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 7 部分

      离魂 作者:肉书屋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白荷衣道:“师父想得周全。只是以前怎么没听她提起过有未婚夫婿的事?”

    琴太太嗤道:“这样的事儿,她一个大姑娘家,怎么会跟你们两人男人说呢。”

    过了两日,之琬精神稍佳,又有说又笑的,忽忽似忘了那天在崇德大楼门房处受的打击。见了白荷衣,便道要师哥教戏,白荷衣有了琴湘田的主意,也就教她这出《春闺梦》,说:“这出戏吴菊痴先生根据唐诗《新婚别》、《兵车行》、《陇西行》编写而成的,写张氏思念丈夫,在梦中和他重聚,又追到战场上,看见满地的骷髅尸骸,一惊而醒,方知是梦。”

    之琬出神一时,喃喃地道:“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呵呵,”惨笑两声,回过神来道:“很好,现在唱这个倒是合适,比《牡丹亭》好。《牡丹亭》中虽然也有《淮警》、《寇间》、《围释》几折,不过是陪衬,不如这《春闺梦》悲惨凄切。”

    白荷衣从琴太太处听说了她的事情,知道她为什么对《春闺梦》这出戏这么痴迷,那真是感同身受。怕触痛她心怀,不敢多说其他,简单讲过情节后,便从唱词教起,先让她把唱词记住了,再跟着胡琴学唱腔。之琬记性又好,悟性又高,不多时便记住了,白荷衣又说她唱功尚可,只是身段上差些,又从最基础的手眼身法步教起。之琬唱戏,不过是常年的靠听听出来的,身段什么的,只看过没练过,好在她年纪尚轻,学戏虽然有点晚,但天资聪颖,根基又好,几个月后,已经有模有样,有板有眼了。白荷衣登台演戏的时候不能教她,便由琴湘田教。琴湘田边教边感叹这个女弟子又勤奋又用功,关节地方一点便通,一教便会,身形又瘦溜苗条,扮相又娇美端庄,嗓子又清婉妙丽,祖师爷真是赏了这碗饭吃,不唱戏还真是可惜了。又说要多听名家,兼收并蓄,之琬不肯上戏院,白荷衣便捧来了自己家的留声机,京昆名家的唱片,让她闲时听着琢磨。

    这当中景泰珠宝行的经理亲自送了胸针来,琴太太用自己的钱付了,胸针和金条一起收在保险箱里。之琬像是忘了这回事,她不提,琴太太也乐得不提。她想好不容易之琬变得开朗了一点,又去拿这些事扰乱她做什么呢?她真要想知道,找自己一问就是了。

    转眼到了炎夏,之琬身子弱,每年疰夏时都吃不下东西,饮食偏于清淡,精神头便越发的没有了。琴太太是北方人,这南方的暑气她也一惯的吃不消,自己也有些懒吃懒做的,便让之琬也歇夏,只在清晨练一小会功。之琬又不愿意像当下的时髦女性那样爱活动交际,虽有几家太太来邀请琴太太秋小姐过会,她一概懒得理睬。日长无事,一天出门购齐绣架绣棚丝线花针素缎银剪等物,在午后的蝉鸣雀静中绣起花来。有时让毛丫头放一张《贵妃醉酒》、《游园惊梦》。这一边绣花一边听戏,让她仿佛又回到了乔家大宅子里,这时方觉得当时的日子真是静如古井,波澜不惊,让她好生向往。曾经让她心潮起伏的热烈情爱倒像是隔世的回忆,轻易想不起来了,常在口渴的时候误将毛丫头叫成“唤茶”。毛丫头喜欢这个名字,一头埋怨太太不给她取个好名儿,从小到大一路毛丫头叫到现在,人家早不是毛丫头了,一头央求琴太太答应把名字改作“唤茶”。琴太太哪有不准的,琴家上下包括白荷衣,都管毛丫头叫“唤茶”了,只偶尔在玩笑时才叫一声毛丫头。

    之琬绣花,琴太太开头还只当她是闲极无聊绣着玩的,等过了十来天,月白色的紧厚素缎绣布上一朵海棠花像在春雨中颤颤微微地开了出来,翠绿的枝叶上犹带雨滴,粉中带白的花瓣娇怯怯欲坠非坠,若不胜风,鲜活无比,才惊叹连连,说道:“菀儿,你这手绝技堪称针神,拿到万国博览会上去,怕不要技压全芳?”

    之琬笑道:“妈妈要是喜欢,我就绣了送你,你上次不是说你快六十大寿了吗?女儿没别的孝敬,只会绣几枝花儿朵儿。只是这个海棠花儿不大喜庆,明儿我绣个‘流云百蝠’‘百寿图’什么的,好不好?”

