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79章 陪审

      执宰大明 作者:小黑醉酒

    杨士奇并不在献县县城,由于宣德帝的随行人员众,因此大部分的军队只能在城外宿营。

    为了防止士兵骚扰周边村镇的bǎi xìng ,宣德帝命杨士奇前去巡视城外的军营,张昊和李云天等人陪着他四处走动查看。

    宣德帝已经下令骁武军到讲武堂京郊大营驻防,作为骁武军的统兵将领,李云天在回京的路上自然要与骁武军吃住在起,在张昊等勋贵的眼中他现在已经完全成为了员合格的将领。

    接到宣德帝召他回城议事的谕旨后,杨士奇lì kè 赶了huí qù ,此时此刻李云天根本不知道宣德帝那里出了大事。

    直到第二天,李云天才听说杨士奇和杨荣私下里因为赵王的事情大吵了场,并且闹到了宣德帝那里。

    杨荣认为赵王这次虽然没有举兵造反,是因为受到了刘方和牛世豪的威慑,其在彰德拥兵自重,私下里肯定与汉王有所勾结,只要交给锦衣卫查便知。

    杨士奇则认为赵王未反,则朝廷师出无名,难以服众,对赵王之事要从长计议,岂可交与锦衣卫那群虎狼之人审理,即便是没事也能整出事情来。

    况且,永乐帝只有三个子嗣,如今先帝已经驾崩,汉王犯下了弥天大罪,如果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把赵王也给抓了,让天下人如何看朝廷,以后又有何颜面去见永乐帝?

    后来,由于杨士奇获得了杨溥的支持,而骞义和夏元吉也被杨士奇说服,这使得杨荣唯有放弃自己的想法,使得这件事情不了了之,赵王有惊无险地躲过了这劫。

    面对杨士奇和杨荣的这次冲突,李云天心中感到颇为;,同样身为宣德帝的近臣,杨士奇和杨荣的意见旦相左,必定会影响到宣德帝。

    虽然李云天并不愿意看见这种局面的发生,但这却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随着宣德帝解除汉王和赵王的隐患,也随着内阁权势的日益增大,朝廷内部的争斗必将加激烈和复杂。

    宣德帝回到京城的时候的已经腊月二十五,京城里早已经年味十足,喜气洋洋,家家户户张灯结彩,zhǔn bèi 迎接新年的到来。

    就在宣德帝回京后不久,真定府和居庸关相继传来了好消息,接到汉王的书信后,鲁仲乾和白德祥黯然下令所属的叛军向明军投降,两人知道自己罪孽深重,故而自尽而亡。

    直聚集在山海关的大宁都司军队随之也退回了驻地,大宁都司都指挥使由于没有派兵攻打山海关,因此侥幸逃过劫,被宣德帝调往南方任职。

    牛世豪在腊月二十九回了京城,随着鲁仲乾和白德祥的自尽,赵王已经难成气候,故而接到了宣德帝撤军的御命,快马加鞭提前赶回京城过年。

    为了安置汉王,宣德帝在西华门内修建了座高墙大院,用来幽禁汉王和他的家眷,并且取名为“逍遥城”,有人说是在嘲讽汉王,也有人说是寓意汉王在这里安享晚年,平淡过完余生,至于孰是孰非,那jiù shì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自此,汉王就在逍遥城里终老,闲暇时养花遛鸟,虽然不能迈出院门步,倒也落得个逍遥自在。

    直到汉王死后,汉王的家眷才得以搬离逍遥城,不过他们已经不再是大明曾经显赫的皇族,成为了平民bǎi xìng ,被安置在南方的城镇中生活,也算是得以善终。

    至于跟随汉王造反的人,那么就没有如此好的运气,朱恒、王斌、盛坚和罗山等汉王任命的五府六部的官员,以及起兵响应汉王、献城投靠汉王的官员,都被视为了造反谋逆的主犯,经审讯后纷纷被处死,其家眷也被连累,满门抄斩的满门抄斩,流配边疆的流配边疆。

    据事后tǒng jì ,由于牵扯到汉王造反事,被杀者有两千余人,流配者有七千余人。

    按理说,这种造反的大罪可是要株连九族的,不过宣德帝降下了恩旨,免了那些官员亲属的株连之苦。

    其中,朱恒由于最后时刻劝解汉王投降,故而其家眷罪减等,得以保全性命,流配边疆。

    王斌也因为支持汉王投降,得以留下个子嗣继承香火。

    本来以两人的罪责都应满门抄斩,不过李云天开口肯定了两人的功劳,使得两人的家眷得到了相应的宽大。

    在所有追随汉王叛乱的官员中,靳荣无疑是最幸运的个,由于他后来跟着李云天在青州立下了平叛战功,宣德帝赦免了他的罪责,让他回乡安享晚年去了。

    否则的话,靳荣将与山西都指挥使、天津卫副将等人样,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另外,朝廷里还有不少官员被汉王案牵连,例如武宁候冯长安、安武侯龚魁、兵部右侍郎武通、刑部左侍郎秦永祥等人,都被查出与汉王私下里暗中勾结。

