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59节

      苏鸣鸾最有计划,她带来了茶,摆了个极大的摊位,分派出几个手下来一人看着一份,很有目的地收取别人带来的东西来进行交换。路果受外甥女的提点,携带了很多朱砂,这些也是比较紧俏的东西。也摆一个摊子,也跟苏鸣鸾的样子学着,他主要想交换的是艺甘洞主这里出产的银子。艺甘洞主这里的银匠能够做出各种有特色的银饰,其中一些手艺也算精美,在附近颇为畅销。
    苏鸣鸾与郎锟铻的妻、母都有不少美丽的银饰,但是苏鸣鸾渐渐地更喜欢金饰,她换银饰就少。更多是换一些山货,她自家也产山货,但是经阿苏县再往南府贩卖,不用自己太辛苦,又能多赚一笔,她也是愿意的。
    这些人并不很鄙视商人,与重农抑商的朝廷态度并不相同。
    郎锟铻后悔自己没有多做准备,否则这几族物产一块儿交易,岂不省事?!
    山里各族之间也有贸易,几家杂居、交界之处也会有各族聚集交易,多是自发。似这般聚了几家特色物品以及山下大宗畅销货还有品质保障的集市,却是没有过的。无论是从品类、还是数量,都不如这个。这处集市又比单开榷场要方便得多。
    那一边,还有商人跟路果说:“你的朱砂不错,我跟你订一些。”
    还能订?
    郎锟铻开始盼着下一次了。
    正交易着,忽然又生出些矛盾来。
    祝缨赶了过去,却见一名南府的商人与一个人发生了争执,艺甘洞主也过来。祝缨问艺甘洞主:“这也是你寨子里的人吗?看起来不太像。”
    艺甘洞主道:“她是西卡家的。喂,你是谁?”他后一句换了西卡家的语言,祝缨才学不久,能听懂但不太熟,她招了带来的通译。仇文也跟着通译一并进过来了。
    经过一番询问,他们才知道双方是账算岔了。福禄县的普通农夫数橘子都要数个半天。生活在深山之中山寨里的普通人,算术也是相当的不灵光。农夫能照着识字碑数个字,山里没人教这个。识数,但不会算术。
    西卡姑娘是走亲戚来的,她的姐姐嫁到了艺甘家的寨子里。探亲遇到了集市,看到摊子上卖的针。钢针还是比较贵而略稀罕的,她想买,数来数去,商人少给了她一根。
    祝缨与艺甘洞主主持了这场评判,是西卡姑娘数错了。
    这姑娘还不肯信。
    祝缨道:“稍等一下。”她命人取了一块木板打上格子,横十、竖十。在格子里依次写上一、二、三、四、五……等的字样,再伸出自己的两只手掌,弯一根指头数一个数。
    人都有十个指头,这是自带的计数器。
    祝缨让她自己按着格子将针放进去数。
    数了好一阵儿,姑娘终于数明白了,留下了一小块生金走了。竟没有管定价的事儿。
    祝缨与苏鸣鸾对望一眼,都知道有肥羊了。
    祝缨继续在摊贩中游走。忽然伸手取下腰间的短刀,往旁边一个小伙计的腰间一伸。一声轻响,祝缨道:“拿出来!”
    众人惊讶地看着她,小伙计脸色煞白,旁边的商人了然。项乐冷着眼,上前将小伙计的腰带一拉一翻,从里面拿出一块黝黑的物事来。祝缨降刀伸了过去,黝黑的东西粘在了刀面上。
    苏鸣鸾问道:“义父,这是什么?”
    “磁石,”祝缨说,“秤盘是铁的,放上磁石显重。”
    “磁石?”苏鸣鸾好奇问,“我能看一看吗?”
    祝缨点点头:“可以。”又指那个小伙计,连同他的东家一并揪出。这种事在集市上是不可避免的,只是要抓住。很巧的,磁石不但可以在秤上弄鬼,还能装神弄鬼,那是祝缨小时候吃饭的手艺。
    祝缨道:“这样可不行!来人,验秤!”重验了实重多少,伙计称出来多少,算出其中的差额,一赔三,判给了艺甘家的人。
    艺甘洞主道:“大人是个公平的人!你下个月还来吗?”
    祝缨道:“当然,不过我的营地……”
    “到下个月山里就更冷了,您住在这里,会冻坏的,请住到我家里去。”
    祝缨道:“我的人太多,与你的族人也不熟,万一打起来不好。还是熟了再到你家做客。天气冷了,生病了确实不好,我想盖间屋子,下次过来的时候他们也可以在房子里交易。”
    苏鸣鸾打的是“附尾”的主意,顺着祝缨的势而为,她会更省力,马上就想到了一个“交易中心”的好处。祝缨话音才落,她就说:“这里离我家太远了,只离艺甘家近。我们道上要走很久。我那里屋子随便盖!”
    喜金马上说:“离我家也远,路过我家也不肯多停。我也跟朝廷好了,也要缴纳了的。也该离我家近些!”
