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66章

      “大兴媳妇别忙活了,你赶紧去洗漱一下,然后我们一块去祠堂。”
    “好的,娘。我再收拾些纸钱就好了。”
    里里外外大多数都是江杏花一手操办的,贤惠得不行。
    已经把准备要祭拜的食物准备好了,放在倆箩筐里,甚至有的还要放在篮子里,满满当当的。
    往年一箩筐都装不满,村里就她们最寒酸了。
    今年总算可以出一下风头,让列祖列宗吃得饱穿得暖。
    不然隔三差五总托梦来说饿了冷了,想想特心酸。
    这会福大兴兄弟俩人贴着对联,福老二在那指导,“高了高了,这边歪了。”
    “爹,这样行了吗?”福大兴比划得手都酸了,他爹到底怎么才满意吖。
    “老头子!够了哈!差不多就行了,你没看别人都往祠堂里赶了占个好位置,你还在磨磨蹭蹭的。”
    福婆子都看不下去了,过来说他一声。
    照他这样贴法,贴到今晚都贴不好。
    “行行行,就这样吧。”福老二回头一看,眼前一亮。
    看着福老婆子眼睛都转不开来,好久没看到娃儿娘穿得这么娇艳了,仿佛回到她们刚认识的时候。
    “不是,老头,你干嘛这么看我?”福老婆子被他盯得特别扭。
    福老娘憋着笑:“当然是老二媳妇好看了,瞧瞧老二眼睛都快往你身上贴了。”
    说完福老娘识趣地走开。
    她才不去当电灯泡呢。
    儿媳儿子感情好,她再高兴不过了。
    福老二挨了过来,夸了夸:“娃儿娘,你这套衣裳穿了真好看。”
    福婆子老脸一片通红,打了他一记:“得了得了,有话晚上再说,没看儿子媳妇还在呢。害不害臊呀你!”
    “哎,好嘞!”
    悄悄话等晚上说。
    挂好灯笼贴着对联,里里外外焕然一新。
    江杏花也洗好出来,她穿的玫红长裙,姣好的面容和身段,娴熟的韵味。
    她一出来福婆子就往她手里套上一只金手镯。
    手腕蓦然一凉,江杏花低头一看,一只显眼的金手镯映入眼帘,“娘,这我不能收。”
    这么大这么粗的金手镯肯定花了不少钱。
    江杏花下意识就想脱下来,被福婆子给制止了。
    “让你收下你就收下。这些日子你一直为家里忙进忙出的,给你的钱也不花在自己身上尽花在我们这些老的还有孩子身上。
    你为这个家做了这么多,娘可不能委屈了你。”
    都是做人儿媳过来的,大兴媳妇的好她都看在眼里,不管是对老还是对小,她都是默默地付出毫无怨言那种。
    特别是对福宝,几乎是视如己出。
    人心都是肉做的,她怎么不会感动。
    “娘,这些都是我该做的。”江杏花觉得都没什么。
    “那娘对你好也是应该的。这大过年的必须带着沾沾喜气,不能脱下来。
    这不是玉手镯撞不坏的,这是金的要一直戴着。
    给咱们家长长脸,还有多打扮打扮自己,大兴肯定喜欢看。”
    最后一句直接让江杏花红了耳根,“娘,我知道了。”
    “这才对嘛!走走走,我们去祠堂祭拜。”
    福大兴挑着担子,福老二和福二兴手里拿着一些。
    福家女人一个个乐个清闲,站在最中间被保护着,只需要走出自己的范就行了。
    这一路没少被人羡慕,福家男人对女人就是好,宠得不要不要的。
    甚至有些人半路卸下担子,让自己男人拿了。
    大伙都是穿着新衣裳,女的个个穿金戴银,恨不得把珍藏的饰品全部戴在身上,成为村子最耀眼的存在。
    这还是福星儿第一次来祠堂祭拜。
    不同于印象中的封建思想,这里不是只有男人才能来,而是男女老少一律平等。
    只要是柳山村的村民,都能过来祭拜。
    也就过年过节村里人才能这么齐聚。
    偌大的祠堂,精巧的装潢,显得特别庄严神圣,彰显出大家族那种气势。
    祠堂一下围满了人,中间放了几十张大红桌子,一个个把东西拿了上来占着位置。
    这事交给女人来办最好不过。
    男人全都站在一旁看着。
    福婆子占到最中间的位置,江杏花把食物端上来,迅速把所有食物放了上去。
    可以说是她们家最有派头了,不管是吃的还是纸钱都是只多不少那种。
    待所有人把东西摆好,村长站在最前头,“大家静一静,今天我要公布一个好消息。”
    第218章 福老二获奖
    那语气里隐藏不住的激动。
    “啥好消息?”
    “村长,不会是咱们村要发钱了?”
    “想得美吖这是!”
    “瞧瞧村长激动得额头青筋直蹦,也不知是啥好事。”
    ……
    下面的人议论纷纷,期待一脸。
    唯独方氏和方大丁不耐烦一脸。
    这还是她们头次来这种地方,一群人挤在这里热得要命。
    真不明白干嘛不能在家各人拜各人,非得全部挤在一块。
    空气中的气味难闻得要命。
    一个破村子整天搞这些有的没的,不想想怎么搞钱快些。
    方氏对这种乡下繁琐的习俗很厌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