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丑女 如菊第58部分阅读

      丑女 如菊 作者:肉书屋

    钱,谁也不会嫌弃的,况且这钱也来的正当。于是和张槐李长雨商量要个什么价合适。

    菊花沉吟了一会道:“这东西便宜些卖给他,只要他能答应我们一个要求,就算是香肠的秘方也可以便宜转让。”

    青木望着妹妹,知道她又有了新的想法,便凝神等她说出下文。

    菊花看着三人道:“让这个方老爷把制作打稻机的作坊就建在下塘集!”要不是清南村就要建香肠作坊,她都要求对方把香肠作坊也建在这里了。

    三人听了,只不过愣了那么一瞬间,马上就眉头舒展,相互望着露出会心的微笑。

    李长雨一拍手,站起身大笑道:“菊花,这点子好!方老爷要是肯来这地方,下塘集火起来就不成问题了。不过他乐意来么?”

    不等菊花回答,青木和张槐异口同声地说道:“他肯定乐意来!”说完两人都笑了。

    青木解释道:“他想买咱的香肠方子,又想买这打稻机,没准往后还有好东西,要他把作坊建在这也不是啥难事,干啥不乐意哩?”

    张槐点点头道:“这又不影响他的生意,他照样能在旁的地方建作坊。像他这样的大商家,肯定不会只建一个作坊的,他肯定会在东西南北各个地方都建。不然的话,东边的人要买这打稻机,难道他还要从清辉运过去?那不是瞎折腾么。他直接在东边也建一个作坊不就完了。”

    李长雨点头道:“是这么回事,我也是乐昏头了。他在下塘集多建一家作坊不过是顺带罢了。”

    菊花也不说话,看着三个少年满心鼓舞地议论着,神色间很是振奋,心里也十分愉悦。

    她想,这步招商引资要是成功了,会少走很多的弯路。往后她们做出来的东西就算清辉县城也有都不怕了,因为根本不用运到清辉,直接在下塘集卖就是了。下塘集的商行不可能舍近求远,跑到清辉县去进货来卖的。(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八章 招商(粉红60加更)

    李长雨见菊花静静地坐在一旁,并不插话,可是,他们讨论的话题好像经常都是由她提起的,他不由得也出了神,脑子里浮现菊花喂鸡时的愉悦神情、插柳时憧憬和向往的目光,只觉得越发难懂她

    地道的村姑么?似乎又不像!

    他目光一闪,微笑问菊花道:“那你想把这打稻机卖个什么价哩?”说着话,又看向青木——他以为这打稻机是青木捣腾出来的。

    青木对于这个却是心里没底,便看向妹妹。

    菊花轻笑道:“让那个方老爷自己出价吧,我们就提这一个要求。”

    李长雨愕然,他狐疑地问道:“这好么?方老爷虽然为人大气,但在生意场上,谁也不会随意让步的。”

    菊花问道:“那你说,要卖个啥价钱合适?”

    李长雨就说不出话来了。

    菊花对青木使了个眼色,说道:“咱们都不懂,还是让他们来定比较好,说不定咱以为出了很高的价,偏偏跟人家给的低价一个样哩。”

    青木便笑道:“本来也没想着指望这样东西发财的,让他凭良心给吧。”

    张槐点点头道:“虽说是做生意,不过我觉得这个方老爷不会跟咱们庄稼人计较的,他是个有大志向的人,断不会为了这点银子让你们寒心,他还要买香肠的方子哩!”

    于是,青木便和李长雨张槐一起跟宋掌柜沟通去了。

    宋掌柜听了这要求也很意外,如果青木要多些银子。他还能做主,但要求他们在下塘集建作坊,他可得跟东家汇报,这事他还不能做主。

    于是,他返回清辉县。把事情跟方靖宇说了。

    方靖宇听了大笑。连说这几个乡下少年有意思。竟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个要求。

    他想得很简单,就跟张槐说的一样,他会在自己生意势力覆盖范围内都建立作坊,来制造这打稻机;往后的香肠作坊也是。所以,在下塘集建作坊不过是顺带罢了,就算是对方不提这要求,他今年也会在那个下塘集开间铺子,密切关注那里的商业动向的。

    宋掌柜又问出多少银子买打稻机的图纸合适。

    方靖宇含笑看着他道:“给他们两千两银子。”

    宋掌柜一愣,说道:“是不是多了点。咱们还一文钱都没赚呢!”

