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32节

      拼团目前已经吃下了所有的下沉市场,就连县城都没有放过。
    现在的拼团用户,用遍布全国来说并不夸张。
    在小城市的团购生意当中,ktv和电影院的揽客量是最多的。
    而一线城市的揽客率则是以美食为王,这也反映了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差异。
    另外,恒通货运针对四大一线城市的运输路线及仓储建设已经到了尾声,高效的供应链已经被建设了起来。
    这个计划是拼团后期发展的重中之重,肯定不能局限于四座一线城市。
    所在,2012年,拼团供应链业务也会根据拼团的订单量,开始向着目标城市下沉。
    另外,知乎第三届校花校草比赛已经达到了白热化,校园赛环节差不多快出结果了。
    华英娱乐公司目前正在物色这些候选者,另一方面,则是根据董文豪的建议,盯上了青春类商业片的市场。
    像这种校园电影,不需要复杂的造景,也不需要太精美的服化道。
    成本低,但是效果好,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而且时淼淼写的故事不俗气,确实很适合改编成这种类型的电影。
    头条那边,先前侵权事件的所引来的创作者,为整个平台都带来了海量的内容,也吸引了大批量的用户,目前正在稳步增长。
    另外,苏奈那边推出了针对头条的广告投放平台。
    任何的广告商都可以根据这个平台,将广告任务投放到今夜头条,由创作者进行认领。
    有一些小品牌,其实做广告还挺难的。
    因为平台广告要价太高,网页广告又不见成效,根本达不到期望的目标值。
    但头条的出现则完全弥补了这个空白,可以让品牌方以极少的代价,依赖算法的投放获取最精准的潜在用户。
    而空白市场往往都是蓝海,于是这个服务一推出,立马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还有不少的网店,也开始自己掏钱在头条做运营。
    另外,万众那边,六座改造商城投入运营,临川商帮的品牌强势入驻,和拼团一起形成了闭环,也让第七批商帮品牌吃到了流量的红利。
    几位高管依次起身发言,年终汇报很快就结束了。
    大家哄哄闹闹地起身,大声喊着要老板请客。
    江勤还没骂人呢,谭青就走了过来,递上了一份文件,上面写着饿了不订餐平台发展计划书,一看就是求投资的版本。
    “老板,沪上那边,有人开始做外卖了。”
    “嗯,时间还早,暂时不用管。”
    江勤伸手把那份计划书扔到桌子上。
    第573章 饿了不
    地域性的外卖配送生意其实一直都有人在做,比如某个大型商业写字楼的订餐群,或者网吧一条街里,由网管搞的订餐服务,都是外卖配送的一种类型。
    与团购行业侧重于到店消费相比,外卖生意则更注重配送,以及配送速率。
    这方面的资源整合是比团购生意更好做的,技术含量也不高。
    你可以联合周围的几家饭店,把外送服务都交给你来做,对接周边的写字楼,大学城,然后雇佣骑配送员指定的门店。
    骑手送饭,消费者付钱,完整的交易模式就形成了。
    但这样的生意,对于骑手的依赖性很大。
    团购是怎么做的?
