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寒门闺秀 全第6部分阅读

      寒门闺秀 全 作者:肉书屋

    ,她刚才说什么?是来为谁提亲的?怎么又有人打她的主意了?

    安然还在震惊中,却被那媒婆看到了。只听她声音高亢洪亮地笑道:“哎呀,这就是令爱千金吧?果真是生得粉雕玉琢,好像观音菩萨坐下的童女一般,我王媒婆见过数百家的姑娘,就没有一个比得上的!哎呀,真真是可爱得不行……”

    安然这才回过神来,心中暗叹:果然是媒婆的嘴呀!

    她赶紧跑进西厢房,拉着爹爹的手轻轻摇晃道:“爹爹,不要把囡囡给别人,囡囡要一辈子跟爹娘和哥哥在一起。”

    赵世华一愣,随即便笑了,他弯腰将女儿抱起来,乐呵呵地在她脸上亲了一口道:“爹爹可舍不得将我的小囡囡给别人,囡囡放心,你一辈子都是爹爹的心肝宝贝。”

    安然勉强笑了笑,知道爹爹这是哄她呢。不过,爹爹应该不会将她随意许人就是了。

    堂屋里,王媒婆已经说明了来意,竟然是给姚老爷家的独生子求亲的。

    顾宛娘那天虽然没有见过姚老爷,却是听丈夫和女儿说起过的,心里对那种随便非议人家女儿的人一点好感都没有,虽说家里有钱,但她又不是卖女儿,姚家有钱没钱与她有什么关系?

    顾宛娘当即便回道:“姚老爷是我们西林镇首富,就是在县里也是数得上号的富贵人家,我们家小门小户的,高攀不起。让王嫂子白跑一趟了,实在不好意思。”

    王媒婆听顾宛娘一开口就知道自己这趟差事不太好办,本来还以为赵家不过是想拖一拖,也给自己女儿长些体面,却想不到顾氏一开口就直接拒绝了。她脸上笑容不变,心里倒是有些意外。毕竟姚老爷在这一代的名声还是很不错的,不但家里极富裕,听说为人也很慈善,而且还有个妹妹嫁给了前任县尊大人周大人当五姨奶奶。

    听说现在周大人已经升任福建广州府同知了,虽然不在本地,但好歹也跟官家有些关系。而赵家也不知道是从哪儿流落过来的,在这里本就没有根基,就算赵秀才如今也算有了功名了,但要再进一步可不容易,与姚家这样的大地主是完全不能相比的。

    王媒婆想来想去都想不明白,赵家为什么要拒绝这么好的一门婚事。她原本以为,这桩婚事会水到渠成顺顺利利的,想不到人家姚老爷都开口了,这赵家却不识好歹起来。

    “秀才娘子多虑了,既然姚老爷差我来向赵老爷提亲,自然不存在什么高攀不高攀的。照我说啊,赵老爷得中秀才,赵家就是书香门第,这可不比姚老爷差。其实姚老爷也是读过书的人,只是一直没有功名罢了,那位姚少爷也是请了西席开蒙的,以后也是要参加科考的,说起来你们两家还是门当户对的……”

    王媒婆不愧是当媒婆的,她仿佛没有听到顾宛娘的拒绝,反而滔滔不绝开始劝说起来。

    顾宛娘几次想要说话,都让她拦住了。顾宛娘也就随她去了,反正自己心中打定主意就是了。

    “秀才娘子啊,您仔细想想,其实这门亲事还是很不错的。姚家的情况您也应该听说了些才是,别说我们西林镇了,就是整个县里,只怕也找不到更好的亲事了。您看,首先这两家住得又近,现在两个孩子都小,也可以常来常往,以后成了亲夫妻感情也好,而且姑娘回门也方便不是?再一个,姚家富裕,姑娘要是嫁过去,也不会吃苦,那就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啊!咱们当娘的,不就盼着儿女能过好日子吗?秀才娘子,您再考虑一下?”

    不得不承认,这王媒婆很会说话,若不是有了前些时日姚老爷父子想要强买安然回去当丫头做小妾的事情,顾宛娘还真会动心,但既然知道了姚家父子的真面目,她是绝对不会将自己的宝贝女儿嫁过去的。顾宛娘虽然也没想好将来给女儿挑个什么样的人家,但至少不会是随便就要纳妾的人家。那姚家少爷还这么小,姚老爷就想着给儿子纳妾了,能是什么好东西?

    据说,那姚老爷家里的通房侍妾有十几个,整个后院乌烟瘴气的,也是为这个,那姚老爷都三十出头的人了,就只养下一个儿子,女儿倒是多,大大小小有七个。这样的人家,就是给她金山银山,她也不会把自己的女儿嫁过去。

    ☆、第二十六章想去县城

    顾宛娘等王媒婆说完了,依然是淡淡一笑道:“多谢王大嫂费心,只是小女年纪还小,实在不想这么早定下亲事。”

    王媒婆想不到自己说了这么多,顾氏还是不答应,而且她看得出来,顾氏是真的不想结这门亲事,让她很不理解。虽然刚才她话说得好听,但不管怎么看,这门婚事都是赵家高攀姚家才对。居然有人不想女儿去享福的?这是什么道理?

