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32章

      贺子钦敲门进来,佟知隽笑道:“贺导这么急?”
    “还好一路绿灯,”贺子钦笑着摘掉帽子,看向文吉,“这位就是文编剧?”
    文吉站起身来,与贺子钦握手:“您好,我叫文吉。”
    “你好你好,我是贺子钦。”贺子钦看到文吉这样年轻,是真的很震惊。
    他是科班出身的导演,接触过的年轻后辈不少,但基本都是同校的新生,是通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艺考考上专业院校的学生。
    少年英才不问出处,文吉虽然并非科班在读,但是天赋卓然,不然也不会让贺子钦一眼相中。
    文吉不善言谈,不过贺子钦话多,他问什么文吉就答什么,倒是一直没冷场。
    佟知隽几乎不说话,但是一直在认真听。
    文吉跟贺子钦讲了他创作《陌生的兄弟干杯吧》的原因。
    在文吉读高中的时候,他有一个朋友身体很不好。
    他的朋友说想去其他城市看看,可是自己无法长途跋涉,禁不起奔波,而文吉也没有能力和他进行短途旅行。
    病魔把一个人困在一座城市里,家、医院、学校,三点一线,没有任何机会能让文吉的朋友亲自去看一看截然不同的世界。
    文吉自己也没有去过很远的地方,他所有的艰难困苦都靠一根网线去消解。
    他通过网络见识到了自森*晚*整*理己未曾看到过的一切,于是通过有限的条件查阅资料,写下了这个剧本。
    作为公路片,剧本本身具有“偶然性”与“萍水相逢”的浪漫感,男主角阮夜在每一个地方都有一段特别的回忆。
    这是文吉想体验的,他没有机会体验,所以用文字代替他体验了。
    理想与蓬勃生机是这个剧本的关键词,文吉用格外温柔的笔触,描绘了大大的世界里一个又一个小小的故事。
    剧本一共有六个单元,一个单元有五集,但一直到最后,阮夜的旅途也没有停止。
    “他还会继续走下去,直到他有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他才会停下脚步。可是有了想做的事情,他也只是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永不停歇。”文吉对贺子钦说。
    佟知隽突然就想到了曾经的自己。
    做什么也做不好,迷茫困顿,他逃避似的出国旅游,遇到了段骁恩。
    段骁恩仿佛是他走上新的一条路的开关,按下开关,一条自己从未见过的密道出现。
    佟知隽想,如果文吉有一天写到了阮夜停止旅途,会不会像自己一样碰壁呢?会不会无头苍蝇一样开发兴趣呢?会不会在某时某刻突然发现自己的天赋是什么呢?
    幸运的是,他不是阮夜。阮夜人到中年仍在失意,而他正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文吉和贺子钦相谈甚欢,并没有注意到佟知隽安静地思考了很久。
    贺子钦在导戏之外的时间都是一个相当好相处的人,他把自己能想到的适合夸赞文吉的词汇都安在了文吉身上,鼓励文吉继续创作,唯恐自己发现的宝藏只是昙花一现。
    佟知隽用咖啡勺搅着咖啡,弄乱了漂亮的拉花,终于忍不住开口,打断二人:“回去之后我会跟公司的人谈谈这部剧,现在我想投资了。”
    话音刚落,文吉就懵住了,贺子钦则是笑得见牙不见眼:“真的?”
    “真的。”佟知隽点头。
    当初他选择投资的剧基本都有一个还不错的结果,《陌生的兄弟干杯吧》虽然没有热的潜质,但有文吉的剧本加上贺子钦导演保障,口碑差不了。
    但这也是新的豪赌。他之前的每次投资都很谨慎,除了《不见硝烟》之外,投资都不多,像个凑热闹的,而这一次,他要花的钱可就不是几百万了,拍完整个故事,几千万是要有的。
    他不缺钱却也不至于视金钱如粪土,更何况阅微刚盈利没几个月,他还得赚钱还上当初开公司向家里借的钱呢,所以他需要回阅微开会讨论过后才能确定要不要投资,投资多少钱。
    这对文吉和贺子钦来说无疑是意外之喜。
    文吉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编剧,他只是凭借创作欲望与本能去写剧本,除了《陌生的兄弟干杯吧》之外他还有别的作品,但全都是不是那么容易被大众喜爱的类型。
    他很缺钱,为了钱才写剧本,却从未为了钱而去改变自己。
    贺子钦欣赏的就是文吉宛如一张白纸,因为文吉的剧本不会因为考虑观众喜好而做出改动,他怎么构思的就怎么写,这就是最珍贵的。
    如今贺子钦能拿的奖都拿过了,已经是可以放松下来随便拍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的状态了。
    他不算才华横溢,胜在水平稳定,自己有自己的团队,团队里的编剧他都合作腻了,才想找找自己感兴趣的本子拍,没想到就这样遇到了文吉的剧本。
    佟知隽既然表态说打算投资,那接下来要聊的可就多了。
    单元剧要合一起拍还是一个单元一个单元拍?要不要续写?在什么样的平台播出?要请什么样的演员?
    各种各样的问题都需要他们讨论,一直到很晚,三人才各回各家。
    他们聊得很好,佟知隽更加坚定了投资的想法,于是第二天就开会讨论了这件事。
    在佟知隽提出投资后,去年用投资回报比低反对投资的开发部主管黄智,再次说了一模一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