    琴太太把那朵花儿看了又看,欢喜非常,说:“那些丑蝙蝠老寿星的我不喜欢,还是这朵花儿好看,我就要这个。我小时候家里的院子里就种得有一株西府海棠,我们北平人家,都喜欢在四合院里种海棠和玉兰。”

    之琬道:“是了,海棠、玉兰,再加上金桂,合起来就是‘金玉满堂’,也是吉利话儿,那我就在边上再添一支玉兰花和桂花。妈妈你生日是几月,我看赶得上不?”

    琴太太道:“不错不错,就是金玉满堂,我们家老爷子住的北房的门口,东边是一株西府海棠,西边就是一株白玉兰。我小名就叫桂枝,”说得这里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是中秋后三天生的,所以叫这个名儿。”

    之琬也笑,道:“记得上次妈妈跟我说老姓是安佳氏,汉姓是安,那妈妈的闺名就是安桂枝了,还真是个小姑娘的名字,和眼前这模样对不上号呢。还有三个月,来得及来得及,正好这大夏天没法练功,等我绣好了安上里子,挖好边裱起来,时间都够了。”

    琴太太左看右看,越看越是喜欢,拉起之琬的手摩挲着说:“我说姑娘,你这手怎么生得这么巧的?我小时候我娘也教过我绣花来着,我们都要用花样纸在布上先描个样子才开始绣,你就这样随想随绣吗?”

    之琬拿过一本《良友》杂志,封面上头正是一幅海棠花的彩色照片,说:“我是照着这个绣的。”

    琴太太拿着比了比,几乎不相信,说:“照着绣就能行?不用描在布上?换了我就不行。还有这些颜色,都是你自己配的吧?”一转眼看见前头一大堆的各色丝线,吓了一跳,说:“这么多线?怪不得绣出来比照片还鲜亮。”

    之琬道:“丝线有光,对着太阳,当然比照片鲜亮了。”抽出一根丝来,剪断了,捻开线头,劈成八股,一股股分出来,搭在一边,再从衣襟上取下一枚针,对着亮处轻轻一送,纫上了针,接着绣一片花瓣。绣了十多针,换一种颜色再绣。一片花瓣换了有七八种粉红色,琴太太几乎分不出两种之间有多大的区别,但看绣完后的这片花瓣,端的是像真的一样,由浅至深,无迹可寻。而之琬襟上飘着十多根丝线,是只见丝线不见针。

    琴太太骇问道:“这是人绣出来的吗?”

    她不过是随口这么一说,言其出神入化。之琬却是个老实人,本来就有心病,被她问得一愣,无可奈何地道:“你说呢?”

    琴太太点头道:“不是人,是人精。就跟《闹天宫》里的孙猴儿是个猴精,八戒是个猪精,《鹿台恨》里的苏妲己是个狐狸精,妹喜是个琵琶精,《白蛇传》里的白娘子小青是蛇精一样,你是个人精。”说着自己也笑起来了。

    之琬才知道她在说笑,想想自己的离奇遭遇,真算起来,也许要划在妖精一类里头也未可知,笑道:“妈妈看戏看多了,张嘴就是戏里的故事。”

    琴太太道:“谁让我是嫁了个戏子呢。”

    匆匆夏天过完,两人早忘了登报寻人一事,一天报馆派了小伙计把十多封信送来,说信箱租期早就到了,要转租他人。这些信不来取,只好着人送上门来。琴太太打赏了小伙计,把信收了,一时不知该不该给之琬。粗略检视一下那些信封,有的豪奢,是淡紫罗兰色还洒了香水的,有的就是弄堂口小烟纸店里最廉价的;有的字迹歪歪扭扭的,有的错字别字。光从信封字迹上看,配得上之琬人品的就拣不出一封,估计还是些好事之徒,流氓无赖等人。亏得当初没留家里的地址,不然还真是有得麻烦。看看中秋将近,心想过了节再说吧,加上又是自己的六十整寿,太太姊妹间早就嚷嚷着要摆酒唱戏请客,一忙就把这事丢在脑后了。

    第十九章 冬至

    第十九章 冬至

    因生日是在八月十八,战时期间,不好太过排场,就提前三天,和中秋节一块庆了。晚上等月亮上来,琴太太在天井里摆了几张圆桌,放些时令水果,中西甜点,南北月饼,咖啡香茗,还有现调的一大缸子果子酒,亦中亦洋,客人主人都便宜。借了筱太太家的两个仆人,加上张妈赵妈唤茶招呼客人,倒也支撑下场面了。客人不过是几家常走动的,筱太太,梅太太,杨太太,她们的先生,几家的女儿,还有琴湘田的几个老搭档,和白荷衣搭台的几个名伶。各家的琴师鼓师等。

    白荷衣扮了散花天女又唱又比地唱了一出《天女散花》,琴湘田久不开口,这次也唱了一折《蟠桃宴》,其他人也都有上佳段子,最后几个琴师鼓师合凑了一套《碧天贺寿》,把琴太太欢喜得什么似的。

