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穿越我是孝康章皇后 完结+番外第39部分阅读

      穿越我是孝康章皇后 完结+番外 作者:肉书屋

    。以皇额娘的手段,如果她真的做了什么,朕毫不奇怪。

    只是,孝献皇后身后,因为皇阿玛的意图出家和青年早亡,而骂名更甚。皇玛嬷和皇阿玛留下了的妃嫔不说,就是京中贵妇,谈到孝献皇后,都习惯讽刺几句。而朕从来不曾听过皇额娘对孝献皇后有半句指责。

    她对孝献皇后的评价和态度一直都很温和,正如宫中曾经传言的那样,羲贵妃和皇贵妃相处甚笃。宫中的传言向来是做不得真的,但是朕的确能感觉到她似乎从来都不讨厌孝献皇后。

    那么,在四阿哥早夭和孝献皇后小产这两件事情中,皇额娘如果真的动过手脚的话,那么她所针对的应该不是孝献皇后,而是,皇玛嬷!

    皇玛嬷出身科尔沁蒙古,在满洲和蒙古联姻的时期,和她的姑姑和姐姐一起先后嫁给了皇玛法,在皇玛法封五宫妃子的时候,为咸福宫庄妃,也因为此,在她过世之后,尊号为孝庄。科尔沁蒙古中,出了太宗的皇后和宸妃,当然,五宫之中另外两位,也同样是出自蒙古。那个时候,大清的后宫是蒙古女人的天下。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皇阿玛当政时期。皇阿玛并不情愿地迎娶了多尔衮为他定下的妻子,自己的表妹,后来的废后。蒙古女人同样居于高位,和以前一样充满了皇阿玛的后宫。传说,科尔沁出美人。但是这对废后并没有什么帮助。废后的性格激烈而张扬,当然,作为大清门抬进来的第一位皇后,她完全可以如此。

    但是同样,也正是因为此,她和皇阿玛的关系迅速恶化,最后因为嫉妒和奢侈而被废黜。那时朕刚出生,后来对废后的记忆,只是来自于皇家的起居注和密录。废后真正见罪,甚至不能为皇玛嬷所护的原因,是巫蛊,这个历朝历代为皇家所恐惧,并且深恶痛绝的罪行。后来谥号为宁悫妃的二哥的生母,生产不顺,牵连出废后行巫蛊诅咒之事。

    只是在朕成年之后,翻阅皇家密录,其中所述的两件事让朕对废后的巫蛊事件留心。其一,皇额娘曾被废后所责罚。在朕眼中,皇额娘一直是优雅而强势的,朕从来不曾想过她在宫中也有着如此艰难的岁月。只这一点,在朕心中,废后死不足惜。

    同样,以朕对皇额娘的了解,她绝不可能原谅废后的过失。只是,让朕不解的是,以皇额娘当时的身份和地位,能做的事情大概有限。朕的疑惑在看到第二件事情的时候,被揭开。恭靖妃在皇阿玛废后之后,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成为继皇后的人选。也是,合纵连横,在后宫中,也是数见不鲜的事情。

    基于密录中关于废后的事迹,朕自然认为废后是一个实在愚蠢的女人。但是皇额娘却曾经评价,“娜木钟未必不够聪明,只是她太在乎先帝了。无爱故无怖,她参不透这一点,也就只能患得患失,进而理智。而在皇宫中失去理智,被废黜已经是不错的结局了。如果她只是单纯为自己和家族谋取权利和地位的话,想必会轻松的多。娜木钟或许是为世祖殉葬的那些人中,唯一一个心甘情愿的了。这样的真心,可以不被认同,却不能不尊敬。”

    作为继后入宫的惠安皇后和她的妹妹淑惠妃,包括和废后同一时期从草原来到京城的谨贵人,这些科尔沁出身的妃嫔,皇玛嬷的亲族,她们有着很高的位分,却求不来子嗣和皇阿玛的恩宠。所以,被皇阿玛喜爱的皇额娘为皇玛嬷所不喜。或许这种不喜,起初并不明显,但在皇玛嬷要求将朕带到慈宁宫抚养,而皇阿玛和皇额娘断然拒绝之后,皇玛嬷和皇额娘之间的不和,就很难掩饰了。