    从汉王造反前派人潜入京城暗中联络张辅这件事上来看,汉王肯定在京城里还有其他的内应,不过汉王已经烧毁了与那些内应来往的书信,故而负责审问汉王叛乱案的主审和陪审们并没有找到冯长安等人有响应汉王造反的证据。

    故而,冯长安等人以暗中勾结藩王、图谋不轨的罪名被流配到了边疆,以儆效尤,也算是宣德帝网开面。

    随着冯长安干官员的丢官罢职,朝中各方势力为了他们空出来的wèi zhì 已经联合纵横,明争暗斗。

    由于汉王案案情复杂,涉案人员众,故而金纯和周征等人审了大半年才jié shù 。

    在各种各样的因素下,到了审理后期案子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失控的态势,那些涉案官员为了自保,有意或者被迫地检举和揭发了朝中的些同僚,使得那些同僚被抓入狱,受到了严刑拷打。

    值得提的是,主审和陪审只有在审理像朱恒和王斌这样极为重要的案犯时才会审,平常的时候则是两人组审理案犯,手下又有若干具体办事的官员。

    之所以这样做,是金纯和周征等人本身都有职务,不可能整天都审理案子,二来涉及此案的人员众,不分开审理的话几年也审不完,这也是为何宣德帝下子任命了个主审和九名陪审的原因。

    周征和李云天是翁婿,为了避嫌两人自然不可能分到起,故而李云天和福王搭档审案。

    福王年事已高,精力有限,需要李云天这样精于审案的年轻官员来协助,这使得两人这组的案子都是李云天在审理,福王只不过挂个空名罢了。

    在五个审案小组中,李云天和福王这组不仅办案效率最高,而且罪证确凿,并采用了宽容的政策,使得案犯个个心服口服。

    尤为重要的是,李云天和福王这组并没有趁机牵连无辜,倾轧朝廷中的同僚,反倒是查明了些无辜的同僚被诬陷。

    因此,在案件审理末期,那些其他审案小组中被无辜牵连进入汉王叛乱案的官员亲属发现李云天和福王秉公断案,故而为了讨个公道和清白,竟然纷纷到李云天和福王那里伸冤,请两人为他们做主。

    虽然李云天和福王并不负责另四个审案小组案件的审理,但两人有着陪审的身份,故而可以过问所有涉及汉王叛乱事的案件。

    这给李云天和福王出了个难题,也使得两人非常被动,两人虽能管那些被无辜牵连者的案子,可如此来无疑jiù shì 破坏了官场的规矩,得罪了同审的金纯等人。

    因此,李云天和福王并没有受理那些前来伸冤者的冤案,而是将此事奏请了宣德帝,宣德帝随后特意下了圣旨,让负责汉王叛乱案的主审和陪审在审案时适可而止,不要株连无辜,jìn kuài 平定此案。

    正是由于宣德帝的这道圣旨,汉王叛乱案这才得以落幕,那些被诬陷的无辜者也因此得以逃出生天,否则的话指不定有少人要蒙受不白之冤。

    经历了汉王叛乱案后,李云天清正廉明、秉公断案的名声在官场上不胫而走,威望日盛。

    说起来也着实是有些可笑,虽然大明官场的上的那些官员没有人愿意李云天以御史的身份巡查他们的地盘,可旦他们出了事,又纷纷希望李云天能主审他们所涉及的案件。

    自从李云天回到京城,李府就宾客盈门,门庭若市。

    京城里的官员商贾纷纷前来拜访,谁都知道李云天这次在平定汉王的叛乱中立下了大功,定会被宣德帝重赏,十有八九会被封爵,跃成为大明新的权贵。

    李云天本想闭门谢客,可些宾客的来头实在是太大,他天到晚在外面忙活倒眼不见心不烦,可家里的周雨婷不好将那些人拒之门外,唯有强打着精神招待。

    毕竟,这种迎来送往的事情以后将成为李府的常态,躲避并不是bàn fǎ 。

    不仅京城里的高官显贵难以在李府见到李云天,就连周雨婷见李云天面也不容易,李云天不仅要陪审汉王叛乱案,而且还要处理讲武堂的事情。

    尤其是骁武军在讲武堂京郊大营的安置,以及那些战死者和致残者的抚恤,使得李云天忙得是连轴转,时常连家都不着,即使过年也只在家里待了三天,大年初四就去了讲武堂京郊大营。

    除了在沧州养伤的伤员外,骁武军的人呼啦啦近万人在讲武堂京郊大营住下,衣食住行都遇到了不少麻烦。

    为了能使骁武军的人jìn kuài 安顿下来,李云天亲自去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骁武军不仅是他在大明军界立足的根本,同时也是未来编制新军的基础。

    而且,宣德帝对骁武军报以厚望,原本他还在dān xīn 李云天斗不过朝廷的那些勋贵,无法实行新的军制。

    可自从黑牛镇战后,宣德帝就对李云天充满了信心,他希望大明有像骁武军那样能征善战的悍勇之士。!^!

    %77%77%77%2e%64%75%30%30%2e%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