    方靖宇肯定地答道:“是多了。要是旁人肯定不会给这个价,因为他短时间内也赚不到那么多钱。不过这生意既然让我做,以方家的财力。在各地都建立作坊制作打稻机,可以说凡是出产稻子的地方都能卖。我们先走一步,等别人来模仿,我们已经形成规模和气候了。将来不会少赚钱的。说句实在话,这还给少了呢。不过账不是这么算的,因为就算是他们自己建作坊,卖打稻机,要想赚这么多银子,还不知要折腾到猴年马月呢。”

    他笑了笑又道:“在下塘集建立作坊也不坏,那地方就是穷点,其实交通便利的很,上接清辉县城,下接临湖州,将来运输也方便;而且靠着小青山,材料肯定也便宜,就是人工费也肯定比清辉便宜的。”

    宋掌柜听了连连点头,说确实是这么回事。那里的农户除了稻米玉米等粮食卖钱,根本没有其他的收入,要是在农闲的时候能找到一份工,挣些钱,想必是很高兴的。

    他又道:“要是这下塘集往后能发达起来的话,咱们早早地占据了地方,只有占便宜的。”

    方靖宇眼里闪着精光,说道:“这地方应该会发达起来的,不过是迟早快慢的问题。本来还不确定的事,方家一参与,这就是肯定的了。你尽快安排人去下塘集建作坊,等夏季收割稻子的时候,这打稻机正好能派上用场。”

    宋掌柜急忙垂手应下了,又说道:“怕是第一年卖不了多少,一般的农户肯定买不起的。”

    方靖宇沉着地说道:“建议他们几户人家合伙买一台,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赊账,不过要签好相关的文书。我答应过县令大人,要把农户的需求放在首位,争取把这样农具在最短的时间内推广,自然不能食言。放心,不会吃亏的。”

    他心道,当然不会吃亏,弄不好还是大功呢!

    他又叮嘱宋掌柜道:“还有,我们主要面对的是那些大户人家,他们才是我们赚钱的对象。给农户的东西要尽量降低成本,当然,品质也要保证,价钱要卖得低些;给大户人家的机子则要尽量做好,两年内还可免费上门修理,价钱就要卖高些了。”

    宋掌柜点头,又向他汇报了些其他的事情,方才告退。

    于是,下塘集就多了一股人流,买地、建房,招工买材料,轰轰烈烈地在这个小集镇上忙碌起来。

    青木得知这图纸卖了两千两银子,也是大吃一惊。

    菊花却丝毫不意外,她正如方老爷说的一样,知道这并不算多,但也不能算少。说到底,还要看谁来做这单生意。就算她捂着这东西不对外卖,先不说几年才能赚到这些银子,就连保密都难,说不定很快就会被人强抢过去,还惹一身麻烦。

    没那个精钢钻就别揽那个瓷器活!

    这东西,包括以后的香肠,到了方老爷的手中,肯定会给他赚大钱的,但更多的,是靠他本身的人脉和资金实力,甚至经营的手段。

    菊花也不去眼红人家赚钱,她只管过自己悠闲的乡村生活,有打稻机用就好了。虽然开始并没有拿这东西赚钱的想法,但人家把钱送来了,她也不会嫌钱烧手,当然是笑纳了。

    得了钱后。她和青木商量,拿出三百两,分给来福表哥和他的师父王金华;剩下的一千两收了起来,七百两在下塘集买地建房。

    因为就要农忙了,青木匆匆在下塘集的边缘买了二十亩地。暂且放那。等秋收完了再建房。菊花初步的打算是建些货栈铺子。到时候好租给别人,自家收租金就好了。

    她的想法得到了郑长河和杨氏的赞同。

    杨氏说她不喜做生意,郑长河说他喜欢种田养猪,青木微笑道,他要在村里建作坊哩,可没空弄那些生意。

    菊花笑眯眯地望着家人,嗔怪地说道:“爹,我也不想烦那个神哩——我不过是想趁着现在地价便宜,先买些地放那罢了。要是等往后地价涨上来了。想买还舍不得买哩。”

    买地是青木和郑长河一块去的,挑的既不是下塘集的好地段,也不是附近的良田。只能算一般的土地,但还是比荒地要贵多了,十两银子一亩,买了二十亩。

    这地方眼下看起来并不算好。盖铺子太偏僻了;种庄稼吧,地又太瘦。不过要是下塘集发展起来的话,这地段肯定会被人争抢的。

    本来也没打算买这么多地,可是菊花和青木商量了一下,觉得眼下村里是没有钱在下塘集买地的,自家得了这笔钱,多买些,往后村里要是想买的话,卖给村里或者租给村里都好。

    郑长河忽然就变成小地主了,他极不习惯,看着闺女和儿子乐呵呵地说道:“买了好,买了好。银子放家里爹心里也不踏实哩。买了地,就等于给你们兄妹俩置了家业。要是下塘集发不起来,咱就在那块地上种庄稼。”

