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四十四章 品肴鉴画

      窥灵眼 作者:幽目童

    云大个本不想占小便宜,跟我们蹭饭吃,但是他真的很想知道,自己的画法到底哪里有问题,于是面带羞涩的笑容,跟着我们起出了帐篷。

    出帐篷,jiù shì 小雪酸掉牙的埋怨声:“你们几个真让人操心,找了好半天,也不应声。”然后拍了姜漓屁股下,又说:“再不乖,打你屁屁。”

    姜漓傻笑着拉起小雪的手,就问:“该吃饭了吧?在哪吃呀?”

    小雪也是;,白了眼姜漓说:“走。”

    众人走在前面,我为了避免受到欺骗,跟在后面偷偷用天眼观察了下云大个,他现在的投影是匹高头大马,正轻松的向前小跑,好似满载的货物被卸下后,步伐矫健。看来他说的并不是假话,这些事在他的心里积压了太年,现在跟我们讲出来,真的是如释重负。

    可是这重负却落到了我的身上,本以为是给姜漓帮忙,没想到跟我的guān xì 越来越大,倒好像是众人为我而来,或者说是为我们大家而来。

    跟着小雪,我们来到了几个蒙古包前,这些蒙古包好像糖葫芦样,是并排盖在起的,大约有六七个,没细数。个不起眼的小门帘上方,挂了块匾,黑底金子写了几个蒙文,小雪说那是餐厅的意思。我再不识数,也知道那不是俩字,看来她对蒙文也是知半解。

    推开门帘进屋,里面和外面大不相同,犹如进入了间装修华丽的西式自助餐亭。餐厅内部是长方形,墙面贴了华丽的壁纸,看样子是砖砌的房子,外面装饰了连串的蒙古包。

    小雪说这顿是加餐,可是花了大价钱的,让我们使劲的吃。

    餐厅中间是个长条桌,桌子两旁摆满了椅子,我们这团的游客们,围坐在桌边,正举着高脚杯,喝红酒呢。他们身后的两边,各摆了个长条桌,桌子是两层,摆满了热气腾腾的菜肴,和各种凉菜、果盘。餐厅里的服务人员,还在不停的往桌子上摆着菜肴。

    小吃盆上面都贴有纸做的标签,正宗的蒙古奶酪条、炒米、奶豆腐、奶皮子、刀切酥等等,喝的也有很种,除了各种颜色的酒,还有奶茶、沙棘茶、马奶酒和鲜美的牛尾清汤,牛尾清汤被熬成了乳白色,看上去就营养丰富。

    主食有哈达饼、蒙古稍美(mài)、钢丝面、莜面、粉汤饺子、蒙古馃(guǒ)子,还有我头次吃的小笼渣肉蒸饭。热菜是丰盛了,除了那些我知道的猪肉炖粉条、熏鸡、大闸蟹、烤羊腿以及各种烤肉外,还在云大个的介绍下,认识了羊背子、扒驼掌、羊肉松、鱼匹子、草原八珍和烩银丝。

    光看着就口水直流,吃起来是绝顶的美味,其中我最喜欢的要数草原八珍了。云大个说这道菜的做法很独特,是蒙古地区的上乘菜品,在高档饭店才见得到。

    把泡好的发菜和鸡茸、蛋清、咸盐搅在起,摊成圆饼状蒸熟了,改刀后铺在盘子里打底。这里说的发菜是种类似头发的海藻,学名叫念珠藻。鸡茸也不是把鸡肉剁成茸,而是猪身上某个部位的肉。按照这种方法做出来鸡茸,色泽晶莹透亮的,也非常的爽口。

