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48章

      少年的手很凉,哪怕隔着衣服,蔺淮也能感觉到那冰冷的温度,他心中一颤,低头应道:“是。”
    最后一局棋,蔺淮使出了全身解数,攻守得当,然而每每稳操胜券时,江炘遥总能绝地翻盘,打他一个措手不及,最后落得个惨败收场。
    蔺淮有些沮丧,“先生,我又输了。”
    “全程你有三次机会赢我。”江炘遥指了指棋盘上三枚棋子,轻轻咳嗽了一声,“皆因你过于急功近利,鲁莽焦躁而错失良机。”
    蔺淮仔细复盘江炘遥所提及的三次机会,顿时豁然开朗,几乎每一次,他都因急切想要攻破对方壁垒而错过机会,“先生,我明白了。”
    江炘遥捡起面前的白棋放入棋盅,“嗯,我早说过,棋局如战场。谨慎,胆识,智慧皆不可缺,你智慧胆识有余,却唯独缺了些谨慎。今后定要记得,不可冲动行事,凡事三思。”
    “谨遵先生教诲。”蔺淮低头认教,随后又说道,“先生,学生还没有字,可否请先生赐字?”
    说出这个请求时,蔺淮心中有些忐忑,毕竟只有真正的师长才会给学生赐字,他有些担心江炘遥不愿意给自己赐字。
    江炘遥看向少年恭顺却暗含不安的眉眼,微微顿了顿,“谨之,万事谨而慎之,戒骄戒躁,三思而行。”
    闻言,蔺淮欣喜若狂,险些跳起来,最后还是压抑着喜悦,站起来朝江炘遥恭恭敬敬行了个礼,“谨之谢先生赐字!”
    江炘遥微微颔首,轻轻咳嗽了几声,嗓音有些低哑,“望你早日荣登帝位,天下一统,立万世太平基业。”
    “是!谨之定不负先生所愿!”
    第74章
    次日一早,蔺淮便收拾好行李,来到江炘遥门前向他告别。
    “店主大人昨夜一夜未睡,现在刚睡下,你别去打扰他了。”苏漪说着,把手中的青锋剑和一个小包裹递给蔺淮,“此剑名为青隼,是店主大人给你的,希望它能助你一臂之力,包裹里是干粮和水。”
    “好,请代我谢谢先生赐剑。”蔺淮接过东西,表情郑重。
    苏漪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行了,你赶紧走吧。抓紧时间把天下打下来,店主大人等着看呢,他可等不了你太久。”
    想到江炘遥的身体状况,蔺淮眼神有些黯然,随即坚定起来,“是!我一定不会让先生等太久!”
    看着眼前不知脑补了什么,突然变得热血的少年,苏漪觉得有些奇怪,不过并没多想,很快说道:“去吧,祝你好运。出门后一直往南走,现在五国正在交战,你注意安全。”
    这大半年时间,蔺淮每日除了学习就是学习,从未踏出过院门一步。
    出门后,他才发现这座宅院竟然建在一座深山之中,周围皆是茂密山林,好在朝南有一条小路。
    沿着小路走了半日,直到天快黑,蔺淮终于走出了那座山林,他最后回头看了一眼身后苍郁的青山,大步朝未知的前方走去。
    正如苏漪所说,此时外界正值漓,沅,狄,坵,焰,五国交战。
    五国之中,漓国最弱,又处五国交界要道,被打得最惨。
    三个月后,原本早已是强弩之末的漓国军队忽然异军突起,以八千残兵击得沅国三万精兵连连败退,险些全军覆没。
    蔺谨之这个名字以用兵如神的少年将军之名,第一次被世人记住。
    有蔺淮坐镇,多次大败敌军,漓国一反颓势,其它几国不敢轻易招惹,反将矛头对准沅国。
    又三月,沅国宫门被焰,狄,坵三国联军攻破,皇族死的死,逃的逃,只留一朝老臣拼死护国。
    正当联军准备烧杀抢掠之际,蔺淮领兵黄雀在后,一举将三国联军诛灭。
    此时沅国老臣认出,蔺淮正是昔日送往焰国归来的质太子。
    正值皇族破灭,一朝老臣纷纷跪求蔺淮即位,蔺淮顺势登上皇位,自号谨帝,改国号为粦,取鬼火之意。
    登基之后,蔺淮并未停住脚步,继续整兵出击,一路势如破竹,如其国名一般,将国土蔓延至五国边界,南北皆及海岸,东西连通万山,真正实现天下一统。
    整个过程,不足七年。
    战争结束后,蔺淮第一时间重返那座山林,然而他记忆中的庭院,却只余一片山林郁郁。
    蔺淮找了许久,最终只找到立于自己初到时那座庭院中的几株梅树。
    同样是初夏,刚成熟的梅子隐匿于浓密的绿叶之间,风一吹,枝叶沙沙作响。
    他恍然记起,最初的相遇,似乎只是起始于一场交易。
    那大半年的遭遇,似乎只是一场太过完美的梦。
    “陛下,您在找什么?”身旁年轻的臣子问道。
    “找一个,梦中人。”蔺淮定定看着眼前的梅树,眼前再次浮现出那位穿过默林,踏雪而来的少年。良久,他轻轻叹了口气,笑了笑,不待臣子再度发问,淡淡道:“走吧。”
    归来后,蔺淮便开始着手整顿民生,这时他才真正意识到,先生的那些书,是多么的有用。
    无论是识人之术,还是民生学说,抑或是变法改革之策,皆与天下息息相关。
    三年后,粦国正式进入太平盛世。
    又两年,国运开始被抽取。
    蔺淮没有忘记当初的交易,所以战争结束后这五年期间,他大修水利,全国修建粮仓,大肆推广易存活作物,以图平稳度过五年国运衰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