    他始终只对种庄稼感兴趣。

    杨氏白了他一眼,喜气洋洋地说道:“那地挨着下塘集,种庄稼多可惜。下塘集肯定能发起来,你没见那个方老爷都来建作坊了么。”

    她自己不喜欢做生意,却是希望下塘集兴旺发达的,那样的话,家里出产的好多东西都能卖钱了。现在,家里又在那买了这么些地,她更盼望下塘集兴旺了,菊花说的建铺子对外租的主意她十分满意。

    青木和菊花相视一笑,青木道:“种庄稼咱也忙不过来,那地只能盖铺子哩。咱还是把村里的这地种好,多喂些猪是正经。”

    杨氏点头道:“我也喜欢喂猪喂鸡鸭,虽然累了点,不过自个勤快些就成了,落个心里自在;那做生意光勤快可不成,你得费多少口舌和心思哩。”

    郑长河连连点头,让他跟人掰扯那可是要命的事。他对菊花道:“闺女,爹瞧你还是蛮会谈生意的,你想做生意么?”

    菊花微笑道:“我要是做生意哩,肯定不能亏本就是了。不过我也不想做生意,我觉得在家种菜养鱼喂鸡鸭蛮好的。就跟娘说的一样——自在哩!”

    郑长河如遇知音,急忙接道:“可不是么,你在家的话,想干啥就干啥,不用瞧人脸色。忙的时候虽然累点,闲的时候坐在树下跟人闲聊、做针线,还能掐花儿、捡蘑菇,早上捡鸡蛋鸭蛋多好!”

    菊花听了他有些杂乱的话,“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老爹觉得她是爱极了这捡鸡蛋的活动哩。

    青木也是忍不住笑了,因问道:“爹,咱今年还是跟他们插伙栽秧么?要是他们不来的话,咱只跟槐子家插伙就好了。娘,你就甭下田了,跟菊花在家做饭吧,省得她一人太累。”

    杨氏道:“不插伙哪成哩?他们也都想种两季稻子,赶时间哩。再说,你赵三叔和张叔都添了几亩地,插伙早些把秧苗栽了,也好忙地里的事情。那山芋、黄豆才种的,不得伺候好?有你父子俩下田,我就跟菊花在家烧饭吧!”

    菊花关注地听着爹娘跟哥哥商议栽秧的事,这可是不能马虎的。

    要说这插伙栽秧劳动量还是一样的,并不能占多少光,不过一来人多干事热闹些,二来心里也好过些。不然两个人呆在自家田里,觉得那空荡荡的水田总也填不满,这劳苦的日子就跟看不到头似的。人多的话,一亩田很快就能栽完,那心理上感觉好受多了。

    不说菊花家温馨的家庭会议,且说宋掌柜得了图纸,就住进了下塘集,全力盯紧了作坊的工程。

    同时,他把来福和王金华都招进了方家作坊,并马不停蹄地联系小青山附近的村庄,洽谈采购木料事项;这作坊建设也是一天一个样,迅速地建成投产了。

    有钱就是好啊,办事贼快!(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九章 田野

    清南村的人却没心情管这些,他们又投入了栽秧割麦的紧乍

    快要栽秧了,外婆在菊花家住了几个月,终于不肯再住下去,青木便趁着去下塘集买地的当儿把她和来寿送回去了。于是,菊花的生活又忙碌起来。

    春日里,草木青青,阳光柔和,微风拂面,空气清新,如果不是春耕紧张忙碌的话,这种田锄草饲养家畜的生活,菊花并不觉得劳苦,反而体会到田园生活的悠闲意趣。

    她想,是不是田地太多了?

    如果田地再少几亩的话,爹娘和哥哥便没那么赶,这日子就好过多了。

    可是,就算是嫌多,她也没办法,爹娘是肯定不会卖掉田地的。既然手中有这些田地,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田地荒在那里,啥也不种的。

    春种是劳累的,也是令人期盼的。

    人们由开始的栽一趟秧后,半天也直不起腰,到后来的应付自如;由第一天从田里爬上来后,步伐蹒跚,到几天后的健步如飞;那田野由开始空荡荡的一片白,变成行距整齐的连绵翠绿,一连好些天的春种,仿佛把人们攒了一个冬天的悠闲和舒适给消耗殆尽,唤醒了身体里的劳作因子,每天都精力充沛地早早起床,全力以赴地进行春种。

    菊花也觉得自己的手脚更麻利起来,比起去年,她这后勤工作做得轻松了些,想是完全适应了这种紧张的抢收抢种的农忙生活。

    栽秧的时候,由于梅子搬到山边来住了,花婆子往儿子家跑得很勤,说是帮梅子帮忙,这就让菊花有机会见识到梅子到底是如何跟婆婆相处的。

    她有次到梅子的新家送些咸鸭蛋给她,看到她安排花婆子做事,真是惊掉了下巴,也终于明白·她为何说花婆子并不算懒了。

    原来,她根本不理会这个婆婆的禀性和习惯,说话也直截了当,该干啥就干啥·绝不听花婆子的辩解和推搪,也不给她机会拖拉。

    妙-在她不是故意这么对花婆子的,她是一贯如此!