    听完了戏,扮的人换下戏装,穿回衣裳。夜深转凉,琴太太把众人请进客厅,张妈赵妈端出热的川贝秋梨莲子桂花甜酒酿来,奉与众人。这半天吃了许多生的凉的,再换上这甜丝丝酸津津香馥馥暖融融的汤羹,都道声好。筱太太道:“这是什么羹,以前从没见过。”

    琴太太道:“这是我女儿孝敬我的家传点心,是从她曾祖父那里一路传下来的。他家里养着家班,演过大戏后,便上这碗养颜养嗓子的甜羹。”

    筱太太指着她,向其他几位太太笑道:“得了个女儿,看把她的骨头轻成什么样了。”众人都笑,赞她这个义女收得好。

    琴太太巴不得地道:“不是我夸自己的女儿,大家看看这幅《金玉满堂》,觉得如何?”指着堂上挂的一幅绣品,酸枝木的框子,里面绣的是海棠玉兰和桂花,鲜艳娇美,花叶生香,仿佛刚才的桂花甜酒酿的香气是从这幅绣品里散发出来的。

    杨太太第一个赞道:“好,这样的绣品,怕是从南通传习所雪宦沈寿那里得来的吧?这样的绣工,断不是她的弟子绣得出来的,肯定是雪宦的手迹。”

    杨先生看了看道:“这是新的,底子新绣活新,框子也新,不会是沈寿的传世之作。不过绣得是真好,不输给沈寿。”

    梅先生听他们说得热闹,也凑过来看,一看惊道:“这不是沈寿的苏绣,是真正的顾绣。自清末之后,就少有人会了。沈寿的苏绣是从顾绣中化出来的,又带有东洋西洋的画风,这个却一丝一毫也不见西洋画的笔法。琴太太,这样的绣品,如今世面上一件也找不到,且是新的,你从哪里得来?如有多的,可否匀我一件?”

    琴太太得意地道:“没有多的,只有这一件。再多钱也买不到,告诉你们吧,是我女儿绣了送我的生日礼物。”在室内找到之琬,招手道:“菀儿过来。”

    之琬正和筱太太的两个小女儿、还有梅小姐杨小姐说话,听琴太太叫,道声歉,走到琴太太身边,笑道:“妈妈叫我?”

    琴太太道:“杨先生梅先生要见见我家的针神。喏,先前你们已经见过了,我女儿紫菀,这幅《金玉满堂》就是她绣的。”

    之琬含笑谦虚应道:“妈妈又在拿我说笑了,不过是天长无聊,随便绣着消遣的,哪里就称得上针神呢。”

    梅先生先前已经见过琴家这位新收的义女,只当是富家太太惯爱的游戏,也没留心,这时才把之琬细细看了一番,道:“秋小姐,非是我夸你,这样的绣技,全国找不出第二个,你是跟谁学的?这没个十年八年绣不成这样的。”

    之琬胡乱搪塞道:“不过是跟家里的长辈学的。”

    琴湘田对这个女弟子也甚是得意,c口道:“秋小姐是乔伯崦乔霞翁的曾孙女,乔霞翁的一位夫人便是松江丁佩的再传弟子,而这位丁佩就是顾名世的曾孙女顾兰玉设帐收徒后的得意门生,我家菀儿算得上是顾绣的嫡传。”

    梅先生悚然动容,道:“哦,怪不得,原来是家学渊源。秋小姐,能否为我绣一幅,梅某一定重重相谢。”

    之琬淡淡地道:“我家绣品只做家用,从不出售,梅老伯之愿,怕是无法达成了。”说起来之琬很有些她父亲乔伯崦的名士脾气,狷介孤僻,不喜应酬。何况她的绣作全是她抒怀传情之作,怎么会拿去卖钱。

    她这话一出,倒把旁人听得讪讪的不好意思,梅先生更是抱歉,连声道:“秋小姐,梅某绝没有这个意思,只是太喜欢你的绣作了,秋小姐勿怪。”

    琴太太这是第一次看到之琬的不随和,心里也怪梅先生拿钱说事,把人看低了,因此也不说话。琴湘田虽然觉得之琬当面拒绝人家颇让人下不来台,但话说得已经很委婉了,他再要出声,倒像是着了痕迹,索性当小孩子口没遮挡,童言无忌好了,因此也不开口圆场。

    之琬只是笑笑,不再答话。众人一时被这个清高怪僻的年轻女子所窘,场面为之一冷,杨先生见状打个哈哈道:“秋小姐当然不会见怪,要怪只怪我们这帮老家伙看见了好东西就想搬回家去。老实说,我要有钱,就把哈同花园买了,作我的别墅,哈哈,哈哈哈。”

    众人也都跟着打哈哈,梅先生自嘲道:“哈同那个老家伙又不缺钱用,怎么会卖?要不你把我的别墅买了去?”

    梅太太用大家都听得见的耳语对杨太太说道:“还不赶紧查查,他要买别墅做什么?”

