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十九章

      重生第一权臣 作者:钟晓生

    那叶小舟越驶越近,高展明看清了船上的两个人。年轻的那个相貌生得极好看,高展明眼看到他,脑海中便浮现出“面若冠玉”这四个字来。他不仅相貌英俊,且面目和善,脸上挂着几分笑意,使人不由得生出亲近之意来。他身上的衣着也十分华丽,看便是有身份的权贵子弟。而年长的那个,看便是个文人,他在那里,岩岩若松,占尽风华,人们根本不会注意到他的相貌,已被他的气质所折服。

    高展明正疑惑来者何人,却听身旁的高华崇冷冷道:“这不是永王之子和苏翰林吗?”

    高展明愣:永王之子和……苏翰林?苏翰林?!当今的翰林学士里有几位姓苏的?!难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苏瑅!

    小舟距离画舫只有约莫三丈的距离了,被称作永王之子的年轻人放下手中的桨了起来,含笑道:“原来是安国公家的二爷。”他的目光在高展明身上转了转,道,“这位是……”

    高展明忙行礼道:“在下高展明,字君亮,见过李公子和苏翰林。”

    “哦?”永王之子略惊诧地挑眉,似乎对高展明的名字感到有些新奇。他顿了顿,笑道:“哦,原来是君亮兄弟,幸会了。”

    而那位苏翰林始终坐着未动,此时目光也落到高展明身上定了定,然后清清冷冷地向高展明和高华崇二人点头示意。翰林学士在内廷供奉,不计官阶品秩,也无官署。然他虽无品阶,却是实实在在的朝廷命官,而高展明和高华崇虽是权贵子弟,却并无官爵在身,所以他不必向二位高家公子行礼。高展明原该向他行大的礼,只是毕竟今日是在郊外,而苏瑅并未着官服,因此他才作罢了。

    高华崇向在船头的船总比了个手势,那船总便下令让所有纤夫停止了拉纤。画舫在御河中央停了下来,小舟漂进,在画舫边上停了下来。

    高华崇道:“你们为何在此?”

    永王之子道:“今日乃是端午佳节。我刚回京城不久,正巧内阁今日也放了苏大学士的假,我便约了他出来,想到这御河上看看老百姓龙舟竞渡的盛景,没想到这京城里似乎没有吴越带赛龙舟的习俗,且御河被官兵给封了。我向他们求情了几句,说我难得有机会来趟京城,请他们让我到御河上走遭,好歹过过干瘾。官兵便通融我和苏翰林进来了。原来是诸位兄台在此游玩,但愿我们没有打搅几位的兴致。”

    高展明不由看了他两眼。也不知是否他有心了,他总觉得永王之子在暗讽高华崇扰民之举。永王之子之所以能泛舟进御河,大抵是凭了他的身份,那些官兵不敢阻拦,高展明便不信他先前不知是高华崇派人封锁两岸。不过他这话说的极是客气,便是有嘲讽之意,也不大能听得出来,看来他是个会说话的。

    高华崇淡淡笑:“今日我们宗学休假,平日里学业劳顿,难得有此机会,我便请学中诸位子弟出来游览御河,只愿我没有坏了二位的游兴。”

    永王之子恍然大悟:“难怪我听画舫上传来歌舞之声,好不热闹,原来是高家宗学子弟全在此处了。京城果然是京城,京城的子弟好雅兴,我在襄城时,宗学中的子弟尽是些无趣之辈,往日休假,只知在府上睡觉,哪会有游河观景的兴致。高二爷实在是个风雅之人,在下钦佩。”

    高华崇客气道:“既然相遇,便是缘分,不知李兄和苏翰林可有兴致到我的画舫上来,起喝酒作乐。”

    永王之子笑眯眯道:“哎呀,我说了这么久的恭维话,就是等高二爷这句呢。高二爷相邀,实是在下的荣幸。”

    高华崇道:“苏翰林怎么说?”

    苏翰林看了永王之子眼,终于起身:“恭敬不如从命。”

    船工将永王之子和苏翰林的小舟拉近,永王之子轻轻跳便上了画舫。苏翰林亦跟着风度翩翩地跨上船。

    高华崇因方才的事被永王之子和苏翰林打断,虽出于礼节请他们上船,可难免还拉着脸不大痛快。

    永王之子始终是笑笑的:“我方才看见你们兄弟二人聊得正欢,是什么有趣的事,你们抛下船的人到这里来说?不知能否叫在下也听听。”

    不等高华崇开口,高展明率先道:“只是喝了酒,到舱外来吹风醒醒神罢了。”他要彻底断了高华崇那条心,他不会再给高华崇侮辱自己的机会了。

    高华崇冷冷地瞪了他眼,又转向永王之子道:“李兄,我记得你是上月月中进京的?我倒不知,你竟认识苏翰林。”

    这苏翰林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苏瑅。高华崇他们这些权贵子弟,和科举出身的寒门士子说不上是不共戴天,可好歹也是难以亲近的。向是桥归桥路归路,只有虚与委蛇的情分。永王是先帝的嫡亲弟弟,和高家亦有姻亲,怎么也算是在权贵这边的。而永王之子竟在端午节和苏瑅起泛舟游御河,这样看来,好像私交竟是很不错。

    永王之子笑道:“我和苏翰林也不过认识了几天而已。我这些年走了不少地方,等六月办完了圣上的大寿,我就要离京了。这次离京,我想去蜀郡走走,苏翰林是蜀地出生的,我想向他请教蜀地的风土人情,因此今日缠着他陪我来游御河,没想到就遇上你们了。”