    如今的花婆子真是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梅子和李长明分开单过后,她把家里也收拾的井井有条,保持了梅子留下的好传统。

    她也不闲串门子了,倒是很喜欢往儿子家来,跟梅子相处极为和谐的样子。

    为啥哩?因为梅子做的饭菜比她做的好吃嘛·时不时地,还会煎些饼让她带回去,她也不偷吃了,直接干活吃饭,谁也没话好说不是!

    菊花见了她那一副勤快的模样,回家笑了好久,对梅子也是佩服万

    这天,春种已经近了尾声·所有的水田都栽上了秧苗,菊花家还剩了最后一块水田没栽上,是撒秧苗的底田·青木休假这天便和杨氏一块补栽上秧苗。

    郑长河还在给刘小妹家帮忙,她家也是最后一天了。因为今年她二嫂已经进门,所以也没让菊花去帮忙煮饭。

    菊花在家里忙绿了这么些天,好不容易松泛了,因想着自家几个人的饭也好煮,便想抽空到田间去看看。

    水田里,杨氏正提起一把秧苗,直起腰,解开绑住的草绳,刚要弯腰栽秧·眼角瞄见她提了个篮子从田埂上过来,便抬头笑道:“就剩这么点田了,我跟你哥慢慢栽,一天也能栽完。还弄得这么娇贵,送啥吃的哩?”

    菊花听了她的话,不好意思地说道:“娘·是我想到田里来瞧瞧,所以顺便帮你们拿了些饼。”

    杨氏身后的青木听了,直起身对妹妹微笑道:“咋了,难不成你也想下田栽秧?”

    菊花忙点头道:“我也想试试哩!我还没栽过秧哩。”

    青木忍不住笑道:“瞧你说的,以为这是啥好事情。你甭瞧着好玩,田里有蚂蝗哩!”

    果然,菊花听了这话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她生平就怕这些软体动物,尤其是吸血的蚂蝗。那东西叮在腿上,任你吓得尖叫,它还是吸住不放,甚至你动手去扯,拽得老长,也扯不下来,非得对着腿上狠狠地来一巴掌,它才松口,落下来蜷曲着身子缩成一团。

    杨氏见菊花神色间的畏惧,好笑道:“甭听你哥说,咱这田里还算好的,也没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说话间,把手上的秧苗栽完,顺势洗了手,便往田埂上来。

    菊花忙对青木叫道:“哥,上来吃饼吧,我在馅儿里放了肉哩

    青木答应了一声,过了一会也上来了。

    娘几个就蹲在田埂上,菊花给两人都倒了茶,拿了筷子和碗装好饼子递上。

    菊花看着旁边的水田——还是白漫漫的一片,并没有栽上秧苗,回头笑问道:“这块田是谁家的?咋还没栽秧哩?”

    青木闻言扫了一眼那块田,说道:“是长明哥家的。他们要晚一些。我们要种两季稻,今年提前泡的稻种,比往年栽秧要早些天哩。”

    菊花点点头,忽地想起花婆子,忍不住“嗤”地一声笑了出来。

    杨氏和青木奇怪地望着她,不明白她无事端端地为何笑

    菊花就把自己在梅子家见到的情形比划给娘和哥哥听。

    她有些明白为啥人们喜欢议论东家长西家短了,在这平淡悠闲的田园生活中,也没个乐子,那一幕幕乡村家庭的生活可不就是现场直播的连续剧么?还是无数集哩,一直到老、到死,最后还被下一代延续!

    杨氏听了也是喷笑,说道:“这也是歪打正着,梅子从来就不跟人玩心眼子,也不理会那些弯弯绕,她想着该咋办就咋办,哪管花婆子以前是啥样的!这么的倒好,少受气。你说,这要是换一个人,肯定瞧着花婆子就生气,想着咋应付她,整天耍心眼子,还耽误干活,这日子不就乱套了?说不定还要大吵大阄;可是梅子根本就不管这些·她就跟在娘家一样——我瞧她差不多把她婆婆当狗蛋管教了。”

    这回连青木也喷笑起来。不过,他还是有些疑惑地问道:“就算是这样,那花婆子能这么快就改好?李叔和长明哥这么多年都没把她给掰过来哩!”