    “秀才娘子啊,这么大的事情,你就不跟赵老爷商量一下?”王媒婆想着,这女人家难免头发长见识短,赵老爷可是秀才老爷,应该不会这么拎不清吧?

    这时,赵世华从西厢房里走出来,沉着脸道:“不用商量了,拙荆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姚家富贵之家,我们小门小户,不敢高攀。”

    王媒婆见赵世华冷着一张脸出来,语气坚决,显然没有可回旋之处,也只好起身道:“既然如此,那老婆子这就给姚老爷回话去了。”

    顾宛娘看那王媒婆脸色不太好,赶紧取了五十个大钱塞到她手心里,客气地笑道:“辛苦大嫂子白跑一趟,这几个钱,大嫂拿去打壶酒喝。”

    王媒婆掂了掂手中的五十个大钱,脸色立即变得好看起来,一张脸笑得像朵花儿一样,连嗓门都仿佛一下子高了八度似地。只听她呵呵笑道:“哎呀,赵老爷将来肯定是要中举人考状元的,姑娘年纪还小,还是不着急定亲的好。呵呵……”

    赵世华看着顾宛娘将王媒婆送出了院子,却忍不住蹙起眉头。姚家可是他们这一带有名的大财主,极有根基,势力颇大,算上前面一次,他算是彻底得罪了姚家了。他自己倒是不怕什么,就是担心姚家会想什么阴损主意,万一要是伤到了他的妻子儿女,可就悔之不及了。

    不行,他得想想办法。他不允许任何人伤害到自己的家人。

    顾宛娘送了王媒婆回来,赵世华问她:“给了她多少钱?”

    顾宛娘叹息道:“五十个大钱。”

    赵世华皱眉“她会不会嫌少?”

    顾宛娘摇头道:“应该不会。她就算说成了亲事,女方一般也不会打赏这么多。而且,你现在毕竟有了功名,做媒婆的走街串巷,可是通透人,不会出去乱说的。”

    赵世华点点头,沉吟了一下才道:“宛娘,我想到县里谋个差事,你带着孩子,我们一起搬到县里去住吧!”

    顾宛娘一怔:“好好的,干嘛搬到县里去?我们在这里有房有地,自己种田种菜养点鸡鸭,平时也不用花销什么。要是到了县里,什么都要花钱……而且,你不是明年要参加乡试吗?你也该好好温书才是。”

    赵世华轻轻叹息道:“我想在县城里谋个馆,其实也可以温书,而且在县城里,总能见识一些乡下没有的东西,朝廷要是有些什么变化,也能早点得到消息。”赵世华没有说出口的是,他担心姚家求亲不成会对他们一家不利。

    “之前你不是说县尊大人让你去县学吗?要不然你就去县学里读书吧?”顾宛娘想着,如果去人家家里当西席,就得用心才是,要是遇上不省心的学生,只怕要影响丈夫温书的。

    赵世华摇摇头道:“如果只我一个人,去县学也不无不可,但既然是我们一家人都去县里住,我自然要谋个差事才好。”他是男人,是丈夫,是父亲,他得养家。

    安然和哥哥躲在门口偷听,安齐听说要搬到县里去住,不由很是兴奋。男孩子都喜欢热闹稀奇的东西,只是娘亲说的也对,县城里什么都贵,需要很多钱,这可怎么办呢?爹爹可以出去谋个差事,妹妹会画画能赚钱,娘亲会刺绣,也能挣钱,好像家里就他一个人没用,是吃闲饭的。安齐的情绪很快又低落下来。

    这时,安然忽然跑出去,拉着爹爹的手道:“爹爹,要不你去给县尊大人当文书吧!”文书就是师爷。

    赵世华先是一愣,而后便是一喜。是啊,若是能去给县尊大人当文书,一来可以学习如何处理政务,二来也可以安置家人,也不必担心姚家报复。这可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以此次科考来看,朝廷要选的就是能办事的人才,他若能在县尊大人手底下历练一年,到了明年会试,他就更有把握了。赵世华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好。

    只是,县尊大人身边有一位陈师爷了啊!

    不过,事在人为,既然想到这么好的一条路,总要努力试试看才行。就算钱大人这里不行,或许可以让钱大人介绍他到其他同年朋友那里当师爷也成啊!

    “对了,囡囡,你怎么知道县尊大人的文书?”赵世华忽然反应过来,他家小囡囡是不是太聪明了点?