    杨太太啐道:“作死呢,寻我开心啊。”

    大家嘻嘻哈哈笑一阵,一时夜深了,各自告辞散去。第二天起来,之琬行若无事,照旧练功刺绣,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俨然还是乔家的深闺小姐。琴太太自己幼时也是这么过来的,因此丝毫不觉得有异,倒是白荷衣觉得这么年轻的姑娘老关在家里不对,变着花样的哄她出去看戏看电影吃饭跳舞,之琬被那些地方的声色犬马、灯红酒绿吓得不轻,到后来是更加不肯出去,天天午后坐着刺绣,绣来绣去都是绣的海棠花。垂丝海棠、西府海棠;白海棠、粉海棠、含苞的、盛放的、凋谢的;手帕上、衣襟上、裙角上……散落在不同的地方,没有大幅的,全是三朵五朵一小簇。

    琴太太一天问她为什么只绣海棠花,之琬凝视着正在绣的一朵女儿棠,漫声吟唱道:“……可怜奴在深闺等,海棠开日我想到如今……”琴太太这才知道她生日时收到的那幅《金玉满堂》人情大了,也才明白那天梅先生说要问她买一幅绣品时她那么冷淡的原因。她刺绣不是为了别的,只是在绣花时等着心上人的消息。感喟道:“痴丫头……”

    之琬忽然问道:“妈妈,那些信?”

    琴太太道:“你还是想起来问了,我去拿给你。”拿了那十多封信来,之琬一封一封检视,看过一遍后扔在一边,拿起针来接着绣。琴太太问:“不打开来看一看?”

    之琬头也不抬,答道:“不用了,妈妈你看,收信人一栏写的都是秋小姐、秋妹,没有一个写全了名字,寄信人那一栏也没留名。连名字都不知道,一定是不相干的人。都扔了吧。”

    琴太太暗暗佩服。她看了只是觉得写信人的字迹不像是有教养的人写的,却没想到从收信人处也能看出端的。是啊,如果真是夏阳见报回复,怎么会不写全名字?怎么会只写一封没有回音就索罢了?这些信是登启事后一个多月才送来的,真要是夏阳看到了,这段时间应该接二连三地寄信了吧。她实在替她心痛,试探地问道:“琬儿,那你还等吗?”

    之琬住手停针,眼望窗外已是一派肃杀的冬景,道:“妈妈,我活在这里,便是为了等他的。不等他,我活都不用活了。”

    琴太太听她这么说,微微愠怒道:“你还年轻,大好年华,这么能说这样的话?那我和你师父又算什么?你的父母呢?你就不为他们活了?”脚步匆匆,袍角缠踝,径自走了。

    之琬听了无语,眼见暮色四合,收了针线,在琴太太屋里找到靠在沙发里垂泪的琴太太,过去在她面前蹲下,把头靠在她膝上,轻轻唤道:“妈妈。”

    琴太太伸手抚摸她的头发,之琬的一头童花头已经长到过肩了,叹一口气,另起话头道:“你头发长这么长了,要不要烫一烫,剪一剪?”

    之琬摇摇头,看见琴湘田进来,起身迎上去,接过他身上的藏青绉紬玄狐腿子袄和帽子,道:“师父回来了,今天怎么晚到这时候?这天看样子要下雪,外边冷吧。”抖一抖挂在衣帽架子上。

    琴湘田道:“冷得厉害,地上有水凼的地方都冻上了。”拿起桌上一只茶杯喝茶。

    之琬道:“这茶冷了,师父别喝这个,我去换杯热的。”拿了茶杯下楼。

    琴太太看看他的脸色,问道:“怎么了,有什么不痛快,让老爷子气着了?”

    琴湘田关上门道:“刚才梅先生找我,要替他的儿子提亲,我一口回绝了。那梅文徽道我又不是菀儿的亲生父亲,哪里就做得她的主。我回他说如今这个年代,哪个父母都做不了儿女的主,他恼羞成怒,居然讥刺我说……嗨,那些说不出口的话,提它做什么?”

    琴太太自然知道是什么样的话,左不过是说她y奔无耻之类的,她早年间听得厌了,早不放在眼里,只是不忿琴先生年近古稀还要受这样的气,怒道:“好个梅文徽,斯文败类!他替他儿子说亲,都安什么好心了?不过看中菀儿的手艺。以为娶进门后就可以着她给他绣画儿,什么东西!认识他这么多年,我竟然不知他是个这样的衣冠禽兽!还好当时菀儿就一口回绝了,果然是乔家的孩子,有气节。菀儿当时是怎么说来着:我家的绣品只做家用,从不出售。臊也臊死他了。”

    琴湘田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菀儿的璧就是她的一双手。性子又冷,脾气又硬,得罪人都难免。我俩又没什么权势,若是真碰上什么狠角色,怕保不住她。”

