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49章

      [武则天]女皇之路 作者:郁郁葱葱2010

    第十六章改元19

    太子的身世宫里宫外的人没有不知道的,虽说他如今已认在皇后膝下,却与生母刘妃的感情十分深厚。

    儿子成了未来的圣人,与刘妃交好的人,谁不说她是苦尽甘来了,福泽绵厚,

    可是,刘妃却死了,还是自己饮毒酒身亡的,这样荒谬的事情,太子李忠又怎么肯接受呢,,

    不必他上书,东宫的属臣就向李小九陛下进言,要求严查刘妃死亡案。

    结果不等李小九陛下回音,王皇后和萧贵妃就联袂向李小九陛下举报,说刘妃正是上次毒害武昭仪母子/女三人,导致小公主被害的元凶,因为罪行败露,是畏罪饮毒自尽的!

    这个结果让干要求严查凶手的大臣都傻了眼,尤其是中书令柳奭。

    其实,柳舅舅直认为中秋节武昭仪中毒事件就是他外甥女王皇后干的,虽然后来王皇后母女直极力否认,柳奭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没有改变。

    现在,太子生母刘妃骤然被毒死,又是死于鸩毒,而王皇后又把中秋节那件事故推到了刘妃身上,柳奭对王皇后母女的怀疑就深了!

    说刘妃就是下毒的主谋,那可真是死无对证了!

    这箭双雕之计怎么看都对中宫大大有利……

    就算李小九陛下再怎么猜忌中宫,在各种人证物证面前,也没有丝毫办法,只能顺势将谋害嫔妃、皇子、皇女的罪名按在死去的刘妃身上……

    而李小九陛下确实也这么做了。

    他没有拆穿王皇后和萧贵妃的诡计,是因为他在等待个最佳的时机。

    不过,王皇后虽然除掉了挡在自己与太子李忠之间的刘妃,却也因此斩断了李忠对她的那丝好感……

    而萧贵妃却在这次事件中占了偌大便宜,因为王皇后除掉了刘妃,不但皇后与太子的关系出现了裂痕,她在这宫中也少了个潜在的劲敌!

    没了刘妃,这宫中育有皇子的妃嫔就剩她跟武昭仪了,与皇后联手势在必行!

    宫中最大的对冤家死对头居然和解了,还亲亲热热跟姐们般,不得不说跌破了无数人的眼镜。

    李治听了王内侍对王皇后与萧贵妃成日如漆似胶、形影不离的描述,只是报以声冷笑。

    转头,李小九陛下就把中书令柳奭传了进来。

    “柳相近日可是能高枕无忧了吧?皇后如今可真成了太子之母,日后柳卿大约也能有如朕之国舅今日之威了~~~~”李小九陛下似笑非笑地来了句。

    “朕倒该恭喜柳相了~~~~~”

    刚刚谢了座的柳奭听到这么句满含暗示的话,差点双膝软扑倒在地。

    我擦!

    圣人您这是神马意思啊?!

    “圣、圣人……老臣…老臣……”柳奭也不是坐也不是,脸惶恐地立在那里。

    李小九陛下却笑得十分温柔,摆摆手道:“柳相还不快坐下?”

    “朕常听人说外甥肖舅,朕看呐……皇后跟柳卿你差得远了……朕相信,柳相你对朕是心意忠贞不二的,对不对?”

    刚坐下的柳舅舅闻言忙又爬起来跪好,表忠心:“老臣对大唐社稷忠心耿耿,对圣人您……”

    李治笑着打断柳奭的话:“柳相你这么紧张做什么?快起来、快起来……”

    “朕只是这么说,柳相你这么忠君爱国,不必放在心上,只是皇后她……”

    “皇后她对圣人您敬慕有加!”柳奭忙道。

    李治听到这话,只是‘呵呵’而已,就把话题扯到了柳相公家的子女上了。

    “朕听说柳相家中有三个嫡子是个嫡女,实在是令人羡慕啊!

    柳奭闻言,连称不敢:“几个犬子不堪大用,平日里老臣在朝中,家里亏老妻管教……”

    “令夫人倒是个能人……”李小九陛下赞了句柳奭的夫人,又道:“朕听说令夫人所生的三个嫡子年岁都比下面的庶子大上许,看来柳相的夫人倒是个子福之人,倒不用抱养庶子继承香烟……”

    柳奭越听这话越不是滋味,这李小九陛下明里像是在夸奖他夫人,暗中明明是在讽刺王皇后不能生孩子,靠着抱养别人的孩子巩固地位。

    柳奭心里苦涩万分,论理,这些话李小九陛下该向王氏族的人抱怨才对,可谁让王皇后对他,比对自己的族人还要亲呢……

    所以,李小九陛下才会这样明里暗里地敲打他!

    他们柳家前世到底是造了什么孽啊!

    李治见柳奭副几欲晕倒的样子,便大发慈悲放过了他。

    “天色不早了,朕就不留柳相了……”李治让王内侍把柳奭送出了两仪殿。

    刚出大殿门,柳相公就脚下软,险些跌了跤。

    “矮油~~柳相公您可看好脚下哟~~~”王内侍见状,不由笑道:“您可是当朝宰相,可别只顾着看前面,到时候跌个鼻青脸肿可就不美了!”

