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61章

      索性大家都想做这事儿,就直接从公司拨款来做这个助学计划。
    这是一项长期的投资,花最少的钱,给悬崖村希望,也给能抓住机遇的孩子希望。
    李明眼眶微红,嘴唇微颤,好半响才找回自己的声音。
    “这事儿,我去找村长说。”他激动的搓着手道,“这种天大的好事儿,如果有人不识好歹不同意,那你们以后都别来了。”
    对后代的教育都不重视的话,还能指望他们能有多感恩?
    ……
    李明去找村长说教育的事儿的时候,陆柠和江言就在村子里转悠。
    他们边看村里人种的染草,边通知大家把家里存的染草拿到高山小学的操场上,等会儿就上秤收购。
    现在是周末,正好学校没课,就连老师都结伴赶场去了,能暂时借用操场。
    听到这个消息,村里的老乡们立马行动起来。
    一传十,十传百。没一会儿,陆柠在学校操场摆摊收染草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悬崖村。
    陆柠看这情况,也不再转悠,直奔阿依家去借秤回去收染草。
    几年没见,阿依已从小姑娘成长成了一位新手妈妈。她前不久生了个儿子,现在刚满三个月。
    陆柠将带的满月礼递给阿依,顺便给襁褓中的孩子塞了个红包。
    阿依连忙推辞道:“使不得,陆老师使不得。你已经帮了我们这么多了,不能再要你的东西。”
    自打上山的路修通,她都会时常回悬崖村来。要不然,才生完孩子,她肯定是不敢来悬崖村的。
    她心里对陆柠和江言很是感激,不想再占人家的便宜。何况,陆柠送的礼,没拆开都知道是值钱的。
    陆柠强硬的把东西塞回去,故意板着脸道:“怎么着,你嫌少不成?嫌少也没办法,下次再给你补齐。”
    她送的其实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就是一对银手镯,一个两百块钱的红包。
    银手镯小,值个几百块钱。加上红包不到一千块钱,她不觉得有什么。
    她对阿依这个姑娘印象很好,很喜欢她,也乐意交这个朋友。
    然而,阿依却不能心安理得的接受这么贵重的东西。
    一番拉扯后,她才终于妥协,但也只是部分妥协。
    她坚持道:“手镯我替孩子收下,但红包陆老师还是收回去吧,这实在太多了。”
    陆柠叹了口气道:“行吧,红包我收回,现在可以把秤借给我了吧?”
    阿依脸色一红,不好意思道:“瞧我都把正事儿忘了,我马上去拿。”
    阿依家的秤是那种长杆大秤,足有170厘米长,可以称150公斤重的东西。
    通常村里去山下卖什么东西,比如洋芋、柴棍什么的,都会借用这个大杆秤先称一称重量。
    陆柠觉得很稀奇,跟着阿依学了好一会儿才学会使用方法。
    随后她自己扛着秤杆,让江言拎着秤砣往学校操场走。
    她觉得这两年的时间里,老乡们应该是囤积了不少的染草,用大杆秤不过分。
    然而,当她和江言扛着秤回到操场时,场面一度尴尬又沉默。
    因为,排队的老乡手里的染草都不多。最多的一个,也只收了半个尿素口袋。
    而此刻,李明已经搬了张桌子出来,手里还拿着一杆小秤准备帮忙称重。
    看着她和江言尴尬的表情,李明轻咳一声,忍住笑道:“你们回来啦,东西准备好,可以开始了。”
    他刚刚走的太急,忘了说学校里有秤可以用。
    江言应该是想起阿依家有秤,所以才带陆柠去的。
    事实也如李明想的这样,但陆柠面上依旧淡定。
    “辛苦李老师了,那我们就开始吧。”她把大秤杆放身后,随后淡定的坐在桌后的椅子上,开始清点起染草来。
    然而,才刚刚开始,刚到第一个老乡就碰到了难事儿。
    “陆老师,这些染草就送给你了,我不要钱。”
    陆柠:???
    第143章 突发情况
    有一就有二,第一个人站出来说要把染草送给陆柠后,接下来排队的人,也通通把染草拿到陆柠跟前,说要送给她。
    吓得陆柠连连后退,摆手拒绝:“不用不用,大家按照顺序排队称重结算就行。”
    她是来搞乡村振兴的,不是要打劫乡村的。
    收染草也是为了让老乡们多一份收入,哪能吃白食。
    她看向李明,眼神询问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毫无征兆,她都不知道该怎么说。
    李明耸了耸肩,示意她后退几步,这才低声道:“他们知道了你们每年要带一个孩子去锦城读书的事儿,这是在向你们表达感谢呢。”
    知恩图报,他们没有其他什么贵重的物品,只能用染草来表达感激之情。
    陆柠扶额道:“一码归一码,又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去。李老师你去说说,让他们排队称重结算。他们这样的话,下次我们都不敢来了。”
    她退到后面来听李明解释的时候,江言上前在跟老乡们交涉。然而,效果好像不是很大。
    李明点头,直接站到一旁的长条凳上,压了压手大声道:“老乡们,听我说。你们把东西拿到后面去排队,该称重称重,该收钱收钱。
    陆老师和江老师也说了,这是两码事。学校是学校,村里是村里,该怎么算账就怎么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