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321章

      但实际上,这个线下的演出频率却超出想象。
    历时一个月,三十一天的演出。
    已经安排好的演出场次,就已经达到了整整78场。
    78场,31天。
    这就算放在业内,也绝对算是堪称狂魔级人物的演出密度了。
    不过好在一点。
    虽然场次多,但只有一部作品,单场下来,也就一个多小时。
    而在这样密度的演出里,《合唱交响曲》在古典音乐爱好者的圈子里,名声那是越来越响!
    古典音乐的爱好者圈子吧,其实大多都是老油子。
    新人算是比较少见的,而且就算是新人,平时交流也不算特别多。
    按照古典音乐的发展,不同学派,不同创作者,不同时期,或者现如今一些严肃音乐家们的作品,基本都是按照各自喜好,或者内容,自己听自己的。
    很多古典音乐爱好者的群……很死。
    像是流行音乐群,如果里面经常会因为不同的歌曲有所争执……那正经的古典音乐爱好者那就多少显得佛系了许多。
    可这几天不太一样。
    这些圈子几乎完全被《合唱交响曲》所刷屏!!
    极其工整的对位创作,在演出中,是能完全体现出来那种魅力的!
    尤其是在经过一整个曲子后,当最后大合唱《欢乐颂》响起时,那种极致的情感推进,简直堪称震撼!!
    【实在是震撼,最后一个乐章,居然是总结前面内容,然后突然进行一个大推进。】
    【我在鹏城音乐厅看的,好家伙,合唱的时候,观众们差点激动的站起来!!】
    【刚看完,我的妈,我脑子还是嗡嗡的。】
    【前段时间没日没夜的听《命运》,我还在想着,这曲子可能无法超越了,正膜拜着,李少杰反手就告诉我,他自己还是可以超越自己的。】
    【这也就是因为《命运》与《合唱》出自同一人之手了,不然绝对得干起来……】
    【太猛了,《命运》如果是带点黑色的英雄故事,那《合唱》真就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光明。】
    《合唱》交响曲所带来的震撼,开始在整个音乐圈不断的蔓延!
    而此时,关于《合唱》的相关“八卦”也蔓延在整个音乐圈中。
    “听说了吗,这《合唱》的首演其实一开始面对的听众,居然是多达两千多名音乐圈顶尖的大师!!这tm到底是什么样的魄力?”
    “卧槽真的假的?!”
    “真的,骗你干啥,我一朋友的老师,就是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的教授,人家亲口说的!”
    “听说当时演出结束以后,几乎所有大师都认为,真正能承载这部作品宏大与格局的演出规模,以及演出场合,现实中都很难达成……”
    “这么夸张?”
    “这一点都不夸张,说一句杰哥已经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甚至是整个古典音乐史上的前三,都绝对不为过了……”
    “这tm要是玄幻小说,那保准属于只活在设定里的最高天花板了……”
    “md,简直堪称一代乐圣!”
    “笑死,听之前:【乐圣?开什么玩笑,太夸张了。】听之后:【阿巴阿巴阿巴……】”
    慢慢的。
    通过古典音乐圈的辐射。
    热度越来越高。
    甚至于官媒也下场报道。
    不只是国内。
    影响力甚至已经来到了国外。
    这很恐怖。
    因为这首乐曲,还没在国外进行演奏。
    但即使这样,影响力都已然来到了国外。
    当然。
    无图无真相。
    这么爆炸的吹捧虽然由不得人们不信,可依然带有不少的质疑。
    很多外国爱好者也觉得,这些说法似乎有些夸张。
    而就在这种情况之下……
    李少杰的第二波行动来了!!
    第544章 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这第二波的活动计划,大概就在国内的这一个月巡演结束的同时,迅速展开。
    说是李少杰,但实际上在这个环节中,李少杰倒是并没怎么露面。
    此时,像是灯塔,高卢,大毛,意呆利,德国,奥地利……
    甚至是土澳,加拿大,霓虹……
    相当多的古典音乐强国中,那些最著名的音乐厅,那些最著名的交响乐团。
    都开始展开了《合唱交响曲》的演奏会。
    虽然指挥不是李少杰。
    但真的,站着一看,这些指挥,全都是有名有姓的大佬。
    哪怕没有李少杰,这些人的票也绝对是爆款的那种。
    这一下子,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李少杰以及其新作《合唱》交响曲,在古典音乐圈里迅速的蔓延,膨胀!!
    有时候为了丰富演奏会内容,有些音乐厅,还会设计《命运》+《合唱》的两部作品同时演出。
    这更是轰的无数乐迷们灵魂出窍。
    面对质疑,最好的办法不是说什么。
    而是直接做,然后将事实摆在面前。
    李少杰的新作面世,真的是带给了这些国外的观众们十足的震撼。
    待看国外的演出进行推进展开后,仅仅过了一周,这话题度就直接爆表。
    “谢特,我本来觉着夸奖似乎太过了,但当我真正去听一场后我感觉,夸的还是保守了。”