    只是,随后孝贤皇后的入宫,是皇玛嬷的大部分注意从皇额娘身上移开。然而冲突再次升级,是源于郭罗玛法的过世。因为皇玛嬷的阻拦,皇额娘未能见到郭罗玛法最后一面。在朕一生中,从未见过皇额娘那样的失态,悲伤和愤怒让她整个人显得凌厉非常。从此,皇额娘再未曾去慈宁宫给皇玛嬷请安,也是同一年冬天,皇额娘开始参与皇阿玛和朝臣的议政。这是皇额娘公开涉政的时间,而皇额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帮助皇阿玛协理政务的,却很难判断了。

    皇玛嬷未能见到皇阿玛最后一面,联系到她曾对皇额娘所做的事情,或许是天意,有或许是因为别的什么,但无论是哪种原因,最后只能叹一句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是的,只能拿天意如此来作为最后的结论!皇玛嬷在皇阿玛的丧礼上,曾质问皇额娘为何派人围了慈宁宫。但这件事,以皇玛嬷伤心太过,体力不支的晕了过去而结尾。此后,皇玛嬷在慈宁宫养病礼佛,淡出了众人的视线。

    作者有话要说:想了想,还是决定把千秋功过篇压后,先上玄烨番外好了。

    穿越我是孝康章皇后 番外6 千古一帝 下 (玄烨番外)

    朕的皇阿玛世祖皇帝,同样是幼年即位,只是皇阿玛并没有朕这样的幸运。那时,多尔衮专权,据说连皇玛嬷也不得不与之虚与委蛇,我想这就是后来皇阿玛和自己的额娘不和的最初的开端吧。相对于皇阿玛在多尔衮时期的隐忍和无耐,朕铲除鳌拜,简直就像是皇额娘预留给朕来练手的事情一样。

    皇阿玛的性格……,子不言父之过,朕也只能说,或许他的性格是不够圆通吧。或许也只有皇额娘敢于对此进行评价,“多尔衮拥兵入关,毕竟有大功于国,世祖在他活着的时候畏惧他的权势,却在他死后进行清算,多多少少是有些不义的。但是这也没什么,只是他尽可以株连多尔衮,乃至多铎与阿济格的后人和党羽,斩草除根,何必对一个曾经入太庙的已故之人施行鞭尸之刑呢?如此行径实在不仁,而且不够胸怀宽阔,何况我实在看不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除了把天家关于权利的争夺公诸于众,又还能有别的意义吗?实在是不智。所以,玄烨,事关皇权,仁义自然可以放在一遍。但却万万不能为了自己的好恶,而去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

    “何况太宗诸子,长有豪格,身负战功,尊贵则有博穆果尔,母族强盛。若非多尔衮力排众议,世祖如何能登上皇位?而多尔衮之过,至多也不过是让世祖在羽翼未丰时不得不收敛锋芒而已。事实上如果世祖能够反复琢磨那些年的隐忍,学会耐心,则受益无穷。他也不至于心灰意冷,英年早逝了。玄烨,你要比你的皇阿玛更加出色,所以,你不能学他。”

    皇阿玛的性子是爱恨分明的,哪怕是幼时的朕,也经常从宫女的闲话中听到,皇阿玛又和皇玛嬷或者某个宗师亲王大臣,起了争吵,又或者皇阿玛发了脾气,打死了几个小太监。虽然皇阿玛作为皇帝,并非做够的英明,但是他作为一个父亲,并没有什么值得诟病的地方。只不过,或许这个结论只是对朕而言的,而对于朕的皇兄福全和弟弟常宁来说,并不合适。

    朕的皇额娘子在世祖的一众妃嫔中,还是十分受到宠信的,因而皇阿玛对朕,也是十分关心,尤其是朕熬过了天花,成了他所有子嗣中最可能平安长大的一个之后。哪怕是如此,可是他在世的时候,朕的年纪实在是太小了。几岁的孩子,并不能够清晰地记住太多的事情。