    安然不以为意地回道:“上次小舅舅来报信,就说是县尊大人身边的陈师爷将爹爹中了的消息告诉他的。囡囡就问了什么是师爷,舅舅说,师爷就是文书,是帮助县尊大人打理政务的。”

    赵世华点点头,对女儿的聪明又高看了一眼。这丫头要是个儿子,他们赵家只怕就真的要兴旺起来了。

    说到这里,赵世华转头对顾宛娘道:“我去一趟县里,找县尊大人说说看。我记得县尊大人身边的陈师爷年纪也不小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回去养老了。我先跟县尊大人说说,要是有了空缺,也免得被别人谋了去。”

    “那你先去找找我大哥,听说他在县尊大人面前也还能说上几句话。”顾宛娘点点头,也觉得去给县尊大人当文书不错。只是这差事好像很忙,不知道会不会耽误丈夫读书。

    顾宛娘当晚就帮赵世华装了一袋新米,第二天,赵世华就雇了村里的牛车到了镇上,又在镇上雇了辆马车赶去岳父家。

    ------题外话------

    感谢给筝送钻送花的亲们!

    ☆、第二十七章事成

    赵世华过了三天才回家,回来的时候却是顾胜武送回来的。安然见爹爹满脸喜色,就知道事情办成了。

    果然,赵世华跳下马车,第一件事情就是抱起安然举得高高的转了个圈儿,而后在她脸上重重地亲了一口,接着笑道:“爹爹的小宝贝,你真是爹爹的小福星。我们很快就要搬到县里去了。”

    这时,顾胜武停好马车,将马解下了栓到院子里的杏树下,抱着一个小盒子走了过来,对顾宛娘道:“姐,你放心,姐夫的差事都说好了。钱大人身边的陈师爷年纪大了,说了今年年底就要回乡养老,钱大人正在为难上哪儿找称心的师爷呢!我们已经跟钱大人说好了,钱大人让姐夫十月前过去,先跟着陈师爷学习两个月,以后就顶陈师爷的班了。”

    顾宛娘听到这里,也不禁欣喜地笑了。尽管丈夫没有明说,但她还是猜到了丈夫在担心什么,虽然她很舍不得离开这个家,但为了孩子和丈夫,离开这里去县里也好。

    顾胜武这次过来还带来了顾家为赵家小姑赵云杏添妆的东西。几匹喜色的软纱细麻布,一副银头面。知道赵家小姑也嫁了个秀才,据说考得还不错,以后说不定也是前途无量,顾家既然能拉得上关系,自然要抓住机会交好的。

    那银头面的样式正是安然亲自设计的石榴系列。发梳、发簪、耳坠、项链、手镯、戒指,整个一套都是以裂口的石榴和绽放的石榴花为主题的,石榴寓意多子,用来送嫁倒是再合适不过。

    赵云杏见了,欢喜得不行。长这么大,她还是第一次有了这么多的首饰,还是银的,就连娘和几个嫂子都没有。

    容氏得意地将整副头面摆出来给大家看,谁见了都忍不住眼红。

    这也是大大地给顾宛娘长脸的事情,自此后村里的人见了容氏都忍不住要夸夸她福气好,找了顾氏那么好的儿媳和顾家那么好的亲家。

    容氏每每听到这些都乐得合不拢嘴,只王氏背地里总哼哼,但自家娘家只送了十斤白面过来,连老三何氏娘家都不如,她没底气,这才没有公开说什么。但想起那一整套的头面,她就妒忌得不行!她也是个聪明的,她想,既然顾家给小姑添妆都能送这样一份大礼,对顾氏这个女儿还能差了?顾宛娘现在不知道有多少好东西呢?

    既然决定了离开西林镇去县城,赵世华便开始做准备了。

    家里的屋子,他打算托付给二老照看,家里的鸡鸭粮食田地什么的,也都留给二老。

    正好顾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已经决定搬到县城,宅子都买好了,赵世华便托舅兄帮忙找一处小宅子租下来,等把地里的再生稻收了就搬到县城去。

    赵世华这次去顾家,顾胜文便将上个月银楼的帐给他看,又将六十多两银子的分成给了他。赵世华没有看账本,却收下了银子。现在他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就不跟舅兄客气了,不说女儿设计的花样是不是真的有用,总之这份情他记下了,今后一并还就是了。

    赵世华将自己即将去县里,要给县尊大人当师爷的事情告诉二老,又将家里的田地屋舍等托付给二老照看。容氏很高兴,在她看来,儿子就算以后不考举人,一辈子给县尊大人当师爷,那也是很好很体面的事情。而赵茂生却迟疑地问道:“给县尊大人当师爷会不会很忙?不会影响你看书吧?”

