有因为德永班官司打过jiāo道的顺天府治中孙守,都有送来贺礼。
还有马晋的铁杆书迷梁正、成明,带着一些书迷登门道贺,让马晋很高兴,又加了两桌酒席。
其中最让马晋意想不到的,是礼部右侍郎杨晃。
这位杨侍郎派人给马晋送了一套上等的笔墨纸砚,还专门带话,问马晋什么时候重新出山说书,让马晋哭笑不得。
总之,办了次宴席,马晋不但没亏,还赚了不少……
第一百六十章 教徒弟和新书《武唐》
四月二十二
将军台
马府正房
从都察院散值,马晋径直返回家中,换了身衣服,让下人把躺椅搬到院子里。
马晋躺在躺椅上,一边吃着点心,一边捧着一册书稿看的津津有味。
而在他面前,以郭同、彭善为首十个评书学徒,也一人拿着一本《隋唐演义》,埋头苦背。
只是那一脸的严肃。和马晋的惬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评书说到底是一门语言艺术,最开始的说书先生说的书,就是把小说书面上的情节,或者听来的故事,加以改造变化,然后以口语的描述的形式讲出来。
后来慢慢发展,才形成了评书自己的体系。
马晋记得,他前世曾在一个论坛上看过,一篇以前的评书老先生怎么教徒弟的文章。
以前的评书学徒,几岁就开始跟着师父,像是老郭,七八岁时就开始跟在高庆海高先生身边学习评书。
七八岁的小孩儿,连字都认不全,该怎么学?
跟着一旁听着师父说书。
师父在书馆说书时,这些学徒一旁听,不管年纪多大,记不记的熟,先听师父是怎么说的书。
一边听,一边往心里记,记住先生的语气变化,搭配动作,怎么挖扣子,怎么和底下的观众互动。
这一听就是几年,把先生的语气段子都给记熟了,再配合台下苦练多年的基本功。
评书艺人的基本功就是口舌利落,什么绕口令,大贯口都得一气呵成,半点磕巴不能打。
嗓门也得洪亮有劲,那个时候可没有什么话筒音响,全靠的一副肉嗓子,你要是说书声音不够大,后边的客人听不见,当场就得zhà毛,砸你场子。
还有气力得足,有时说书先生一说书就得说上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