    在朕关于皇阿玛的记忆中,唯有几个寥寥的场景,还深刻在脑海中。朕还记得,皇阿玛教朕习字,他握笔的手指骨节分明,他在灯下的侧脸微胖,但眉骨却有些隆起,很认真的样子。或许皇阿玛是真的想要用心将朕教导长大,只是后来,接踵不断的事情发生,上天也并没有给他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这件事。

    而后,便由皇额娘接手了他未完成的事情。皇阿玛到底教了朕什么,朕记不太清了,印象中只记得他握着朕的手,写下了一句,“庄生晓梦迷蝴蝶”。而朕可以回想起无数关于皇额娘教导朕的记忆,教导朕习字、读书、处理政务,可是皇额娘喜欢给朕点明孔孟典籍中做人的道理,尤其喜欢给朕解释史书中的微言大义,却唯独不曾教朕诗词,她说那是上书房师傅们的事情。

    而等到皇阿玛过世前,朕在他身边侍疾,他形销骨立的样子,让朕久久不能忘却。他曾单独交代过一些话,这些话朕连皇额娘都没有告诉过。那时候或许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深意,但只是直觉的意识到这些话不可以让皇额娘知道。

    皇阿玛面色惨白,带着不正常的嫣红,声音已经没有多大的力气。低声把朕唤到身前,“玄烨,好孩子,你要记住,你是我爱新觉罗家的子孙。你的母族,乃至你将来的妻族,或者任何一个妃嫔的家族,可以宠爱抬高,却不可以信任和依赖。以后,如果朕……”他停顿了一些,似乎望到了自己已经注定的未来,“不用怕。玄烨,你的皇额娘是个厉害的人。也不用担心,比起爱新觉罗,她更爱佟家,但比起佟家,她更爱自己的儿女。”

    之后不久,皇阿玛就躺在了属于他的棺椁里。他已经很消瘦了,反而显得棺椁有些空荡,即使其中已经放入了太多陪葬品,却依然有一种皇阿玛只是独自一人的悲戚和寂寥。那时候,朕的思绪都模糊了,只记得很伤心,一直在哭,哭到嗓子已经沙哑,眼睛已经干涩。

    朕自然是伤心皇阿玛的过世,但是伴随着这种伤心的,是恐慌!终究有一日,皇玛嬷也会躺在那里,朕也不例外,朕认识的每一个人,卑微如宫女,尊贵如亲王大臣,乃至母仪天下的皇额娘,通通都不能逃过这一结局。朕在害怕,不知道怎样宣诸于口的害怕和恐慌!直到那一日,皇额娘把朕抱起来,抱到了龙椅上,声音冷肃地在朕耳边道:“玄烨你要记住,君王天生就应该凌驾于臣子之上,接受跪拜!永远不能让臣子的权利危及皇权!”

    这句话仿佛给朕开启了一个新的大门,门中是另一个朕不曾接触过的世界,好奇让朕忘记了恐慌,只渴求着去向未知求索。朕用后来的六十年,来不断摸索,从蹒跚学步、黄口小儿到青丝如雪、烈士暮年,从一无所知到登堂入室,从生疏小心的处理政务,到手腕纯熟的将群臣置于掌心。无疑,皇额娘是朕一生最亲近,也是给朕影响最大的人!

    当朕过了弱冠,关于皇额娘何时还政,是否会还政的话题不断被提起,皇额娘似乎不在意也不回答这些疑问,而朕同样耐心十足。母亲有着吕武二人同样狠绝的手段来对付外人,但却没有同样的狠心来对待自己的子女。朕知道皇额娘满意朕的表现,尤其是满意朕借着这个时机通过朝中众人的行动言语,来勘察他们的为人以及背后的势力和派系。

    不久朕迎娶了赫舍里为妻。朕很早就察觉到皇额娘极其讨厌妾的存在。曾经一个偶然的机会,朕听到皇额娘咬牙切齿地说,“本宫一生争强好胜,事事不弱于人,众臣畏惧本宫更甚于先帝。然,哪怕是如此,也不能磨灭本宫最初也不过是世祖的一个妃嫔,作为妾室插足在他和他的正妻之间的事实。即使明知道他和那木钟根本就没有所谓感情,但是这样无法改变的经历,也让本宫讨厌,不能释怀!”