    琴太太到底是官家小姐出身,肚肠多几个弯,不似琴湘田唱戏唱了一辈子,处处想着洁身自好,不巴结不攀附,直来直去,想了想道:“这世上,是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梅文徽公然摆出小人嘴脸,我们倒要小心了。明天我就找筱太太杨太太打牌去,露点口风给她们,就说菀儿早就订过婚了,未婚丈夫正在前线抗战杀敌。这国难当头,抗日英雄是全体国民的楷模,他们的家眷也是为抗战做了牺牲的,正该我们爱护体恤。再由她们把口风传到梅太太耳朵里,梅太太自然会讲给梅文徽听。人家姑娘早就有了人家的,他总不能来一出王老虎抢亲的戏吧?他有了台阶,自己就蹬蹬蹬下去了。”

    琴湘田听了不住点头,道:“太太这个主意好,想得周全。都像我这样硬碰硬,只怕要吃亏。”

    琴太太白他一眼道:“你这一生,吃的亏还少了嘛?下去吃饭吧,别让菀儿听见,又要担惊受怕。”

    琴湘田心头大石被太太搬走,面色早霁,又看太太明怨实疼,呵呵笑道:“好,我洗洗就去。”

    琴太太走出几步,在门口回头大声道:“今儿天冷,咱们吃涮锅子,我已经叫过荷衣了。”掩上房门,对上来送茶的之琬道:“不用上去了,他马上就下来。我去看看炉子里的火烊了没有。”

    两人刚下到楼底,就见客厅大门呼地一下被人撞开,一阵冷风吹进来,地上有雪珠子在蹦,转眼就化成了水。白荷衣使劲关上门,说:“好一阵邪风,差点把我吹到天上去。”跺跺脚,脱下鹔鸘裘,摘下紫貂帽,里头穿的是石青茧绸的夹袍。之琬笑道:“谁叫师哥穿鹔鸘裘呢,有鸟儿羽毛的可不就是要飞了吗?”伸手接过,抖一抖雪珠儿,问道:“已经下了吗?”

    白荷衣搓着手道:“刚下。天太冷,下的是雪子。师娘过节好,师父到家了吗?”

    琴太太道:“到了,就等你了。今儿晚上的戏是几点?不会耽误你上场吧?”

    白荷衣嘿一声道:“误不了。你别看外头黑,其实这会儿还不到五点。我吃点过去正好,冬至节嘛,总该让我们也吃口热的。”

    之琬笑道:“瞧师哥说得可怜样,不都说饱吹饿唱吗,我看你吃饱了怎么唱。”

    琴湘田换了件蓝绫子夹袍下来,笑道:“菀儿这话也不全对,以前我们班里有个唱大花脸的,就是吃饱了才能唱,一顿饭能吃三大碗饭,是大海碗,不是家里吃饭的小碗。”

    白荷衣过去扶着他,四人往饭厅里去,道:“是那位叫石少舟的师伯?他现在哪里?”

    琴湘田道:“十多年前就过世了,要按现在西医的说法,还真是胃病,吃出来的。”说得四人都笑了,在圆桌边坐下,桌子当中放着一只紫铜的火锅,底座上錾的是菊花纹,里头的炭火烧得通红,锅沿里翻滚着白的淮山、黄的姜片、绿的葱段、红的海米、黑的口磨,边上是两大盘切得飞薄的羊r片,还有大盘的白菜粉条,另外还有一盘子澄黄的蛋饺。

    琴太太说:“这只锅是我从北平带来的,跟了我几十年了。这涮锅子也是我们北平的吃法,一到下雪天,我们就吃涮锅子。菜就这三样,但管够,还有芝麻烧饼。我看菀儿不爱吃羊r,就让张妈给准备了你们南边人爱吃的蛋饺。来来来,荷衣,你吃了还要去唱戏。先吃点,一会张妈就把馄饨先给你煮出来。冬至要吃馄饨,混元一气,万象伊始,但愿明年是个好年。”

    白荷衣道:“谢谢师娘。”拿起筷子就开涮。因家里是唱戏的,都不喝酒,只管吃r。之琬吃了两筷子羊r,偷偷吐一下舌头,仍旧吃蛋饺白菜。琴太太笑说:“我就知道你吃不惯。这里的羊r没有我们家的好,早先北平的羊都是从坝上来的,这里是不会有了。诶,老爷子,要不等回了春,我们带菀儿到北平去玩?我也好几年没回去过了。”

    琴湘田“嗨”一声,道:“你以为在家里吃着涮锅子,外头下着雪,就是太平盛世、雪兆丰年了?”摇摇头,有些意兴阑珊。

    琴太太也叹口气,之琬也不说话,白荷衣放下筷子,一时都沉默了。

    稍时张妈煮了馄饨来,白荷衣吃了有个七分饱,便不敢再吃,放下筷子,去洗了脸,道:“师父师娘慢用,我先走了。”

    之琬道:“你们坐着,我送师哥就可以了。”用手巾擦了手,陪着白荷衣走到门边,拿过鹔鸘裘和紫貂帽,服侍他穿上了,道:“天冷路滑,师哥小心着点。”

