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342

      [综]和古代名人同在 作者:风雨琉璃

    一凛:

    自打到了这山里,自家郎君似乎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再不是往日捧着书的谦谦君子模样了,一下子会了好些平日想都想不到的东西,难道说这真的是天官赐福了?那若是这样……不行,今儿晚上不睡了,怎么也要给天官好好上香才是。天官保佑啊,让我家郎君继续这么能干下去,老秦家兴旺有望了。

    当当当!恭喜阿玉,洗脑出新一代天官信徒一名!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历法需要说明的是:

    古代其实没有“春节”这个概念,辛亥革命后湖北军政府为推广公历纪年,这才把中国传统的年节改为春节,所以“春节”一词的历史仅仅百余年,古人将春节都叫做“年节”,而年节的历史与古代农耕文化密不可分。虽然年节由来已久,但在不同朝代,年节的日期也大为不同,而这主要是因为各朝所用历法不同而导致的。我国最早使用的历法是夏朝的“夏历”,即现在普遍意义上的“农历”,夏历根据天干地支将全年分为十二个月,对应十二生肖,夏人规定建寅为正月,即每年一月为新年初始,这与现代农历并无太大差别。

    成汤代夏,殷商君王改建丑为正,规定夏历十二月为正月,即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如此一来,商人过年的时间就比夏人提前了整整一个月;周朝建立后又改变历法,将建子定为岁首,即夏历十一月为正月,十一月初一为元旦,虽然周天子是这样规定的,然而一些诸侯国仍旧沿用殷商历法,这就导致不同地方过年日期却可能相差一个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认为各国采取不同历法的做法着实混乱,于是下诏全国统一以建亥为正,即夏历十月初一为元旦,这就导致秦帝国的过年时间几乎与现在的国庆节重合。

    秦朝二世而亡,汉代沿用秦历,规定每年十月一日为年,不过汉初时曾对历法进行了一定改革,要求百姓不以十月为正,而是直接称呼十月为年。不过这并没有持续多久,汉武帝改元太初时,太史令司马迁制定了更为严谨的《太初历》以正农时。太初历复用夏历,将建寅作为岁首,这就与现代春节的时间相符合了。太初历一直沿用至西汉末年,直至王莽篡汉才被废除,王莽为巩固统治,宣扬“复古”而改用殷历,又把十二月作为正月,百姓们这下不买账了,民间也就按照太初历过日子,仍以一月为正。更始帝刘玄登基后,又把官方历法给改了回来,继续遵从夏历。

    三国时期,曹魏又把官方历法给改为景初历,夏历十二月再次成为正月,西晋一统天下后随后在全国推行景初历。时间一长,百姓们也就习惯于十二月为年,觉得提前一个月过年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不过到了南朝刘宋时期,宋文帝刘义隆一心想要青史留名,成本最低的办法就是更改历法,于是他在元嘉二十二年(公元445年)颁行《元嘉历》,规定夏历一月为正。由于当时南北分立,长江两边沿用的历法并不一致,北朝国家采用景初历,南朝则用元嘉历,一些江北的百姓在十二月过年之后,一月回到江南老家可能又要再过一次年。

    北周时期,统治者改用甲子元历,以一月为年。在隋朝统一南北后,百姓们过年的日期又得到了统一。至此,以夏历一月初一为年节的传统基本确定了下来。当然,这中间还有个小插曲,武曌篡唐建周之时,再度实行周历,直到退位后才又将历法改回为夏历。此后,中国过年的日期再无变化,时至今日都是如此。

    第168章 在三国做个大当家21

    月光柔和而清冷, 洒落在山涧,映衬的那皑皑白雪越发的晶莹透亮起来,水墨一般的画卷, 带着几许神秘和安逸, 而在这样的一片静逸中, 星光点点的继续火苗, 突兀的闪现其中。隐约间似乎成了这一幕天上人间画卷中的核心,吸引了无数的瞩目。

    山中野兽戒备的在附近游走,天上鸟虫几经踌躇转身而去,倒是身在其中的人对此一无所知,更无所顾忌。唯有偶尔起夜巡夜的人,侧目而向时, 能看到那一双双看向火光的温和眼神。

    沿着石壁的一排冰灯, 就这样在众人瞩目中坚持了后半个冬季, 直到冰雪融化,才渺无踪迹。当这灯突然消失的瞬间, 不知怎么, 所有人的心里感觉十分的失落,夜间也总忍不住频频回头, 如此这般的牵挂之下,才过了没几日, 类似于冰灯的,几个木质的器物,又在原地出现了。夜里又有了火光, 即使不如冰灯光亮,可它们就在那里,伫立无言,温和以待,让这一片人类所在充斥着让人安心的力量。

    于此同时,随着往来阿玉这里的人越发的频繁,这样木质蹲座的路灯,也消无声息的在别处落地开花起来。像是顾三,它们的村子中就有,就在那村口石牌坊处,数量不多,前后左右不过是四个,可这四个却照亮了所有村民回家的路。

    这或许是这个时代,不是这个时空最早的路灯吧!阿玉不确定,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无意中又创造了一个历史,他也没工夫细究这些,因为随着春的到来,季节变化之下的风寒病症越发的多了起来。所以喽,他这里随着他的名声的传播,也变得越发的忙碌起来。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