    赵世华笑着安慰二老道:“爹,娘,你们放心。如果现在就熟悉如何处理政务,等到明年乡试的时候,只有好处。事实上本科的考试,就有如何处理政务的内容了。”

    二老听到这里,俱都含笑点了点头。既然儿子这么说,他们自然相信。

    晚上,赵家老大和老三两家也知道了这个好消息,一家人再一次聚在一起庆祝。难得就连王氏都没有说什么酸话,反而一个劲地奉承赵世华,让赵世华颇有些不适应。

    安然和两个堂姐,两个哥哥坐在小桌子上,听着大人那边说话,心里美滋滋的。他们家的好日子就要到了啊!要知道,县尊大人的文书虽然没有品级,只是县尊大人的私人幕僚,但要是得县尊大人信任,那实权也是很大的。在安然前生,那就相当于县长秘书,说出去也算是个人物了。当然,安然最高兴的是,爹爹从现在就开始学习如何处理政务,明年科举一定可以考上的!

    赵茂生倒是想开口让赵世华将侄儿南哥儿一起带上,但想着王氏过去是怎么对待老二一家的,这话就没脸说出口。

    赵世华也想到了南哥儿。这是他第一个侄儿,出生的时候他还没有成家,那几乎就是当自己的儿子疼爱的。南哥儿会说话他就教他认字,三岁就给他正式启蒙,每天不管干活儿干得多累,都会抽出时间教孩子读书认字。这个孩子,就是他一手带大的啊!还是去年分家出去以后,王氏也没脸让南哥儿上他家去,南哥儿才被送去邻村的蒙学馆里继续读书的。

    但现在还不行,现在他在县城还没站稳脚跟,万一有个什么事,自己一家人自然是祸福与共,但耽误了侄儿就不好了。他想着,等明年开春要是他在县里站稳了脚跟,就把南哥儿接过去,送到县学里读书,晚上他还可以指导一下。这样过两年就可以让南哥儿下场试试了。

    以后,他们赵家还需要南哥儿齐哥儿一起撑起来。

    ------题外话------

    这章内容有点少,下一章一定多写点。

    ☆、第二十八章 安然落水

    农闲时候,孩子们每天都在外面疯跑,撵鸡打狗的好不快活。虽然赵安齐是个懂事听话的孩子,但也还是个孩子,看到别的孩子出去玩了,他自然也心痒。赵世华和顾宛娘也不是古板的父母,家里没有事,功课也完成了,就让两个孩子出去跟村里的孩子一起玩。

    八月,枣子成熟了。村子里的小河边有三棵枣树,长得高高的,树上满是刺,孩子们想吃个枣还真不容易。

    安然前世是想吃什么就有什么的,倒也不是很喜欢吃枣,但如今在这小山村里,基本上就很少吃到水果了,好不容易有几棵无主的枣树,自然也馋。特别是安然将山上列为危险的禁地以后,兄妹两个也只能去河边找吃的了。好在河边也有地瓜,只是被村里的孩子们都刨得差不多了。如今枣子成熟了,自然是那些野果子比不上的诱惑。

    就在赵云杏成亲前两天的午后,兄妹两个吃了饭也不去歇午觉,听到邻居王三婶家九岁的阿旺哥一招呼,便跟着人家跑了。

    到了小河边,只见三棵枣树下已经围着一群孩子了,一个个手拿长竹竿,正往树上打,掉下来枣子就一窝蜂跑去抢。为此,这些孩子没少打架,但今天你抢了我的,明天我抢了你的,孩子们打过就算了。抢到吃的难免被人打一顿,但依旧乐呵呵的,第二天还是好伙伴,仍旧一起玩。

    安齐可舍不得让安然过去,要是不小心遭受池鱼之殃被人打了怎么得了?

    “你在外面看着,等会儿哥哥打了来给你吃。”

    安然点点头,乖乖地站得远远的。

    只见长得颇为强壮的阿旺哥手拿一根长竹竿,一下一下重重地打着高高的枣树,一个个拇指大的枣子便簌簌地往下落。安齐在树下跟一群孩子争抢着,时不时就被人推攘一把,看得安然心疼得很。

    因为枣树是在小河边的,有些枣子就掉到了小河了。那一段小河里水不深,孩子们裤脚也不挽起来就往小河里跳。安然无意中看到有一个枣子顺着河水漂下来了,当即也来不及多想,便追着枣子跳到河里。与此同时,岸上的其他孩子也看到了河里的枣子,一窝蜂地扑了过来。

    慌乱中,也不知道是谁推了安然一把,安然脚一滑,就掉进了下面一个专门挖出来蓄水洗衣服的大坑。

    那是一个足有四五尺深的大坑,四岁的安然一掉下去就没了顶,而孩子们抢到枣子便上岸去了,竟然没有人发现。

    安齐没有看到妹妹,着急了,一把推开前面拦着他要抢枣的孩子,高声吼道:“我妹妹呢?我妹妹在哪儿?”

    安齐红着眼睛,慌乱地四处寻找着。

    这时,只见一个人影飞快地跑了过来,一下子就跳进那个蓄水的深坑里,很快就捞出一个湿淋淋的小孩子来,不是安然是谁?