    最初朕以为,如皇额娘这样出色的女子,必然无法甘愿同其他平庸的女子共侍一夫,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再后来,朕才慢慢察觉到,皇额娘对于这段过去的厌恶,并不仅因为此。她的强势,她的手段,她的见识乃至功绩,远胜于皇阿玛,但最初只能作为皇阿玛的附庸而存在,只能依靠着皇阿玛的宠爱才能在政事上一展所长,甚至百年之后要附葬世祖陵,根据自己丈夫的庙号来得到自己的谥号,皇额娘痛恨的其实是这样一个摆在眼前的事实。

    虽然如果在他人眼中,这或许是有些大逆不道,但是朕却平静的接受了。或许是因为朕和皇阿玛相聚的时间,只是和皇额娘在一起的时间的一个零头。又或者因为被皇额娘一手教导长大的朕,已经耳濡目染了皇额娘的思想。于是,朕接受了皇额娘这种与圣人的言论截然不同不同的想法。但,朕也只接受皇额娘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原因如同皇额娘曾经告诫朕的那样,只有强者才能选择自己的自由,而弱者只能依附于强者制定的规则。

    只不过世风如此,或许明岚将来的额驸,注定迫于皇权的威势而不纳二色,但朕却注定要有三妻四妾,甚至更多,其实朕也不曾抗拒过这样的现实,只是希望自己的妻子能够出色一些。朕和她,与其他妃嫔毕竟是不同的。朕带着极大的期冀迎娶了赫舍里,她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哪怕是在相貌上有所欠缺,但也足够了。她不惹人讨厌,和时下大多女子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同。也是,像皇额娘这样的女子并不是随处可见的。何况,有皇额娘这样精明强干的女子做母亲,无疑是幸福的,但如果是做妻子……至少,朕就忌讳朕的皇后乃至妃嫔们有着这样高明的手段。

    朕并不明白赫舍里和皇额娘的间隙是从何时开始的。以朕来看,皇额娘对赫舍里实在是非常疼爱了。纳喇氏和钮钴禄氏都先她入宫,但是都直到赫舍里嫁进来之后,才被允许给朕侍寝。何况,赫舍里入宫不久,皇额娘就放手宫务,交由她打理。

    这样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至少朕是弄不清她的心思。皇额娘没有正面和赫舍里交锋,原因很简单,赫舍里成为皇后,也有着政治上的考量,事实上朕从不认为赫舍里会是皇额娘的对手。于是,皇额娘表现出更喜爱钮钴禄氏,因此来委婉地警告赫舍里。朕也是理解的,没有谁会不喜欢一个孝顺地来自身边侍奉的人,而且喜欢一个暗中和自己别劲的人。

    从明面上来看,似乎是因为赫舍里觉得皇额娘对待皇玛嬷的态度和做法,太过不孝。但朕从来不以为这是真正的原因,只是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能让赫舍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朕猜不到。母亲自然比祖母更加亲近,何况是一手教养自己长大的母亲,和与自己并不亲近甚至有些生疏的祖母。朕曾经提点过赫舍里,不要插足皇额娘和皇玛嬷之间的事情,从皇玛嬷让皇额娘无法见到郭罗玛法最后一面起,她们之间的矛盾事实上就已经无法化解了。只是这些似乎并没有被赫舍里放在心上。

    矛盾的激化是,赫舍里擅自越过皇额娘处罚了她的侍女。以皇额娘的强势,怎会容忍被冒犯,何况冒犯她的还是一个晚辈。朕立即狠狠斥责了赫舍里,本来皇额娘已经因此不打算深究,但赫舍里实在不该又说了那一句话,“臣妾是大清门抬进宫的正宫皇后”,恰恰触动了皇额娘的逆鳞。皇额娘果然立即语带危险地道:“不错,你是大清门进宫的皇后,本宫是过了顺贞门的秀女。不过你还记不记得,先帝那两位从大清门进宫的皇后,一个被废殉葬,如疯似狂,一个形同虚设,孤苦一生。”

