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24
回到隋唐当好汉 作者:泠雨
嗣、裴世矩等人激动万分。他们只清楚煮盐法,根本不知道晒盐法,特别是去冰法更是让他们震撼无比。
“老大,你这是那里学来的,这方法太牛掰!河东一带的盐厂我也去看过,那叫一个复杂,且生产量非常的低,人工成本很高,你这完全就是无本买卖。”
看到杜如晦激动的样子,双手捧着雪白的食盐,嘴巴里不停的在嘀咕。对于杜如晦等人来说,这种方式生产食盐真的新奇,很震撼!已经打破了他们心中原有的观念和想法。在杜如晦等人心中,生产食盐首先要找到盐井,随后再打井抽卤水,随后再蒸煮。那里会想到从海水里就能提炼出食盐。
“克明,你应该清楚在宝岛上咱们还有二个大型盐厂,现中原一带的食盐市场,生产出来的食起因在部分都销售到中原一带,整个中原食盐市场占据了三成以上。”
姜松在宝岛上兴建的盐厂,其产品绝大部分都被商人从宝岛走私到中原销售。从而让朝廷生产经营的盐厂市场份额逐渐下降,效率越来越差。谁让从宝岛走私到中原的食盐价格只有朝廷生产的二成不到呢?商家见有暴利,当然愿意冒风险从宝岛上走私食盐到中原销售。再说了,姜松手下的海关巡逻队只要没有偷税,只要是从宝岛上出来的产品根本不会理会什么走私。
“老大,我是听说过,只是没有见过这种生产方式和过程。”
裴世矩摇头苦笑道:“克明,老大的这种上食盐生产方式,其实和古籍上所记载的有点相似。沿海一带的百姓,就是用自家的锅煮海水,从而得到食盐。只是那种生产方式太原始,不适宜大规模生产,毕竟海水含盐成分太少。”
呵呵呵!
“老裴说的对,其实这和百姓用锅煮海水得盐是一个道理,没有什么稀奇的。只是采取日照方式后,生产成本下降,能大规模生产。”
韦福嗣迷惑不解的道:“老大,你怎么知道冰里不含盐份呢?”
姜松有点傻眼,真不好回答韦福嗣的问题,总不能说这是科普常识,只要是后世人小学生都知道吧!
姜松愣了片刻后呵一笑道:“老韦,这事说来凑巧,小时候一次意外中,让盐碗里的水结了冰,这才发现冰是不含盐的。”
姜松的解释很勉强,世上那有这么多的凑巧的事。不过也找不到什么可行的说法,只能是相信姜松的忽悠,再说了,姜松是头,总得给点面子。既然姜松不愿意多谈。作为姜松的麾下,能追根询问吗?
杜如晦兴奋一阵后道:“老大,食盐的销售我找了几家大的商家,都是专门从事草原贸易的。只要这些人销售后,不用多少天草原上的人估计也会得到消息,到时候咱们销售根本不用担心。”
“克明,在供货时,中原商人和草原商人还是要有一定的区别,供给中原商人的价格要适当低点。毕竟中原商人是咱们的根本保障,草原商人没有保障。”
“老大,放心吧!这些事都交待具体分管的官员了,不会出错的。”
第440章 战果被抢
“走!咱们好长时间没有在一起喝酒了,今晚咱们不醉不休!”
说完后,姜松带着杜如晦、韦福嗣、裴世矩几人回到中军大帐内。见李靖还在埋头在地图上,用直尺不断的比划,不时皱起眉头。
几个月来,姜松基本没有过问战事,所有战役都是由李靖具体负责指挥作战。而杜如晦、韦福嗣、裴世矩等人则忙于内政事务,也帮不上忙,把李靖累的,人都瘦了一大圈。
伏允原来的汗王府成了中军大帐,姜松、李靖、杜如晦、韦福嗣等人都住在府上。每天李靖都要向从这里发出多道命令,时时掌握吐谷浑人的最新情况,针对新的情报及时调整几路大军的行动方法。
姜松虽然没有过问战事,并不代表姜松俩眼漆黑,对于战事的进展还是清楚的。几路大军在清剿吐谷浑的残兵败将时,所到之处基本能轻松摆平,顺利把张掖、酒泉等地收入囊中。不过在进攻玉门关时出现了新的情况。
由于伏允可汗手下三十万吐谷浑铁骑灰飞烟灭,在随后的清剿中伏允也被俘虏,并及时送到了洛阳城中交给皇帝处理。然而,一直野心勃勃的吐蕃却在这个时候出兵抢占了玉门关、敦煌、鄯善等原吐谷浑占领的地盘,一下子打乱了姜松大军的计划,让战事有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玉门关的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是连接中原到西域的重要纽带,是兵家必争之地。玉门关是抵挡西域、吐蕃等草原民族入侵中原的必经之地,是个险关。只要守信玉门关,就等于斩断了从西面入侵的敌人。只有拿下玉门关,才能向西挺进。
玉门关易守难攻,算得上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展。如果是斗志丧失的吐谷浑残兵败将驻守的话,打下玉门关不会有任何的阻挡。目前玉门关被吐蕃抢占后,问题就严重了。要想顺利拿下玉门关,得付出很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