    杨氏瞅了他一眼道:“这你就不懂了,那能一样么?她生就的懒人·当年她婆婆也没管过来,别说她男人和儿子了。

    可梅子不一样哩,梅子是儿媳妇,又是个没心机的人,吵出来她也怕丑哩。”

    菊花也对哥哥说道:“她虽然懒,怕也是丢不起那个人。听说上回就是因为吃了梅子留给长明哥的煎饼,梅子气哭了·才把狗蛋娘给招惹过去大吵了一架的,你说,这多丢人?往常不过是没人跟她计较罢了,如今梅子可不会跟她客气,梅子正憋着劲儿要好好地过日子哩,哪里会由着她!”

    杨氏摇头叹气道:“梅子是为了一块饼哭,狗蛋娘可不是为了饼才吵的她这是找由头给花婆子一个厉害瞧哩。她可不是个简单的人,梅子跟她没法比。要说这也是花婆子自己不争气·才招来这顿气。要是在旁人家,谁会为了娘吃儿子一块饼吵架哩?”她才说完,跟着又否认道:“不对·要是在旁人家,当娘的也不会去吃儿子的饼。”

    青木和菊花听了一齐笑。

    青木想,从小到大,从来都是爹和娘把东西省给自己和妹妹吃,自己又总是让妹妹多吃,花婆子这样的,确实是少见。

    娘几个坐在田埂上,说说笑笑的,吹着和煦的风儿,菊花觉得那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视线延伸向极远处的田野——入目是一片片的绿和青山隐隐的轮廓,再投向极高处的天空——当头罩下一层柔和的深蓝和几团棉絮般的白云,这种被天地环抱的感觉,让她觉得心情舒畅,更为贴近自然。

    阳光并不强烈,恰到好处地奉送热量·照耀温养万物。

    几只不知名的鸟儿在田畈间掠起又落下,或是在秧田上空不住地盘旋往复,似在寻找田里的猎物;远处水田里栽秧的人大声谈笑着,随风送来一阵阵笑语喧哗。

    她便不想回家,只坐在田埂上,看着哥哥和娘吃完饼子后继续下田栽秧。

    杨氏见她爱在外边玩,也不催她回去;青木说晌午只有三个人吃饭,等下回家随便弄点东西吃就成了,妹妹喜欢在这呆着就多玩一会吧。

    于是,娘儿三个,一个在田埂上,两个在田里,边说话边干活。

    忽见张槐匆匆地赶来,裤腿卷得高高的,穿着草鞋。他见了菊花诧异地问道:“你坐这干啥哩?当监工么?”

    菊花见了他,就不自觉地轻笑起来,戏谑地问道:“你来干啥哩?莫不是来帮我家栽秧?嗳哟!那可是太好了——有你帮忙,我娘和我哥也能早些收工。”

    张槐瞅着她一副占便宜的样子,拿话把自己先定住,不由好笑,不过他本就是来帮忙的,便微笑道:“我娘说你家还有块秧田底子没栽,郑叔又去还工了,靠青木和婶子怕是今儿栽不完,我就来帮把手。”

    菊葆喜笑颜开地说道:“好哩!快下去吧,早些栽完也能早些收工。”

    田里的杨氏见闺女跟槐子开玩笑,白了她一眼道:“槐子,你家里也忙,咋还来帮手哩?就有空闲,也该歇歇——前些天累坏了吧?”

    张槐含笑道:“我一大早去给黄豆锄草,也都弄得差不多了。锄草不比栽秧,等等不碍事的。”

    说着话,就踢掉草鞋,下了田,走了几步,又回头问菊花道:“这田畈里晒的很,你咋坐在这不回去哩?”

    菊花微笑道:“这太阳也不烈。我喜欢呆在这,看看田野,心里敞亮的很。前些天忙的我头昏,这会儿想松泛松泛哩。”

    张槐就明白了她的心思,微笑道:“那你该带个小虾网,在田沟里兜小鱼虾和泥鳅玩,还能帮鱼塘捞些鱼苗哩。”

    菊花听了眼睛一亮,忙道:“嗳!我下午就这么干。”

    张槐就含笑转身栽秧去了。

    第二百二十章 小径

    青木见他来了,也很高兴,这栽秧人少了实在是闷得很,便笑道:“你来了正好。我跟娘明明都栽了好几趟了,可是瞧过去,还有这么大一片田空荡荡的,瞧了真是让人丧气。”

    张槐笑道:“那还不是因为人少。要是十几个人一齐下田,一人一趟,这田就去了一大半了。所以哩,栽秧还是插伙栽比较好,不然心里觉得没盼头哩。”

    杨氏在前面笑道:“刘家每年总有好多人,他家能换工的人多,等自个栽秧的时候,一来就是十几个人。两天就栽完了。”

    青木就笑道:“就是不换工,三顺一人栽秧也抵得过两个人。真不晓得他瞧着胖乎乎的,干活咋那么溜刷!”

