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段阅读_第 2 章

      文昶习武。

    同年,陆大人请了私塾先生进家教习陆惠班诗词歌赋。

    天顺九年春天,沈文昶的娘亲去世了,沈文昶跑到山头大哭。

    同年,陆大人的好友张守备携儿子张子辽拜访陆家。

    天顺十二年,沈仲南续了弦,娶了同城王秀才的女儿,沈文昶大闹婚堂。

    天顺十六年,沈文昶有了同父异母的妹妹,小名儿唤作秋儿。同年冬天,沈文昶nǎinǎi去世。

    天顺二十年,沈文昶被沈仲南送进了华中书院。

    同年秋天,陆大人被派往南通做知府,全家迁南通。

    作者有话要说:  入错新房嫁对人第二部 ---错抬花轿娶对妻

    敬请收藏~~~

    第2章 第一章

    天顺十九年,秋。

    南通府原知府告老还乡,大周天顺陛下下派当朝御史中丞陆文正为南通知府。朝后第二天陆大人携带圣旨和文书领着老管家走马上任,半月后,陆大人一家举家迁往南通。

    南通是大周最为富庶之地,南北四通八达,既是商人往来之地,又是文人雅士聚集之所。城内剡江,云亭,沁湖,鸣山几处颇得文人们的喜爱,往往要在这几处举行诗会,届时高朋满座,畅所yu言,留下许多为人吟诵的佳作。

    去年正五品守备张大人的儿子张子辽求学南通华中书院,在上巳节三月初三日作了一首佳赋,被文人广为传诵。当时正值高贤会聚云亭,张子辽少年才子之名在此扬于南通。

    赋中有两句被书院提在学堂门柱之上:良谈吐玉,剡江与普汉争流;书声绕梁,白云将红霞并起。

    张子辽人如其才,虽是武将之子却是生的儒雅翩翩。文人诗会之中,也多能出口成章,为人也颇多豪气,常请书院中三位同窗喝酒论诗,四人被称之为南通四才。

    今日一大早,张子辽早早离了书院,进了南通府衙后院。

    后院中,梧桐树下,陆知府正瞧着历年的案卷,他上任一月来勤勤勉勉,不曾懈怠,因而脸上多有倦容。

    “陆伯父!”张子辽被衙役引进月亮门,快走几步朝着陆文正行了一礼。

    陆文正闻声放下案卷,笑问道:“是贤侄来了啊,贤侄今日为何清晨至此啊,可是有甚急事?”

    张子辽听得长辈问话,忙道:“伯父,算着时日,伯母与清猗妹妹,青喆弟弟也该到南通了,小侄理应早早前来相迎。”

    此话一出,倒是令陆文正愣了一下,算着时日确实今天也该到了。陆文正抬眸仔仔细细打量了下眼前的少年,想不到此子倒是比他还上心。这时他忽然想起自家夫人的戏言,莫不是此子当真有意惠班?其实他们二人也算的志同道合,当真将惠班许与此子倒也未尝不可,况此子才学确实难得。

    “既如此,那便坐下吧。”陆文正拍了拍身侧的石凳子。

    待张子辽坐下后,陆文正笑道:“今儿个早膳之时我可是拜读了贤侄大作啊,不负少年才子之名!”

    张子辽得了陆文正的夸奖,心下万分高兴,坐在陆文正身旁笑道:“伯父谬赞,小侄之作尚有多处不通,‘少年才子’都是好友同窗之间玩闹罢了,总比不得清漪妹妹,才学被当朝太傅称赞,得太后和陛下赏识。”

    “你清漪妹妹虽被陛下特允进国学院授课,可她终究是女子啊。”陆文正心情甚好,爽朗大笑,从案卷底下抽出一张纸,读道:“莲有藕兮藕有枝,才有用兮用才时。何当摇曳华实移,为君含香龙凤池。有此大才有此大志,贤侄也不必过于自谦。来,来,咱们闲聊诗赋,坐等赶路人。”

    此时,陆府家眷的马车已过了临河桥,再有半个时辰左右便可入南通城门。

    秋天的南通并没有让人感到萧条,尤其是鸣山上枫叶似火,反而填了文人们的雅趣,在鸣山上的凉亭处赏枫叶,吟诗赋。

    鸣山对面,南通城门右侧不到三百米处有一中唐,中唐是用来给人们斗鸡的场所,周围挤满了人,水泄不通。叫好声,呐喊声,一声压过一声。

    不远处,有两个少年,怀中各抱着一只鸡,一路飞奔过来,鬓边的发丝随着奔跑向后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