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70章

      孔子:强颜欢笑.jpg
    所以说“坑儒”,到底是怎么回事?
    诸子百家也抱着这样的疑惑,聚精会神地看着天幕。
    万里无云的碧空之上,显露出玄奇绝妙的画面,伴随着悠悠的音乐,有一道人声娓娓道来——
    【秦始皇听说了侯生、卢生逃走的消息,十分气愤。他之前召集了很多文学方术士,想要以之兴太平。这些方士,想要炼丹以求奇药。】
    【而今,韩众等人离去后始终不来复命;徐市等人耗费巨万之资、最终也没有得到奇药。只是每天听见一些奸利相告之事……】
    【不仅如此,卢生等人在逃亡之前居然还诽谤了秦始皇。秦始皇一想到,自己以前对他们这些人尊赐甚厚,他们居然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于是十分生气。】
    【再加上,秦始皇派人察问过后,发现这些在咸阳的诸生,其中有的人,还制造怪诞邪说,来祸乱百姓。于是他派遣御史,悉数审问诸生。】
    【诸生传相告引,互相检举揭发,最后将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杀于咸阳。】
    孔子:“??!!!”
    他与颜回等众弟子围坐在一起,一丝不苟地听完天幕之上的这一段叙述以后,捕捉到了一些关键的信息。
    诸生?犯禁者?
    天幕里这一段的叙述,其实压根就没有提到他们“儒家”,甚至是没有提到一个“儒”字。
    在这一段的描述之中,孔子也想不明白,这到底哪里跟他们儒家有关系了?
    所谓的诸生,难道指的是“儒生”吗?
    似乎并不见得吧。
    孔子很快便联系了这一段叙述的前因后果,从侯生、卢生等术士之逃亡,到卢生诽谤秦始皇……
    再到,咸阳诸生之中,有人制造怪诞邪说、祸乱百姓……
    以及所谓的“炼丹以求奇药”……
    孔子:我不懂!但我大为震撼!
    总不能真的是后世的儒家开始炼丹了吧!这侯生、卢生、韩众、徐市,总不能是儒家的吧!
    这时候,孔子忽然看到,弹幕飘过一句——
    [鬼谷子:这个徐市,似乎是我的学生。]
    孔子:鬼谷子???
    鬼谷子:对,是我!:)
    鬼谷子发现,自己名称的前缀是“纵横家”与“道家”等等,可以自由选择。
    然后,他索性直接去掉了。
    鬼谷子收过很多徒弟,大概有五百个吧。
    像是苏秦、张仪,曾经跟随他学习纵横术。孙膑、庞涓,曾经跟随他学习兵法……
    [儒家·孔子:会不会是,记载有误?]
    孔子位于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为春秋末期。而鬼谷子则是在公元前400年-公元前270年左右,乃是战国时期的人物。
    所以,孔子对鬼谷子不是很熟悉。
    ——这还是建立在诸子百家在弹幕里交谈过的基础上。否则,孔子压根没听过鬼谷子这号人。
    鬼谷子的前缀一去掉。
    孔子就分不清他是谁了。
    所以是哪一学派的诸生,被秦始皇坑杀了?
    然后冠在他们“儒生”的身上?
    总觉得“炼丹求药”这种事情,说不定是道家、阴阳家,他们才会搞出来的啊!
    道家·老子:我不炼丹。
    道家·庄子:炼丹?什么炼丹?炼什么丹?
    阴阳家·邹子:???
    鬼谷子:我确实也曾师从老子来着……
    【除了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之外,更多的是被征发贬谪、迁徙到边境戍守。】
    【这时候,秦始皇的长子扶苏还进谏说:“天下平定不久,远方的百姓还没有安定,诸生都学习效法孔子,如今陛下用严厉的刑罚来惩治他们,臣恐天下动乱,希望陛下明察此事。”】
    ——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
    ——唯上察之。
    在大秦的部分时空里,公子扶苏也在跟随秦始皇一起看天幕。
    他再次于天幕看见了自己。
    自从天幕直播《大秦系列:秦二世而亡》的视频之后,扶苏一直在想相关的事情。
    比如说,他为什么被派遣到上郡去了?
    至于孔子这边,孔子听见天幕动画里扶苏所说的“诸生都学习效法孔子”——
    他又又又又迷茫了。
    那些炼丹以求奇药、制造怪诞邪说、祸乱百姓的方士,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啊?!!
    坑杀掉的那四百六十余名“犯禁者”,平时是在学习效法我的吗?而且我的那些书——
    不是已经被秦始皇烧掉了吗?!
    孔子注意到,“焚书”之事发生在秦始皇三十四年,而“坑儒”之事则是在其后一年。
    也就是秦始皇三十五年。
    公元前213年已经焚烧了诗、书、百家语,为什么在之后的公元前212年——
    还有“诸生皆诵法孔子”啊???
    孔子:混乱,极度的混乱。
    【对于扶苏的进谏,秦始皇十分生气,于是将他派遣到上郡,监督蒙恬去了。】
    扶苏:原来如此。qwq
    【这一段记载,来源于西汉司马迁所著的纪传体通史《史记·秦始皇本纪》。有关“坑儒”的议论与转载,很多都是由此而来。但在这段通行的记事之中,难免也存在着一些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