    张槐笑道:“这跟胖有啥关系哩?他是手灵活。你瞧他栽秧的时候,那手指分秧苗特别快,一挑就是一束,‘刷,地就插进水里,这边手上早又挤出一小簇,都不带打顿的。”

    青木摇头苦笑道:“没法跟他比。今年杨子咋也下田了哩?”

    张槐道:“他自个想要下田,说是要体会耕种的幸苦。我想着是该让他劳累几天,不然生在农家,居然不识耕种的诀窍和经验,不懂农家生活的艰辛,那念一肚子书有何用?将来不过是个书呆子罢了。”

    对于这一点,他有自己的看法,他最不喜“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了,在他看来,各行各业都是有其存在的必要,因此他也是不喜“君子远庖厨”这句话的。

    夫子说书中的经济学问均是来自于生活,是先贤从生活中体验出来的心得,若是后人反而脱离生活,单纯地去学那些文字,那学来有啥用哩?

    连菊花都说天下大道是相通的,这种田是百业的根本是第一个要了解的。杨子作为农家出生的娃儿,若是连身边的生活也不能体会,不能据此对最底层百姓的生活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就算是将来取了功名又如何凭借所学去管理百姓?

    青木曾经和槐子讨论过这个话题,他们都受夫子的影响,很是不喜那些空谈高论的读书人,因处说道:“也好,让他吃些苦,想必日后当了官,就不会胡乱管理了。”

    张槐点点头道:“我们都是十来岁就下田了如今他念了书,我跟爹娘不想他太分心,才不让他多干活的。”

    青木笑了,转而问起另外的话题道:“槐子,你那木耳长得咋样了?

    张槐高兴地拎起一把秧苗,“刷”地往后一甩,把根须上的水甩干,解开草绳一边继续插秧,一边回道:“不错哩,我照你那样法子把干木耳的碎末撒到木头上,都长出来了。就是还小的很,这东西从发芽到收,怕是要几个月才能长大哩。”

    想了想又道:“我见村口那有棵死槐树,我就扛回来了,也弄了些木耳种撒上去。还砍了好几棵杨树的枝桠,埋在草堆下,等它烂了,也种了试试看。我就想,把这些树都试试心里也有个底。”

    青木点头道:“是得这么干。那你试吧,我忙得很,顾不上干这个哩。”

    菊花觉得自己坐那玩,瞧着娘和哥哥干活有些不好意思,正好瞧见田埂上有野葱,便寻思扯些回去煎鸡蛋。

    其实菜园里的葱蒜香气都很浓郁比野生的味道还好——这可是没有浇化肥,纯粹施农家肥长大的。不过,她习惯性的,对那些野生的东西情有独钟,总是喜欢弄些野菜来吃,对野笋野蘑菇更是喜欢的很。

    她猫着腰在田埂上找了半天,扯了不少野葱,听了张槐的话,便插嘴道:“梅子家也弄了不少树哩,我见她兴头的很,就把木耳交给她了。长明哥伺候的很精心,天天去瞧,说是一定要把这木耳种出来。有这么些人用心琢磨,肯定能搞清楚这东西的脾性的。我倒是有些惦记山上的蘑菇了,挤一天空闲出来,到山上再捡一茬才好。”

    杨氏忙道:“明儿就能去捡。这个时候,哪里有空闲,非得挤出空来。先捡蘑菇,完了再锄草割麦。”

    说着话,来回栽了两趟秧,就要收工回去吃晌午饭了。

    杨氏和张槐先上了田埂,青木落在后边,觉得脚边一条滑溜溜的东西窜过去,心中一动,手快地一把揪下去,攥住一条大黄鳝提出水面。

    张槐一见,呵呵笑道:“你能跟三顺拼一把了,这么的都能逮一条黄鳝,真是长进了不少。”

    遂在田埂边扯了几根细长的胡须般的水草,把那黄鳝给穿了腮,提到菊花的跟前。

    菊花见好大一条黄鳝,心想还是留着做种吧,于是说道:“就一条,费事烧了,还是放到咱家的鱼塘里去吧。”青木和张槐听了一齐笑起来——都晓得她放鱼比捞鱼还勤

    张槐一边套上草鞋一边道:“那就从那边绕一趟,把这黄鳝给放了吧。你这么总是往鱼塘里放鱼虾,那鱼塘该挤了,说不定它们在水底打架哩。”

    菊花笑道:“等下半年的时候,用网子捞些大鱼上来,也好让它们松泛些。”

    等青木从田里上来,洗脚穿鞋的当儿,张槐站在旁边,见菊花两手捧着一大把野葱,纳闷地问道:“你扯这么些野葱干啥哩?”