    谈好商家,将商品或服务信息挂到网上,付钱之后生成短信码,到店核销,基本不依赖人工,难度也不高。
    但是做外卖配送生意的,如果没有足够的配送员,那就很难继续向外扩张。
    哪怕你不断地谈商户,获取了大批量的单量,但送不过来也是白搭。
    人有一日三餐,这基本算是最低标准了,如果配送员的数量无法及时跟上,那想做大根本就不现实。
    所以,想把外卖生意做起来,最先要做的就是让配送员成为一个正儿八经的职业,拥有足够的体量。
    只有配送人足够多,他们才有更多的获单能力。
    可在这个时代里,配送员其实还属于是兼职的一种,基本都是由商家进行雇佣的,不算一个正儿八经的职业。
    甚至有些“人民企业家”不想多出一分钱,就想方设法地让后厨学徒兼职做配送员,以至于很多学徒在某饭店学了两年,菜不会做,但是记路贼溜。
    所以,想要把配送生意做大,配送员的招募就是很大的关键。
    2011年,移动互联网再次提速。
    智能手机在国内的出货量突破了三亿。
    整个市场都焕发着磅礴的生机,让无数创业者心动不已。
    但满大街骑手24小时全天配送,如同御风少年,将热腾腾的饭菜送到饭桌,这样的画面几乎等同于妄想。
    哪有那么多人就骑着电动车等在路边,就为了为你送餐。
    这,就是压在发展之路前方的难题。
    饿了不得创始人张煦豪当初在网吧上网,饿了半天只能吃泡面,于是就萌生了做外卖生意的想法。
    到现在为止,周边三个大学的配送服务已经建立起来了。
    在大学里找配送员是比较容易的,因为除了上课之外,学生的课余时间很多。
    但如果要向外扩张,那就必须雇佣社会人做骑手,也正是因为这样,饿了不陷入到了瓶颈期。
    其实想招募大量骑手也很简单,砸钱就是了。
    只要给的足够多,那么必定缺不了人。
    所以,饿了不很需要资金,根本没办法苟着发育,才会到处投递计划书,想找到投资机构。
    但就像李长明说的那样,这个项目一看就很烧钱,大部分投资者都会犹豫。
    江勤当初在临川这块试验田做过配送服务,但一直到拼团走向全国,这个板块也没继续再做。
    因为他很清楚,想要把他做大,要烧的钱太多了。
    就算目前的拼团盈利能力很强,在面对这个金额也会望而生畏。
    更何况,做生意哪有花自己的钱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等待有人点火,引资本下场,大家一起凑钱烧出个前景来,让市场份额快速增大。
    而饿了不,在江勤的眼睛里就是那个点火者。
    在火势烧起来之前,拼团不可能率先下场。
    因为……拼团在生活服务领域太强了,他要是直接下场的话,很多投资机构都会望而生畏。
    “张总,风投的事情怎么样了?”
    “去见了几家,大家对饿了不很感兴趣,目前观望的人比较多,再等等吧,春节过完一定会有个结果的。”
    沪上的一个小区内,三室一厅的房间里坐了十七个人。
    这,就是饿了不的初创团队。
    而在这十七个人当中,有两个新来的,就是从大众点评离职后的陈嘉欣和张力。
    大众点评被拼团干废了之后,虽然业务量还保持在一定的水准,但所有人都知道,未来已经黑了。
    对于没野心的人来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很不错的选择。
    被干废了就干废了呗,反正工资还在发。
    比起当初千团大战的提心吊胆,这样的日子香的很。
    但对于有野心的人来说,大众已经不是一个可以发光发热的平台了。
    陈嘉欣和张煦豪是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的,当时的她并没有产生来饿了不的想法。
    因为大众就算再不济,也不是这样一家初创的小公司可以比的,人家说骑着骡子找马,就算跳槽也要往更高方向走。
    而真正让陈嘉欣下定决心加入饿了么团队,是因为张煦豪让她有一种熟悉感。
    他做事很有目标性,执行力也很强,而且沉得住气,同时也有一份傲然,哪怕遇到发展受限也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看不出一点着急。
    这样的创业者,陈嘉欣只见过一个,那就是江勤。
    换句话说,她觉得现在的张煦豪就另一个江勤,一个事业才刚刚开始起步的翻版江勤。
    不过,张煦豪和江勤在性格上并不是完全的相似。
    与江勤相比,张煦豪没有那种吊儿郎当的样子,做事比较认真,也不会满口胡话,这是更让陈嘉欣觉得欣赏的一点。
    “陈姐?”
    “嗯?”
    张煦豪看着陈嘉欣:“之前的大众点评接受了腾讯的投资,我想,能不能从你这边找找关系,和腾讯的投资经理见上一面?”
    陈嘉欣听完之后思索了片刻:“我可以尝试一下。”
    “那就麻烦陈姐了。”
    “不用这么客气的张总,我们现在是在为了共同的未来。”
    “……”
    与此同时,拼团总部的人呼呼啦啦地走出了办公大楼,准备各部门的元旦聚餐。
    而江勤则开着车,前往了龙凯国际酒店,参加一年一度的临川商帮乱滋大会。
    沿袭了临川商会的传统,跨年装逼这个优质的传统节目每年都在办。
    临川的战略合作品牌目前已经增加到了第七批,新人很多,先一步成长起来的老板们就喜欢滋他们。
    只有江勤,优雅地端着酒杯,站在落地窗前眺望着繁华的远方,手腕轻晃,给杯子里的液体晃出了一堆的泡沫。
    汉堡皇的老板刘喜亮迈步走过来,敬了江勤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