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833章

      司马昭大赦天下,大肆启用士族、寒门、庶族文武人才,中原人人称颂,一片祥和。
    占田制的春药效果初步展开。
    也许等不到四五年,司马家就会蠢蠢欲动。
    不,围攻太原就已经是他们在发动反击。
    所以时间对杨峥非常宝贵。
    中原实力一恢复,必然大战连年,杨峥就算想整合内部也没那个精力了。
    “大王昔年兵不过数万,地只有西平,尚且不惧司马家,今有关中蜀中河西河套,并沙漠草原之众,带甲三十余万,难道还怕司马家?蜀中河西即便大乱,有关中为根基,足以自守!”鲁芝的信心比杨峥更足。
    话虽是这么说,但当年自己光着脚,已经被打上曹爽、夏侯玄的印记,只能提着刀子往前冲,现在家大业大,人也就患得患失起来,杨峥一阵汗颜,“伯父所言甚是。”
    只要牢牢掌握兵权,秦国就乱不了!
    “报大王,敦煌急报!”赵阿七匆匆赶来。
    杨峥精神一振,这么快就来了。
    看完信之后,杨峥松了一口气。
    索靖没有辜负自己的信任,假意与敦煌诸族同流合污,设下鸿门宴,召集众豪强、漠西鲜卑使者、西域使者,一网打尽。
    主谋索雄当场被索靖砍下头颅。
    敦煌参与叛乱的豪强七家连根拔起,正在押送长安的路上。
    让杨峥诧异的是,敦煌太守皇甫陶虽然没有参与,但也没有向长安汇报。
    治下发生这么大的事,太守能什么风声都没收到?
    渎职之罪肯定少不了。
    既然端起大秦的饭碗,又不想为大秦做事,这个太守肯定当不下去。
    “皇甫陶免职,废为庶人,其他有罪人等——”杨峥意思肯定是杀鸡儆猴,不过在触及到鲁芝温和眼神后,心中杀机消散不少,“其他有罪人等,流放居延、朔方为奴!”
    第六百三十章 增长
    自从击败丁奉施绩之后,司马昭的声望再次高涨。
    各地纷纷进献祥瑞,其意不言而喻。
    曹魏只剩下一张皮,也不差最后一步了。
    皇帝曹奂非常自觉,朝中大事从不过问,每天坐在龙椅上,异常听话。
    司马昭让他往东,他就往东,让他往西他就往西。
    不过司马昭没有被冲昏头脑,当街弑君的罪名顶在头上,最后一步无论如何也迈不出。
    “今年所募之军全为河北雄壮之士,乌桓突骑七千众,辽东三部进献勇士八百七十人,各大士族进献族中子弟、部曲近五万众,洛阳带甲之士已有二十六万!”贾充的语调中都带着喜气。
    每多一个士卒,中原就安稳一分。
    士族们吃饱喝足之后,也非常够意思的支持司马昭一把。
    司马昭感觉自己的实力已经超过冯飒大战前。
    这才是占田制推行的第二年。
    “如今兵甲已足,粮草俱丰,秋收之后,当奖率三军,可一鼓荡平关中!”司马炎没有经历冯飒大战,所以雄心勃勃。
    这也是他的幕僚们共同谋划的。
    如今秦国正在度田,国中叛乱四起,当举倾国之众,直扑关中,步步为营,用国力碾压长安,响应河西蜀中的叛乱。
    让杨峥抽不出手去平叛。
    消耗个两三年,秦国必然崩溃。
    有潼关在手,进攻的主动权就在司马家手中。
    司马昭也颇为意动。
    如果能击败杨峥,夺回关中,也就能掩盖当街弑君的臭名。
    “大王不可!”关键时候,贾充站出来冲司马昭拱手,又向司马炎拱手,“大王莫要忘了淮北还有钟会!”
    也只有贾充对钟会念念不忘。
    司马昭的脸沉了下来。
    钟会这一年多来异常低调,即便襄阳大战之时,也老老实实本本分分。
    该交的赋税一丝一毫都不少。
    多次上书司马昭,重叙当年之旧情,钟会还信誓旦旦的指淮水为誓,绝无背叛之心……
    还走通了荀顗的门路,让颍川的荀、陈、韩、辛几大士族一起为钟会说好话。
    荀顗是荀彧第六子,在颍川士族中属于老古董一般的存在。
    当然,司马昭没真的老糊涂了,钟会信里的指淮水为誓,怎么看都像是在故意嘲讽……
    “若非公闾所言,几忘此贼也!”司马昭咬牙切齿。
    当年冯飒大败,钟会拥十数万大军直扑洛阳,这是绝无叛心?
    两人自幼相识,对方什么德性心知肚明。
    “钟会诡计多端,如今隐忍不发,必有重大图谋,且其在淮北,收聚人心,招募士民,开垦荒田,效仿杨贼,行府兵之制,以淮北良田养兵近十万,此为国家之大患也!”贾充不弄死钟会,永远不会甘心,每每想起当年钟会对自己的蔑视嘲弄,他就怒不可遏。
    “加大将士训练,秋收之后,先击淮北!”只要不是打秦军,司马昭信心十足。
    从洛阳出兵,顺颍水而下,青徐兖豫荆扬,四面围攻,钟会的命运也就到头了。
    其实废除屯田制、解散屯田客时,钟会的命运便已经注定了。
    其后,司马昭下令青徐兖豫荆扬六州,训练士卒,积蓄粮草。
    洛阳的一举一动,自然瞒不过钟会的眼睛。
    司马昭也没想隐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