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81章

      “殿下也会同时失去外人的救援,今日殿下可为了杨琮韫放弃谋划好的布局,来日殿下未曾不会又因为其他的事情,放弃更为紧要的战略,若殿下真要如此,那非但是在下无法再无法信任殿下,而是天下九州,都要斟酌一番,要不要前来追随殿下。”
    虽然没有谁想要跟随一个薄情寡义的领袖谋事,但同样的,谁也不想跟随一个太过任性,感情用事,以及左右摇摆不定的人去做事。
    姬彻天:……
    明济心分析的无一处不错,但姬彻天却做不到他这么冷静,要他眼睁睁看着杨琮韫受苦却无动于衷,他也做不到,可要他直接放弃眼前的局势,那似乎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而且,一切筹备都是按照如今所能调用的一切兵力来进行筹谋的,甚至连抽调出一部分人去营救也做不到,那同样是下下策——
    姬彻天看着地图,心火几乎蔓延到了头脑之中,让他头晕目眩,煎熬非常,他看不出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可以两项兼顾,于是他还是只能询问明济心。
    有没有办法能够救杨琮韫,他以为明济心足智多谋,必然能想出一个好主意。
    但明济心却拒绝了。
    “殿下不该问我这个问题。”
    明济心说:
    “若世子殿下完全不相信我,没有听到一丝我的建议,那他有可能躲过一劫;若他完全相信我的话,那他也大概能够活命。但可惜世子殿下对我半信半疑,无论我出什么主意,说什么话,他也必死无疑。”
    “明济心——!”
    姬彻天忍不住开口打断了他的话,明济心一顿,说:
    “殿下是要责怪我讲话不好听么?”
    姬彻天:……那岂止是不好听,简直是让姬彻天觉得有些刺耳了,他不信明济心是薄情寡义之人,但明济心也太过理智了,理智到了极致,在旁人看来,就近乎于残忍了。
    彼此沉默之间,明济心又叹气一声,似乎是做出了妥协,说道:
    “殿下要我出主意,但是脱困的办法,那一日宴席上我已经告知过世子殿下了,只看世子殿下能不能过放下自己的身段,忍耐一时的屈辱。”
    说过了么?
    姬彻天回忆起来当日宴会上的场景,与明济心说过的话,而后脑子一停,他意识到了明济心所谓的办法是什么了。
    那就是将杀害田流炎徒弟元秋池的一切责任,全都推到明济心的身上,并且否认与明济心的关系,其中言辞委婉一些,或许再说几句求饶的话,也许,还是有很大可能脱困的。
    但姬彻天同样了解杨琮韫的心性,杨琮韫虽然看不惯明济心,但他出身高贵,或者说有骄矜自傲的性情也行,若是平时,他或许不屑和明济心这种人同流合污,但在战局之中,他若靠“推脱罪责”,然后朝敌人求饶才能脱困,那是杨琮韫做不到的。
    这同样是明济心为什么说他没有办法,因为杨琮韫不会听他的,也不可能为了活命就去做“有损人格”的事情,所以这是无解的难题。
    明济心做不了什么,问题的关键,仍然是在杨琮韫心中,究竟是性命重要,还是“面子”更舍不得。
    明济心最后说:
    “殿下不要纠结太久了,无论是前去救援还是留下来继续原地的计划,都尽早做决定吧,不然那才是一无所得。”
    说完之后,明济心便毫不犹豫的选择离开了,只留姬彻天一个人在屋子里去做决定。
    直至天明,姬彻天才最终做出决定——他选择了留下,但也不能真的就什么也不为杨琮韫去做。
    最终,姬彻天还是写信一封,派人用最快的速度,想尽一切办法,也要送到杨琮韫的手上。
    心里面重复了明济心说过的话——是说杀害田流炎之事,全是由太子与明济心二人谋划,与他杨琮韫无干,而且杨琮韫正是与他二人理念不合,所以才分道扬镳,如此,对方的真正仇人应该是姬彻天所带领的这一支军队……
    这封信,比起来让杨琮韫成功收到,姬彻天却更希望能够半途上被田流炎的人劫走,毕竟这封信真正送到杨琮韫手中,他未必会愿意将危险转移给姬彻天,但若被田流炎知晓,那就有很大可能放过杨琮韫,虽然这样做,也会让自己的危险大大提升——但这件事情说到底本就因自己而起,就算是要遭受什么报复,也该自己来承担,而不是杨琮韫。
    这封信寄出去的时候,是让明济心看过的,姬彻天说:
    “一个信使,应该不影响大局吧。”
    明济心不置可否,只是说时间到了,该要准备眼前的战局,若太子殿下已经做好了决定,那就专心眼下,不要再去想其他的事情了。
    姬彻天也只能如此,但其实真正置身战局之中后,他也没有多余的心情去想更多,直到战局结束,侥幸获得胜利,他才松了一口气,而原先的担忧立刻涌上心头,让他迫切的想要知晓杨琮韫如何了。
    一日后,消息传来。
    却不是好消息,那封信确实是被劫道了,但对方却拿出来信和杨琮韫对峙……杨琮韫当场否认信中的内容,说一切都是他的主意,和太子无干,并怒骂了一番元秋池……而后,便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杨琮韫坚持到了紫龙部派去的救援,但也只是坚持到了这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