    白荷衣道:“知道了,门口冷,师妹快进去吧。”叫来车夫,坐上车走了。

    第二十章 避祸

    第二十章 避祸

    到了晚上八点多,雪下得越发的紧了,淅淅索索,声如催鼓。屋里虽然烧着壁炉,拉紧了窗帘,仍觉得窗缝里丝丝地钻进冷气。之琬掀开一条窗帘缝,看看外头,说:“地上都下白了,今年这头一场雪好厉害,师哥回来怕是路上要更不好走了。”到下人房里去找到在炉边烤火听无线电里唱绍兴戏的赵老大,央求道:“大爹,师哥今晚上有戏,你看这雪又大天又冷,我怕路上不好走……”

    赵老大忙起身披上棉袍子,戴上棉帽子,说:“我就去接白老板,今天还在天蟾舞台?”

    之琬点头,塞给他几张票子,说:“天冷,坐车去,别节省这点。接到了还回这里,我给留着饭菜。”伶人们通常是吃个半饱去唱戏,回到家十一点多,正是肚饿的时候,因此都有吃夜宵的习惯。

    赵老大答应了,顶风冒雪出了门,之琬才放心。回到客厅,琴太太坐在壁炉边听无线电结绒线。这结绒线是琴太太的新嗜好,没事就拿着绒线结,已经给琴湘田结了一条藏青的,之琬是一条大红的,这条咖啡色的是给白荷衣的。琴湘田坐在沙发里给之琬讲戏,之琬穿了彩鞋、花帔,在地毯上练身段。

    琴太太用竹针挠挠头发,说:“菀儿这身段,越来越有模有样了,这样子上台都上得了。”

    琴湘田含笑点点头,继续打着锣鼓点儿。忽然外头哗啦啦一片响,有什么东西撞在玻璃上,之琬道:“我去看看。”走到起响声的落地窗边上,站在窗帘里头朝外看,只见一个黑影在雪地里一闪而过,一条大尾巴扫起一片雪花,转眼窜进了暗处。之琬心头一惊,暗道:还是给它找来了。这黑影正是一只老狐。

    之琬望着黑dd处出了一会子神,听到琴太太问她,她回头答道:“是野猫躲雪,踩着了破花盆。”仍旧拉好窗帘,看看钟,道:“师哥快回来了。”

    话音刚落,就听见门上拍得甚急,之琬边跑着去边高声应道:“来了。”打开门,风夹雪花吹了进来,不由得缩了缩脖子,跟着惊呼道:“大爹,这是怎么了?”却是赵老大背着白荷衣进来了,车夫老刘在后扶着。之琬忙让进来,关上门。赵老大背了白荷衣放在沙发上,说:“亏得小姐今天让我去接白老板,不然白老板怕要被他们打死了。”

    众人都是一惊,忙问详情。琴太太解开外衣帽子,看他脸上青肿一片,嘴角也破了,眼睛眯成一条缝,打得不成人样了。琴湘田上前捏捏胳膊腰腿,摸摸胸口,搭一下脉搏。唱戏的人从小就是摔打惯了的,外伤毛病一看就知。说:“还好,没伤着筋骨,尽往脸上下力了,看样子是要让荷衣三五个月上不了台。阿大,把他背到他房里去,让张妈给他擦擦,老刘,你说说是怎么回事。”白荷衣在师父家一直留着一间房,因之琬来了,才不再留宿。

    赵老大背了白荷衣进屋,老刘道:“我一向是在后门和别的跟包车夫一起等的,勿晓得里头出了啥事体,后来阿大来了,我们就一起等。散了戏白老板出来,我们三个就走,到了暗地爿忽然就冲出来几个人,两个人拦牢我不让我走,另外两个把白老板从车子上拖下来就打。老大就挡,那几个打了一阵就跑了。我和阿大就把白老板拉回来了。”

    这老刘说话说得不着要领,什么人打的,为什么要打,是认错了人还是结了仇,都不知道。赵老大出来,说道:“我看不是小流氓,也不是认错了人。会不会是有人不喜欢白老板唱的戏,要给他点厉害。”

    琴湘田忙问道:“这话这么说?”

    赵老大道:“我在戏院后门听见白老板今天唱的是《红梅阁》,这戏不是骂j臣的吗?”

