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82

      农场具现进程报告 作者:眷介

    助下坐了起来,皇帝抓住卫稷想收回去的手,落在了自己的床边,“我已经老了……”不等卫稷劝慰的话说出口,皇帝止住他想说的话,继续。

    “本来,禅位之事不应当如此轻乎,但是,朕这些年实感精力不足,时时困倦无法理事,加之此次之事,以后恐无心力,在这里便将这已经摇摇的皇位传于你吧,以后一干事宜,你便自做主,不必事事再来寻我意见。”

    话到此处,卫稷已经在跪在了床下,实实在在地磕了几个头,想制止皇帝再说下去,皇帝却看也不看他,只自顾说着自己的打算。

    “此次逢变,出逃慌张,未及带出玉玺,恐怕已经为你十七叔所用,如此一来,我们必处处受制,但朕少时私印是时时带在身上的,去给朕准备纸笔吧……”

    卫稷又磕了两个响头,见皇帝态度坚决,方才示意太子妃前去找小师傅要了纸来。太子妃去要了纸笔,恭敬地捧递到床边,卫翎帮着拿了小凳放到床边,皇帝撑着身体写完,搁下笔,又缓了许久,又才开口。

    “此三张,一为禅位旨意,你且好好保管,一会儿将此观中师傅都叫来,便作证人宣读旨意。一为征讨惠王的陈罪书,你等想法散出,想必勤王之事,可以与谋。最后一张,乃是我现下大约能够调动的全部人马,你便依此谋事吧。”

    将自己的打算交待清楚,皇帝又叹了口气,“朕在位三十余年,兢兢业业,夙兴夜寐,只为不负祖宗基业,原想壮大我卫国山河,却怎料到老时,竟然兄弟反目,置祖宗基业于此飘摇之境,置我卫国百姓于动荡之秋,实在于心有愧,心里委实难安。”

    话到此处,一行浊泪从这位江山之主的脸上划过,隐在脸上沟壑之中。

    卫稷见此方不再推拒,再一扣头,恭敬接下旨意。

    封元靠在卫城边上,只觉得他的手臂在这时猛地一抽。他不敢抬头去看卫城此时的表情,他怕自己会忍不住想抱他。最后,封元只是伸出手,轻轻搭在了卫城的臂肘上,缓缓摩挲两下,不再动作。

    “父皇——儿臣必不负父皇所托,定将使我卫国山河重归安稳!”

    “如此便罢——你们出去吧!”

    一行人方才出了房间。

    ……

    扬光末年,新帝于磬州负云山秘密继位,与此同时,伪帝卫域于京都发出告天下书,言恭王有不臣之心,为争夺皇位丧失仁孝之心,害死父兄,皇室宗亲共择二皇子继承帝位,即日登基。

    同时传出的,还有对卫城的通缉令,上加盖帝印,发往各地。

    作者有话要说:

    估计还有一章就完了,然后会有现代番外,之后就正式完结了。

    新文《送个外卖而已》求收,最近存稿中……尽量日更,争取加更。

    第60章 完结章

    承负元年元月二十日,恭王领军进京,围于京郊。

    在此之前,各路匪徒沿途扰民行军,汇于岚城,犄抵京师,扬清君侧卫正统之大旗,于岚城强征城中富商,扩充军备,援合京都。与此同时,京中戒严,闲杂人等不许随意上街走动,王侯贵爵奉召进宫,不得离开。皇子皇孙皆暗中被囚于宫中。

    卫稷自在负云山上继了皇位,老皇帝便不再许他前去床前侍疾,只命他一定要歼灭逆贼,拨乱反正。卫稷当晚于房中燃灯到天亮,第二日与卫城商量后便动身前去汇拢老皇帝年轻时的旧部。

    这些人,以前帮助老皇帝夺得了帝位,功竟后,一些人入了朝,而他们便是激流勇退,保得丰厚家底的人。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私下里为老皇帝行使秘监百官的权利,是皇帝不使自己受制于朝堂的有力武器。到了此时,也是一个很让卫稷看重的人选。

    只是他们匆匆到了负云山中,身边也没有带任何人,老十七王爷在京中找不到他们,想必现在已经派了人出了京,来追他们了。

    所以,就是这些人中有知道京城出了什么事情的,现在便是想联系也联系不上人了!

    卫稷请了货郎往京中秘密联系自己的人,这才终于把自己的人给拉到了身边,就这也还不敢把明面上露过太多次脸的人给拉出来,以免让老十七王爷嗅到味,也咬了上来。

    这方面上,反倒是不如卫城来得方便。

    有了人手在身边,卫稷便动身前去联系人去了。太子妃到了此种情况,虽然是担心自己父亲的安危,却也明白,还是得以大局为重,便同太子商议了,只身留在了观中,照顾老皇帝。

    这所道观,虽是女观,却也不是完全没有男客,所幸,一般只会在特别的时间允许人在观中留宿,所以,人员往来,也还算是比较简单。

    再加上,卫翎来时带了人来,太子妃在这里也还有所照应,加上皇帝此时不便离开观中,卫翎又不便擅自离岗,太子最后这才同意。

    卫稷离开当日,卫城和封元便接到消息,他们此前运出的铁矿都已经全都被做成了,并着小五与袁毅一起往京中折返,卫城与封元便趁着无人注意,到后山中寻了一隐密处,把之前承诺卫稷的,他有办法弄到粮食从农场里弄了出来。

    再几日,接到消息,前去调兵的人并卫河,一并往京城来了。

    得了消息,封元的视线便一直没有怎么往卫城身边凑,就连吃饭喝水,也尽量地不着痕迹地不去让卫城经手——他怕卫城会给他下药,像小说故事里说的那样,面对危险的时候,其中一方会完全地忽略对方的意愿,不允许对方跟他一起去冒险。

    每次看到这样的情节,封元总是想,不知道那个慷慨赴死的英雄,如果没有能够活着回来,留下的那个能不能过上他以为——或者说他想像中的那种日子。

    亦或者说,这些人其实并没有想过,作为被留下来的一方,对方会过什么样的日子。

    封元不想去赌卫城是故事主角的可能,所以,即便这样的做法有些不信任卫城,他也还是用尽了全力去防范卫城一时脑抽,做出这种事情来。

    卫城一向感觉敏锐,封元不知道他是不是已经察觉出了他的举动,只是为了他对农场的信任,以及对他们两个以后可能有的生活的想象,他强迫自己不去在意这个问题,把全部精力全都放在了防范上面。

    实际上,卫城倒不是没有想过这件事,毕竟,这次去与以往不同。

    只是上次在了奉卫发生的事情,便已经够他后怕的。这次再去,面对的可是短兵相接,刀剑相向的局面,一旦交战起来,四面都是想要置他于死地,以立功勋的人,他便是有再大能耐,也不是长了三头六臂,多的是顾不来的时候。

    他便是理所应当的觉得,这次封元不应当去。

    只是,这些日子,看到了封元的作为,他也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