    高展明听了这话,终于知道这位永王之子究竟是何人了。永王李璘的嫡长子名叫李景若,这李景若本该是袭承永王爵位的,然而他却是个出了名的风流人物,不甘长居襄城,自幼喜欢浏览名山大川,听说他十六岁时便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独自人策马游遍了整个河南道。如今他已是二十三的年纪了,尚未娶妻生子开枝散叶,朝廷封给他的官职他也辞谢不拜,只心四处游历,已快将全国的山水走遍了。李璘也知这长子无定性,心只在游山玩水上,对于袭爵事丝毫不感兴趣,因此已放弃对他的管教,三年前改将次子李景荣立为世子。这李景若上月进京,是为了六月皇帝大寿,而进贡礼品来了。

    高华崇也知李景若爱玩的心性,料想他即便巴结了苏瑅,怕也无关政事,因此便不再追问下去了。高华崇道:“船头风大,不如我们先入舱再谈。”

    高华崇做了个请的手势,苏瑅也不客气,提起衣袍跨入船舱之中。李景若的目光在高展明身上滞留片刻,对他盈盈笑,亦跨入舱内。高展明懒怠再与高华崇纠缠,紧随其后进舱。

    方才船突然停了,船舱中的权贵子弟们就好奇地探出头来张望。如今高华崇领着李景若和苏瑅进舱,他们便纷纷议论起来。

    苏瑅和李景若在高家嫡系子弟这边找了张空桌子坐下。高展明回到位置上,高天文惊诧地与他嘀咕道:“李景若?苏瑅?他们怎会在此处?!”

    高展明心中动:苏翰林果然就是苏瑅!久负盛名的苏瑅,竟然在此地让他遇到了!苏瑅直是他心目中的大文豪,若是今日有机缘在苏瑅心中留下印象,日后得他指点几分,是件极荣幸的事。

    他的目光立刻来到苏瑅身上,却见苏瑅也正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而坐在苏瑅身旁的李景若则端起酒杯遥遥对他敬了杯酒,仰头口喝完了。

    高天文道:“真奇怪,这两人怎么凑到起去了?对了,方才子辉叫你出去做什么?”

    高展明收回目光,道:“没什么。只是聊聊明日的事罢了。”

    高天文担忧道:“明日的事,你可都操办好了?”今日高华崇摆下如此大的阵仗,对于明日筹办酒席的高展明而言,也是种无形的压迫。两相对比,只怕高展明输去太。

    高展明笑道:“堂哥放心就是。”

    高天文见他如此态度,也便不问了。

    此时方用完午膳,女伎们并不继续表演,而是四散开陪着纨绔子弟们饮酒下棋作乐。

    名头戴牡丹红花的女伎并未与纨绔子弟们处,而是在大堂中继续弹着琴。名叫高蓉的子弟朝她吹了个响亮的口哨,道:“哟,这不是艳满京城的李兰姑娘吗?往日学中休假,我到你们风华楼来,想见姑娘面都是千难万难。今日可真是托了二爷的福,能再睹姑娘芳容啊。”

    另位名叫贾浒的弟子道:“李兰姑娘?我也听说过你的大名,听说你的诗词是绝,不如你现作首词唱来让爷们听听。”

    李兰笑道:“诸位爷们都是见识广、才高八斗之辈,奴婢怎敢在诸位面前献丑?不过诸位爷想斗个乐子,奴有个提议,只是不知爷们肯不肯卖奴这个面子。”

    四周片起哄声。

    高展明的目光投到了这个名叫李兰的女子身上。他先前打算请风华楼的女伎班子为众人表演的时候就听说过,李兰是风华楼的花魁,京中少子弟为她豪掷千金只求美人笑。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只见她柳眉如烟,目黑如漆,齿白肌莹,不过略施粉黛,却要胜过旁人浓妆艳抹万分。

    有子弟大声叫道:“说来听听!”

    李兰摘下头上别着牡丹花的发簪,俏皮地笑道:“奴今日不作诗,却想要听诗。奴斗胆定个题目,今日是高二爷做东请诸位和奴婢们共度佳节的好日子,诗的题目便限定于今日所见所闻。先说好,奴才疏学浅,诸位爷们做的诗好不好,奴不敢妄加点评,可谁的诗最讨奴喜欢,奴便将这支牡丹发簪赠予他。”

    这李兰是风月场里走惯了的,最会挑起男人情绪。这些子弟们年少气盛,被她笑已笑酥了半边身子,纷纷应和,不会儿就有好几个人念出几句乱七八糟的诗来。有的作诗论端午,有的论美酒,有的论美人,因是临时所作,韵也不押了,句子也不工整了,有人甚至连字数也凑不上。

    每有人念句诗,李兰便拊掌称好,或点评几句,却始终捻着手中的牡丹发簪不动。

    高华崇不紧不慢道:“苏翰林,听说你的诗文是极好的,不如你也作首,令我们长长见识。”

    苏瑅淡然道:“高二爷见谅,我今日未有诗兴,只怕做不出什么好诗,便不令诸人见笑了。”实则他只是不屑于与这班子弟玩耍罢了。此地属他年纪最长,他还是朝廷钦命的翰林学士,却与班年轻的权贵子弟们为了个女伎斗诗,实在自降身份。

    高华崇也不为难他,只是嗤笑了声。

    就在此时,高天文搡了把高展明,轻声道:“君亮,你的诗文向不错,你可要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