    众人面面相觑,没想到这目不识丁的赵老大居然知道《红梅阁》是骂j臣的,还一下子就从剧情联想到了被殴打的原因。

    琴湘田道:“你们两个去休息吧,不要对外头说起这件事。”老刘赵老大答应了,各自回去休息。

    琴太太喃喃地道:“《红梅阁》里的j臣是贾似道,可跟现今没个人能对得上号。”

    琴湘田宽慰她说:“阿大的话,不必当真。等明天荷衣醒了,问他就知道了。”转脸对之琬说:“晚了,你也去睡吧。”

    之琬迟疑道:“要不要我去看一下师哥?”她从小到大,从没见过有人挨打,猛地见到这样的事,又是害怕又是无措,白荷衣虽说是师哥,到底男女有别,不方便进到他房里去,但见他伤成这样,不过问一下总是于心难安。

    琴湘田道:“他没什么要紧,身上一些伤,张妈可以照顾。”

    之琬明白,便道了晚安,上楼回房。

    第二天一早,琴家的电话就响个不停,唤茶接的电话,被电话那头的人不停气地问得没法回答,呀一声挂上电话,一叠声跑上楼去拍琴太太的房门,大声说:“师母师母,有人自称是记者,来问白阿哥被打的事,又问是谁打的?是青帮红帮还是日本人,还是私下结的仇,还是谁争风吃醋,我都说勿晓得,给挂了。”

    琴太太披上寝大衣打开门,也是惊讶不已,“啊?怎么这样?是谁捅出去的?除了家里人没有外人知道,难道是昨天下手的人?打了人还要嚷嚷得全世界都知道,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刚说到这里,电话又响了,唤茶看着琴太太,等她的示下。琴湘田也披了寝衣起身,对唤茶道:“毛丫头,你去说,让他们整八点到这里来,带上相机,他们既然想知道,我们就让他们知道得清清楚楚。等会儿来电话,只要是说这个,你都这么回答。”

    唤茶答应一声,奔下楼去接电话,用少年人特有的尖嗓子说:“奈听好,八点钟到此地来,拨奈拍照,奈去讲拨其他报社的人晓得,勿要再老清大早打电话来了,阿拉早饭还没吃呢!”啪一下,挂了电话。又冲楼上的琴湘田和琴太太说:“我去看看阿哥,看伊今朝好点了没有。”

    琴太太听了她这一串话,再愁闷也被逗得笑了,笑后才说:“这是怎么话儿说的?你昨天不是说不要告诉外头吗?怎么又让他们来拍照?”

    琴湘田扶着她回房漱洗,道:“我昨夜躺下后,想来想去,要想个好办法来,既要让荷衣平安,还要一劳永逸。瞒着不说不是个办法,他晚上还有戏,这个样子让他怎么登台?他要是不上场,那他的名声也就毁了。不怕你恼,我甚至想过要让菀儿救场,以她现在的水平,唱个几场不成问题,等荷衣脸上的肿消了,再接着唱。”

    琴太太摇摇头,道:“不成啊,菀儿一上场,那就真的是吃定就口饭了,她一个女儿家,这样的相貌,又是这样的脾气,将来吃的亏怕不比荷衣少。”

    琴湘田点点头,道:“是啊,我也是这样想的。就是从菀儿身上,我想到了这个釜底抽薪的法子。索性敞开来告诉大家,白荷衣被人打了,那他上不了台唱不了戏不但没人怪他,反而会激起同行和观众的同仇敌忾之心,他们会同情他,会叫嚷着要揪出暗算名优的小人,这样一来,荷衣的名声保住了,还成了与恶人斗争的英雄。因此我半夜起来给几家报馆打了电话,说卖个新闻给他们,果然他们一早就来了。”

    琴太太拍桌而起,赞道:“原来是你捅出去的。嗯,这个法子好,把什么事都推给新闻界,让他们去忙活去。”

    琴湘田道:“其实这个法子是从你昨天说的,要在牌桌上解决菀儿的法子里化出来的。人家不是打咱们的主意吗?咱们大大方方,把口袋翻过他们看,里头没东西,好让他们死了这份心。不管打荷衣的是什么人,我们都惹不起,青红帮的老头子,地痞流氓小瘪三,哪一个是好说话的?何况还有日本人,国家都快亡了,咱们也不要唱戏了。老话说,惹不起躲得起,等下我就到轮船公司去订四张船票,我们一家去香港避一避风头。”

    琴太太一愣,问道:“去香港?”

    琴湘田道:“昨天你不是说要带菀儿出去玩吗?北平现在被日本人占着,不是走动的地方,天又冷,我们就向南边走,棉袄还可以少带两件。”

    琴太太扑嗤笑道:“谁c心那个。”想了想又道:“就我们四个?”