    菊花说道:“用这个煎鸡蛋香的很。”

    张槐更奇怪了,问道:“菜园里不是有小葱么?那个比这野葱味儿要好哩。”

    菊花不知如何回答他,难道要说我这是习惯?说有个地方种出来的菜很漂亮,但是没味儿,所以人们都喜欢找野菜吃?

    她见张槐两眼亮晶晶地望着自己,等着回答,想了想,挑出一根野葱递给他,对他说道:“这葱也很香的,你闻闻。这天地之间,阳光雨露滋养着万物,有些东西比菜园子里种出来的还好呢。”

    张槐接过那根青青细嫩的野葱,掐了点放在鼻子下闻了闻,含笑点头道:“是香。怪道你又喜欢种菜,又总喜欢找些野菜。”

    菊花微笑道:“虽说家里不缺菜吃,不过时常的从这山川田野里找些好东西,觉得好有趣哩,好像这广阔的天地都是我家的菜园子。再说,常常的采些野菜也有好处,能知道这些东西是啥味儿,如何做,真遇到灾年的时候,就要靠这些东西填饱肚子了。”

    张槐站在菊花的面前,低头注视着她,含笑听她说话。他最喜欢菊花这副认真的样子,就像上回捡蘑菇一样,她浑身充满一种莫名的悠闲和欢悦,让他也跟着兴致盎然,一如小时候摘桃掏鸟窝。

    青木接道:“这些野菜菊花做的很好吃,我最爱吃那野水芹了,特别香。”

    三人说着话就往家走。

    杨氏在一旁瞧着一双小儿女和槐子相处融洽的样子,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青木和槐子年轻、诚实、勤劳,就连长相也是魁梧康健的,这样出色的两个男娃,一个是她的儿子,一个即将成为她的女婿,她还有啥不顺心的哩?

    这么多年来,闺女的未来成了压在她心上的一块大石头,她从未真正轻松过。如今,看到槐子跟菊花一点点的靠近,压在心上的大石头消失不见,她觉得浑身都轻飘飘的。

    她走在田埂上,感觉这天地格外朗阔,她的心情愉悦,跟那秧田上空盘旋的鸟儿似的,轻舞飞扬!

    许是栽秧已经结束,这点收尾的工作并不使人紧张,青木和张槐先绕道去鱼塘放了那条黄鳝,然后一路轻松地闲聊着,往家里走来。

    快到门口的时候,张槐指着青木院子前面说道:“青木,你挑些碎石子过来,从这门前一直铺到河边,再把道两旁种上柳树和果树,那往后不是跟河边一样美?再说,铺上石子后,下雨天也不会显得泥泞,省得弄脏了鞋。我就准备这么干,在家门口弄这样一条石子路通到河边,再种上树。”

    青木眼睛一亮,说道:“嗳!这主意好,菊花肯定喜欢这样布置。这也不难,从河滩上挑些石子过来就是了;这种树就更容易了,还照上回那样,插上柳枝。要不,咱也甭耽搁了,下午栽快些,早些收工回来铺路。”

    张槐见他说是风就是雨的,便笑道:“这也容易,不过你可得帮我家那边也铺上,明儿晚上过来插柳。”

    青木瞅了他一眼道:“你房子还没盖哩,急啥?”

    张槐道:“就是因为房子还没盖,才要急么!等房子盖了才栽树铺路,你家这边都绿树成荫了,衬得我那边光秃秃的,也难看。反正这路铺了又不碍事,不像那屋基地,我都不敢随便动,不然早在旁边栽了好些树了。”

    青木瞪了他一眼道:“还说哩?那樱桃树咋就栽下去了?菊花还抱怨为啥不送她一棵。”

    张槐听了一愣,然后就有些脸红,尴尬地说道:“那不是···…那不是……回头我再弄两棵送她吧。”

    他心道,我不就是为她才种的么!