    柳舅舅听到王内侍这阴阳怪气的话,不由惊,正待要细问缘由,不想王内侍已经甩拂尘回转身去了……

    柳奭的背上原本就完全汗湿了,被冬天的小风吹,只觉阵透心凉!

    回到家中,柳奭就称了病。

    巨大的心理压力让柳奭每晚都辗转反侧,他生怕王皇后母女所做的事被圣人发现了,到时候大祸临头,他柳氏族顷刻之间就覆灭了!

    身心交瘁的柳舅舅终于抵抗不过心里的恐惧,写了份辞呈送到李小九陛下案前。

    李治看到这份辞职表的时候,嘴角不由勾起弯笑纹:时机到了!

    引喵入室的分割线

    李小九陛下这边在为他心爱的阿武上位铺路的时候,小吴同学在乡间过得逍遥自在,甚至有些乐不思蜀的意思。

    正当她感叹日子过得实在无聊的时候,个俊秀无比的青年不小心闯进了她的宅子……

    李治给吴诩在京郊行宫整整留了五百个精锐侍卫,等闲人根本无法靠近行宫的,不要说登门拜访了。

    这日也真是巧了,吴诩因为闷在屋子里久了,就想出去透透气。

    于是,杨氏就把她包得严严实实的,用小软轿抬着她到了院子中央坐下晒太阳……

    这京郊行宫说是行宫,毕竟还是个农家大院而已,即使围墙又增高了两三丈,守卫把守的密不透风,也挡不住院子外面的声音传进来……

    就在吴诩面晒着暖洋洋的阳光,边抿着热腾腾的甜汤,边欣赏着墙角簇打苞的腊梅花的时候,忽然就听到墙外个清朗的声音传了进来。

    “溪深路难越,川平望超忽。极望断烟飘,遥落惊蓬没……”

    这是首咏景抒情的五言诗——这个时代,许诗人都偏好这种题材诗句

    吴诩乍听这诗句,脸上不由露出古怪的表情。

    虽说小吴同学本是工科男出身,可在高中时也少不了常常被考到古诗词解析的题目。

    那个时候的某人只要听/看到唐诗,脑海中就会自动跳出来段解析诗词意义的语句来:这首五/七言诗用词新颖,意境深远,暗含悲凉不平之意,描述了作者此时#¥%&*……的心情……(好像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混进来了=。=)

    这段痛苦的历史直到他上了大学不用再学语文、历史之后才结束。同时他对那些喜欢用吟诗作对的方式勾搭妹子的文科男最看不上了。

    可到了这里之后,她不幸当了后宫中最需要文武双全的才人,被小徐妹子填鸭式的教育折腾了通,不但字练得越发好了,连打油诗也能做上两首了。

    有道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凑!

    小吴同学自己作诗的水平比较菜鸟,可鉴赏古诗词的水准还是不错的。

    她听墙外的人的诗句,就觉得此人文采不俗,绝非普通乡野村民,于是就让阿韦出去传话,要两个侍卫去把那个吟诗的人找来……

    唐代民风开放,并没有男男女授受不亲这种说法,即使吴诩现在身为嫔妃,也不是不能见外男的。

    而杨氏也不是个古板的人,听吴诩的意思,是觉得墙外吟诗的人颇有才华,也不由动了好奇心……

    至于阿韦等宫人,心思也跟杨氏差不——吴诩很少称赞他人的诗词书画,对宫廷应制之作是嗤之以鼻——所以,这些妹子们也很好奇啊!

    至于小顺子和李弘小朋友之流,直接被剥夺了话语权。

    二胖同学已经吃饱喝足了在呼呼,同上忽略不计。

    吴诩直到相信‘高手在民间’这句话。

    虽说在这个时代,举国上下各种优质资源都集中在了皇室和世家手里,可民间庶族也是出了不少了不起的人物的!

    远的不说,像李二陛下时期的马周就相当不错。

    李小九直希望能够自己随心所欲取天下之士,可眼下科举考试制度还不够成熟,许中榜的人不是跟那些大世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就是和朝中大佬关系不错……

    如今的科举制度根本还没有形成唯才是举的取士制度,归根结底还是世家在作怪。

    新的事物的出现,难免会引起旧的势力的抵抗,可是吴诩是知道未来走向的新世纪人士,知道魏晋以来的取士制度终将被科考所取代!

    可是,这成果不是天两天能够取得的。

    这点,是吴诩和李治的共识。

    要打破世家垄断官场的坚壁,只有想办法引进大量的庶族人才,此外还要想办法提高杂学人才的地位才行!

    吴诩没有见识过清末的八股文,可大概也知道,考试这种取士手法还是有很大的弊端的,如何使得科考取士不变成应试教育也是大难题……

    当然,这些问题还比较远,眼下,吴诩比较担心的是李小九能不能顺利推行两科考试制度呢!

    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世家的势力虽然远不如魏晋时期,可对寒门庶族晋升朝廷的阻碍还是非常大的!

    这不,小吴同学还真从首咏景的诗里听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内涵来了呢!

    所以,吴诩对这个作诗的人非常感兴趣。

    结果,侍卫们把个身材颀长的青年带到院子里来的时候,吴诩见之下,不禁大吃了惊。

    卧槽!

    这小白脸不就是马周的那个小基友吗?!

    作者有话要说:好吧,李喵同学出场了,撒花\(^o^)/~

    李小九陛下,你家后院有漏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