    朕已经隐隐察觉到此次事情恐怕不能善了,只是仍打算最后努力一下。如若不行,也是赫舍里自寻死路了。皇额娘自然比赫舍里重要。可惜,她是朕的第一个妻子。或许对自己的妻子怜惜没有什么,只是不该是在皇宫中,也不适合皇帝对皇后。果然,赫舍里提及鬼神之事,这是大忌。然而皇额娘连鬼神亦不放在眼里,“执掌江山,杀人无数,何有鬼哉!”

    赫舍里因为被查出有孕,而逃过一回。但朕却知道她保不住了,也不能留了。朕把头枕在皇额娘的膝上,就像儿时那样。朕已经在皇额娘的教导下学会了怎样取舍,但并不意味着,朕在取舍的时候不会心痛。因此,朕才想要弥补胤礽,这个留着朕的血脉,却一出生就失去额娘的可怜孩子。

    朕在胤礽身上倾注了许多心血,他也按照朕设想的那样,优秀地长大。然而,他已经是储君了,已经足够的尊贵,于是就想更进一步。或许,朕不应该不听皇额娘的反对,如果胤礽不是一出生就被立为太子,是不是不会有后来这些波折?到了最后,朕厌弃他的妄行,几乎忘记了,最初朕将他立为太子,是希望自己心爱的孩子,能够一世安乐。

    那几年,事情的确极多,有喜有丧。赫舍里过世,皇玛嬷过世,明岚出嫁,三藩之事接近尾声,台湾之事初见眉目,接着就是皇额娘迅速还政。朕也就是在那诸事纷纷的时候,遇见了姬兰,朕的表妹。朕直到最后,也依然记得姬兰当初年轻娇美的摸样,即使最后姬兰先朕而去,容颜不再,可是她仍然是朕的表妹,朕的妻子啊……

    身为君王,依旧有做不到的事情,朕希望立姬兰为后,可是却只能屈从于现实,最无奈的不在于此,而在于朕自己都清楚地知道,不让姬兰做皇后,才是最合适的。皇额娘是反对姬兰入宫的,佟家已经出了一位太后,不应该再出现以为皇后,甚至连宠妃都不行,这无论对朕还是对佟家都好。于是,钮钴禄氏成了继后,姬兰为贵妃。朕心中止不住的自嘲,是啊,这样于社稷有益,但是又有多少人看到,这样苦了姬兰。朕看到了,皇额娘也看到了,但是正是我们母子一手促成了这样的结果,因此才更加心酸。

    皇额娘毫不拖沓地还政,但却不曾离开政治中心,她的影响力依然存在,就是连朕也希望在拿不住的事情上,听询皇额娘的见解。朕是天下的支柱,但是有皇额娘在,朕可以放心大胆地做任何事,可以像孩子一样在皇额娘那里汲取安慰。她是一个强势而优雅的人,曾经在郑成功来袭时稳定大局,曾经在先帝过世时,使持有异议的大臣被迫殉葬,曾力排众议,开科取士,曾经株连勋贵大臣,让他们被抄家流放,从才再也不能掣肘皇权,曾悍然对三藩开战……于是她扭转了先帝末年,百废待兴,民生凋敝的情况,留给朕一个可以放手施为开创盛世的清平天下。

    朕的第二位妻子钮钴禄氏作为皇后,远比赫舍里要称职。宫中皆称赞她的宽和大度,她对于庶子也同样优待,尤其是老八胤禩。胤禩生母微贱,因此更加上进,朕对于此完全是喜闻乐见的。然而,天家的父子之情,抵不过野心。胤礽的野心在于不满足储君的身份,希望早日取代朕的位置,而胤禩的野心在于不满足皇子的身份,想要夺取太子之位。

