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炊烟
食味生香 作者:卫风
吴婶心里却不象阿青这样简单,时间百般滋味起涌上来,让她感慨良。
晚上熄了灯,听着外面风声呼啸,雪粒打在窗子上哗哗作响,吴婶翻来覆去的就是睡不着。
吴叔忍不住翻过身来问她:“你今儿坐了天的车,还不累?明天还有好些事情,快睡吧。”
吴婶没好气:“睡不着。”
当谁都和他似的,缺心少肺,天塌下来都能当被盖。
“你今天吃了顿饭,看出那小武是什么来路没有?”
吴叔咂咂嘴,伸手过来把吴婶揽:“宫里的侍卫。”
“什么?”吴婶大吃惊:“真的?”
“就算现在不在宫里当差,也定是在宫里待过。”吴叔十分肯定:“他虽然受了伤,但是立,扶杖,行走的样子,都能看出痕迹来。侍卫几百年来,从来都是个法子训练出来的,那股劲儿就和旁人不样。”
夫妻场,吴婶也不用问吴叔是怎么看出来的。丈夫既然这么说,那就肯定不会错。
“那他那位公子爷,就不会是姓陈了?”
“那肯定不会的。”吴叔说:“假名姓。”
吴婶半晌没出声,长长的吐了口气:“怎么这么巧……不会是,有人故意安排吧?”
“应该不会。”吴叔说:“到了今日,咱们还有什么好让人谋算的?”
“那可不好说啊。”吴婶枕在丈夫的胳膊上。过了会儿,她轻声问:“咱们真要进京吗?”
“你不想去?”
说心里话,吴婶是真的不想去。
在这儿生活的这些年,虽然也有隐忧,可是家人和和美美,平安喜乐,这样的日子千金不换,吴婶只想把这样的日子直延续下去,不要起什么变故。
可是他们夫妻是老了,没什么野心和盼头了。但孩子们不样。小山也就罢了,阿青怎么办?她日日长大,日比日出挑。在这个小小的镇子上,能给她寻到什么样的终身归宿?那些乡野村夫,又怎么配得上她?
“这个陈公子,”吴婶想起这人可能根本不姓陈,顿了下:“他不会是冲我们来的吧?”
“要真是苦肉计,那可太下本钱了,这个小武身上的伤再险点非死即残,那个公子爷也好不到哪里去,不会是奔着咱们来的。”
吴婶皱着眉头,这事儿实在是闹心。
“怎么偏偏是这家人……”
阿青不知道吴叔和吴婶在商议什么,她晚上高兴,炒花生吃了些,半夜就觉得口渴,爬起来有点迷迷糊糊的倒水喝。茶水温凉,喝下肚人倒是清醒了点。外面雪下的正紧,时半刻的倒不想睡了。
地下还是比炕上冷,她又缩回被窝里去,把烛台端近,从炕头的小柜里抽了本书出来。
烛光昏黄,照得那本刚买来不久的新书纸页泛黄,字迹染晕,仿佛本搁了很久的旧书样。
可是阿青就喜欢这样的感觉。她直喜欢旧书胜过新书。
不是说新书不好,而是旧书上总是会有新书没有的韵味。写书的人当时的心境,这些书从书坊到她手中的过程,它在书架上默默经历的岁月流转和季节变换。
这些遐想有时候比书本身让她沉迷。
她个字个字的逐字去读。因为是以前读过的书,不用急着向后翻想知道结尾,可以细细的品思每个字每句话的意味。有时候每读遍,感觉都不样。
看了两页,她才觉得困意上来,就听见外面的风雪声中,传来了不样的声音。
轻微的擦擦声响。
既象是老树枯叶被风吹的声响,也象是有人快步行进时,雪地被踩踏发出的簌簌声。
这么晚了,应该不会是脚步声吧?
阿青再仔细去听的时候,又听不到什么声音了。
早她早早起来,但吴婶却起的比她还早,已经生火烧了水。阿青把头发梳好,就去打水洗漱,再帮着吴婶烧饭。
雪还没有停,地下已经积了厚厚的层。阿青原来还想叫小山起来扫扫院子,这么看,得,也不用扫了,扫了也白扫。
她往门外看了眼,大雪封门的天气,路上白茫茫片,什么痕迹也没有。往远处看,天色阴郁,雾色深沉,镇上差不的人家都开始起来烧饭了,远远近近片被白雪覆盖的屋顶上都飘起了袅袅炊烟。
切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了。
阿青长舒了口气。明明是下雪在,但是空气是干冷干冷的,冷的好象带着股淡淡的甜味儿。
吴叔吴婶回来,阿青觉得肩膀上的担子就卸下了,过去段时间她总觉得照看小山责任重大,连睡觉都恨不得睁只眼闭只眼,好看着他不去乱来。
可就算看的那么紧,小山还是偷偷上了几回山,甚至还从山上扛回两个大活人来。
阿青揭开锅盖,把包子拿了个出来。包子烫,她吸着气轮流换手,把包子从中间掰开,递给吴婶:“娘,你尝尝,我调的馅儿,醋好象搁的了点,你尝尝酸不酸。”
吴婶就着她的手尝了口:“还成,不酸,倒是去了肉的油腻,不错的。”
阿青也咬了口,还没细品味儿,外面传来声喊。
“阿青姐。”
阿青有点意外,应了声:“哎,在呢。”面从灶房出来。
大妞在门外头,又喊了声:“阿青姐。”
“来了来了。”
阿青过去给她开门,边拔门闩边问:“你这么早过来干什么?家里没盐了?”
大妞有点粗心,有时候家里盐、油都见底了才发现,反正两家离的近,走几步就过来借了。
大妞没有撑伞,头发也梳的有点松斜,雪片纷纷落下来,沾在她的头发上和肩膀上。
“吴叔在吗?”
“在啊。”
吴叔起的也不晚,在柴房里整东西。阿青纳闷大妞大早有什么事要过来找人:“你找我爹有事?”
“有,”大妞重重的点了下头:“陈公子家里人来了。”
“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