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走进不科学 第144节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
    小赵和小李二人几乎每隔一两天便会上门一次,跟着老苏一起听着徐云教导物理的入门知识。
    眼下十天过去。
    哪怕是没啥物理基础的小赵和小李,都已经会做基本的受力分析了。
    按照前两天散堂时的约定。
    今天小李和小赵本该同时抵达府上,纵使小赵有事不来,也该提前派人送个口信才对。
    毕竟古时候的人,对于守约的概念还是很看重的。
    哪怕是放鸽子也得遵守礼节,甚至赔些礼物啥的表达歉意。
    不像后世一些作者,明明咕了却啥表示都没有。
    听到徐云的这番询问,小李的脸上顿时表情一肃:
    “王林,今日宫中临时有些变故,简王殿下恐怕是听不了课了。”
    徐云眨了眨眼,诧异道:
    “宫中?简王殿下不是已经不涉宫事了吗?”
    先前提及过。
    在宋徽宗即位后。
    小赵为了不引起猜疑……或者说为了保命,性格‘被迫’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不但流连于酒肆青楼,该参加的朝会也一次不去,几乎不和朝堂有联络。
    甚至因此被宗正寺参过好几次本,只不过都被宋徽宗“宽宏大量”的给压了下去。
    在这种背景环境下。
    今天的小赵却跑到了宫里,这如何不让人感到意外?
    眼见徐云一脸的诧异,小李先是朝周围看了几眼。
    确定周围没人后,压低声音道:
    “昨夜寅时,向太后起夜途中摔了一跤,情况似乎不太妙……”
    徐云闻言,瞳孔顿时一缩。
    向太后。
    这是华夏历史上一个没啥戏份、但却不可忽视的人物。
    说她没啥分量,是因为她的过往人生没啥波澜:
    她是宰相向敏中的曾孙女,宋神宗赵顼的皇后,1085年,宋哲宗继位,尊她为皇太后。
    在华夏历史上,类似这种履历的女子说多肯定不多,但说少却也不算少。
    从秦时嬴政称帝到溥仪终末,华夏历史上的皇帝有四百多位,皇太后保守估计三百出头还是有的。
    和慈禧之类的太后比起来,向太后确实没啥出彩的地方。
    至于不可忽视嘛……
    便是先前在介绍小赵同学时提过的,她是宋徽宗能上位的最大功臣,甚至可以算是唯一助力。
    从性质角度上来说。
    向太后的识人不明……或者说为了保护自己地位而强行扶持宋徽宗的选择,是北宋走向暴毙的一个关键转折点。
    因此作为一位宋粉,徐云倒也隐约记得向太后的死因:
    公元1101年。
    向太后因为突发中风,在正月某日突然死亡。
    享年五十六岁还是五十七岁吧……
    而在此之前,史书对她的记载则是‘仪体无恙’。
    也就是说……
    按照正常历史轨迹,向太后似乎……也许……可能……大概……
    没摔过这一跤?
    想到这儿。
    徐云的眼中不由闪过了一道惊疑。
    因为他又想到了……
    老苏。
    同样是按照正常轨迹发展,此时的老苏应该已经从汴京启程,赶回了自己的老家京口。
    但在如今这个情况下。
    因着徐云的突兀出现,老苏打消了回京口的想法,暂留在了汴京。
    加之自己把本应去世的王越给救了过来,可以说在时间线角度上来说,副本和历史的标准线已经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出入。
    更关键的是……
    徐云、或者说后世很多专家都做过猜测:
    老苏会在明年病故,很大可能是因为他在期间摔了一跤,导致了精神状态骤然萎靡。
    那么假设——只是假设哈,如果老苏摔的这一跤,就是在回京口的路上发生的呢?
    那这是不是可以再衍生出一个猜测:
    向太后的这一跤,其实本该发生在老苏身上?
    就像被说过无数遍的蝴蝶效应一样。
    徐云在老苏府上扇了扇翅膀,宫里的向太后就被吹倒了?
    当然了。
    这只是徐云无根据的猜测,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
    毕竟这个年代和后世相隔了整整九百年,谁也说不准真实的历史细节到底是什么情况。
    说不定在真实的历史上,向太后就是摔了这么一跤、一切都只是巧合呢?
    随后徐云晃了晃脑袋,将这些想法甩到了脑后。
    转身对小李道:
    “太后身体有恙,简王殿下身为后辈,前去探视也是应尽之理。
    既然如此。
    李姑娘,咱们便先做咱们的事儿吧,老爷已经在书房那边等着了。”
    小李闻言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了一丝期待。
    随后徐云引着小李穿过几道院墙,最终来到了老苏的书房外。
    或者准确的说,是老苏的书院:
    作为宋神宗都羡慕的藏书大家,史记老苏家中的书籍足足有书万册,堪称浩如烟海。
    在正常的历史上。
    老苏回京口的时候,甚至直接承包了三家车队,出动了足足数十辆马车,才将自己的存书运回了京口。
    因此在这处府邸里。
    老苏藏书的地点并不是一间屋子,而是一处由三栋二层阁楼组成的院落。
    当徐云二人抵达这处院落时,老苏正坐在院中的石桌上,打量着一台显微镜。
    没错。
    显微镜。
    当然了。
    这是一台由徐云提供图纸、通过工匠粗制的简易显微镜,倍数只有二十多倍。
    毕竟更高倍的精度镜片需要通过计算才能制备,比如1/f=(n-1)(1/r1-1/r2)的磨镜者公式等等。
    同时还要考虑玻璃成品的各类指数。
    哪怕徐云直接套用公式,最少也得再花半个月才有可能完成。
    更别提徐云的打算是让老苏他们自己推导实验,需要的时间还要更多,最少最少都得花上一个多月。
    不过高倍精度是一回事,低倍显微镜就是另一回事了。
    就像老苏自己曾经搞出过五倍级别的望远镜一样。
    在北宋时期,不需要专业的公式推导,你硬磨都能磨出一套低倍显微镜出来。
    虽然二十多倍的显微镜还不足以观察细胞结构,但却可以勉强作为微观领域的入门设备。
    至少满足一下老苏的好奇心啥的嘛。
    进入院子后,小李很乖巧的与老苏行了个礼:
    “苏伯伯早。”
    “哦,清照来了。”
    老苏将目光从显微镜上挪开,先是与小李打了个招呼。
    随后轻咦一声,问出了和徐云一样的话题:
    “嗯?怎么不见简王殿下?”
    小李与徐云对视一眼,由小李将先前的话复述了一遍:
    “回苏伯伯,今日宫内出了些事……”
    老苏静静听完,眼中悄然闪过一缕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