    “妹妹?”

    安齐飞快地跑了过去,只见安然浑身是水的躺在堂兄赵安南怀中,满头满脸的淤泥,四肢无力地垂在地上,一动不动。

    “妹妹!”安齐急得眼睛都红了,一下子扑过去,不住地摇晃着安然的身体。

    “囡囡?囡囡?”安南轻轻拍着安然满是淤泥的小脸,又去摸她的脉搏。直到感觉到脉搏微弱的跳动,他才真正松了口气。同时也有些庆幸自己没有去学堂,庆幸自己恰好在河边散步,恰好就看到了安然落水。

    原来,安南的夫子年纪大了,前几日贪凉,喝了凉水闹肚子,拉得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儿,精神头也远不如从前了,便歇了馆儿,也没说什么时候再开。于是,安齐就回家来了。

    这时,安然在哥哥的摇晃下终于醒转过来。她缓缓挣开眼睛,随即又赶紧闭上。眼皮上有淤泥呢!她张开嘴想说话,反而吐出一口泥水来,同时鼻子里的泥水也呛得她难受,她“呸呸呸”几口将嘴里的泥水吐出来,赶紧翻了个身,让自己头朝下,又将鼻腔里的泥水呼出来大半,这才好了些。

    “妹妹,你怎么样了?”安齐看着安然痛苦的样子,心疼极了。好在妹妹……

    安南看安然已经醒来,也松了口气,立即抱着她往家跑。

    回到家里,赵世华和顾宛娘知道女儿落水差点淹死,后怕得很,顾宛娘抱着女儿就不放,也不管她身上又是水又是泥,赵世华谢过安南,赶紧去厨房烧水给安然洗澡。

    等水烧好了,顾宛娘给安然洗了澡换了衣服放到床上,紧接着便大步出去,拉着安齐就是一顿打。

    “谁让你带着妹妹去河边的?不就是几个枣儿吗?你就这么馋?啊?”

    “我不是让你看好妹妹的吗?你怎么看的?”

    “要是你妹妹出了什么事,你让娘怎么活?”

    “你就是这么当哥哥的?”

    顾宛娘一边打一边哭。

    安齐心中又是后怕又是愧疚,任娘亲打在自己身上也不知道躲,只是低着头也不开口认错求饶。

    赵世华在一旁见了也不劝,他觉得安齐这么大了,没有看好妹妹,的确该打。

    安然想不到爹娘会把所有的错都推给哥哥,连忙从床上挣扎着起来,一路小跑出来扑到哥哥身前,拦着娘亲道:“娘,你别打哥哥。是囡囡不好,不怪哥哥。哥哥让囡囡躲得远远的,怕别人打到我,是囡囡不听话,自己跳到河里捡枣的。娘打囡囡吧,囡囡以后再也不下河了……”

    顾宛娘哪里舍得打安然,一把抱住她就再次语无伦次地大哭起来。

    “囡囡以后不能再这样吓娘亲了,咱们以后再也不去河边玩了。你差点把娘亲吓死你知不知道……”

    安然连连保证自己再也不去河边了,以后做什么都小心,慢慢劝着娘亲,才让顾宛娘平静下来。

    安然想起先前的事情也是一阵后怕,要是安南哥哥晚来一点,说不定她就真的淹死了。其实说起来真是有些冤枉,她本来是会游泳的,可是刚才掉进水坑的时候是倒栽进去的,她的头埋进了坑底的淤泥里,一时有些头晕,所以才没及时浮上来。

    傍晚,赵世华估摸着大哥大嫂应该都回来了,便将自己喜欢的笔墨纸砚收拾出来,又取了十两银子包好放在砚台里,装在一个小篮子里,带着妻子儿女一起去大哥家,感谢安南救了安然。

    刚刚走到院子门口,就听到大嫂在屋里唠叨道:“我们南哥儿救了然姐儿呢,老二一家居然一点表示都没有,连个外人都不如……这要是救了别家的孩子,怎么着也要好好备一份大礼谢谢我们南哥儿吧?”

    ☆、第二十九章 感恩的心

    安南立即打断母亲的话道:“娘,囡囡是我妹妹,我救她不是应该的吗?你都说些什么啊!再说了,二叔从小给我启蒙,教我读书认字,也没看到你说过二叔几句好话。”

    安淑也跟着说了一句道:“娘,咱们和二叔虽然分了家,可还是一家人啊!您不说这些话不成吗?要是让爹爹知道了,又要恼你。”

    院子外面,赵世华和顾宛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个时候进去似乎不太合适啊。

    安然见了,让爹娘往回走了一段,她和安齐则大声叫道:“大哥,大姐,囡囡来了!”