    山雀岳父也加入到了争执之中,他是看得出来一些,有集市人就多!人多,从来都是件好事。
    争着的饭吃着香,几人都争了起来。艺甘洞主也说:“已在我这里了,我这里地方最大!能摆开这许多人。”
    祝缨没想到计划这么顺利,不顺着竿子爬就对不起她的好身手,等他们争了一阵,说:“我看大家是一样的,咱们重新定一个地方,离大家都不远。不占你们现在的寨子,如果信得过我,认为我还算公平,我来建个别业。别的不用你们管。”
    苏鸣鸾心道:果然!不过这样也好!
    她第一个同意了,郎锟铻紧随其后,他们是看得比较明白的,祝缨就是打他们的主意。这个主意打得,比起他们以前遇到的那些可又好太多了。以前打他们的主意,是要他们的命。现在打他们的主意,是给他们官做。
    祝缨等几家都说定了,道:“那咱们就定个地方吧。”
    她不能兴兵,因为朝廷不给。那就只能狐假虎威,借朝廷那根本不会出动的大军、借之前朝廷大军真的围剿过并且给各族也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利用各族之间的竞争关系,将自己的势力钉在这里。
    各家的地图十分的粗糙,艺甘洞主家的也不例外。祝缨伸手点了几处,这都是各家的地方,这些她都不要。在各家中间指了指道:“就这里吧,不靠哪家大寨,但有山谷小路连通,走路也方便。”
    这地方照例“依山傍水”,地势稍缓,周围坪上有一些零星散户,不如艺甘洞主家的小平原,离南府也不如阿苏县、塔郎县近。
    艺甘洞主道:“他们前几年烧过一次山,清理起来不费力。”
    “烧山?”
    艺甘洞主点头道:“嗯!种田。种了两年,已经走了。”
    刀耕火种?是连阿苏家、塔郎家那样的田都不如了。祝缨就更不会客气了。她的心里已将周围一片都划拉给了自己,现在先不明说。
    趁相邻的各家洞主都在,祝缨划定了自己的“货栈”范围。郎锟铻这次准备不足,想早些开始下一次,狠狠心,说自己可以帮忙建。下次祝缨秋游可以直接交易。
    眼见他们又要争起来,祝缨道:“这样吧,我与你置换。用你的材料,我从山下兑还给你。这里用多少,回去还多少。我留匠人监工,房子照我的要求建。有用你人工的,也折算给你,人工吃饭的,口粮从明年秋税里折扣出去。”
    郎锟铻马上答应了,苏鸣鸾扼腕!
    第234章 鲸吞
    祝缨在山中的时间有限,提前给自己划了个“货栈”已是意外之喜。按照她之前的的想法,总要做几次交易、花上几个月,再适时提出来地方不够用、需要寻找一处方便交易之所。眼下目标提前完成,祝缨见好就收带着商人们返回南府。
    商人们除了在艺甘家交易到一些货物之外,又有心里想着喜金家的铜又或者塔郎家的山货的。他也换取到了一些金银之类,便想途经彼处时再做一些交易。
    苏鸣鸾不争货栈的工程,只要地方不在别人家,她就算满意了。如果不能建在她的地方,她希望这片地方不归任何一家,只归祝缨直管。她与祝缨的关系最密切,在祝缨手里,再公正公平还是会稍稍篇向她的。
    她与祝缨在岔路道别,祝缨道:“且住,我还有件事要与你说。”
    苏鸣鸾看了郎锟铻一眼,她与塔郎家虽然不互相抓人祭天了,可也没好到能经常到别人的地方去。祝缨道:“把苏灯给我,我有用。”
    苏鸣鸾道:“他?”
    祝缨道:“番学不得老师么?先得学字学话,其次才是算术上课。”
    苏鸣鸾一口答应:“好。”
    两人几句说完,祝缨带人从塔郎县往南府去。
    这一路行程很顺利,回程又捎上了许多东西。从塔郎县进货,运输起来也更方便。商人下到南府之后,有一部分在南府贩售,另一部分则往更远一些的地方加更大的利来售卖。
    商人们交易,祝缨就与郎锟铻讨论“货栈”的建设方案。此事祝缨十分重视,亲自定了蓝图以及核验的标准。长宽面积、布局、墙的高度厚度等等,所用之材料她都给定死了,又留了一些工匠,郎锟铻只要照着要求建就行。
    祝缨道:“下月我来,每验核一样、咱们结算一样。”
    她信誉极佳,郎锟铻道:“好!”