    琴湘田道:“嗯,对外就说带荷衣去养伤。咱们一走,梅文徽也只好干瞪眼。这下子是一举两得。”

    琴太太道:“再带上毛丫头吧,小姑娘在这里不太好。看家就是赵老大夫妇和张妈,这三个人都是牢靠的。到了那边人不够用,再雇本地人。”

    琴湘田道:“好,她去了也可以给菀儿做伴。一会记者来了,你去应付,去香港的事先不要说出去。让菀儿呆在房间里,不要抛头露面。”

    琴太太道:“这个你不用说,她是真正的大家小姐,轻易不见人的。”

    当下两人穿戴好了,去看白荷衣。白荷衣一张脸肿得没了人样,一块块的青里泛出紫,紫里又透出红来,更加怕人。身上也有几处瘀伤,其他倒是没大碍。琴湘田让张妈给他穿了衣服,扶到客厅,让他吃点粥,那嘴肿得张不开,勉强喝了半碗,话也说不出来。唤茶在一旁看得直淌泪。

    电话铃声仍是一个接一个地响起,唤茶都是一样的口气回答,到后来烦不胜烦,越来越凶,差不多是在骂人了。

    吃过了早饭,琴湘田看看时间差不多,轮船公司该上班了,便拨了个电话,订了三天后去香港的舱位,让他们出了票尽快送来,然后又去之菀房间告诉她这个消息,让她呆在房里别下楼,一会儿有记者来,任楼下再乱,也别理会,之琬答应了不提。

    果然没到八点,琴家门外就等候了大批的记者,八点一到,赵老大把坐在藤圈椅里的白荷衣连人带椅抬到门口,往旁边一站,记者看了都吃了一惊,呼啦啦一下,那镁光灯“噗噗”地亮成一片,引得过路的行人和上班上学的都驻足旁观。

    琴太太等他们拍照拍得停了,才拢一拢绒线围巾,对记者和围观的人大声道:“诸位新闻界的朋友,你们还能认出这是京昆名角白荷衣白老板吗?昨天在天蟾舞台唱完戏,回家的路上就被七八个黑衣人打了。要不是白老板的人拚命相救,白老板就要被打死了……”说到这里停了一停,抽出一块手帕擦擦眼泪,指着赵老大道:“喏,这就是昨晚的目击证人,你们看看,这么高高壮壮的人也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可想而知那些坏蛋是下了狠心的。”那赵老大常年种地,确实高大粗壮,脸上也挨了几下,青一块紫一块的。

    琴太太带着哭音说道:“我们琴老板,平生只有这么个弟子,就靠他给养老送终,这下把白老板给打坏了,我们两口儿将来依靠谁去?我们家先生已经气得躺下了,出了这么大事,家里就我这个什么都不懂的人支撑着。我一个没什么见识的妇道人家能有什么主意?原先想的是能瞒就瞒,毕竟被人打了不是什么好事,说出去没的丢脸。哪想到那些不知什么来路的人,打了人不算,还想把事情闹大,居然通知了报馆。羞辱我们要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唱戏的混口开口饭吃,容易吗?我们家琴先生,白老板,唱戏做人一辈子都是堂堂正正,正正派派,什么时候得罪过人?我们不知道荷衣这次是得罪谁了,只是听说人家不高兴他唱的《红梅阁》。这《红梅阁》是一出老戏,是不是荷衣编的,唱了这么多年,这么多人都唱,怎不见得别人有事?”

    记者一听,还有这样的事?难道不是单纯的流氓闹事,还牵连到什么人物?当下下笔如走游龙,刷刷地记录。

    琴太太又道:“可见这是造谣了,下毒手的人是想浑水摸鱼,八缸水搞了六缸浑,有意想把矛头指向别的地方,他们好趁机脱身。新闻界的朋友们,你们是民众的喉舌,社会的眼睛,你们一定要用你们手上这只良心的笔,替我们善良无辜的百姓出口冤气。白老板被打成个样子,连话也说不了,浑身上下没一块r皮是好的,什么时候能起来走路,什么时候能登台唱戏,都没人能说得清,你们看如何是好?”

    记者们群情激愤,七嘴八舌说要彻底披露此事,一定要呼唤民众找到幕后黑手,跟着一辆汽车戛地停在大门外,出来的是戏院的经理,他听说了白老板被打,忙忙地赶来探问,再一会坐着人力车的中医来了,坐着汽车的西医洋大夫也来了,跟着梨园行的人也来了,琴太太趁机让赵老大把白荷衣抬进屋去,关上大门,把记者关在外头。记者们分头回各自的报馆,回去写稿,要在下午两点报纸开印前把新闻登出去。

    消息一见报,戏迷马上不干了,纷纷打电话写信到报馆要求查出凶手,白老板人品戏德向有口碑,是什么人要置他于死地?事情进一步闹大,连警察局也出动人来查案。等一家人上了去香港的轮船,琴太太才寄了一封信给申报馆,说白老板一天要接待十多拨人,成日的得不到休息,伤势转危,医生建议静养,琴先生也卧床不起,她只好带了两个病人到乡下去养病去了。这事就像所有的新闻一样,热闹了几天,又被新的事情盖过了锋头,慢慢被人忘了。

    琴湘田带了家人,在香港半山租了幢房子,闭门静修起来。等白荷衣消了肿,问起那天的情形,他也说不清是怎么回事,不知道惹毛了哪一路人,招来了这场无妄之灾。

    之菀第一次出远门,便被香港的环境所迷,很是喜欢。冬无严寒,四季有花,风俗奇特,兼之又一次避开老狐的跟踪,要不是时时刻刻在心里记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