    屋里王氏听到声音,本来想要将一对“吃里爬外”的儿女骂一顿的,当即也闭了嘴。她赶紧含笑出来,本打算将安然的谢礼接过来,却看到两个孩子两手空空,脸色立即就变了,冷声道:“哟,然姐儿这是来谢你大哥来了?可真是有诚意啊,两手空空就上门来了。”

    “娘!”赵安南又羞又怒,不知道自己的娘亲平日里看着还是挺好的,怎么现在动不动说话就这么刻薄难听。

    安然知道大伯母是什么人,自然也不会跟她计较。她上前两步拉住安南的手,认真地说道:“囡囡谢谢大哥救命之恩。囡囡会一辈子铭记在心的。”

    王氏听了,忍不住又冷笑一声道:“哟,瞧瞧我们然姐儿可真会说话啊!”王氏自然想不到,十多年后,整个赵氏家族都会因为这个孩子的这句承诺受益上百年。

    这时,赵世华和顾宛娘终于到了。王氏看到赵世华手中的篮子,脸色才变得好看起来,忙迎上去道:“都是一家人,来就来嘛,还带什么东西。”话虽如此,她却立即伸手将赵世华手中的篮子接了过去,当即就开始翻检道,“我看看二叔给我们南哥儿带了什么好东西……”

    安南见了自家娘亲贪婪善变的样子,只觉得脸上发烫,忙将二叔一家请进屋里去。赵世华见他不自在,含笑拍拍他的肩膀说:“别多想,你娘是你娘,你是你。再说了,你娘是什么人,二叔还不知道?她就是说话难听些罢了,倒也没有坏心,你以后多开导她就是了。”

    安南点点头:“嗯,侄儿知道了。谢谢二叔。”

    赵世华轻笑道:“跟二叔客气什么?倒是二叔今天是特意来谢你的。虽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但你救了囡囡,二叔心里记着呢!要是囡囡真的出了事,可就要了二叔二婶半条命了。说起来,你可是我们一家子的救命恩人。”

    安南听二叔这么说,越发觉得不好意思了。他救囡囡不是应该的吗?就算不是囡囡,就算是陌生人,看到这种情况也要救啊!

    “对了,你爹没在家?”赵世华转移话题道。

    安南回道:“我爹趁着这几天地里没什么事儿,去山上采药去了。”

    赵世华点点头,他本来是找大哥商量事情的,既然大哥不在,先跟爹娘和大嫂说说也行。

    这时,听到声音的赵家二老、老三两口子以及赵云杏都出来了。这个时候天刚刚擦黑,大家原本都在后面的厨房做饭呢!

    “说是今天囡囡掉水里了?来,奶奶看看!”容氏招招手,将安然叫了过去。

    赵茂生也将安然拉过去仔细看了看,这才放心地点点头,又摸着安然的头道:“以后可不能再去河边玩儿了。想吃枣儿告诉爷爷,爷爷帮你打去。”

    安然乖巧地答应着,心里说不出的感动。爷爷奶奶真好!

    三叔三婶也关心地问了几句,心里都有些后怕。三叔还拉着安齐说,以后想吃什么告诉他,他帮她们摘去。

    因为三叔三婶还没有孩子,对大哥二哥家的几个孩子都很疼爱,安然忍不住在心中感叹,重生在这个家里可真幸福啊!不但有疼爱自己的爹娘哥哥,还有这么好的爷爷奶奶,大伯堂兄堂姐也很好,三叔三婶就更不用说了,都几乎将她当自己的孩子了。唯一不和谐的大伯母王氏,也算不上什么坏人,不过是有些小心眼,再加上说话难听些罢了。总体说来,赵家这一家子都是难得的好人啊!

    这时,在篮子里找到十两银子的王氏笑呵呵的出来了。她是真的想不到这次老二能这么大方。十两银子啊!他们家三年也不一定能攒下这么多银子。不知道老二家哪儿来这么多的银子,但她转念一想,自己的儿子救了然姐儿,然姐儿那丫头可是老二两口子的心头肉,就是把家里的钱都给她,也是应该的。

    这时,赵家老大赵世荣终于扛着锄头背着背篓回来了。

    一家人干脆把米面合到一起,在二老的厨房做了饭,围坐着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了一个团圆饭。

    饭后,赵世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说:“等明年开春,如果我在县里一切顺利,我想把安南也带去县里。安南可以去县学,总比我们乡下的学堂好得多。大哥你看呢?”

    赵世荣自然是喜出望外。“好,当然好。”

    王氏也高兴地裂开了嘴,却又忽然插了一句道:“二叔啊,你也知道大哥家里穷,听说县学里学费可不便宜……”

    这就叫什么,那啥改不了吃那啥。几句话功夫,又真相毕露了。赵安南低着头,一张脸涨得通红,觉得自己没脸见人了。

    赵世华现在一点都不生气了,反而笑道:“大嫂放心,南哥儿去了县里,一切费用自然由我承担。”

    王氏一听,立即又高兴起来,连连夸赞道:“二叔就是对我家南哥儿好。呵呵,二叔放心,等我家南哥儿以后考了状元,一定会孝敬你的。”

    赵安南感到羞愧,赵世华倒是含笑连连点头道:“那我就等着南哥儿将来孝顺我了。”

    何氏看了看大嫂那个样子,心中鄙夷。也不是没见过贪婪的,但脸皮厚成像大嫂那样的,实在罕见。何氏此刻多么想自己也有个儿子啊,二伯连王氏的儿子都肯照顾,要是她和老三有了儿子,二伯肯定也会照应的。只是,都成亲两年了,她怎么还没有孩子呢?

