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0章

      [燕太子丹:公元前246年登基的是嬴政啊。]
    燕太子丹与嬴政在同一时期,还曾与他一起在赵国做人质,亲历了这个时间段。
    这句话一出,全场沸腾。
    赢子楚:什么?我不是秦始皇啊?啊,我儿子是秦始皇啊??!!
    秦孝文王:???
    秦始皇居然不是儿子辈的?是孙子辈的?是寡人死得早?还是子楚你死得早?
    不管了,子楚快把你儿子请过来!!
    赢子楚:“好!我这就去抱!!”
    谢天谢地!去年把儿子接回来了,不然他们的秦始皇,现在还在赵国为质呢。
    秦孝文王:抱……?
    不是,你儿子今年几岁来着。
    得知了嬴政今年还不到十岁之后,秦孝文王不由得有些纳闷,这样算来……
    他岂不是,十三岁就即位了啊?
    天幕上的视频,还没有停歇,同时又有许多条弹幕,在各个时空里飘过——
    [楚庄王:谢谢,燕太子丹。]
    [齐桓公:谢谢,燕太子丹。]
    [……]
    [燕太子丹:艹,我不是匿名了吗?]
    燕太子丹:停停停!求求你们别刷了,我现在还在秦国当人质呢!会死的啊!
    燕太子丹:连夜逃走.jpg
    [楚庄王:你妈的齐桓公,上次还骂我,说我春秋时代的,知道这些有什么用。]
    [楚庄王:你不也是春秋时代的?你知道秦始皇的名字有用吗?]
    [齐桓公:要你管?]
    [赵孝成王:卧槽,是那个赵政吧!他以前跟着他爹,在我们这里当人质。]
    [楚庄王:快宰了他!!!]
    [齐桓公:傻*,人家都说了是以前。]
    [楚庄王:妈的,齐桓公你找死?寡人明天就去灭了你齐国。]
    [齐桓公:呵呵,你这个小辈口气还不小。等着吧你,看谁先灭了谁。]
    他们这边又掐了起来,天幕之上也已经又叙说了一长串的历史,主要是一些“秦王扫六合”的具体过程。
    譬如内史腾攻打韩国、擒获了韩王安,尽数兼并了韩国的土地;王翦、羌瘣尽数拿下赵国东阳,擒获了赵王;王贲攻打魏国,挖沟引河水淹大梁,导致大梁的城墙损毁,魏王请求投降,而秦国尽数占领了魏国的土地……
    虽然某些国君在弹幕里对骂,但他们也是建立在“有专人负责记录天言”的基础上的。
    倒不是真的不管不顾地放飞自我。
    除此之外,有些人已经猜到,天幕上或许是未来之人在述说历史。
    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人——
    没太听明白,或者没太认真听的,则依然认为那是一种宣示天命的神迹。
    【秦朝的统一,定然不全在于其兵力。】
    【这时候交通之便利、列国之发达,加上那些小国都已经被夷灭了,以及郡县的渐次设立,因此在政治、经济、文化这些方面,其实本来就已经有统一的趋势了。】
    【秦国之所以能灭掉六国,成功实现大一统,大约是以下原因——】
    各时空的文官们纷纷记下:兵力、交通、小国、郡县、政治、经济、文化、统一……
    有人震惊:什、什么?!
    苍天似乎是想要告诉他们,秦国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之所在。这也是在教他们吧??
    是在,传授统一天下之道吧!
    这玄怪之象,其出现于世的用意,一直不为人所知。但此刻——
    天幕不仅是叙说了过去与未来,还要将其背后的缘由与本质,细细地给他们剖析出来!
    很难让人不联想到。
    譬如天命之中也有所冲悖,所谓“秦王扫六合”的天命,也并非不可改变!
    【首先,秦国与戎狄的竞争最为激烈,因为磨砺而强大。相比之下,晋国在太原的时候近狄,迁到绛之后,距离敌人较远。至于与楚国竞争的黎、越两族,与齐国竞争的莱荑,他们都非强敌。】
    列国国君:原来如此!!!
    晋国:迁回去,马上迁回去!
    齐国:得想个办法,让敌人更加强大才行!
    ……不是,我在说什么鬼话。
    【其次,大概是尤为重要的原因。秦国奉行法家的政策,抑制贵族的势力,使得那些尽力于农战的百姓,拥有邀赏的机会。】
    楚国:记下来!照抄!
    我们要奉行法家的政策!快给寡人去找找法家的人才,国内没有就去别国找!
    法家:?
    法家:!!!!!
    诸子百家的频道,也又又又炸了。
    管仲、李悝、商鞅、申不害、李斯、韩非,纷纷表示有点小激动。他们得到了认可!
    这些人在弹幕上发言,还比那些国君多了一个前缀,那就是他们理论与学说的归属。
    他们在诸子百家的频道,都已经辩论几个来回了,互相之间也已经跨时空认识了。
    [儒家·孔子:我替你们 @商鞅 @李斯 ……]
    [墨家·墨子:累就一个字,我不说了。]
    [道家·庄子:吃瓜.jpg]
    [法家·商鞅:忙着呢,别闹。]
    他们法家的各位,似乎大多数都在跟自家国君在一起看天幕,比如商鞅与秦孝公、李斯与秦始皇、管仲与齐桓公。
    齐桓公看向管仲:“仲父,你行不行!寡人与齐国就拜托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