    商定完成,祝缨回到南府时从皇历上看已是冬天了。南府的冬天不太冷,宿麦也种了大半了,田里热火朝天的,看得人心里一阵的舒服。商人们入了南府地界就陆续有人离队了,祝缨也不禁止他们。
    商人入山的贸易祝缨是不抽税的,只有进了南府之后再过关卡又或者有交易再按照朝廷的规定抽取一定的商税。她自己也买卖了一些货物,这些都通过项乐等人进行,从面上看,她没有插手任何的贸易。
    队伍越来越小,祝缨让项乐先押货进城,再批了一张条子给梅校尉的亲卫:“将这个拿给校尉。”这是一张“工费”的支取清单,梅校尉可以凭这一张单子到小吴那里兑钱粮。自己府里的差役们则是回到府内清算。
    她先不进城,到城外公廨田又看了一圈,甘蔗和麦子也都种下了。
    她这才往城里走,到府门前时,身边就只剩府衙自己的人了。因已有商人进城,府衙也知道她回来了,门上守卫的衙役们都努力将胸脯挺起。祝缨在府衙前下了马,照例,她回来先看看府里的事务。
    章炯等人也迎了过来,见面便互道辛苦。章炯道:“大人,换季了,还是在多在府里休养得好。”
    祝缨看了他一眼,点点头:“好。”
    几人进了签押房,章炯还是如上次一般将一些事务汇报一下,祝缨也还如上次一般安抚众人。王司功等人也识趣,都说:“大人一路辛苦,大事若干皆已报上,些许细务案卷在些。”便告辞了。
    唯章炯留了一留,道:“大人看看邸报。”
    祝缨在山里,交通不是很方便,一部分公文与邸报没能及时送到她的手上。翻开一看,这上面的消息还挺多的,她留了牛金等几人在府里,一切公文、邸报由他们整理收好,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
    她连翻了数份,第一份没有问题,第二份写的是——巫京兆休致。接着往下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新的京兆尹上任,那现在京兆府就是裴清一个少尹在顶着了?再翻,没看到裴清调任的消息,看来真是暂管了。
    临近年末,部分官员的考核已经开始了。京官的调动里,她也看到了一些比较熟悉的名字。地方官员里,也有一个熟人——陈萌。
    陈萌在北方做官,离京城也近,祝缨做县令的当年他做的知府,今年终于做了刺史,不再是鲁刺史的下属,而是调到一个离老家稍近的州做刺史。祝缨算了一下他的年龄,又算了一下陈峦的年纪,估计是朝廷的优待,让他能“就近”照顾父亲。
    本州刺史府里又有部分官员也稍稍动了一动,当年鲁刺史手上的人又走了几个,再调了几个。皇城里任职的几个头子也调动了,段琳调到太仆,冼敬被调任太常,户部终于有了尚书——原大理寺卿窦朋升了,现在是窦尚书了。他升得竟比段琳还要快一些,祝缨怀疑郑熹背后打了段琳的黑拳。
    这一连番的动作,难怪章炯说要劝她最近要多在府里了。
    祝缨心道:货栈等事皆已定下,我本也不必像这两个月一样一个月有大半个月都在山里了。常驻山中也容易惹人非议,以后每月进山一趟,数日便回。
    她说:“我都知道了,咱们该怎样还是怎样。刺史府里的人和事,看看再说。”
    章炯道:“好。大人一路辛苦,下官就不再打扰了。”
    祝缨又给随从们放了假,挟了那一堆卷宗和邸报打算回后衙再仔细看看。冷不丁的,小吴从门外冒出一个头来:“大人!”
    祝缨问道:“怎么鬼鬼祟祟的?路上还顺利?”
    小吴刚才跟同僚一同来见的,后见章炯有话要说,他先退了出去又不走远,瞥到章炯离开了,他又杀了个回马枪。
    再次蹿进签押房,他左右看看,见都不是外人,才说:“出大事儿了!”
    丁贵代祝缨发问:“哥,你有什么事儿?一惊一乍的。”
    “去去去!”小吴斥他,再对祝缨告密,“大人,冷大人要走!不是押粮上京,是回京之后就不回来了!您再看看这两天没来得及送到的邸报!哎哟,动了不少人呢!新刺史也不知道是什么人,那、那咱们怎么办呀?”
    祝缨嗤笑一声:“凉办。”
    哪年没有官员调动呢?除了路上病死的福禄县令,就祝缨在本州的这几年里,本州折损的官员——不是调走,是折损,包括路上死的,到了之后几个月内死的,就有九个。其中有三个县令,一个司马。三个县令里,有一个病死的,一个过河淹死的,另一个人家压根就没来。
    远的不说,冷云路上还大病一场呢,条件差点儿现在坟头树都能结果子了。
    小吴道:“可是冷大人一走换了新的人做刺史,也不知道是个什么脾气。您虽不怕他,他要恶心人也怪麻烦的。不得早点儿准备么?”
    祝缨道:“谁告诉你冷刺史要调走不回来了?”
    小吴道:“都这么说,他已往京中运了好些个东西了,家里如夫人也收拾了行李了,一应人都带走!要回来,不能一个先生不留。要说交割,他也没与鲁刺史交割呀。下官看,他不会等新人来了,这可怎么办?他才到的时候不懂,来个新的,万一看到账目亏空,着落到各府县来补……”
    南府本来很穷的,都是祝缨带着他们才有了一点积蓄!且冷云已经喂好了,新来一个还得从头送礼从头开始喂。
    小吴一个头两个大。
    祝缨反问道:“冷刺史的调令下来了?”
    “诶?那、那他要是走,多半是收到风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