    赵家二老心中也是感动不已,这才是一家人该有的样子啊!看到他们几兄弟能这样和睦,他们以后就是入了土,也能安心了。

    ------题外话------

    有些人物,不得不做铺垫,亲们耐心一点哈,种田文就是这样家长里短的。

    ☆、第三十章 小姑出嫁

    八月十二,魏秀才大清早就请人抬着花轿过来接新娘子了,估计半夜就出门了。

    小姑父进门的时候,安然只见他红光满面,笑意融融,显然对这桩婚事非常满意。乡下人成亲不像城里那么多花样儿,安然也没有看到小姑父念什么催妆诗,也没有人为难他不让进门,不过红包还是要给的,至于里面装了多少钱另说,总之有这么个意思就行。

    很快,新郎就被迎进堂屋里。安南带着安柔和安齐安然几个上前去,甜甜地叫了一声“小姑父”,就一人得了一个红包。安淑照说也是晚辈,也可以出来叫人拿个红包的,但毕竟年龄在那里,今天家里人多,容氏吩咐她就在房里呆着不要出来。

    见此,大姑姑忙让自己的孩子也上去叫人。于是,大姑姑家的两个表哥,两个表姐妹也赶紧上前叫人,同样一人得了一个红包,随后便交到到了大姑姑手里。

    安然看着大姑姑摸着红包满脸喜色的样子,赶紧捏了捏自己手中的红包,似乎有十个大钱?据说村东头来福的姐姐出门的时候,他作为唯一的小舅子也不过只得了四个大钱,安然他们可是侄儿侄女,又这么多个,小姑父居然准备的是十个大钱一个的红包,看来小姑父可不是吝啬的人!

    安然高高兴兴地跑进西厢房,只见小姑姑穿上大红的嫁衣,头上戴着舅舅家送的银头面,两鬓上还戴了两朵大红的绢花,幸而脸上并没有敷太多粉,胭脂也上得很薄,完全将她的美衬托了出来,看着竟比平常美了十倍不止。果然是人靠衣装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只要肯打扮,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哪有不水灵不漂亮的。

    “小姑姑,囡囡看到小姑父了!小姑父给囡囡红包了!”

    赵云杏红着脸看着安然,抿嘴一笑,低着头没有说话。

    安然继续卖萌道:“囡囡祝愿小姑姑和小姑父百年好合,儿孙满堂!小姑姑,囡囡说得好吧?快给红包!给囡囡红包!”

    “你这孩子,上哪儿学的这些吉祥话?不过倒是挺好听的。”顾宛娘指着安然的额头笑骂道,“今天要红包只管找你小姑父要去,可没有找小姑姑要红包的理儿。”

    安然略带失望地“哦”了一声,又跑出去了。不过是为了祝福小姑姑顺便逗大家乐罢了,她的脸皮可没那么厚,哪里好意思再去找小姑父要第二回红包?

    新郎到了,新娘就要出门了。赵云杏之前还满脸羞涩喜悦呢,如今想起就要离开父母,又忍不住哭了出来。

    容氏和顾宛娘不住地劝解她,何氏赶紧找了湿帕子给她擦眼睛,王氏站在一旁撇撇嘴没有说话。昨晚赵世荣交代过,她今天要是说错一句话,就等着今晚挨打。为此,王氏一直忍着,能不说话就尽量不说话。

    擦了脸,重新上了妆,顾宛娘取了绣着鸳鸯戏水的大红盖头给赵云杏盖上,便推着她出门去。

    来到堂屋里,赵家二老端坐在堂上,小姑姑与小姑父一起给二老跪下磕了头。容氏含泪叮嘱了些嫁了人就要好好孝顺婆婆体贴丈夫疼爱孩子之类的话,便含着泪打发他们出门。

    赵云杏想起爹娘疼爱了自己十几年,自己最后却要嫁到别人家里,孝顺别人的父母,自己的父母却无法照料,不由再次哭出来。

    容氏也舍不得地哭红了眼睛,受了女儿女婿的礼,便侧过头去不敢再看,只一再催着她出门。顾宛娘将赵云杏扶起来,赵世华亲自将她背进花轿里,魏清源骑上毛驴,花轿就起轿了。

    安然之前看到小姑姑哭着给爷爷奶奶磕头,那不舍的样子让她也觉得很是心酸。要知道古代可不像她前世,出嫁了也随时可以回娘家去,但随后看到新郎骑毛驴的时候她又忍不住觉得好笑。

    以前看新郎官都是穿着状元袍,胸带大红花,骑着高头大马来迎亲的,没想到来到古代看到的第一场婚礼居然是这样的。但谁让乡下人穷啊,哪里找马去?只好骑毛驴了,就这还是借的别人家的呢!