    这才刚刚开始,还要把驼掌心、驴冲、鹿鞭、驼峰、猴头蘑切成圆片,再把牛鞭切成花瓣形,全用纱巾包好,拿放有姜、葱和各种调料的汤,在锅里煮。

    煮完的猴头蘑片用调味品在锅里烧下,之后围摆在发菜四周。

    煮完后的驼掌心、驴冲、鹿鞭、驼峰片放在碗里,再用鸡汤和调料蒸。蒸熟后拣出葱姜,倒出汤汁,直接扣在发菜饼的上面。

    这还不算完,还要把之前煮得熟烂的牛鞭捞出来,摆在盘边用枸杞点缀。最后用煮肉的汤勾芡浇上去,再点上香油才齐活。

    光驴冲、鹿鞭、牛鞭这三样,就知道是大补了,再加上其他配菜,绝对是营养丰富。口感不用说了,有嫩有韧,wèi dào 鲜美,可以说吃了蒙古八珍,世间无美味。

    显然食用起来,要比烹饪过程快很,光是云大个讲述的工夫,那道菜就已经见底了,我还没吃够,那盘子里最后打底的发菜饼,也被众人分食。

    我们人端着个圆盘,手里拿着刀叉,选择了处靠边的方桌坐下,以方便tán huà 。

    姜漓则是直接端着盘子,在盛放菜品的桌子边,边吃边取,仿佛进了蟠桃园的孙猴子,这道菜还没吃完,就已经挪到另道前面了,看来带姜漓吃自助,比带胖哥还hé shì 。

    三下五出二,我们就已经感觉腹中饱涨,吃罢了最后口渣肉蒸饭,我们就各端着杯草原小吃奶茶闲聊起来。

    云大个酒足饭饱之后,仍没忘记画的事,就问燕秋:“你说告诉我那画的画法,你也是学绘画的?”

    燕秋笑笑说:“我不是,但是我知道,那画你为什么画不出来。”

    看得出云大个带着强烈的yí huò ,个不学绘画的人,居然比自己知道的还,他瞪着渴望知识的眼睛,就等着燕秋给他讲。

    燕秋喝了口奶茶,又清了清嗓子说:“先说绘画用的纸张,不同的纸,对颜料的反映是不同的,同样的颜料着在不同的画纸上,也会出现不同的效果,而陈大叔的画,是用粗纹的帆布绘成,显然是从老旧的帐篷上裁下的,那他的画,颜色深度,和油彩沁入布料的程度,就完全和纸上作画不同。”

    云大个点点头说:“zhè gè 我是知道的,我也找了各种不同的画布,还真不知道zhè gè 是老帐篷上裁下来的。不过类似的我也用过,还是达不到原画的效果。”

    燕秋笑笑说:“你别急,这只是其中小部分,重要的还要说着色的方法。这幅画的作者,用的是汉代壁画着色的古法,东晋以后的画迹可做参考。”

    燕秋又给云大个讲了,关于汉代的着色古法。

    着色的原则概括起来八个字“分别主从,彩色相和。”主要的方法又有青绿、浅绛、水墨和勾勒、勾填、没骨等等的分别。

    “分别主从,彩色相和。”说的是,先从整幅画面上着眼,在构图的同时,已预计到用何种颜色作为主色,何种颜色作为从色,这样提前规划好,就能作到幅画面上的彩色相互衬托,互相照应。

    比较有代表性的几幅,董源的《潇湘图》,以许白衣服的人为主,山水画面为从。赵佶(jí)的《听琴图》是以朱红为主,其他重色为从。《韩熙载夜宴图》又以浅淡的颜色为主,其他鲜艳的颜色为从。为了烘托出穿着浅薄的白衣,露着肚皮,坐在墨色椅子上的韩熙载,gù yì 给八位女乐画上色彩极其鲜艳的花衣花裙,可见作者非常用心。

    古代画家曾经说:“青间紫,不如死。”还说“黄白未可肩随。”可见古代画家很重视色彩的对比跟调合。

    云大个眼睛亮,完全听懂了燕秋的话,gāo xìng的说:“原来古代也有这说道,jiù shì 颜色间的搭配呗。这东西学画的人基本都懂,既要对比鲜明,又要色彩间相互搭调。不过大自然中的美景,也是因为这些原因,才看起来美,所以只要反映美景的原色,自然也就符合其中的原则了。不过具体的绘画方式,恐怕和我们现代绘画,还有不同吧?”

    燕秋点点头说:“方薰《山静居论画》中说过,‘设色妙者无定法,合色妙者无定方,须悟得活用。’关键还在你怎么用。”

    听到这里,我基本上是句都没懂,但是有点可以明确,他们讨论的是汉代的绘画方式,那也就明明白白的说,画这幅画的陈大叔,是在考古方面有着相当高的造诣,同时绘画功底又极其深厚。

    这又有些奇怪了,那群人已经被证实,绝非考古队,那为什么又懂得古画的方法呢?难道其中另有隐情?

    我也来了兴趣,皱着眉头,认真的听燕秋jì xù 往下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