    只是胤禩一定没有想到,一向对他极为笼络的钮钴禄氏给他定下一个看似荣宠非常,实则没有实权的妻家。八福晋是岳乐的外孙女。皇额娘素来看重与舅舅家有亲的济度,却不喜岳乐,这其中还牵扯到当初岳乐对孝敬皇后的态度,总之是不足为外人所道。何况岳乐老了,八福晋的阿玛明尚并不成器。其中端倪,钮钴禄氏必定是明了的。看起来是给八阿哥找了如此出身高贵福晋,以抬高他因生母身份而带来的不足,事实上不过去怕胤禩倚重妻族多过钮钴禄家族而已。

    只是,钮钴禄氏的算计不过是一场空,她让良嫔自尽,以陷害姬兰,但终究纸包不住火。朕无声的叹气,从钮钴禄氏入宫到如今,几十年一眨眼就过去了。少年夫妻老来伴,她不是朕第一个妻子,也不是朕最喜欢的女子,但她的确是最早入宫,相伴朕至今的人。所以,皇后,朕给你一个体面,让你有尊严地离去。

    朕的皇子一个个都大了,朕也老了,姬兰先朕而去。当年在上书房,朕和你互相讨论书法。朕还记得你害羞地把绣着自己名字的扇套送给朕,那一天你杏眼圆圆,穿着桃红菱花的旗装。朕还记得和你在书中夹带信件,哪怕只是只言片语,便让朕回味难舍。谁言相思,总是愁滋味……

    让你入宫是朕的任性,可是朕却从不后悔。我们得以相守,又有了可爱的女儿。你可知道,后妃之中,再没有哪个女子,能像你这样,和我血脉相连。从一开始,我们就是最亲近的人。我生怕自己克了你,不敢立你为后,咱们的六格格也还没回来呢,你怎么可以先朕而去。你怎么舍得离开朕,怎么能这样对朕!

    朕岂忍心朕的姬兰,百年之后,无人祭奠,于是朕命宗人府修改了皇家玉牒,将老四胤禛过继在她名下。胤禛的生母是包衣出身的乌雅氏,但却是由皇额娘抚养长大。朕曾说他喜怒无常,还因此惹得皇额娘打发雷霆。其实,朕是真的觉得他有些像皇阿玛,爱憎和好恶都太过分明。

    只是皇阿玛没有遇上一个教导他的人,而胤禛却有皇额娘。这个孩子渐渐变得沉稳起来,一丝不苟而严谨,不涉足夺嫡和皇子间的纷争。朕知道他只是把他的爱憎分明用理智压在了心底,不过,这样足矣!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喜恶,连君王也不能例外,但是如果能够做到,不因为个人的感情而影响理智的判断,就很不容易了。胤禛表现出足够的孝悌,不论他是真的如此,还是装作如此。如果是后者,至少说明他有足够的心机,这也可以让朕放心。何况,他是个务实的人。姬兰的离去带走了朕的一部分心神,朕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于是立胤禛为太子,就这样吧……

    皇额娘,胤禛是您抚养长大的孩子呢。朕害怕辜负皇额娘对朕的期望,六十年不敢有一丝懈怠。好在,朕并没有让您失望。朕只觉得有一件事情比不上您,朕不如您会教养儿孙。朕只教导出一个胤礽,而您却教养出了朕和胤禛。

    只是,皇额娘,儿子不能继续在您身边尽孝了……儿子当初戏言,如果有人不让朕在皇额娘身边尽孝,朕绝不会善罢甘休。然而,没想到一语成谶。奈何奈何,阻止朕的是老天啊……

    在皇阿玛和姬兰之后,朕也要离去了,躺在金樽玉贵的棺椁里,被风光大葬入恢弘的陵寝。皇额娘,儿子舍不得您……儿子好想好想,再想儿时那样,把小小的身子蜷缩在您的怀里,听您给儿子一遍一遍地讲述历代君王的故事……

    幸而,即位的是胤禛,他一定会代儿子向您尽孝的,这是不舍中唯一的慰藉。皇额娘,朕何其有幸生得您为母!而朕先后三位妻子,都比不上儿子和您之间的感情,让朕更刻骨铭心!

    只是终究有小小的遗憾,您是、也只是我的额娘呢……我既希望来世仍然做您的儿子,又或者……

    言未尽,魂将绝,额娘……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