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79章

      “道家有十魔,陛下听闻鬼鼓声,正是最高魔境魔,无定力幻境见神仙者。陛下念生慧光,脱离欲界,因此方遇天魔验心,正所谓‘无魔不成道’,修为愈高,其魔境则愈险,种种业障,惑心扰念,请陛下入定静心,止息杂念,观想内丹,唯见于空,证圣成真,则有望金丹大成,白日升天!”
    元自虚听到冲霄引经据典,一一验证,果然那鼓声虚幻缥缈,震慑心魂,果然心定了几分,只见冲霄命内侍道:“再将金丹拿来呈陛下服一丸下去,趁此大好时机,借助金丹之力,内外兼修,以陛下清静之功,立身之德,定能大成!”
    只见一旁小内侍连忙从丹匣里捧了托盘过来,上面一枚红丹滴溜溜如丹霞也似,暗香袭人,神秘又透着吸引力。
    另外一名内侍则捧了服丹用的蔷薇甜露过来,元自虚盯着那枚丹丸,太阳穴突突跳着,鼓声仿佛越来越大,越来越让他不安,他伸手拈起那枚丹药,凝目而视。
    一阵风忽然在殿内穿过,吹得烛火摇摇晃晃,幔帐也随之摇摇摆摆,
    忽然一个清脆的声音在大殿幔帐外响起:“恭贺父皇修仙有成,大道在望。”
    元自虚霍然抬头,眼神陡然变得锐利:“谁!”
    有人将两边幔帐卷起,寝殿大门不知何时被打开了,
    弋阳公主软甲下是鲜红裙裾,款款步入殿堂内,牛皮靴踩在柔软厚重的红毯上,姿态随性闲散,仿佛漫步在御花园内,他这个女儿其实容貌更像自己,太子则更似沈后一些。元自虚从前一直非常疼爱这个长女,也曾经喜爱她这种无论何时都仿佛不动声色的镇定。
    然而这个时候,应该在靖北好好做着靖北王妃的长女,出现在这里,可不是什么好信号。
    弋阳公主身后紧跟着的毫不意外是太子,他的嫡长子,一身玄黑软甲,腰间佩着长刀,刀鞘拍在盔甲上,传出了冷硬的金属撞击声。
    他的嫡长子冷峻漆黑的双眸和他目光对撞,并不退避,他只站在了弋阳公主身后,没有动,却自有雷霆万钧的气场。
    元自虚看着自己最优秀的儿女在这深夜里忽然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自己寝殿里,却并没有感觉到意外,甚至隐隐觉得仿佛早就该有这一天。
    他用尽心术施展手段打压、摧折、侮辱、逼迫这一双儿女,女儿像自己刚烈,太子像沈后柔中带刚,他们终究长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哪怕是在人群中,佼佼如龙凤。
    他听到自己平静地问:“靖北王妃和太子不诏而入,领兵甲刀刃,意欲何为?外边的禁卫呢?都杀了?朕没有听到动静,难道是都投了敌?于寰呢?”
    弋阳公主含笑:“太子仁义,未杀一人,所有禁卫皆慑吾弟慈爱臣民之心,尽皆拜服,束手就擒。父皇修道有成,我与弟弟特来相送,父皇该高兴才是。”
    元自虚看了眼手里拈着的金丹,血液里仍然鼓噪着,鼓声越来越激昂,金丹对他充满了吸引力,只要服下去,打坐入定,便能忘却一切烦恼,通过魔考。
    亦或者,这一切都是幻觉,都是魔帝给自己的考验?
    他将金丹放回一侧,看一旁冲霄道长和李东福,以及两个小内侍都深深低着头,竭尽全力缩小着存在感,笑了声,问道:“若是朕不愿升仙呢?难道你们要行弑君逆伦之事?”
    弋阳公主含笑道:“父皇一心修行,大道将成,正是重要时刻,儿女岂能不为父皇分忧?请父皇写下禅位诏书,则今后,太上皇能专心修道,国家也有圣君治理,则国泰民安,两全其美。”
    元自虚又笑了一声,看了眼一直没说话的元钧,问道:“朕禅位,是禅位于太子,还是禅位于靖北王?”
    他以为说完这句话,元钧至少会面上有些表情,然而他却始终面目淡漠,漫不经心看了他一眼,却有着那种独属于帝王的脾睨众生,他执掌乾坤多年,此刻却感觉到被儿子的气势给压住。
    只有弋阳公主又笑了声:“父皇这个时候还真不忘帝王心术,自然是禅位给太子弟弟了。”
    元自虚道:“朕只是想提醒太子,是要自己做皇帝,还是做皇帝的小舅子。天下是我元家的天下,如今公主远道而来,带着精兵强将,则究竟是为丈夫争夺帝位,还是为弟弟争夺帝位呢?毕竟,做驸马,和做皇帝,一样也是两回事。吾女是想做王妃,还是做长公主?靖北王又同意吗?”
    弋阳公主微微一笑,看向元钧:“陛下是信不过太子有能力独掌乾坤吗?”
    元自虚看向元钧:“哦?朕只怕禅位后,元氏天下,维持不了多少,太子不过是个过桥的木偶——靖北王狼子野心,元氏这么多年,难道终究要让给郭氏了吗?”
    元钧看向元自虚,脸色平静冷漠,冷静得仿佛无惧一切,终于说了第一句话:“于寰不会来了,他今夜为升职宴请同僚,醉倒在营房。京营则有定国公坐镇,不会擅自出兵,五军兵马司骆世明刚刚卸任,此刻人心涣散,并未觉察宫中动静。”
    元自虚眉毛微微一挑,神情出现了一丝裂缝,元钧淡道:“请父皇禅位,儿臣请传内阁学士,为父皇草诏。”
    元自虚问道:“内阁今夜值夜奉诏是哪位。”
    元钧道:“太傅葛承宣坐镇,郑长渊为值守学士,探花才华横溢,学富五车,正可为父皇草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