    青木对他的心思一目了然,也不戳破,自进院子去吃饭。1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t晚上十一点还有一章加更,妹妹们请支持,争取让原野以粉红80的名义加更,当然,不够的话,原野也会加的。嗯,现在粉红票是72票。竞争太激烈了,原野不强求,能加就自己加了。

    第二百二十一章 美好生活(粉红80加更)

    菊花出去之前已经把菜准备好了,回来后飞快地煮了饭,再用野葱煎了一大碗鸡蛋饼,烧了碗干蘑菇,蒸了些腊肉,加上咸鸭蛋,炒苋菜,炒莴笋,以及昨天用腊肉干笋烧的一碗酱,也就够了。

    她本还想煮个汤的,杨氏说甭费事了,等晚上再烧汤吧。

    吃饭的时候,杨氏瞧着吃饭跟干活一样欢实的青木和张槐,打心眼里心疼不已,她帮张槐搛了好些煎鸡蛋和腊肉,又亲自剥了个咸鸭蛋递给他,爱怜地说道:“多吃些,你俩念了这么久的书,猛不丁地栽了这么些天秧,可是累坏了。你们这么大年纪,正是长身子的时候,干活累点倒还不要紧,要紧的是得多吃些,不然身子受不住哩。唉!我瞧你都瘦了好些哩。”

    说着,许是觉得冷落了儿子,忙又帮青木搛了些腊肉。

    青木对娘的心思是看得一清二楚,对于这顺手的人情也不点破,忍笑低头吃饭,心道这小子抢自己的风头了。

    张槐也不矫情,谢了婶子,有些诧异地问道:“我瘦了么?咋没听我娘说哩?这么大的人了,干这点活算啥哩?我也没觉得累多很。这栽秧其实就是弯腰久了吃不消,要说出力,还是割稻打稻子出力多些。”

    他转头瞧瞧青木道:“我瞧你还好,一点没瘦。”

    杨氏有些尴尬,她也不过就是顺嘴说罢了,做爹娘的总想儿女多吃,长壮实些,瘦一丁点也是不成的。

    她笑道:“也没瘦多少。不过等把麦子收完,你就得瘦一圈了。趁着这几天让你娘帮你好好地补补。这日子过好些了,也别那么省,首先得吃好。穿的差些都不要紧,身子养好才是最重要的。”

    菊花见娘今儿待张槐格外亲热,往常对他虽然也好,说话的口气却没有这么亲昵,显然是把人家当女婿待了,不禁有些无语——娘啊你老人家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她扫视了青木和张槐一眼,明明长得健康结实,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的青春气息,比家里的牛儿都健壮,哪有一点憔悴的迹象?倒是自己,她觉得真瘦了点,也不知是累的,还是开始抽条长个子了因为她今年长高了不少。

    这么想着,她故意不解地问道:“我咋没觉得他们瘦了哩?我觉得哥哥跟槐子哥好像还长胖了些哩!也是,虽然干活累,可是这一累,胃口就好,吃饭都比平常吃的多可不就长胖了么。再说,栽秧的时候,伙食也是比平常好一些的,平常舍不得吃的东西都拿出来了。这么吃,哪`瘦哩。”

    青木见娘愣神的样子,忍着笑道:“还是你眼尖。回头咱用那称猪肉的大称称量一番,看到底瘦了没有。”

    菊花听了就乐了起来。

    张槐三口两口吃完饭,笑道:“要称你称,我是不会称的——搞得跟卖猪肉似的。”

    吃过饭青木帮着喂了猪菊花就收拾了个小桶,又扛了个小虾网,带了个小筲箕,再次跟着他们到田野里去了。

    路上听青木说了刚才跟张槐商量的铺路的事,不禁十分欢喜,说自己都还没想到,这么一弄的话,等柳树长大了,顺着那林荫小路往河边去,那有多美!

    于是,心里记挂这件事,青木和张槐匆匆地把剩下的秧苗插完,就赶回来铺路了;菊花也胡乱地兜了些小鱼虾和泥鳅之类的杂鱼,放入鱼塘,就跟着他们一起过来忙活,连杨氏也高兴地拎了把锹过来铲土。

    菊花打量了一番院门前的空地,对哥哥和张槐说道:“光把石子铺在这路上可不成,到时候弄得到处都是。我想着得挖一条沟槽,把石子铺在沟槽里,跟路面齐平,这样就清爽了。”

    青木和张槐一齐点头,都道这样更妥当。

    于是两人一起动手,先挖了条浅浅的沟槽,也就三四寸深,大概有两尺宽的样子,一直通到河边菊花洗衣裳的地方;接着又从张槐家的屋基地也挖了一条沟槽过来,这条路就远一些了。

    青木因笑道:“本来是让你帮我忙的,结果你还占了便宜哩·瞧你这条路都比我家那条路长一半了。”

    张槐抿嘴微笑道:“就当帮我忙好了,我承你情么!”说着奋力挥舞锄头,先将土壤挖开,再快手地掏出浮土,形成一条浅浅的沟槽。

    他闷头认真专注地做着这些,动作麻利,似乎修的不是条小路,而是件重要的工程。其实他早就想对这边进行布置修整了,可是房子还没盖,很多的措施不能做,再加上他实在忙的很,要忙农活,还要抽空读书,简直是喘口气的工夫都没有。

    今吞能挤些空闲先整出条林荫小道,他也是十分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