    接着,她就看到奶奶容氏红着眼睛端着一碗清水,抓了一把米扔在了花轿后面,紧接着又将碗里的水向着花轿泼了出去。

    安然瞪大眼睛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啊!

    看着村里的孩子们拍着手欢呼着跟着花轿跑,安然心里忽然涌出一种别样的悲哀。她也是女儿,有一天,她是不是也会像小姑姑这样嫁出去,娘亲也会抓一把米,端一碗水把她“泼”出去?从此以后,她就再也见不到疼爱自己的爹爹娘亲和哥哥了么?

    “妹妹,妹妹你怎么了?”安齐看妹妹远望着小姑姑的花轿在发呆,叫了两声都没应,不由担心地推了推她。

    村里无论娶媳妇嫁闺女都是大喜事,特别是小孩子们都很高兴,一来可以看热闹,二来也能吃些零嘴。可为什么妹妹却不高兴呢?先前得到红包时她不是还很欢喜的吗?

    安然忽然回头,一双泪汪汪的眼睛看着安齐道:“囡囡不要长大,囡囡不要嫁人,囡囡不要变成‘泼出去的水’,呜呜呜呜……”

    安齐看妹妹哭了,便什么都顾不得了,赶紧将她抱在怀里,一边拍着她的背,一边顺着她的话哄道:“好,只要囡囡不想嫁,就不嫁人。囡囡是爹娘的宝贝,不会变成泼出去的水,哥哥一辈子都疼爱囡囡……”

    “囡囡不信!”安然哽咽了几声道,“人家都说‘娶了媳妇忘了娘’,连娘都能忘了,更何况我这个妹妹了。哇!囡囡不要哥哥忘了囡囡……”

    安齐急得满脸通红,半天才憋出一句话来:“哥哥不会忘了娘的,也不会忘了囡囡,囡囡是哥哥最宝贝的妹妹,哥哥一辈子都最疼爱囡囡,媳妇儿哪有妹妹好……”要是可以,他才不想娶媳妇呢!

    “真的?那囡囡长大了不嫁人,让哥哥养一辈子!”安然抬起头来,含泪的双眼直直地盯着哥哥。她就要巴着哥哥,让哥哥养一辈子,她长大了也不嫁人!

    “真的!”安齐重重地点头。只要妹妹不哭就好,他哪里还有心思去想自己究竟做出了怎样的承诺。

    “那哥哥和囡囡拉钩!”安然伸出弯弯的小指头跟哥哥拉了钩盖了章,这才收了泪水高兴起来。

    这时,只听身后“扑哧”一声,原来是有人没忍住笑出声来。

    安然和安齐转身一看,只见娘亲奶奶和三婶都站在不远处,正含笑看着他们呢。

    “这孩子,上哪儿听来的胡话?还知道‘娶了媳妇忘了娘’呢!呵呵!”顾宛娘将安然拉过去搂在怀中,柔声道,“囡囡放心,你永远都是娘的小心肝儿,就是‘泼出去’了,也还在娘亲心里。”

    安然在娘亲怀中红了脸,怎么都不肯抬起头来。刚才为了哄哥哥答应自己,她居然像个孩子一样哭闹卖乖,呜呜呜,真是太丢脸了……

    后面还有些什么仪式安然就不知道了,她是不能跟着去的。

    但送嫁回来的爹爹大伯和三叔都是满面红光的,说魏家条件不错,妹妹嫁过去不会吃苦的。

    三天后,赵云杏和魏清源回门,赵云杏将继女魏秀芹也带来了,说这孩子太害羞了些,让安然跟她玩一玩,改改她怯懦的性子。

    容氏见女儿对丈夫前妻的孩子这样好,也不住地称赞她做得对。虽然不是自己亲生的,但孩子这么小,可不能亏待了。

    安然看小姑姑的神情就知道她一定过得很幸福,这样爷爷奶奶爹爹大伯三叔都会高兴吧。

    魏秀芹今年四岁,是二月出生的,安然是五月的生辰,算是妹妹。不过现在安然俨然一个小姐姐的样子,拉着害羞的妹妹去拿糖果糕点吃,又教她用绳子玩翻花的小游戏,还铺了纸写字画画给她看,同时小嘴不停地跟她说话。

    魏秀芹生性怯懦,但是对安然这个跟自己差不多大,长得又可爱的孩子却没有戒心,不用赵云杏怎么哄就跟着安然走了。安然由此便可以看出来,小姑姑虽然嫁过去才两天,只怕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